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异网用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2022-04-16 19:09: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网用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2.对于电信行业而言,可以通过制定丰富的、人性化的产品来满足用户日常需求,提高用户的体验。除针对本网用户进行产品推荐外,还可以针对异网用户进行产品推荐,以便于异网用户根据推荐的产品选择合适的运营商产品,以及确定是否进行携号转网等。其中,异网用户位置是针对异网用户进行产品推荐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3.对于一个运营商来说,运营商缺乏异网用户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mr)等网络数据,运营商只能根据异网用户的手机号码归属地来确定异网用户的位置,但是通过手机号码归属地只能定位到省市位置,并不能精确定位到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范围,导致无法为异网用户精准推荐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异网用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以精准定位异网用户的位置范围,从而为异网用户精准推荐产品。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异网用户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6.针对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7.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
8.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
9.进一步地,所述针对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包括:
10.针对所述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指标;
11.根据所述紧密度指标,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12.进一步地,所述紧密度指标包括一个或多个:联系人呼叫总次数占比、联系人主叫次数占比、联系人被叫次数占比、联系人呼叫总时长占比、联系人主叫时长占比、联系人被叫时长占比、联系人通话天数占比;
13.所述根据所述紧密度指标,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满足以下公式:
14.m[i]=联系人呼叫总次数占比
×
w1 联系人主叫次数占比
×
w2 联系人被叫次数占比
×
w3 联系人呼叫总时长占比
×
w4 联系人主叫时长占比
×
w5 联系人被叫时长占比
×
w6 联系人联系天数占比
×
w7,其中m[i]用于表示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第i个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i为正整数,w1、w2、w3、w4、w5、w6和w7均为小于1的正数。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包括:
[0016]
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服务基站所在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
[0017]
根据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确定所述本网用户的驻留指标;
[0018]
根据所述驻留指标,确定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
[0019]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服务基站所在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包括:
[0020]
按照时间顺序,对所有本网测量报告数据进行排序;
[0021]
针对测量时间相邻的每两条本网测量报告数据,将所述两条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的测量时间的时间差,确定为测量时间在前的本网测量报告数据中的第一位置的驻留时长;
[0022]
针对每个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一位置的所有驻留时长的和值,确定为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
[0023]
进一步地,所述驻留指标包括驻留时长占比和/或驻留天数占比;
[0024]
所述根据所述驻留指标,确定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满足以下公式:
[0025]
n[k]=用户位置驻留时长占比[k]
×
t1 用户位置驻留天数占比[k]
×
t2,其中n[k]用于表示所述本网用户在第k个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k为正整数,t1和t2均为小于1的正数。
[0026]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包括:
[0027]
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每个本网用户的驻留特征向量;
[0028]
根据所述每个本网用户的驻留特征向量,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
[0029]
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岸线提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30]
本网联系人紧密特征单元,用于针对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031]
本网用户定位单元,用于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
[0032]
异网用户定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
[0033]
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异网用户定位方法的步
骤。
[0034]
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异网用户定位方法的步骤。
[003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异网用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针对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由于本技术中,电子设备利用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以及本网用户精准的位置数据,可以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提高异网用户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为异网用户精准推荐产品。
附图说明
[003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
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网用户定位过程示意图;
[0038]
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网用户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
为了精准定位异网用户的位置范围,从而为异网用户精准推荐产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网用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42]
