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轻量化肘关节康复支具的制作方法

2022-04-15 04:59: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轻量化肘关节康复支具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支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轻量化肘关节康复支具。


背景技术:

2.支具又称矫形器,是一种以减轻四肢、脊柱、骨骼肌系统的功能障碍为目的的体外支撑装置,具有稳定关节、保护植骨或骨折处以代替负重、临时外固定、矫正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代替功能、协助手部功能练习、补足长度等作用,在肘关节的康复训练中,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支具必不可少;
3.传统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4.目前,现有的用于肘关节康复支具结构较为简单,无法快速固定住需要康复的部位,从而导致患者的康复过程较长,降低了该装置的康复效率,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基于上述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轻量化肘关节康复支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轻量化肘关节康复支具,该肘关节康复支具能够提高康复效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轻量化肘关节康复支具,包括支具,所述支具包括支具一和支具二,所述支具一和支具二均为类空心圆柱体,所述支具一和支具二的外侧壁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支具一的外侧壁设有辅助康复机构;
7.所述辅助康复机构包括两个机座、支杆一、支杆二、电动马达、转动柱和转盘;两个所述机座对称分布与支具一的两侧,所述机座远离支具一的侧壁与电动马达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的一端与电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机座和支具一的侧壁与支杆二的端部连接;所述转盘位于机座内,且所述转盘套接于转动柱上;所述支杆二远离远离支具一的端部与支具二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杆一的一端与支具二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杆一远离支具二的端部与支具一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支杆一和支杆二以支具二的中轴线位置对称分布。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动马达的输出端与转动柱固定连接,支杆二套接在转动柱上,且支杆一与支具一的内侧壁活动连接,通过电动马达带动支具二摆动,从而达到提高肘部康复的效果。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弹力带、两个母扣和多个子扣;两个所述弹力带的一端均与支具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力带的侧壁与两个母扣分别连接,多个所述子扣均与支具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力带与支具一或支具二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弹力带
通过另一端通过母扣和子扣进行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对患者的肘部进行快速固定,提高肘关节的康复效果。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座的底部设有螺纹凹槽,所述螺纹凹槽内设有导电头,所述导电头的底部设有电池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电头与螺纹凹槽螺纹连接,方便对电池座进行拆卸。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具一和支具二的内侧分别设有海绵垫一和海绵垫二,所述海绵垫一的外侧壁和海绵垫二的外侧壁分别于支具一的内侧壁和支具二的内侧壁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具一和支具二的内侧分别安装海绵垫一和海绵垫二,可以提高患者在使用该康复支具的舒适度。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通过将患者臂部分别置于支具一、支具二的海绵垫一、海绵垫二上,使得在海绵垫一、海绵垫二的作用使得患者的臂部具有一定的舒适性,当放上之后,将两组弹力带上的母扣分别与支具一、支具二上的子扣相扣,从而实现患者臂部的快速固定;
