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4 16:07: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属于接线端子领域。


背景技术:

2.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用得最广泛的除了pcb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等。
3.目前市面上的接线端子连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与接线端子脱离或者虚连的情况,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
5.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壳体、限位装置ⅰ、转动装置和两个限位装置ⅱ;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在接线端子内,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线,且壳体的外侧设有限位装置ⅰ、转动装置和限位装置ⅱ;
7.所述壳体包括插接柱、连接板和圆筒;所述圆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插接柱;所述圆筒上靠近连接板的一端对称设有通孔ⅰ,圆筒的侧面设有两个通孔ⅱ,通孔ⅰ与对应的通孔ⅱ相互连通;所述圆筒的外圆面上还设有环形槽;其中一个所述通孔ⅱ侧面设有通孔ⅲ,通孔ⅲ与通孔ⅱ、圆筒内腔连通,通孔ⅲ的侧面还设有l形滑槽,l形滑槽的一端与通孔ⅲ连通,l形滑槽的另一端设置在圆筒的外圆面上;所述插接柱与接线端子滑动配合;所述圆筒的内腔与导线滑动配合。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防止接线端子与固定装置脱离,而且本装置还能单独拆卸导线,便于更换和维修。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的主视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的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的壳体的主视图;
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的限位装置ⅰ的主视图;
1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的转动装置的主视图;
1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的转动装置的左视图;
1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的转动装置的右视图;
16.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的限位装置ⅱ的主视图;
17.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的固定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接线端子;2、固定装置;21、壳体;211、插接柱;212、连接板;213、通孔ⅰ;214、通孔ⅱ;215、环形槽;216、通孔ⅲ;217、l形滑槽;218、圆筒;22、限位装置ⅰ;221、传动块;222、l形连接杆;23、转动装置;231、椭圆形筒;232、滑道;233、滑块;234、螺纹筒;235、环形板;236、限位杆;24、限位装置ⅱ;241、l形固定杆;242、连杆;243、推杆;244、传动板;245、弹簧;3、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记载了一种接线端子用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壳体21、限位装置ⅰ22、转动装置23和两个限位装置ⅱ24;所述壳体21的一端设置在接线端子1内,壳体21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线3,且壳体21的外侧设有限位装置ⅰ22、转动装置23和限位装置ⅱ24;
21.所述壳体21包括插接柱211、连接板212和圆筒218;所述圆筒2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2,连接板212上固定连接有插接柱211;所述圆筒218上靠近连接板212的一端对称设有通孔ⅰ213,圆筒218的侧面设有两个通孔ⅱ214,通孔ⅰ213与对应的通孔ⅱ214相互连通;所述圆筒218的外圆面上还设有环形槽215;其中一个所述通孔ⅱ214侧面设有通孔ⅲ216,通孔ⅲ216与通孔ⅱ214、圆筒218内腔连通,通孔ⅲ216的侧面还设有l形滑槽217,l形滑槽217的一端与通孔ⅲ216连通,l形滑槽217的另一端设置在圆筒218的外圆面上;所述插接柱211与接线端子1滑动配合;所述圆筒218的内腔与导线3滑动配合。
22.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限位装置ⅰ22包括传动块221和l形连接杆222;所述传动块2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杆222,传动块221的顶端设有斜面;传动块221与通孔ⅲ216滑动配合,l形连接杆222与l形滑槽217滑动配合。
23.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转动装置23包括椭圆形筒231、两个滑块233、螺纹筒234、环形板235和两个限位杆236;所述螺纹筒234通过螺纹连接在环形板235外侧,环形板235的内圆面固定连接在圆筒218的外圆面上;所述椭圆形筒231固定连接在螺纹筒234的侧面,椭圆形筒231的内壁上还对称设有滑道232;每个所述限位杆23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应的滑块233,滑块233与对应的滑道232滑动配合;所述椭圆形筒231位于通孔ⅱ214的外端;所述限位杆236与环形槽215滑动配合。
24.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螺纹筒234的外径与椭圆形筒231的短轴长度相等;滑道232平行于椭圆形筒231的中心轴,两个滑道232分别设置在椭圆形筒231短轴的两端。
25.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每个所述限位装置ⅱ24包括l形固定杆241、连杆242、推杆243、传动板244和弹簧245;所
述推杆2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板244,传动板244的上端铰接有连杆242,连杆242上铰接有l形固定杆241;所述推杆243与通孔ⅰ213滑动配合;所述传动板244与通孔ⅱ214滑动配合;所述弹簧24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传动板244上,弹簧24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通孔ⅱ214的内壁上。
26.具体实施方式六: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连杆242通过铰链向椭圆形筒231或者圆筒218的方向转动;所述l形固定杆241的转动方向所处的平面垂直于连杆242的转动方向所处的平面。
27.具体实施方式七: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l形固定杆241、连杆242连接处的铰链和连杆242、传动板244连接处的铰链均设有卷簧。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装置时,将导线3插入圆筒218的空腔内,并且使导线3与连接板212接触,然后将插接柱211插入接线端子1内,在插入的过程中,接线端子1推动推杆243移动,推杆243带动传动板244移动,进而压缩弹簧245,传动板244移动带动连杆242运动,连杆242带动l形固定杆241运动,使l形固定杆241与连杆242的铰接处移动至椭圆形筒231的内部,然后转动螺纹筒234,螺纹筒234带动椭圆形筒231转动,进而使椭圆形筒231转动90
°
(达到如图6、7所示的状态),椭圆形筒231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椭圆形筒231的内壁带动l形固定杆241、连杆242绕着连杆242与传动板244连接处的铰链转动,当椭圆形筒231转动90
°
后,通过椭圆形筒231内壁上距离最短的点将连杆242和l形固定杆241紧压在圆筒218的外壁上,并且随着椭圆形筒231的转动,限位杆236也随之转动,当限位杆236与l形固定杆241接触后,会推动l形固定杆241绕着铰链转动,椭圆形筒231转动90
°
后,限位杆236紧靠在l形固定杆241的侧面,使l形固定杆241的水平端和竖直端分别紧靠接线端子1的相邻的两个侧面,通过l形固定杆241的竖直端将接线端子1固定住,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接线端子1向远离固定装置2的方向移动,进而防止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29.当固定导线3时,向推杆243的方向推动l形连接杆222,l形连接杆222带动传动块221移动,传动块221与推杆243在一个通孔ⅱ214内接触时,推杆243收通孔ⅰ213的限制不能上下移动,因此通过斜面推动传动块221向导线3的方向移动,将导线3夹紧,防止导线3脱离固定装置2,当需要单独更换导线3时,将l形连接杆222和传动块221移动至原位即可。
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