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2022-04-16 22:53: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


背景技术:

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和针刺无纺布等,并且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并且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可用于不同的行业,比如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
3.无纺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范围较广,其中,当无纺布制成坐垫时,套在椅子上,不仅提高椅子的美观度,而且还提供使用的舒适。
4.在夏季久坐下,容易造成局部的闷捂,且使体液出现,从而堆积在坐垫上,出现与裤子之间进行粘黏,当离开时,由于坐垫粘黏变得潮湿,进而影响他人的使用。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解决了在夏季久坐下,容易造成局部的闷捂,且使体液出现,从而堆积在坐垫上,出现与裤子之间进行粘黏的技术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包括:
8.接触层、导流层和吸附层;
9.透气孔,若干个所述透气孔开设于所述接触层的内部,且接触层的内部且位于透气孔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片;
10.吸附件,所述吸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片的外表面;
11.导流槽,若干个所述导流槽均开设于所述导流层的内部,且导流槽与所述接触层连通;
12.干燥件,所述干燥件设置于所述吸附层。
13.优选的,所述支撑片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现直线分布在所述接触层的内部。
14.优选的,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吸附层的顶部连通,所述吸附件为棉花球,具有吸湿和保温的功能。
15.优选的,若干个所述透气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接触层的内部,所述吸附件外表面接触于所述透气孔上。
16.优选的,所述导流层的内部且位于导流槽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阻燃的阻燃颗粒。
17.优选的,所述吸附层的底部设置有基层,所述基层的底部均设置有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凸起。
18.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凸起直线分布在所述基层的底部。
19.优选的,所述导流槽内壁的两侧之间设置有吸汗夹片,所述吸汗夹片的材料为竹
纤维,具有吸湿和除臭的功能。
2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通过设置的透气孔,能够将产生的体液流入,并通过设置在支撑片表面的吸附件,能够对流入的汗液进行吸附,避免堆积时易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当部分体液被吸附件吸收后,达到饱和状态时,为避免堆积,通过开设的导流槽,使部分汗液流入干燥件中,从而对体液进行再次的吸收,以保持无纺布整体的干燥,避免堆积的汗液量较大,出现潮湿的情况,从而避免与人体裤子粘黏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该无纺布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的剖视示意图;
24.图3为图2所示基层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2所示支撑片的剖视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标号:1、接触层,2、导流层,3、吸附层,4、透气孔,5、支撑片,6、吸附件,7、导流槽,8、干燥件,10、阻燃颗粒,11、基层,12、接触块,13、凸起,14、吸汗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9.第一实施例
3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基层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支撑片的剖视示意图。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包括:
31.接触层1、导流层2和吸附层3;
32.透气孔4,若干个所述透气孔4开设于所述接触层1的内部,且接触层1的内部且位于透气孔4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片5;
33.吸附件6,所述吸附件6设置于所述支撑片5的外表面;
34.导流槽7,若干个所述导流槽7均开设于所述导流层2的内部,且导流槽所述接触层1连通;
35.干燥件8,所述干燥件8设置于所述吸附层3;
36.导流槽7的开设,能够将多余的没有吸收的体液进行引流,进入至干燥件8中,由于干燥件8的材质为海绵,从而对流入的体液进行吸收,确保了无纺布的干燥,避免体液堆积,不仅容易粘黏,而且还容易滋生细菌;
37.支撑片5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对接触层1的表面进行支撑,避免无纺布表面的褶皱,进而影响美观以及使用。
38.所述支撑片5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现直线分布在所述接触层1的内部。
39.所述导流槽7与所述吸附层3的顶部连通,所述吸附件6为棉花球,具有吸湿和保温的功能;
40.吸附件6材质为棉花,能够对产生的体液进行吸收,保持无纺布表面的干燥,避免体液的堆积,在使用时产生粘黏的感觉,降低使用的舒适度,同时,增加无纺布的厚度,起到保温的效果。
41.若干个所述透气孔4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接触层1的内部,所述吸附件6外表面接触于所述透气孔4上。
42.所述导流层2的内部且位于导流槽7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阻燃的阻燃颗粒10;
43.通过设置的阻燃颗粒10,使得无纺布具有防火的功能。
44.所述吸附层3的底部设置有基层11,所述基层11的底部均设置有接触块12,所述接触块12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凸起13;
45.凸起13的设置,能够接触在座椅上,从而增加摩擦力,避免无纺布制成的坐垫不贴合座椅,从而容易翻起,在使用时,坐下容易褶皱。
46.若干个所述凸起13直线分布在所述基层11的底部。
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的工作原理如下:
48.在使用无纺布制成的坐垫时,当长时间久坐时,使接触部分不透气,容易产生体液,且停留堆积在无纺布的表面,并且与人体的裤子进行粘黏,通过设置的透气孔4,能够将产生的体液流入,并通过设置在支撑片5表面的吸附件6,能够对流入的汗液进行吸附,避免堆积时易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
49.当部分体液被吸附件6吸收后,达到饱和状态时,为避免堆积,通过开设的导流槽7,使部分汗液流入干燥件8中,从而对体液进行再次的吸收,以保持无纺布整体的干燥,避免堆积的汗液量较大,出现潮湿的情况。
5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1.通过设置的透气孔4,能够将产生的体液流入,并通过设置在支撑片5表面的吸附件6,能够对流入的汗液进行吸附,避免堆积时易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当部分体液被吸附件6吸收后,达到饱和状态时,为避免堆积,通过开设的导流槽7,使部分汗液流入干燥件8中,从而对体液进行再次的吸收,以保持无纺布整体的干燥,避免堆积的汗液量较大,出现潮湿的情况,从而避免与人体裤子粘黏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该无纺布的实用性。
52.第二实施例
53.请结合参阅图5,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54.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阻燃型防粘无纺布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流槽7内壁的两侧之间设置有吸汗夹片14,所述吸汗夹片14的材料为竹纤维,具有吸湿和除臭的功能;
55.设置的竹纤维,能够对体液的味道进行吸附净化,避免产生异味,影响正常的使用。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