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换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4 00:45: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换电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换电模式是指通过集中型充电站对大量电池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并在电池配送站内对电动汽车进行电池更换服务或者集电池的充电、物流调配、以及换电服务于一体,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而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内安装的则是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其用于满足电动汽车连续行驶的需求,对电动汽车进行电能补充。
3.根据专利号为cn11350093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寒冷地区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装置,其通过解热柱上端的电热丝发光发热,为装置的外壳提供保暖作用,防止装置主体温度过低而影响汽车的充换电效率,同时为夜间的行人提供位置信号的指引作用,但是在其使用过程中换电头需要插接电源线,而电源线过程则会拖拽至地面,导致电源线易出现磨损和污渍,且装置处于户外,常有鸟雀滞留,导致装置顶部易受到污染,不够干净卫生,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易受到碰撞,导致装置不够安全耐用。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换电装置,以解决换电头接电方式不够便捷和鸟雀滞留影响卫生和装置受碰撞不够安全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换电装置,包括换电桩,所述换电桩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底脚盘,所述换电桩的外表面中间安装有多个换电头,多个所述换电头的外侧设置有穿插组件,所述换电桩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组件,所述换电桩的两侧设置有防护组件。
6.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底脚盘呈圆形设置,且两个所述底脚盘与地面浇筑而成。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换电桩通过两个底脚盘安装后更加牢固。
8.进一步地,所述穿插组件包括有安装于换电头外侧的护套,所述护套的顶部开设有穿插口,所述护套的一端安装有与换电头四周转动连接的旋转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换电头未接电使用时,转动护套使得穿插口朝下设置,可让护套对换电头进行遮蔽保护,在换电头接电使用时,转动护套使得穿插口朝上设置,电源线穿入与换电头对接后,多余长度电源线可自穿插口折叠穿出,使得多余长度电源线可被护套限位,使得多余长度电源线不至于拖拽至地面影响安全卫生。
10.进一步地,所述护套采用透明pvc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护套通过旋转环与换电头转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使用者通过护套查看换电头状况。
12.进一步地,所述警示组件包括有安装于换电桩顶部两侧的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的顶部安装有荧光轴,所述荧光轴的两侧固定有彩带。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夜晚荧光轴发亮可提示充电人员装置位置,且配合彩带飘飞可进一步提高显眼程度,防止充电人员错过。
14.进一步地,所述荧光轴通过轴承座与换电桩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彩带的外表面涂有驱虫液。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受风吹影响时,荧光轴通过轴承座可与换电桩顶部转动,使得彩带飘飞驱赶鸟雀,且其外表面涂有的驱虫液可驱赶蚊虫,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环境卫生。
16.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有安装于换电桩两侧的护框,所述护框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固定有与换电桩连接的弹性杆,所述护框的一侧中间设置有与换电桩连接的干燥框。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换电桩两侧受到碰撞后,护框可与碰撞物接触,并通过弹性杆减震保护。
18.进一步地,所述护框的内壁呈弧形设置,所述干燥框的一侧开设有孔洞,所述干燥框的内部放置有干燥剂。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剂通过干燥框开设的孔洞散发,在风吹过后,风力可沿着弧形护框内壁流通,从而带动干燥空气流通使得装置周边保持干燥。
20.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穿插组件,在换电头未接电使用时,转动护套使得穿插口朝下设置,可让护套对换电头进行遮蔽保护,在换电头接电使用时,转动护套使得穿插口朝上设置,电源线穿入与换电头对接后,多余长度电源线可自穿插口折叠穿出,使得多余长度电源线可被护套限位,使得多余长度电源线不至于拖拽至地面影响安全卫生,避免了换电头接电方式不够便捷的情况;