17.2、可将电池座将导电头拧在支具一的螺纹凹槽中,使得电池座中的蓄电池为电动马达提供电源,那么可启动电动马达带动转盘、转动柱、支杆一以及支杆二转动,使得在支杆一、支杆二的作用下支具二来回摆动,从而能够辅助患者臂部的康复,那么不仅降低了患者的康复时长,而且还提高了该装置的康复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轻量化肘关节康复支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轻量化肘关节康复支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具一、海绵垫一侧面和机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支具一;11、海绵垫一;2、固定机构;21、子扣;22、弹力带;23、母扣;3、支具二;31、海绵垫二;4、辅助康复机构;41、支杆一;42、支杆二;43、机座;44、电动马达;45、电池座;46、转盘;47、转动柱;48、螺纹凹槽;49、导电头。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实施例: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轻量化肘关节康复支具,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支具,支具包括支具一1和支具二3,支具一1和支具二3均为类空心半圆柱体,支具一1和支具二3的外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2;支具一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辅助康复机构4;
24.辅助康复机构4包括两个机座43、支杆一41、支杆二42、电动马达44、转动柱47和转盘46;两个机座43对称分布与支具一1的两侧,机座43远离支具一1的侧壁与电动马达44固定连接;转动柱47的一端与电动马达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柱47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机座43和支具一1的侧壁与支杆二42的端部连接;转盘46位于机座43内,且转盘46固定套接于转动柱47上;支杆二42远离远离支具一1的端部与支具二3的侧壁固定连接;支杆一41的一
端与支具二3的侧壁固定连接,支杆一41远离支具二3的端部与支具一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支杆一41和支杆二42以支具二3的中轴线位置对称分布。
25.在本实施例中,当患者需要使用该肘关节康复支具进行康复治疗时,将前臂和大臂分别放到支具二3和支具一1中,再通过固定机构2将前臂和大臂进行固定,通过按动开关按钮(图中未标注),电动马达44开始工作,电动马达44带动转动柱47旋转,转动柱47带动转盘46旋转,同时支杆二42和支杆一41以转动柱47为圆心进行往复摆动,由于支杆一41和支杆二42均与支具二3固定连接,这样支具二3会带动前臂绕肘关节进行摆动,从而达到了提高肘关节康复效率的效果。
26.固定机构2包括两个弹力带22、两个母扣23和多个子扣21;两个弹力带22的一端均与支具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弹力带22的侧壁与两个母扣23分别固定连接,多个子扣21均与支具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27.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中提到的实用固定机构2对前臂和大臂进行固定的具体实现方式是将母扣23与对应的子扣21进行扣合,前臂和大臂受到弹力带22的限位作用,即实现了固定操作。
28.机座43的底部设有螺纹凹槽48,螺纹凹槽48内设有导电头49,导电头49的底部设有电池座45,在电池座45内安装有蓄电池(图中未标注)。
29.在本实施例中,当康复支具的电池没有电后,通过旋转导电头49,将导电头49从螺纹凹槽48中取出,更换电池后,反向旋转导电头49,即完成蓄电池拆卸充电,电动马达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30.支具一1和支具二3的内侧分别设有海绵垫一11和海绵垫二31,海绵垫一11的外侧壁和海绵垫二31的外侧壁分别于支具一1的内侧壁和支具二3的内侧壁连接,其连接方式是通过魔术贴(图中未标注)连接。
31.在本实施例中,将支具一1和支具二3通过魔术贴将海绵垫一11和海绵垫二31连接,患者在使用时,前臂和大臂分别放置于海绵垫二31和海绵垫一11上,这样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度;由于海绵垫一11和海绵垫二31与支具一1和支具二3的连接方式是通过魔术贴连接的,这样可以方便对海绵垫一11和海绵垫二31进行拆卸。
32.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两组固定机构2分别安装在支具一1、支具二3上,再在支具一1、支具二3中利用魔术贴安装海绵垫一11、海绵垫二31,从而实现海绵垫一11、海绵垫二31安装与拆卸,然后将支杆一41、支杆二42分别安装在支具二3的两侧,再将支杆一41、支杆二42分别安装在支具一1的凹槽中,并使得支杆二42固定套在转动柱47上,使用时,患者将臂部分别置于支具一1、支具二3的海绵垫一11、海绵垫二31上,使得在海绵垫一11、海绵垫二31的作用使得患者的臂部具有一定的舒适性,当放上之后,将两组弹力带22上的母扣23分别与支具一1、支具二3上的子扣21相扣,从而实现患者臂部的快速固定;此设计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将电池座45将导电头49拧在支具一1的螺纹凹槽48中,使得电池座45中的蓄电池为电动马达44提供电源,那么可启动电动马达44带动转盘46、转动柱47、支杆一41以及支杆二42转动,使得在支杆一41、支杆二42的作用下支具二3来回摆动,从而能够辅助患者臂部的康复,那么不仅降低了患者的康复时长,而且还提高了该装置的康复效率。
33.值得注意的是,申请文件中提到的电动马达44为现有技术的市售产品,工作原理已公开。
3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