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井盖的制作方法

2022-04-16 22:21: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井盖。


背景技术:

2.市政工程(municipal engineering)是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地下管线、隧道、河道、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等工程,又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给水,中水,电力(红线以外部分),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下下水道是一种城市公共设施,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该设备出现。他们在垃圾场捡到一些废弃物搭成简易“房子”居住,床、衣柜、书橱等都是捡来的。后来伊达拉里亚人留给罗马人的古代世界最为宏伟的下水道:马克西姆下水道(the cloaca maxima)。公元前6世纪左右,伊达拉里亚人挖掘了排入台伯河的下水道,其主干道宽度超过16英尺,尔后又为罗马人扩建。下水道的7个分支流经城市街道,最终汇入主道马克西姆下水道,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
3.现在的下水道井盖在进行使用时,为了下水道内发酵产生的气体上涌,一般会开设有若干通孔,但是通孔会使得下水道的异味散出,尤其是温度较高的夏天会造成路面上出现大量的异味,影响过往路人;而且国内大量的井盖修缮水平不到位,井盖与路面之间往往会出现几厘米的高度差,在夜晚可视条件差的情况下,可能会绊倒夜行的路人。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井盖。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井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一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侧开设有螺纹,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螺纹安装有除味装置,所述除味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管,所述第一安装管与安装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安装管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安装管下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安装管上安装有直角管,所述直角管一端安装有第二安装管,所述第二安装管下端螺纹安装有罐体,所述第二安装管内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安装管与罐体同轴设置,所述罐体内固定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与罐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安装管位于罐体内部并延伸至圆环内部,所述罐体内设有一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插接在圆环上,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竖直向上设置并延伸出罐体设置,所述圆环内部设有吸收液,所述通气管相应的一端位于吸收液内部,所述第二安装管的下端为与吸收液内部。
6.优选地,所述盖体为圆盘形,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一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以盖
体的轴线为圆心圆周阵列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凹槽内均开设有螺纹,每个所述第一凹槽内均螺纹安装有夜间指示装置。
7.优选地,所述夜间指示装置包括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螺纹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安装柱上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半圆球,所述半圆球上套接并固定有夜光半球罩。
8.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同轴设置。
9.优选地,所述安装柱的长度小于第一凹槽的深度。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安装有钢化玻璃半球罩,所述钢化玻璃半球罩与夜光半球罩对应设置。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连通方向为由上至下。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管与第二安装管平行设置,所述罐体为圆柱形,所述通气管以罐体的轴线为圆心圆周阵列设置。
13.优选地,所述盖体上侧设有花纹,所述盖体上侧设有铭牌槽。
