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乘用车轮罩与底盘纵梁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14 15:58: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乘用车轮罩与底盘纵梁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车身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车身结构是汽车各部件的安装基础,它既要保证车体的结构强度,又要保持行车的稳定安全。车身前部结构包括纵梁、水箱横梁、副车架和前轮罩边梁等主要承力部件。
3.目前汽车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平台化的车型动力总成较多,不同的动力总成会对发动机安装点位置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较多的车身支架来匹配。不同的动力总成匹配的车身底盘结构,使得车轮罩与底盘纵梁连接结构越来越复杂,带来零件数量的增加、模具成本增加、焊接夹具的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乘用车轮罩与底盘纵梁的连接结构,该结构可匹配同一车辆生产平台的多种轴距、多种动力总成的不同车辆,降低轮罩连接结构的开发周期。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乘用车轮罩与底盘纵梁的连接结构,其中纵梁为“几”字形结构,纵梁主体为长条状的纵梁第一延展板,纵梁第一延展板长度方向的边缘同向垂直弯折形成两个纵梁第二延展板,两个纵梁第二延展板远离纵梁第一延展板一侧的边缘背向弯折形成纵梁第三延展板,所述车轮罩和纵梁通过支架盒连接,所述支架盒包括支架第一延展板、支架第二延展板和两个支架第三延展板,支架第一延展板和支架第二延展板一侧连接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支架第三延展板相邻两个边缘分别与支架第一延展板和支架第二延展板的同侧边缘连接,所述第一延展板、支架第二延展板和两个支架第三延展板组成相邻两个侧面敞开的盒状结构,所述支架第二延展板远离支架第一延展板的边缘以及所述支架第三延展板远离支架第一延展板的边缘弯折外延形成裙状折边,且裙状折边垂直于支架第二延展板和支架第三延展板,所述支架第三延展板远离支架第二延展板一侧边缘向远离支架第二延展板一侧弯折形成侧折边;
7.所述支架盒位于纵梁第二延展板和纵梁第三延展板的夹角处,且所述支架盒的侧折边贴靠在纵梁第二延展板的外侧面,支架盒的裙状折边贴靠在车轮罩的顶面和纵梁第三延展板上,所述裙状折边与车轮罩通过2个第一焊接点连接,裙状折边和纵梁第三延展板通过2个第一焊接点连接,每一所述侧折边和纵梁第二延展板通过2个第三焊接点连接。
8.作为优选的,所述裙状折边和车轮罩连接的第一焊接点的位置与支架第二延展板和支架第三延展板的连接处相对。
9.作为优选的,所述裙状折边和纵梁第三延展板连接的第一焊接点位于靠近纵梁第二延展板处。
10.作为优选的,所述侧折边和纵梁第二延展板连接的2个第三焊接点位于侧折边的中部,且沿侧折边的长度方向排列。
11.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架盒为一体冲压件。
12.作为优选的,所述侧折边中部具有用于加强侧折边强度的褶皱区。
13.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架第一延展板向远离支架第二延展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条状折边,该条状折边远离支架第二延展板的边缘与纵梁第一延展板表面通过两个第二焊接点连接。
14.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焊接点为保护焊焊接点。
15.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架盒有两个,两个之间盒中心间距为130mm—150mm。
16.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延展板上具有用于减震并穿过传感器排线的镂空孔。
