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药膏的制作方法

2022-04-16 19:17: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鼻炎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药膏。


背景技术:

2.急性鼻窦炎是指鼻窦粘膜的急性炎症,多因急性鼻炎发展而来,鼻甲肥大、鼻腔肿物等影响鼻窦引流也是常见病因,重症者可累及骨壁,甚至可引起邻近器官和组织的合并症以上颌窦炎为多见,病人常有持续性鼻塞,流大量粘脓涕,嗅觉障碍及定位定时性头痛。
3.对于患有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的患者来说,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已经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目前市场上治疗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的药品主要以西药药片和滴液剂,两种治疗效果均不佳,且长时间服用西药药片,易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增加患者机能的额外排毒负担,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和副作用,对于滴液剂治疗手段来说,不仅治疗效果缓慢,而且不便于患者对患处进行滴加药液,导致药液滴加时偏离患处位置,起不到有效治疗效果,也极易引起患者患处不适,从而无法利用中药药膏对患者的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症状进行治疗消除,为此,提出治疗鼻炎的中药药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治疗鼻炎的中药药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利用中药药膏对患者的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症状进行治疗消除,抗药性和副作用较强,不便于患者对患处进行滴加药液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药膏,包括如下原料:
6.猪牙皂、白芷、皂角刺、饿不食草、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防风、黄芪、黄芩、梅片、细辛、麝香;
7.其原料各组分质量如下:
8.猪牙皂、白芷、皂角刺和饿不食草各12-16g,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和防风各8-12g,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各6-10g;
9.中药药膏制作辅材和仪器器具如下:
10.麻油100ml、蜂蜡18g;
11.玻璃搅拌棒、筛架、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秤、研磨机、超声波清洗器、电加热器、药炉、温度计、150ml烧杯以及电动搅拌器;
12.中药药膏制作步骤如下:
13.步骤一、选材:使用者选用质地上等且无腐坏的猪牙皂、白芷、皂角刺、饿不食草、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防风、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原材料,然后使用者再使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秤称量猪牙皂、白芷、皂角刺和饿不食草各15g,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和防风各10g,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各8g;
14.步骤二、清洗:接着使用者依次将各15g的猪牙皂、白芷、皂角刺和饿不食草,各10g的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和防风以及各8g的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置入容器内,并注入纯净水进行清洗,洗去各原材料表面的浮皮和杂质,然后使用者再将清洗完成的各原材料置入容器内进行浸泡,待原材料浸泡完成后平摊至通风处进行风干;
15.步骤三、打粉:然后使用者再将风干后的原材料统一置入研磨机内进行研磨打粉处理,直至各原材料研磨至粉末状为止,且使用者凭借肉眼观察无明显体积较大的颗粒状原材料碎块即可;
16.步骤四、过筛:接着使用者再使用筛架将打粉完成后的原材料粉末进行过筛处理,并将未通过筛架的大颗粒原材料粉末进行手动剔除,将符合要求的中药药粉粉末置入罐子内,留以备用;