实施例1:
[0043]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网用户定位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0044]
s101:针对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045]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网用户定位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或者是具有较强运算能力的其他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到运营商的语音记录,对于该运营商来说,语音记录为本网语音记录。其中本网为该运营商网络,异网为与该运营商网络不同的其它运营商网络,例如本网为电信运营商网络,异网为移动运营商网络或联通运营商网络。
[0046]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运营商的语音记录保存在运营商的网关服务器中,电子设备通过网管接口从网管服务器中采集本网用户的语音记录。其中语音记录也就可以称为语音
通话文件或语音话单数据。可选地,语音记录可以为2g语音话单文件,和/或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 over long-term evolution,volte)语音话单文件等。
[0047]
语音记录中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字段:时间、主叫用户号码、被叫用户号码、通话时长、主叫基站编号、被叫基站编号。例如时间可以通过时间戳(timestamp)表示,主叫用户号码可以通过主叫(mobile origination call,mo)移动用户号码(mobile subscriber international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msisdn)(momsisdn)表示,被叫用户号码可以通过被叫移动用户号码(mdmsisdn)表示,主叫基站编号可以通过主叫小区标识(mo cell id,moci)和/或主叫基站标识(mo evolved node b id,moenbid)表示,被叫基站编号可以通过被叫小区标识(mdci)和/或被叫基站标识(mdenbid)表示,通话时长可以通过持续时长(duration)表示。
[0048]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一条语音记录中的主叫用户号码可以为异网用户号码,或者本网用户号码,被叫用户号码可以为异网用户号码,或者可以为本网用户号码。
[0049]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解析语音记录,生成过网语音记录(或过网语音记录序列),在过网语音记录中确定其中一方电话号码为异网用户号码,然后确定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050]
以语音记录包括上述字段为例,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语音记录中的字段,生成过网语音记录,该过网语音记录中包括一种或多种字段:时间、主叫用户号码、被叫用户号码、通话时长、主叫基站编号、被叫基站编号。在该过网语音记录中,时间可以通过时间(time)表示,主叫用户号码可以通过主叫移动号码簿号码(mo mobile directory number,momdn)表示,被叫用户号码可以通过被叫移动号码簿号码(mdmdn)表示,通话时长可以通过通话持续时长(calldruation)表示,主叫基站编号可以通过moci表示,被叫基站编号可以通过mdci表示。
[0051]
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过网语音记录,针对异网用户号码,得到与该异网用户号码有通话联系的(一个或多个)本网联系人号码的通话特征数据。例如电子设备中配置有紧密度算法,电子设备根据通话特征数据和紧密度算法,确定异网用户号码与每个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又如电子设备中配置有通话特征数据的数量所在的数量范围与紧密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电子设备根据与每个本网联系人号码的通话特征数据的数量所在的数量范围和该对应关系,确定异网用户号码与每个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052]
在另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语音记录,直接确定语音记录中的其中一方电话号码为异网用户号码,然后确定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053]
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语音记录,针对异网用户号码,得到与该异网用户号码有通话联系的每个本网联系人号码的通话特征数据。例如电子设备中可以配置有紧密度算法,或者配置有通话特征数据的数量所在的数量范围与紧密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异网用户号码与每个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054]
s102: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
[0055]
电子设备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可以得到本网用户在服务基站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由于基站所在的位置和覆盖范围是一定的,因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直接采用服务基站所在的第一位置,作为本网用户在该服务基站驻留时的位置。
[0056]
本网用户的位置可能发生移动,即本网用户驻留的服务基站可能为一个或多个,因此电子设备可以汇聚到本网用户在每个服务基站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即可以汇聚到本网用户在每个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从而确定本网用户在每个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该第一特征值可以用于表示本网用户与每个第一位置的紧密度。
[0057]
示例的,电子设备中配置有第一特征值算法,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以及该第一特征值算法,确定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
[0058]
s103: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
[0059]
电子设备根据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可以确定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每个本网用户的位置定位数据。通过汇聚每个本网用户的位置定位数据,电子设备可以确定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从而对异网用户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本网用户的位置定位数据一般为基站级或小区级,远比手机号码归属对应的省市位置的定位精度更高,因此评估得到的异网用户的定位精度也更高。
[0060]
示例的,电子设备中配置有第二位置算法,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以及第二位置算法,确定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
[0061]
由于本技术中,电子设备利用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以及本网用户精准的位置数据,可以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提高异网用户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为异网用户精准推荐产品。
