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离心风机用集流器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0:34: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风机用集流器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2.离心风机是一种重要的送风装置,常用于吸油烟机、空调等产品中。为了改善空气入流条件,提高风机工作效率,降低噪音,通常在离心风机进风口处设置一集流器,集流器的设计好坏能够直接影响风机性能和运行噪声。
3.如申请号为cn201920015837.1(授权公告号为cn209704924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心风机的集流器,包括导流圈,导流圈包括圆环状的固定圈和导流部,导流部的内侧设置导流网,导流网包括多条径向向外呈辐射状布置的导流条和用于将各条导流条连接成整体的固定环;各导流条在与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呈圆弧形,该投影的圆弧的弯曲方向相同、并且与离心风机的叶轮叶片的弯曲方向保持一致。导流条的截面为翼型,采用naca对称翼型曲线,翼型截面能够减少流动分离现象,降低流动阻力。导流部的内侧设置导流网可起到整流、破涡以及对油烟过滤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风机系统的整体性能。
4.但,上述专利中的集流器还具有一定的不足,该集流器的导流网是固定连接在导流部上的,也即,导流网的导流条的安装角度是固定不变的,由此,在不同流量、速度进风条件下,在经导流网导流后,进入到叶轮叶片流道中的气流对叶片的冲击角度不同,因此,上述固定安装角度的导流条因其导流角度不能调节,在不同进风气流速度下,气流难以与叶轮进口安装角相匹配,致使气流不能顺畅地进入叶轮内,气流冲击损失增加,气动噪音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对气流的流动方向进行调节,使得气流能够顺畅的进入叶轮,从而减少气流冲击损失,降低气动噪音的离心风机用集流器。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离心风机用集流器的离心风机。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风机用集流器,包括:
9.导流圈;
10.整流网,设于所述导流圈内,包括位于中央的第一定位环以及多个沿所述导流圈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导流条,各所述导流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环的外周缘连接,第二
端与所述导流圈的内周缘连接,每个所述导流条呈板状,且具有面向来流方向前侧边和背向来流方向的后侧边;
11.所述第一定位环包括在轴向上依次布置的固定圈和活动圈,所述活动圈以能相对固定圈绕自身轴线发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固定圈上,所述活动圈或/和所述固定圈上沿周向间隔布置有第一限位槽,每个所述导流条的第一端活动约束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槽中,第二端活动约束在所述导流圈的内周缘上,所述活动圈在转动过程能作用于各所述导流条的前侧边,并带动各所述导流条的前侧边相对其后侧边发生偏转。
12.为了形成上述第一限位槽,以及简化第一定位环的结构考虑,所述活动圈朝向所述固定圈的壁面上具有供所述导流条的前侧边伸入其中的第一凹口,所述固定圈朝向所述活动圈的壁面上具有供所述导流条的后侧边伸入其中的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与所述第二凹口相对布置,从而共同构成了所述的第一限位槽。
13.为了使导流条在活动圈的带动下能够灵活偏转,避免导流圈上与导流条的连接部位对其转动造成干涉问题,所述导流圈的内周缘上沿周向间隔布置有第二限位槽,各所述导流条的第二端均活动约束在与其对应的第二限位槽中。
14.为了进一步保证整流网整体的牢靠性,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环,所述第二定位环沿周向间隔布置有第三限位槽,各所述导流条均穿设、并活动约束在与其对应的第三限位槽中。第二定位环上的第三限位槽可供导流条在其中活动,避免了对导流条的灵活偏转造成影响。
15.为了带动活动圈转动,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圈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活动圈连接,从而带动所述活动圈绕自身轴线转动。
16.为了能根据流经该集流器处的气流的流速对导流条的偏转角度自动进行相匹配的调节,还包括控制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定位环上的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连接,从而使所述控制器能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风速传感器的风速信号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带动各所述导流条偏转至设定位置。
17.为了增大导流圈的进风面积,所述导流圈具有中心轴线,沿着所述导流圈的中心轴线形成相反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油烟流动路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整流网整体呈截头圆锥形、并且沿着第一方向口径逐渐减小。
18.为了更好地符合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处气流的预旋运动规律,减少气流对整流网的冲击,所述导流圈具有中心轴线,各所述导流条的型线在与所述导流圈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均为对数螺旋线,各所述导流条对应的对数螺旋线的旋转方向相同。
19.为了减少气流流经导流条处的流动阻力,所述导流条的横截面为双凸翼型或平凸翼型。
20.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如上述离心风机用集流器的离心风机。
21.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如上述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转动活动圈可带动整流网的各导流条的前侧边相对其后侧边发生偏转,改变各导流条的倾斜角度,这样,在不同进风气流速度下,可通过改变导流条的倾斜角度,使得经整流网导流后气流进入叶轮内的速度方向与叶