17.步骤五、煎煮:然后使用者再将事先准备的麻油倒入150ml烧杯内,并留取100ml麻油,然后再将150ml烧杯内的100ml麻油倒入药炉内,再将药炉置于电加热器上方进行加热煎煮,使用者再将加热煎煮到预定温度后的100ml麻油重新倒入150ml烧杯内,留以备用;
18.步骤六、调膏:接着使用者将盛有加热煎煮至预定温度100ml麻油的150ml烧杯内再加入18g蜂蜡,再使用玻璃搅拌棒对150ml烧杯内的100ml麻油和18g蜂蜡进行搅匀;
19.步骤七、成品:最后使用者将罐子内的中药药粉粉末放置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秤上进行精准称量,取出30g中药药粉粉末,然后使用者将30g中药药粉粉末置入150ml烧杯内,接着使用者再使用电动搅拌器对150ml烧杯内的30g中药药粉粉末、100ml麻油和18g蜂蜡进行搅匀,即可制得中药药膏成品。
20.优选的,所述在步骤一选材过程中,使用者再根据质量不同分别将各15g的猪牙皂、白芷、皂角刺和饿不食草置入一号盒,各10g的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和防风置入二号盒,各8g的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置入三号盒内进行分类备用,且分别在一号盒、二号盒和三号盒表面贴设标签纸。
21.优选的,所述在步骤二清洗过程中,各原材料加入容器内浸泡时,加入的纯净水要没过原材料,且没过原材料纯净水的高度要达到使用者三指至五指之间,且浸泡30min-45min。
22.优选的,所述在步骤二清洗过程中,使用者再使用超声波清洗器对风干后的原材料进行超声清洗,且前后清洗三次,每次间隔5-8min。
23.优选的,所述在步骤四过筛过程中,使用者将盛有原材料粉末的罐子置于阴凉处,然后再将罐子罐口位置使用橡胶塞进行密封封堵保存。
24.优选的,所述在步骤四过筛过程中,筛架采用三层镂空设计,且筛架的筛网层数为三层,且第一层的网眼密度为100目,第二层的网眼密度为120目,第二层的网眼密度为140目。
25.优选的,所述在步骤五煎煮过程中,在电加热器对100ml麻油加热煎煮过程中,先将电加热器温度调至60℃,对药炉内100ml麻油加热煎煮5mim,然后再将电加热器温度调至40℃,对药炉内100ml麻油加热煎煮10mim。
26.优选的,所述在步骤五煎煮过程中,使用者使用温度计将加热煎煮好的100ml麻油温度进行检测,使加热煎煮完成的100ml麻油温度保持在40℃即可。
27.优选的,所述在步骤六调膏过程中,使用者使用玻璃搅拌棒对150ml烧杯内的100ml麻油和18g蜂蜡搅拌过程中,先将玻璃搅拌棒顺时针搅拌三圈,然后再逆时针搅拌三圈,最后再持续对150ml烧杯内的100ml麻油和18g蜂蜡进行顺时针搅拌至均匀状态,然后使用者将搅匀的150ml烧杯置于通风处进行物理降温,直至150ml烧杯内搅匀的100ml麻油和18g蜂蜡降温至室温24-26℃即可。
28.优选的,所述在步骤七成品过程中,使用者使用电动搅拌器对盛有30g中药药粉粉末、100ml麻油和18g蜂蜡的150ml烧杯搅拌前,先使用玻璃搅拌棒对150ml烧杯内的30g中药药粉粉末、100ml麻油和18g蜂蜡进行初步搅拌,且初步搅拌2-5min,然后电动搅拌器采用慢、快和慢三个阶段对150ml烧杯内的30g中药药粉粉末、100ml麻油和18g蜂蜡进行最终搅匀,且电动搅拌器处于第一阶段的慢档位时,采用100r/min,搅拌3min,电动搅拌器处于第二阶段的快档位时,采用200r/min,搅拌5min,电动搅拌器处于第三阶段的慢档位时,采用80r/min,搅拌5min。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0.本发明中,通过采用猪牙皂、白芷、皂角刺、饿不食草、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防风、黄芪、黄芩、梅片、细辛以及麝香作为中药药膏原材料,使各原材料之间药性相符,对各原材料之间进行合理搭配,对患者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患处位置进行有效治疗,通过设置步骤一选材、步骤二清洗、步骤三打粉、步骤四过筛、步骤五煎煮、步骤六调膏以及步骤七成品的制备步骤配合,可先从中药药膏原材料的选材进行精选处理,再到中药药膏原材料的预处理以及最后的成膏制作,可对患者患有的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症状起到了合理性、药理性以及针对性作用,且方便患者使用棉签对中药药膏对患处进行涂抹,防止患者患处因操作不当出现不适感,同时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中药药膏对患者机能的抗药性和副作用,不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正常工作,且疗效显著。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的中药药膏原材料称重数据表;
32.图2为本发明的西药药片、滴液剂和中药药膏对比表;
33.图3为本发明病例信息表。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实施例1
36.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药膏,包括如下原料:
37.猪牙皂、白芷、皂角刺、饿不食草、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防风、黄芪、黄芩、梅片、细辛、麝香;
38.其原料各组分质量如下:
39.猪牙皂、白芷、皂角刺和饿不食草各12-16g,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和防风各8-12g,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各6-10g;
40.中药药膏制作辅材和仪器器具如下:
41.麻油100ml、蜂蜡18g;
42.玻璃搅拌棒、筛架、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秤、研磨机、超声波清洗器、电加热器、药炉、温度计、150ml烧杯以及电动搅拌器;
43.中药药膏制作步骤如下:
44.步骤一、选材:使用者选用质地上等且无腐坏的猪牙皂、白芷、皂角刺、饿不食草、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防风、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原材料,然后使用者再使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秤称量猪牙皂、白芷、皂角刺和饿不食草各15g,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和防风各10g,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各8g;
45.步骤二、清洗:接着使用者依次将各15g的猪牙皂、白芷、皂角刺和饿不食草,各10g的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和防风以及各8g的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置入容器内,并注入纯净水进行清洗,洗去各原材料表面的浮皮和杂质,然后使用者再将清洗完成的各原材料置入容器内进行浸泡,待原材料浸泡完成后平摊至通风处进行风干;
46.步骤三、打粉:然后使用者再将风干后的原材料统一置入研磨机内进行研磨打粉处理,直至各原材料研磨至粉末状为止,且使用者凭借肉眼观察无明显体积较大的颗粒状原材料碎块即可;
47.步骤四、过筛:接着使用者再使用筛架将打粉完成后的原材料粉末进行过筛处理,并将未通过筛架的大颗粒原材料粉末进行手动剔除,将符合要求的中药药粉粉末置入罐子内,留以备用;
48.步骤五、煎煮:然后使用者再将事先准备的麻油倒入150ml烧杯内,并留取100ml麻油,然后再将150ml烧杯内的100ml麻油倒入药炉内,再将药炉置于电加热器上方进行加热煎煮,使用者再将加热煎煮到预定温度后的100ml麻油重新倒入150ml烧杯内,留以备用;
49.步骤六、调膏:接着使用者将盛有加热煎煮至预定温度100ml麻油的150ml烧杯内再加入18g蜂蜡,再使用玻璃搅拌棒对150ml烧杯内的100ml麻油和18g蜂蜡进行搅匀;
50.步骤七、成品:最后使用者将罐子内的中药药粉粉末放置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秤上进行精准称量,取出30g中药药粉粉末,然后使用者将30g中药药粉粉末置入150ml烧杯内,接着使用者再使用电动搅拌器对150ml烧杯内的30g中药药粉粉末、100ml麻油和18g蜂蜡进行搅匀,即可制得中药药膏成品,通过采用猪牙皂、白芷、皂角刺、饿不食草、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防风、黄芪、黄芩、梅片、细辛以及麝香作为中药药膏原材料,使各原材料之间药性相符,对各原材料之间进行合理搭配,对患者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患处位置进行有效治疗,通过设置步骤一选材、步骤二清洗、步骤三打粉、步骤四过筛、步骤五煎煮、步骤六调膏以及步骤七成品的制备步骤配合,可先从中药药膏原材料的选材进行精选处理,再到中药药膏原材料的预处理以及最后的成膏制作,可对患者患有的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症状起到了合理性、药理性以及针对性作用,且方便患者使用棉签对中药药膏对患处进行涂抹,防止患者患处因操作不当出现不适感,同时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中药药
膏对患者机能的抗药性和副作用,不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正常工作,且疗效显著。
51.实施例2
52.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药膏,包括如下原料:
53.猪牙皂、白芷、皂角刺、饿不食草、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防风、黄芪、黄芩、梅片、细辛、麝香;
54.其原料各组分质量如下:
55.猪牙皂、白芷、皂角刺和饿不食草各12-16g,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和防风各8-12g,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各6-10g;
56.中药药膏制作辅材和仪器器具如下:
57.麻油100ml、蜂蜡18g;
58.玻璃搅拌棒、筛架、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秤、研磨机、超声波清洗器、电加热器、药炉、温度计、150ml烧杯以及电动搅拌器;
59.中药药膏制作步骤如下:
60.步骤一、选材:使用者选用质地上等且无腐坏的猪牙皂、白芷、皂角刺、饿不食草、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防风、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原材料,然后使用者再使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秤称量猪牙皂、白芷、皂角刺和饿不食草各15g,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和防风各10g,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各8g,在步骤一选材过程中,使用者再根据质量不同分别将各15g的猪牙皂、白芷、皂角刺和饿不食草置入一号盒,各10g的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和防风置入二号盒,各8g的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置入三号盒内进行分类备用,且分别在一号盒、二号盒和三号盒表面贴设标签纸,方便使用者对三组不同重量的中药药膏原材料进行分类放置,避免出现错拿混放的情况;
61.步骤二、清洗:接着使用者依次将各15g的猪牙皂、白芷、皂角刺和饿不食草,各10g的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和防风以及各8g的黄芪、黄芩、梅片、细辛和麝香置入容器内,并注入纯净水进行清洗,洗去各原材料表面的浮皮和杂质,然后使用者再将清洗完成的各原材料置入容器内进行浸泡,在步骤二清洗过程中,各原材料加入容器内浸泡时,加入的纯净水要没过原材料,且没过原材料纯净水的高度要达到使用者三指至五指之间,且浸泡30min-45min,充分泡发中药药膏各原料,使粘连在中药药膏各原料的顽固杂质进行浸泡祛除,待原材料浸泡完成后平摊至通风处进行风干,在步骤二清洗过程中,使用者再使用超声波清洗器对风干后的原材料进行超声清洗,且前后清洗三次,每次间隔5-8min,进一步提高中药药膏各原料的整体洁净度,避免杂质残留对中药药膏成品的疗效造成影响;
62.步骤三、打粉:然后使用者再将风干后的原材料统一置入研磨机内进行研磨打粉处理,直至各原材料研磨至粉末状为止,且使用者凭借肉眼观察无明显体积较大的颗粒状原材料碎块即可;
63.步骤四、过筛:接着使用者再使用筛架将打粉完成后的原材料粉末进行过筛处理,在步骤四过筛过程中,筛架采用三层镂空设计,且筛架的筛网层数为三层,且第一层的网眼密度为100目,第二层的网眼密度为120目,第二层的网眼密度为140目,可对打粉完成后原
材料粉末中的不符合颗粒粉末进行筛除,提高原材料粉末的打粉标准要求,满足中药药膏的后续制备工作需求,并将未通过筛架的大颗粒原材料粉末进行手动剔除,将符合要求的中药药粉粉末置入罐子内,留以备用,在步骤四过筛过程中,使用者将盛有原材料粉末的罐子置于阴凉处,然后再将罐子罐口位置使用橡胶塞进行密封封堵保存,避免罐子内的原材料粉末药性出现流失,甚至损坏,延长罐子内原材料粉末的保存周期;
64.步骤五、煎煮:然后使用者再将事先准备的麻油倒入150ml烧杯内,并留取100ml麻油,然后再将150ml烧杯内的100ml麻油倒入药炉内,再将药炉置于电加热器上方进行加热煎煮,使用者再将加热煎煮到预定温度后的100ml麻油重新倒入150ml烧杯内,留以备用,在步骤五煎煮过程中,在电加热器对100ml麻油加热煎煮过程中,先将电加热器温度调至60℃,对药炉内100ml麻油加热煎煮5mim,然后再将电加热器温度调至40℃,对药炉内100ml麻油加热煎煮10mim,可对100ml麻油先高温加热煎煮,然后再中温回热,最大程度的保证100ml麻油充分加热煎煮至40℃,满足中药药膏的后续混合需求,在步骤五煎煮过程中,使用者使用温度计将加热煎煮好的100ml麻油温度进行检测,使加热煎煮完成的100ml麻油温度保持在40℃即可,避免100ml麻油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中药原材料粉末的药性,最大程度的激发中药原材料粉末的药性;