[0062]
实施例2:
[0063]
为了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针对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包括:
[0064]
针对所述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指标;
[0065]
根据所述紧密度指标,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066]
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语音记录或过网语音记录,确定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指标。
[0067]
以过网语音记录为例,电子设备可以针对异网用户号码,对过网语义记录进行处理,得到与该异网用户号码有通话联系的每个本网联系人号码的通话特征数据。例如通话特征数据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呼叫总次数、联系人主叫总次数、联系人被叫总次数、联系人呼叫总时长、联系人主叫时长、联系人被叫时长、联系人通话天数。
[0068]
电子设备还可以根据每个本网联系人号码的通话特征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的汇总通话特征数据。例如汇总通话特征数据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汇总呼叫总次数、汇总联系人主叫总次数、汇总联系人被叫总次数、汇总联系人呼叫总时长、汇总联系人主叫时长、汇总联系人被叫时长、汇总联系人通话天数。
[0069]
电子设备还可以根据通话特征数据与汇总通话特征数据的比值,确定通话特征数据占比。例如通话特征数据占比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联系人呼叫总次数占比(根据呼叫总
次数和汇总呼叫总次数的比值确定)、联系人主叫次数占比(根据联系人主叫总次数和汇总联系人主叫总次数的比值确定)、联系人被叫次数占比(根据联系人被叫总次数和汇总联系人被叫总次数的比值确定)、联系人呼叫总时长占比(根据联系人呼叫总时长和汇总联系人呼叫总时长的比值确定)、联系人主叫时长占比(根据联系人主叫时长和汇总联系人主叫时长的比值确定)、联系人被叫时长占比(根据联系人被叫时长和汇总联系人被叫时长的比值确定)、联系人通话天数占比(根据联系人通话天数和汇总联系人通话天数的比值确定)。
[0070]
在一个示例中,紧密度指标可以包括通话特征数据占比,例如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联系人呼叫总次数占比、联系人主叫次数占比、联系人被叫次数占比、联系人呼叫总时长占比、联系人主叫时长占比、联系人被叫时长占比、联系人通话天数占比。
[0071]
在另一个示例中,紧密度指标可以包括通话特征数据,例如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呼叫总次数、联系人主叫总次数、联系人被叫总次数、联系人呼叫总时长、联系人主叫时长、联系人被叫时长、联系人通话天数。
[0072]
在又一个示例中,紧密度指标可以包括汇总通话特征数据,例如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汇总呼叫总次数、汇总联系人主叫总次数、汇总联系人被叫总次数、汇总联系人呼叫总时长、汇总联系人主叫时长、汇总联系人被叫时长、汇总联系人通话天数。
[0073]
电子设备中可以配置有每个紧密度指标的加权系数,根据每个紧密度指标和对应的紧密度加权系数,使用加权综合评估算法,计算得到异网用户号码与每个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074]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异网用户定位的过程中,考虑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因此可以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
[0075]
实施例3:
[0076]
为了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紧密度指标,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满足以下公式:
[0077]
m[i]=联系人呼叫总次数占比
×
w1 联系人主叫次数占比
×
w2 联系人被叫次数占比
×
w3 联系人呼叫总时长占比
×
w4 联系人主叫时长占比
×
w5 联系人被叫时长占比
×
w6 联系人联系天数占比
×
w7,其中m[i]用于表示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第i个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i为正整数,w1、w2、w3、w4、w5、w6和w7均为小于1的正数。
[0078]
以所述紧密度指标包括联系人呼叫总次数占比、联系人主叫次数占比、联系人被叫次数占比、联系人呼叫总时长占比、联系人主叫时长占比、联系人被叫时长占比、和联系人通话天数占比进行说明,电子设备中配置有每个紧密度指标分别对应的紧密度加权系数w1、w2、w3、w4、w5、w6、w7。其中各紧密度加权系数均为小于1的正数,各紧密度加权系数之和为1,例如w1 w2 w3 w4 w5 w6 w7=1。
[0079]
与异网用户有通话联系的本网联系人有i个,i个正整数,i为正整数,且i大于0且i小于或等于i。
[0080]
m[i]用于表示异网用户号码与第i个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例如m[i]为紧密度系数。电子设备确定异网用户号码与第i个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系数m[i]后,还可以生成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系数键值映射表,其中键值映射表中键为(异网用户号码,第i个本网联系人号码),值为紧密度系数m[i]。
[0081]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使用加权综合评估算法,计算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从而可以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
[0082]
实施例4:
[0083]
为了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包括:
[0084]
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服务基站所在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
[0085]
根据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确定所述本网用户的驻留指标;
[0086]
根据所述驻留指标,确定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
[0087]
本网测量报告数据(后续简称为测量报告)可以保存在运营商的网关服务器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网关接口从网关服务器中采集本网测量报告数据。在该实施例中,测量报告包括本网用户的语音记录的周期性测量报告,例如包括本网用户号码、语音记录的测量时间、和第一位置。可选地,第一位置可以为本网用户驻留的服务基站关联的位置名称。
[0088]
针对同一本网用户、同一第一位置,电子设备可以计算该本网用户在该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例如测量报告1包括本网用户1、基站1和时间t1,测量报告2包括本网用户1、基站1和时间t2,测量报告3包括本网用户1、基站1和时间t3,根据测量报告1和测量报告2,可以确定本网用户1在基站1的驻留时长为(t2-t1),根据测量报告2和测量报告3,可以确定本网用户1在基站1的驻留时长为(t3-t2),因此确定本网用户1在基站1的驻留总时长为(t3-t1)。
[0089]
电子设备根据所有测量报告的测量时间可以确定该本网用户在该第一位置的驻留总天数。例如测量报告中的测量时间所对应的日期,为本网用户在测量报告中的第一位置驻留的日期,记为在该第一位置驻留了一天。