14.优选地,所述盖体下侧固定安装有筋板,所述筋板呈现井字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时,可以通过除味装置将下水道反上的气体进行除味处理,防止大量井盖冒出大量异味,当下水道反上的气体经过除味装置时,带有气味的空气无法经过连通方式为由上至上的第一单向阀,带有气味的空气首先经过通气管通入罐体内,所述罐体内设有吸收液,吸收液内掺有香精,带有气味的空气经过吸收液吸收后进入第二安装管内,再通过直角管,最后经过第一安装管排出,这样便完成了除味操作,有效防止了下水道的气味散出,提升了环境的洁净性,在天上下雨或者地上有积水时,积水会通过第一安装管直接排出下水道内,由于第一单向阀的加入,有效防止了积水的积压与带有气味的气体的上涌。
17.2、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时,还可以通过盖体上的夜间指示装置对路人进行指引,夜间指示装置为螺纹安装在盖体上,可以方便进行更换,半球形的夜光半球罩能够提供更好的观测效果,在夜间通过夜光半球罩散发出荧光对过往路人进行提醒,还能在井盖偏离安装位置起到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夜间指示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味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01、盖体;102、第一凹槽;103、夜间指示装置;1031、安装柱;1032、第二凹槽;1033、半圆球;1034、夜光半球罩;1035、钢化玻璃半球罩;104、安装孔;105、除味装置;1051、第一安装管;1052、第二安装管;1053、第一单向阀;1054、罐体;1055、圆环;1056、通气管;1057、直角管;1058、第二单向阀;106、铭牌槽;107、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井盖,包括盖体101,盖体101上开设有一组安装孔104,安装孔104内侧开设有螺纹,每个安装孔104内均螺纹安装有除味装置105,除味装置105包括第一安装管1051,第一安装管1051与安装孔104螺纹连接,第一安装管1051竖直设置,第一安装管1051下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053,第一安装管1051上安装有直角管1057,直角管1057一端安装有第二安装管1052,第二安装管1052下端螺纹安装有罐体1054,所述第二安装管1052内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058,第二安装管1052与罐体1054同轴设置,罐体1054内固定安装有圆环1055,圆环1055与罐体1054同轴设置,第二安装管1052位于罐体1054内部并延伸至圆环1055内部,罐体1054内设有一组通气管1056,通气管1056的一端插接在圆环1055上,通气管1056的另一端竖直向上设置并延伸出罐体1054设置,圆环1055内部设有吸收液,通气管1056相应的一端位于吸收液内部,第二安装管1052的下端为与吸收液内部,通过圆环1055将罐体1054分成两层,当圆环1055损坏时还可以进行除臭操作,大大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第二单向阀1058能够防止一些通过第一安装管1051流入第二安装管1052的水进入罐体1054内,在进行安装时,在第二安装管1052内撒入活性炭颗粒,能在第二安装管1052充满水后通过其内部的水对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吸收,扩大除臭效果。
27.本实施例中,吸收液基底为营养培养液与蒸馏水,比例为1:1,在营养培养液添加酶制剂、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可以通过微生物对下水道反上的气体进行除臭操作。
28.第一单向阀1053的连通方向为由上至下,第一安装管1051与第二安装管1052平行设置,罐体1054为圆柱形,通气管1056以罐体1054的轴线为圆心圆周阵列设置,盖体101上侧设有花纹,盖体101上侧设有铭牌槽106,盖体101下侧固定安装有筋板107,筋板107呈现井字状,通过筋板107可以有效增加井盖的坚固性能,盖体101上侧花纹呈现不规则排列,有效增加防滑效果。
29.本实施例在进行使用时,可以通过除味装置105将下水道反上的气体进行除味处理,防止大量井盖冒出大量异味,当下水道反上的气体经过除味装置105时,带有气味的空气无法经过连通方式为由上至上的第一单向阀1053,带有气味的空气首先经过通气管1056通入罐体1054内,所述罐体1054内设有吸收液,吸收液内掺有香精,带有气味的空气经过吸收液吸收后进入第二安装管1052内,再通过直角管1057,最后经过第一安装管1051排出,这样便完成了除味操作,有效防止了下水道的气味散出,提升了环境的洁净性,在天上下雨或者地上有积水时,积水会通过第一安装管1051直接排出下水道内,由于第一单向阀1053的加入,有效防止了积水的积压与带有气味的气体的上涌,第二单向阀1058能够防止一些通过第一安装管1051流入第二安装管1052的水进入罐体1054内,在进行安装时,在第二安装管1052内撒入活性炭颗粒,能在第二安装管1052充满水后通过其内部的水对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吸收,扩大除臭效果。
30.实施例2