17.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本乘用车轮罩与底盘纵梁的连接结构中,支架可在多个车型上通用,只要纵梁结构满足基础形状要求,支架可在纵梁长度方向上调整位置,在使用两个支架盒时,可能提供最大150mm间距的安装点,适应不同动力总成安装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实现平台通用化,在零件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能调整车身支架位置,实现零件通用化,降低单车成本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生产线成本,同时降低开发周期。
19.本乘用车轮罩与底盘纵梁的连接结构中,优化支架盒的结构,通过支架盒的结构使得支架盒本身的力学性能得到加强,同时在挂装车轮罩时,可增加车轮罩安装强度。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乘用车轮罩与底盘纵梁的连接结构的轴侧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乘用车轮罩与底盘纵梁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乘用车轮罩与底盘纵梁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23.附图标记包括:
24.1-纵梁,11-纵梁第一延展板,12-纵梁第二延展板,13-纵梁第三延展板,2-车轮罩,3-支架盒,31-支架第一延展板,32-支架第二延展板,33-纵梁第三延展板,34-条状折边,35-裙状折边,36-褶皱区,37-侧折边;a-第一焊接点,b-第二焊接点,c-第三焊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
26.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乘用车轮罩与底盘纵梁的连接结构,其中纵梁1为“几”字形结构,纵梁1主体为长条状的纵梁第一延展板11,纵梁第一延展板11长度方向的边缘同向垂直弯折形成两个纵梁第二延展板12,两个纵梁第二延展板12远离纵梁第一延展板11一侧的边缘背向弯折形成纵梁第三延展板13,车轮罩2和纵梁1通过支架盒3连接,支架盒3包括支架第一延展板31、支架第二延展板32和两个支架第三延展板33,支架第一延展板31和支架第二延展板32一侧连接且相互垂直设置,支架第三延展板33相邻两个边缘分别与支架第一延展板31和支架第二延展板32的同侧边缘连接,第一延展板、支架第二延展板
32和两个支架第三延展板33组成相邻两个侧面敞开的盒状结构,支架第二延展板32远离支架第一延展板31的边缘以及支架第三延展板33远离支架第一延展板31的边缘弯折外延形成裙状折边35,且裙状折边35垂直于支架第二延展板32和支架第三延展板33,支架第三延展板33远离支架第二延展板32一侧边缘向远离支架第二延展板32一侧弯折形成侧折边37;支架盒3位于纵梁第二延展板12和纵梁第三延展板13的夹角处,且支架盒3的侧折边37贴靠在纵梁第二延展板12的外侧面,支架盒3的裙状折边35贴靠在车轮罩2的顶面和纵梁第三延展板13上,裙状折边35与车轮罩2通过2个第一焊接点a连接,裙状折边35和纵梁第三延展板13通过2个第一焊接点a连接,每一侧折边37和纵梁第二延展板12通过2个第三焊接点c连接。
27.本实施例中,支架盒3可以视为相邻两个侧面敞开的盒体,纵梁第一延展板11大体为梯形结构,纵梁第一延展板11与纵梁第二延展板12连接一侧边缘略窄于与其相对一侧边缘。支架盒3总体上是以纵梁第一延展板11与纵梁第二延展板12轴心为对称中心的对称式结构。裙状折边35外侧边缘可以为扇形,也可以为矩形的部分。在在裙状折边35外侧边缘为矩形的部分时,其边角处倒角。
28.作为优选的,为了使支架盒3和车轮罩2连接处对力的分散更合理,裙状折边35和车轮罩2连接的第一焊接点a的位置与支架第二延展板32和支架第三延展板33的连接处相对。
29.裙状折边35和纵梁第三延展板13连接的第一焊接点a位于靠近纵梁第二延展板12处,此处的第一焊接点a和第三焊接点c可形成多角度的对受力的分散。在车轮罩2受冲击时,可将力更好的传递到纵梁1。
30.另外,侧折边37和纵梁第二延展板12连接的2个第三焊接点c位于侧折边37的中部,且沿侧折边37的长度方向排列,同样可以实现受力均衡的效果。
31.作为优选的,支架盒3为一体冲压件。侧折边37中部具有用于加强侧折边37强度的褶皱区36。
32.支架第一延展板31向远离支架第二延展板32的方向延伸形成条状折边34,该条状折边34远离支架第二延展板32的边缘与纵梁第一延展板11表面通过两个第二焊接点b连接。第二焊接点b为保护焊焊接点。
33.支架盒3有两个,两个之间盒中心间距为130mm—150mm。第一延展板上具有用于减震并穿过传感器排线的镂空孔。
34.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内容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