[0090]
针对同一本网用户、同一第一位置,电子设备还可以根据同一本网用户在每个第一位置(即每个服务基站)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确定该本网用户在所有第一位置的汇总驻留时长和汇总驻留天数。
[0091]
电子设备还可以根据驻留总时长和汇总驻留总时长,确定驻留时长占比,根据驻留天数和汇总驻留天数,确定驻留天数占比。
[0092]
在一个示例中,驻留指标包括驻留时长占比和/或驻留天数占比。
[0093]
在另一个示例中,驻留指标包括驻留总时长和/或驻留总天数。
[0094]
在又一个示例中,驻留指标包括汇总驻留时长和/或汇总驻留天数。
[0095]
电子设备中可以配置有每个驻留指标的加权系数,根据每个驻留指标和对应的驻留指标加权系数,使用加权综合评估算法,计算得到本网用户在每个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
[0096]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异网用户定位的过程中,考虑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因此可以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
[0097]
实施例5:
[0098]
为了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服务基站所在第
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包括:
[0099]
按照时间顺序,对所有本网测量报告数据进行排序;
[0100]
针对测量时间相邻的每两条本网测量报告数据,将所述两条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的测量时间的时间差,确定为测量时间在前的本网测量报告数据中的第一位置的驻留时长;
[0101]
针对每个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一位置的所有驻留时长的和值,确定为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
[0102]
电子设备在按照时间顺序,对所有本网测量报告数据(后续简称为测量报告)进行排序时,可以生成测量报告序列,测量报告序列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所有测量报告进行排序,并且从设定值开始对排序后的测量报告进行编号,可选地,测量报告的序号可以是从序列号1开始进行递增。
[0103]
电子设备根据测量时间相邻的每两条测量报告的测量时间的时间差,得到每条测量报告中第一位置的驻留时长,即针对同一本网用户,根据相邻两条测量报告的测量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可以确定该本网用户在在前测量报告(即相邻两条测量报告中测量时间在前的测量报告)中第一位置的驻留时长。例如第j条测量报告中第一位置的驻留时长zt=tims[j 1]-tims[j],其中tims[j]为第j条测量报告的测量时间,tims[j 1]为第j 1条测量报告的测量时间。
[0104]
这样,电子设备针对每个第一位置,将该第一位置的所有驻留时长进行求和,得到的和值即为本网用户在该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从而得到本网用户在每个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
[0105]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确定本网用户在每个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从而得到本网用户在每个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因此可以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
[0106]
实施例6:
[0107]
为了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驻留指标,确定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满足以下公式:
[0108]
n[k]=用户位置驻留时长占比[k]
×
t1 用户位置驻留天数占比[k]
×
t2,其中n[k]用于表示所述本网用户在第k个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k为正整数,t1和t2均为小于1的正数。
[0109]
以驻留指标包括驻留时长占比和驻留天数占比进行说明,电子设备中配置有每个驻留指标对应的驻留加权系数t1和t2。其中各驻留加权系数均为小于1的正数,各驻留加权系数之和为1,例如t1 t2=1。
[0110]
本网用户驻留的第一位置有k个,k为正整数,k为正整数,且k小于0且k小于或等于k。
[0111]
n[k]用于表示本网用户在第k个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例如可以称为本网用户在第k个第一位置的位置常驻特征值或本网用户定位特征值。电子设备确定本网用户在第k个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还可以生成本网用户位置特征值键值映射表,其中键值映射表中键为(本网用户号码,位置信息),值为本网用户定位特征值n[k]。其中位置信息可以为位置名称或基站名称。
[0112]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使用加权综合评估算法,计算本网用户在每个第一
位置的第一特征值,从而可以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
[0113]
实施例7:
[0114]
为了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包括:
[0115]
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每个本网用户的驻留特征向量;
[0116]
根据所述每个本网用户的驻留特征向量,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
[0117]
电子设备在确定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每个本网用户的驻留特征向量时,可以将异网用户号码的本网联系人号码作为匹配关键词,根据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系数键值映射表(以下简称为本网联系人紧密度系数键值映射表)和本网用户位置特征值键值映射表进行计算。例如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的驻留特征向量tz[异网号码,位置名称]=本网联系人紧密度系数键值映射表[异网号码,本网联系人号码]
×
本网用户位置特征值键值映射表[本网联系人号码,位置名称]。
[0118]
电子设备汇聚异网用户关联的所有本网用户的驻留特征向量tz后,可以生成异网用户位置驻留特征向量vt,向量vt的长度可以为位置数量,元素值vt[位置名称]为异网用户在位置名称的驻留特征量。电子设备根据vt[位置名称],可以确定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例如可以选择vt[位置名称]中驻留特征值最大的位置作为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策略确定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这里不做限制。
[0119]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本网用户的过网语音话单用于评估异网用户与本网联系人的紧密度,通过构建异网用户与本网联系人的紧密度指标,实现了对紧密度的有效评估,评估出的异网用户的位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较高,并且这种方式还可以提升评估效率。
[0120]
为了有效评估出异网用户精准的位置,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基于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异网用户定位装置。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异网用户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异网用户定位装置包括:
[0121]
本网联系人紧密特征单元201,用于针对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122]
本网用户定位单元202,用于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
[0123]
异网用户定位单元203,用于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
[0124]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网联系人紧密特征单元201,具体用于针对所述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指标;根据所述紧密度指标,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125]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密度指标包括一个或多个:联系人呼叫总次数占比、联系人主叫次数占比、联系人被叫次数占比、联系人呼叫总时长占比、联系人主叫时
长占比、联系人被叫时长占比、联系人通话天数占比;
[0126]
本网联系人紧密特征单元2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紧密度指标,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满足以下公式:m[i]=联系人呼叫总次数占比
×
w1 联系人主叫次数占比
×
w2 联系人被叫次数占比
×
w3 联系人呼叫总时长占比
×
w4 联系人主叫时长占比
×
w5 联系人被叫时长占比
×
w6 联系人联系天数占比
×
w7,其中m[i]用于表示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第i个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i为正整数,w1、w2、w3、w4、w5、w6和w7均为小于1的正数。
[0127]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网用户定位单元202,具体用于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服务基站所在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根据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确定所述本网用户的驻留指标;根据所述驻留指标,确定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
[0128]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网用户定位单元202,具体用于按照时间顺序,对所有本网测量报告数据进行排序;针对测量时间相邻的每两条本网测量报告数据,将所述两条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的测量时间的时间差,确定为测量时间在前的本网测量报告数据中的第一位置的驻留时长;针对每个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一位置的所有驻留时长的和值,确定为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
[0129]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驻留指标包括驻留时长占比和/或驻留天数占比;
[0130]
本网用户定位单元2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驻留指标,确定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满足以下公式:n[k]=用户位置驻留时长占比[k]
×
t1 用户位置驻留天数占比[k]
×
t2,其中n[k]用于表示所述本网用户在第k个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k为正整数,t1和t2均为小于1的正数。
[013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异网用户定位单元2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每个本网用户的驻留特征向量;根据所述每个本网用户的驻留特征向量,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
[0132]
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处理器301、通信接口302、存储器303和通信总线304,其中,处理器301,通信接口302,存储器303通过通信总线3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0133]
所述存储器303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301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301执行如下步骤:
[0134]
针对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135]
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
[0136]
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
[0137]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301,具体用于:
[0138]
针对所述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
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指标;
[0139]
根据所述紧密度指标,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140]
进一步的,所述紧密度指标包括一个或多个:联系人呼叫总次数占比、联系人主叫次数占比、联系人被叫次数占比、联系人呼叫总时长占比、联系人主叫时长占比、联系人被叫时长占比、联系人通话天数占比;
[0141]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301,具体用于:
[0142]
根据所述紧密度指标,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满足以下公式:
[0143]
m[i]=联系人呼叫总次数占比
×
w1 联系人主叫次数占比
×
w2 联系人被叫次数占比
×
w3 联系人呼叫总时长占比
×
w4 联系人主叫时长占比
×
w5 联系人被叫时长占比
×
w6 联系人联系天数占比
×
w7,其中m[i]用于表示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第i个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i为正整数,w1、w2、w3、w4、w5、w6和w7均为小于1的正数。
[0144]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301,具体用于:
[0145]
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服务基站所在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
[0146]
根据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确定所述本网用户的驻留指标;
[0147]
根据所述驻留指标,确定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
[0148]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301,具体用于:
[0149]
按照时间顺序,对所有本网测量报告数据进行排序;
[0150]
针对测量时间相邻的每两条本网测量报告数据,将所述两条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的测量时间的时间差,确定为测量时间在前的本网测量报告数据中的第一位置的驻留时长;