3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井盖,包括盖体101,盖体101为圆盘形,盖体101上开设有一组第一凹槽102,第一凹槽102以盖体101的轴线为圆心圆周阵列设置,每个第一凹槽102内均开设有螺纹,每个第一凹槽102内均螺纹安装有夜间指示装置103,螺纹安装的夜间指示装置103能够方便进行更换。
32.夜间指示装置103包括安装柱1031,安装柱1031螺纹安装在第一凹槽102内,安装柱1031的长度小于第一凹槽102的深度,安装柱1031上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032,第一凹槽102内设有半圆球1033,半圆球1033上套接并固定有夜光半球罩1034,第二凹槽1032内固定安装有钢化玻璃半球罩1035,钢化玻璃半球罩1035与夜光半球罩1034对应设置,半球形的夜光半球罩1034能够提供更好的观测效果。
33.盖体101上侧设有花纹,盖体101上侧设有铭牌槽106,盖体101下侧固定安装有筋板107,筋板107呈现井字状,通过筋板107可以有效增加井盖的坚固性能,盖体101上侧花纹呈现不规则排列,有效增加防滑效果。
34.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盖体101上的夜间指示装置103对路人进行指引,夜间指示装置103为螺纹安装在盖体101上,可以方便进行更换,半球形的夜光半球罩1034能够提供更好的观测效果,在夜间通过夜光半球罩1034散发出荧光对过往路人进行提醒,还能在井盖偏离安装位置起到警示作用。
35.实施例3
36.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井盖,包括盖体101,盖体101上开设有一组安装孔104,安装孔104内侧开设有螺纹,每个安装孔104内均螺纹安装有除味装置105,除味装置105包括第一安装管1051,第一安装管1051与安装孔104螺纹连接,第一安装管1051竖直设置,第一安装管1051下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053,第一安装管1051上安装有直角管1057,直角管1057一端安装有第二安装管1052,第二安装管1052下端螺纹安装有罐体1054,所述第二安装管1052内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058,第二安装管1052与罐体1054同轴设置,罐体1054内固定安装有圆环1055,圆环1055与罐体1054同轴设置,第二安装管1052位于罐体1054内部并延伸至圆环1055内部,罐体1054内设有一组通气管1056,通气管1056的一端插接在圆环1055上,通气管1056的另一端竖直向上设置并延伸出罐体1054设置,圆环1055内部设有吸收液,通气管1056相应的一端位于吸收液内部,第二安装管1052的下端为与吸收液内部,通过圆环1055将罐体1054分成两层,当圆环1055损坏时还可以进行除臭操作,大大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第二单向阀1058能够防止一些通过第一安装管1051流入第二安装管1052的水进入罐体1054内,在进行安装时,在第二安装管1052内撒入活性炭颗粒,能在第二安装管1052充满水后通过其内部的水对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吸收,扩大除臭效果。
37.本实施例中,吸收液基底为营养培养液与蒸馏水,比例为1:1,在营养培养液添加酶制剂、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可以通过微生物对下水道反上的气体进行除臭操作。
38.夜间指示装置103包括安装柱1031,安装柱1031螺纹安装在第一凹槽102内,安装柱1031的长度小于第一凹槽102的深度,安装柱1031上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032,第一凹槽102内设有半圆球1033,半圆球1033上套接并固定有夜光半球罩1034,第二凹槽1032内固定安装有钢化玻璃半球罩1035,钢化玻璃半球罩1035与夜光半球罩1034对应设置,半球形的
夜光半球罩1034能够提供更好的观测效果。
39.盖体101上侧设有花纹,盖体101上侧设有铭牌槽106,盖体101下侧固定安装有筋板107,筋板107呈现井字状,通过筋板107可以有效增加井盖的坚固性能,盖体101上侧花纹呈现不规则排列,有效增加防滑效果。
4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时,可以通过除味装置105将下水道反上的气体进行除味处理,防止大量井盖冒出大量异味,当下水道反上的气体经过除味装置105时,带有气味的空气无法经过连通方式为由上至上的第一单向阀1053,带有气味的空气首先经过通气管1056通入罐体1054内,所述罐体1054内设有吸收液,吸收液内掺有香精,带有气味的空气经过吸收液吸收后进入第二安装管1052内,再通过直角管1057,最后经过第一安装管1051排出,这样便完成了除味操作,有效防止了下水道的气味散出,提升了环境的洁净性,在天上下雨或者地上有积水时,积水会通过第一安装管1051直接排出下水道内,由于第一单向阀1053的加入,有效防止了积水的积压与带有气味的气体的上涌,还可以通过盖体101上的夜间指示装置103对路人进行指引,夜间指示装置103为螺纹安装在盖体101上,可以方便进行更换,半球形的夜光半球罩1034能够提供更好的观测效果,在夜间通过夜光半球罩1034散发出荧光对过往路人进行提醒,还能在井盖偏离安装位置起到警示作用。
4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2.尽过滤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