22.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警示组件,在夜晚荧光轴发亮可提示充电人员装置位置,且配合彩带飘飞可进一步提高显眼程度,防止充电人员错过,同时在受风吹影响时,荧光轴通过轴承座可与换电桩顶部转动,使得彩带飘飞驱赶鸟雀,且其外表面涂有的驱虫液可驱赶蚊虫,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环境卫生,避免了鸟雀滞留影响卫生的情况;
23.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防护组件,在换电桩两侧受到碰撞后,护框可与碰撞物接触,并通过弹性杆减震保护,且干燥剂通过干燥框开设的孔洞散发,在风吹过后,风力可沿着弧形护框内壁流通,从而带动干燥空气流通使得装置周边保持干燥,避免了装置受碰撞不够安全的情况。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防护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护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穿插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图;
29.图6为本发明图2中b处放大图。
30.图中:1、换电桩;2、底脚盘;3、换电头;4、穿插组件;401、护套;402、穿插口;403、旋
转环;5、警示组件;501、轴承座;502、荧光轴;503、彩带;6、防护组件;601、护框;602、弹性杆;603、干燥框。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2.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齐实施例进行说明。
3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换电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换电桩1,换电桩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底脚盘2,两个底脚盘2呈圆形设置,且两个底脚盘2与地面浇筑而成,使得换电桩1通过两个底脚盘2安装后更加牢固,换电桩1的外表面中间安装有多个换电头3,多个换电头3的外侧设置有穿插组件4,穿插组件4包括有安装于换电头3外侧的护套401,护套401的顶部开设有穿插口402,护套401的一端安装有与换电头3四周转动连接的旋转环403,换电桩1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组件5,警示组件5包括有安装于换电桩1顶部两侧的轴承座501,两个轴承座501的顶部安装有荧光轴502,荧光轴502的两侧固定有彩带503,换电桩1的两侧设置有防护组件6,防护组件6包括有安装于换电桩1两侧的护框601,护框601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固定有与换电桩1连接的弹性杆602,护框601的一侧中间设置有与换电桩1连接的干燥框603。
34.参阅图1、图4和图5,穿插组件4包括有安装于换电头3外侧的护套401,护套401的顶部开设有穿插口402,护套401的一端安装有与换电头3四周转动连接的旋转环403,护套401采用透明pvc材料制作而成,护套401通过旋转环403与换电头3转动连接,以便使用者通过护套401查看换电头3状况,在换电头3未接电使用时,转动护套401使得穿插口402朝下设置,可让护套401对换电头3进行遮蔽保护,在换电头3接电使用时,转动护套401使得穿插口402朝上设置,电源线穿入与换电头3对接后,多余长度电源线可自穿插口402折叠穿出,使得多余长度电源线可被护套401限位,使得多余长度电源线不至于拖拽至地面影响安全卫生。
35.参阅图1和图2,警示组件5包括有安装于换电桩1顶部两侧的轴承座501,两个轴承座501的顶部安装有荧光轴502,荧光轴502的两侧固定有彩带503,荧光轴502通过轴承座501与换电桩1顶部转动连接,彩带503的外表面涂有驱虫液,在夜晚荧光轴502发亮可提示充电人员装置位置,且配合彩带503飘飞可进一步提高显眼程度,防止充电人员错过,同时在受风吹影响时,荧光轴502通过轴承座501可与换电桩1顶部转动,使得彩带503飘飞驱赶鸟雀,且其外表面涂有的驱虫液可驱赶蚊虫,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环境卫生。
36.参阅图1、图2、图3和图6,防护组件6包括有安装于换电桩1两侧的护框601,护框601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固定有与换电桩1连接的弹性杆602,护框601的一侧中间设置有与换电桩1连接的干燥框603,护框601的内壁呈弧形设置,干燥框603的一侧开设有孔洞,干燥框603的内部放置有干燥剂,在换电桩1两侧受到碰撞后,护框601可与碰撞物接触,并通过弹性杆602减震保护,且干燥剂通过干燥框603开设的孔洞散发,在风吹过后,风力可沿着弧形护框601内壁流通,从而带动干燥空气流通使得装置周边保持干燥。
37.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在夜晚时荧光轴502发亮可提示充电人员装置位
置,且配合彩带503飘飞可进一步提高显眼程度,防止充电人员错过,同时在受风吹影响时,荧光轴502通过轴承座501可与换电桩1顶部转动,使得彩带503飘飞驱赶鸟雀,且其外表面涂有的驱虫液可驱赶蚊虫,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环境卫生,同时在换电桩1两侧受到碰撞后,护框601可与碰撞物接触,并通过弹性杆602减震保护,且干燥剂通过干燥框603开设的孔洞散发,在风吹过后,风力可沿着弧形护框601内壁流通,从而带动干燥空气流通使得装置周边保持干燥,当换电头3未接电使用时,转动护套401使得穿插口402朝下设置,可让护套401对换电头3进行遮蔽保护,当换电头3接电使用时,转动护套401使得穿插口402朝上设置,电源线穿入与换电头3对接后,多余长度电源线可自穿插口402折叠穿出,使得多余长度电源线可被护套401限位,使得多余长度电源线不至于拖拽至地面影响安全卫生。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