65.步骤六、调膏:接着使用者将盛有加热煎煮至预定温度100ml麻油的150ml烧杯内再加入18g蜂蜡,再使用玻璃搅拌棒对150ml烧杯内的100ml麻油和18g蜂蜡进行搅匀,在步骤六调膏过程中,使用者使用玻璃搅拌棒对150ml烧杯内的100ml麻油和18g蜂蜡搅拌过程中,先将玻璃搅拌棒顺时针搅拌三圈,然后再逆时针搅拌三圈,最后再持续对150ml烧杯内的100ml麻油和18g蜂蜡进行顺时针搅拌至均匀状态,可对150ml烧杯内的100ml麻油和18g蜂蜡进行充分搅开搅匀处理,避免100ml麻油和18g蜂蜡混合物内部存在大颗粒物粘连成块,提高150ml烧杯内的100ml麻油和18g蜂蜡的搅拌充分度,然后使用者将搅匀的150ml烧杯置于通风处进行物理降温,直至150ml烧杯内搅匀的100ml麻油和18g蜂蜡降温至室温24-26℃即可,满足后续中药药膏的制备需求,避免搅匀后的100ml麻油和18g蜂蜡混合物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中药原材料粉末的药性造成影响;
66.步骤七、成品:最后使用者将罐子内的中药药粉粉末放置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秤上进行精准称量,取出30g中药药粉粉末,然后使用者将30g中药药粉粉末置入150ml烧杯内,接着使用者再使用电动搅拌器对150ml烧杯内的30g中药药粉粉末、100ml麻油和18g蜂蜡进行搅匀,即可制得中药药膏成品,在步骤七成品过程中,使用者使用电动搅拌器对盛有30g中药药粉粉末、100ml麻油和18g蜂蜡的150ml烧杯搅拌前,先使用玻璃搅拌棒对150ml烧杯内的30g中药药粉粉末、100ml麻油和18g蜂蜡进行初步搅拌,且初步搅拌2-5min,然后电动搅拌器采用慢、快和慢三个阶段对150ml烧杯内的30g中药药粉粉末、100ml麻油和18g蜂蜡进行最终搅匀,且电动搅拌器处于第一阶段的慢档位时,采用100r/min,搅拌3min,电动搅拌器处于第二阶段的快档位时,采用200r/min,搅拌5min,电动搅拌器处于第三阶段的慢档位时,采用80r/min,搅拌5min,使30g中药药粉粉末、100ml麻油和18g蜂蜡充分搅匀,防止中药药膏成品中存在结块状,提高中药药膏成品的质量和成色,通过采用猪牙皂、白芷、皂角刺、饿不食草、炒苍耳、炒甜瓜蒂、辛夷、川芎、双花、石菖蒲、桂枝、防风、黄芪、黄芩、梅片、细辛以及麝香作为中药药膏原材料,使各原材料之间药性相符,对各原材料之间进行合理搭配,对患者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患处位置进行有效治疗,通过设置步骤一选材、步骤二清
洗、步骤三打粉、步骤四过筛、步骤五煎煮、步骤六调膏以及步骤七成品的制备步骤配合,可先从中药药膏原材料的选材进行精选处理,再到中药药膏原材料的预处理以及最后的成膏制作,可对患者患有的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症状起到了合理性、药理性以及针对性作用,且方便患者使用棉签对中药药膏对患处进行涂抹,防止患者患处因操作不当出现不适感,同时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中药药膏对患者机能的抗药性和副作用,不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正常工作,且疗效显著;
67.如表2所示,中药药膏较与西药药片和滴液剂来说,中药药膏对患处毛线血管的伤害性最小,具有通透性和无毒性的特性,使患处纤毛排列整齐。清洗,上皮组织无缺损及病变现象,且药效对西药药片和滴液剂更加持久,药性更加温和,且无抗药性、依懒性和副作用。
68.如表3所示,病例如下:
69.查某某,女,11岁,在2021.5.16-2022.1.08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流黄脓鼻涕,鼻塞,张口呼吸,鼻涕倒吸,鼻涕倒流,现状况查体为:两侧下鼻甲肥大,中鼻甲钙化,2岁检查有腺样体肥大,11岁检查腺样体退化,现有腺样体面容,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70.邓某,女,32岁,在2018.10.11-2020.1.25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打喷嚏,鼻塞,鼻痒,鼻干燥,眼痒流清水鼻涕,眼痒,现状况查体为:双侧鼻甲肿大,粘粘,鼻中隔偏曲,右侧上部黏合,黏膜红肿,左侧下鼻甲粘黏,中鼻甲肿大,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71.马某某,女,40岁,在2017.11.25-2021.10.30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鼻塞,嗅觉失灵,现状况查体为:双侧下鼻甲肥大,鼻息肉,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72.戚某某,男,44岁,在2018.10.27-2021.10.24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打喷嚏,鼻痒,鼻干燥,鼻塞,听力下降,眼痒,鼻中隔偏曲(受过外伤),现状况查体为: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黏膜有过敏症状,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73.卲某某,男,32岁,在2020.7.15-2021.8.21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打喷嚏,偶尔流鼻涕,鼻塞,喜欢用鼻子猛烈冲气,现状况查体为:两侧下鼻甲肥大,中鼻甲钙化,检查有腺样体肥大,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74.