轮叶片的进口安装角相匹配,进而使气流能顺畅地进入叶轮内,减少气流的冲击损失,有效改善此处的气动噪音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流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流器的背部翻转过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流器沿其轴向剖切的剖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流器隐去一个导流条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定位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定位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定位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活动圈处于相对固定圈沿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的状态);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定位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活动圈处于相对固定圈沿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的状态);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条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5.参见图1-图10,一种离心风机用集流器包括导流圈10以及设于导流圈10内的整流网20,其中,导流圈10包括外圈以及导流部,其中,外圈用于与蜗壳连接,导流部用于将气流导入叶轮内。导流圈1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36.参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整流网20连接在导流圈10的导流部内,其包括第一定位环21、第二定位环22以及多个导流条23。导流条23沿导流圈10的周向间隔分布,其中,各导流条23的第一端与第一定位环21的外周缘连接,第二端与导流圈10的导流部的内周缘连接。
37.参见图7-图9,第一定位环21位于整流网20的中央位置,其包括在轴向上依次布置的固定圈212和活动圈211,其中,活动圈211位于固定圈212的前侧。活动圈211和/或固定圈212上沿周向间隔布置有第一限位槽210,每个导流条23的第一端活动约束在与其对应的第一限位槽210中。导流圈10的内周缘上沿周向间隔布置有第二限位槽11,每个导流条23的第二端活动约束在导流圈10上与其对应的第二限位槽11中。
38.活动圈211以能相对固定圈212绕自身轴线发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固定圈212上。活动圈211在转动过程能作用于各导流条23的前侧边231,并带动各导流条23的前侧边231相对其后侧边232发生偏转。其中,图7~图9分别示出了活动圈相对固定圈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至不同角度的状态图。
39.参见图10,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导流条23呈板状,且具有面向来流方向前侧边231和背向来流方向的后侧边232。活动圈211朝向固定圈212的壁面上具有供导流条23的前侧边231伸入其中的第一凹口2110,固定圈212朝向活动圈211的壁面上具有供导流条23的后侧边232伸入其中的第二凹口2120,其中,第一凹口2110与第二凹口2120相对布置,从而共同构成了上述的第一限位槽210,详见图7。再具体地,为了实现活动圈211带动导流条23发生偏转,上述第二凹口2120的宽度尺寸与导流条23的后侧边232部位的厚度尺寸基本一致,而第一凹口2110的宽度尺寸稍大于导流条23的前侧边231部位的厚度尺寸,以允许导流条23能以其后侧边232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
40.参见图5及图6,第二定位环22沿周向间隔布置有第三限位槽220,各导流条23均穿设、并活动约束在与其对应的第三限位槽220中。本实施例的第二定位环22优选为两个,在导流圈10的径向上间隔布置。
4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环22上的第三限位槽220、导流圈10上的第二限位槽11均为与第一限位槽210相类似的结构设计,以使导流条23在活动圈211的带动下能够灵活偏转,避免出现干涉问题。
42.参见图2及图3,固定圈212上设有驱动电机30,驱动电机30通过固定支架34连接在固定圈212上。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与固定圈212的轴线同轴设置。活动圈211的内周壁上具有连接块31,连接块31上具有用于供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插设其中的连接孔310,连接孔310的内周壁与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的外周壁之间通过键槽配合连接,再具体地,连接孔310的内周壁上具有定位卡槽33,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上具有径向向外延伸而卡入上述定位槽中定位凸块32。在驱动电机30动作时,可通过连接块31带动活动圈211绕自身轴线转动。
43.参见图1,第一定位环上设有风速传感器40,该风速传感器40及驱动电机30均与离心风机的控制器(未示出)电信号连接,其中,控制器可以是设置的集流器上,也可以是设置的离心风机除集流器外的其他部件上。在离心风机运行过程中,控制器能根据接收到的风速传感器40的风速信号控制驱动电机30动作,带动各导流条23偏转至设定位置,由此,实现根据流经该集流器处的气流的流速对导流条23的偏转角度自动进行相匹配的调节的目的。
44.参见图1,导流圈10具有中心轴线o,沿着导流圈10的中心轴线o形成相反的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其中,油烟流动路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b。本实施例的整流网20整体呈截头圆锥形、并且沿着第一方向a口径逐渐减小,以此,增大进风面积,减少进气阻力。
45.为了更好地符合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处气流的预旋运动规律,减少气流对整流网20的冲击,各导流条23的型线在与导流圈10的中心轴线o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均为对数螺旋线,各导流条23对应的对数螺旋线的旋转方向相同。进一步地,为了减少气流流经导流条23处的流动阻力,导流条23的横截面为双凸翼型或平凸翼型。
46.本实施例的集流器通过转动活动圈可带动整流网的各导流条的前侧边相对其后侧边发生偏转,改变各导流条的倾斜角度,这样,在不同进风气流速度下,可通过改变导流
条的倾斜角度,使得经整流网导流后气流进入叶轮内的速度方向与叶轮叶片的进口安装角相匹配,进而使气流能顺畅地进入叶轮内,减少气流的冲击损失,有效改善此处的气动噪音问题。
47.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应用上述集流器的离心风机以及应用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48.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相关技术特征进行替换和改进便可得到其他实施例。如,第一限位槽210也可仅开设在固定圈212上或仅开设在活动圈211上。再如,活动圈211与固定圈212之间的活动约束配合可采用能够实现两者在轴向上限位、且在周向上旋转的各种现有的限位结构,如环形槽与凸块的滑动配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