[0151]
针对每个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一位置的所有驻留时长的和值,确定为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
[0152]
进一步的,所述驻留指标包括驻留时长占比和/或驻留天数占比;
[0153]
所述处理器301,具体用于:
[0154]
所述根据所述驻留指标,确定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满足以下公式:
[0155]
n[k]=用户位置驻留时长占比[k]
×
t1 用户位置驻留天数占比[k]
×
t2,其中n[k]用于表示所述本网用户在第k个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k为正整数,t1和t2均为小于1的正数。
[0156]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301,具体用于:
[0157]
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每个本网用户的驻留特征向量;
[0158]
根据所述每个本网用户的驻留特征向量,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
[0159]
通信接口302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0160]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
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0161]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指令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陈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0162]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可由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0163]
针对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164]
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
[0165]
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
[016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针对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包括:
[0167]
针对所述语音记录中的异网用户号码,根据所述语音记录,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指标;
[0168]
根据所述紧密度指标,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
[0169]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密度指标包括一个或多个:联系人呼叫总次数占比、联系人主叫次数占比、联系人被叫次数占比、联系人呼叫总时长占比、联系人主叫时长占比、联系人被叫时长占比、联系人通话天数占比;
[0170]
所述根据所述紧密度指标,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满足以下公式:
[0171]
m[i]=联系人呼叫总次数占比
×
w1 联系人主叫次数占比
×
w2 联系人被叫次数占比
×
w3 联系人呼叫总时长占比
×
w4 联系人主叫时长占比
×
w5 联系人被叫时长占比
×
w6 联系人联系天数占比
×
w7,其中m[i]用于表示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第i个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i为正整数,w1、w2、w3、w4、w5、w6和w7均为小于1的正数。
[017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包括:
[0173]
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服务基站所在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
[0174]
根据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和驻留总天数,确定所述本网用户的驻留指标;
[0175]
根据所述驻留指标,确定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
[017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确定本网联系人号码对应的本网用户在服务基站所在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包括:
[0177]
按照时间顺序,对所有本网测量报告数据进行排序;
[0178]
针对测量时间相邻的每两条本网测量报告数据,将所述两条本网测量报告数据的
测量时间的时间差,确定为测量时间在前的本网测量报告数据中的第一位置的驻留时长;
[0179]
针对每个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一位置的所有驻留时长的和值,确定为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驻留总时长。
[018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驻留指标包括驻留时长占比和/或驻留天数占比;
[0181]
所述根据所述驻留指标,确定所述本网用户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满足以下公式:
[0182]
n[k]=用户位置驻留时长占比[k]
×
t1 用户位置驻留天数占比[k]
×
t2,其中n[k]用于表示所述本网用户在第k个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k为正整数,t1和t2均为小于1的正数。
[0183]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包括:
[0184]
根据所述异网用户号码与本网联系人号码之间的紧密度,和所述本网用户在第一位置的第一特征值,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每个本网用户的驻留特征向量;
[0185]
根据所述每个本网用户的驻留特征向量,确定所述异网用户号码对应的异网用户的第二位置。
[0186]
由于上述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异网用户定位方法相似,因此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可读取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后,实现的步骤可以参见上述其他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0187]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技术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术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188]
本技术是参照根据本技术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189]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90]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191]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
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