束某某,女,60岁,在2018.6.24-2019.2.10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鼻塞,鼻痒,流清水鼻涕,眼痒,咽痒,2014年做过鼻息肉切除,现在复发,蝶窦,筛窦均有炎症,现状况查体为:鼻息肉,鼻甲肿大,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75.沈某某,女,10岁,在2021.5.22-2022.1.1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头疼,头晕,打喷嚏,流清水鼻涕,流浓鼻涕,鼻塞,鼻痒,鼻出血,多痰,嗅觉不灵,现状况查体为:左侧下鼻甲肥大,中鼻甲脓肿,粘膜过敏症状,右可见性息肉样变,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76.沈某某,女,32岁,在2021.5.16-2022.1.08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水鼻涕,眼痒,咽痒,鼻涕倒吸,现状况查体为:双侧黏膜红肿充血,鼻中隔偏
曲,右侧下鼻甲肥大,中鼻甲水肿,粘膜呈过敏症状,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77.王某,男,44岁,在2019.5.16-2020.1.10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干燥,鼻塞,嗅觉不灵,现状况查体为:双侧下鼻甲肥大,黏膜红肿充血,有明显过敏症状,中鼻甲脓肿,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78.吴某某,女,15岁,在2021.4.18-2021.1.25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打喷嚏,流清水鼻涕,鼻痒,鼻塞,鼻涕倒吸,现状况查体为:双侧下鼻甲肥大,中鼻甲脓肿,粘膜呈过敏症状,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79.项某某,女,6岁,在2020.9.06-2021.1.18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打喷嚏,流清水鼻涕,鼻痒,鼻塞,眼痒,咽痒,现状况查体为:双侧下鼻甲肥大,中鼻甲脓肿,粘膜呈过敏症状,鼻中隔偏曲,伴随哮喘,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80.项某某,女,16岁,在2020.9.06-2021.8.15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头晕,打喷嚏、流清水鼻涕,鼻痒,鼻塞,眼痒,咽痒,现状况查体为:双侧下鼻甲肥大,粘膜呈过敏症状,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脓肿,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81.许某,女,17岁,在2019.9.07-2020.6.22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头痛,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水鼻涕,眼痒,现状况查体为:下鼻甲肥大,黏膜苍白有溃疡,气道狭小,有可见过敏症状,中鼻甲脓肿,有可见粘液,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82.张某某,女,30岁,在2017.11.11-2018.11.06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中鼻甲严重脓肿达到饱和状态,做过鼻甲切除手术,现状况查体为:中鼻甲水肿,慢性鼻窦炎,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83.赵某某,男,36岁,在2018.10.21-2019.2.08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打喷嚏,鼻痒,鼻塞,鼻干燥,流清水鼻涕,鼻涕倒吸,现状况查体为:鼻中隔棘突,双侧黏膜红肿,弥漫性充血,气道狭小,左侧局部有溃烂,增生,中鼻甲有钙化,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84.朱某某,女,6岁,在2020.1.12-2020.11.22治疗期间,由主诉症状为:打喷嚏,流鼻涕,粘鼻涕,鼻塞,现状况查体为:鼻甲肥大,下鼻甲钙化,左鼻子黏合严重,服用中药药膏后,各种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所有症状改善良好,无不适症状。
8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