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拉莫三嗪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

2022-04-13 20:08: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拉莫三嗪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以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受累、反复的复发与缓解、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为主要临床特点,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受累脏器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3.目前对sle疾病治疗的共识为应将病情控制在临床缓解(不保证可停药)的理想状态,如无法实现临床缓解,则应将病情活动度控制在可能达到的最低疾病活动水平。在病程小于4年的sle患者中,约有25%的患者经过治疗可达临床缓解,有45%的患者出现器官损害。复发是sle患者常见的临床特点,研究显示,sle患者4年内总复发风险为60%。
4.sle现行标准下所有的治疗手段均为终身服药,目前sle的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疟药、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多种药物。最常见的终身服用的药物——激素的长期使用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较大剂量容易引起糖尿病、消化道溃疡和类柯兴综合征症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作用较强,并发感染为主要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预防、减少复发和控制疾病所致器官损害、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sle治疗的长期目标。因此,积极探寻新的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刻不容缓。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了拉莫三嗪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拉莫三嗪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通过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从节律角度的新解读,提出可以使用拉莫三嗪通过调整生物内在节律的方法治疗sle患者;拉莫三嗪的长期服用不会像激素类药物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不要求终身服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因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终身服药的痛苦。
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8.拉莫三嗪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将所述拉莫三嗪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治疗。
9.进一步地:所述拉莫三嗪通过调整免疫节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10.进一步地:采用用量为75~400mg/日的拉莫三嗪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11.进一步地:所述拉莫三嗪的使用方法为:
12.s1、患者使用所述拉莫三嗪的剂量从75mg/日起始,用法为25mg tid;
13.s2、患者使用所述拉莫三嗪的剂量逐周增加至200~400mg/日;
14.s3、待患者免疫系统指标恢复正常且症状消失,维持步骤s2所述的剂量2月后,逐月递减所述拉莫三嗪的剂量,于2年内停药。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理论上讲,应激与遗传是所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病因。
应激的关键是导致人体生物及精神节律紊乱,生物及精神节律是人体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不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实质是各种节律紊乱;如血压、血糖、内分泌、免疫、神经电生理、情绪、睡眠-觉醒等。
16.节律被打破应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同的最根本原因和基础。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了人类的多重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与否是人类产生“应激”的根源;如为发展“事业”或完成工作需要的出差产生“境遇性失眠”,从而造成对睡眠节律的影响;为自我愉悦需要的旅行,或“夜生活”,或进食产生对睡眠节律、糖代谢节律、脂代谢节律的影响;为生存和自我发展的竞争带来对睡眠节律、血压节律、免疫节律、情绪节律的影响;外伤、感染、自然灾害等对人类心身节律综合影响等。
17.当然,还必须提及的是有的个体基于不良的遗传素质的背景,在上述应激因素的影响下某些内在节律更容易受到破坏。
18.双相情感障碍属于情绪的节律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与其它慢性非感染性疾病问题在hpt轴(反映内在生物节律的指标)上的一致性变化趋势以及相同的治疗效果提示从节律障碍的角度来讲,双相情感障碍及其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存在生物及心理的同源性。
1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基本上均经历这样的过程:在某种遗传背景下应激

局部异常

节律倾向障碍

节律障碍

失节律障碍。例如应激

焦虑障碍(局部异常)

焦虑的衰竭及释放(节律倾向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节律障碍)

由双相情感障碍的产生的心身并发症(失节律障碍)。
20.从节律障碍理念的角度来看,所有慢性非感染性疾病都是生物节律在应激的影响下逐步走向失代偿的,也就意味着每个阶段都有可能通过扭转节律的方式达到可逆,系统性红斑狼疮应属免疫节律的异常表现,可通过调整免疫节律来治疗。拉莫三嗪是一种改善双相情感障碍的节律异常的药物;由于双相情感障碍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慢性非传染疾病存在生物及心理的同源性,采用拉莫三嗪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节律异常,辅以其他对症药物改善症状,进而能实现逐步停药。
21.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通过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从节律角度的新解读,提出可以使用拉莫三嗪通过调整生物内在节律的方法治疗sle患者。
23.2.拉莫三嗪的长期服用不会像激素类药物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不要求终身服药。
24.3.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因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终身服药的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6.实施例1:拉莫三嗪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将拉莫三嗪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治疗。
27.实施例2:拉莫三嗪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拉莫三嗪通过调整免疫节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28.实施例3:拉莫三嗪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采用用量为75~400mg/日的拉莫三嗪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29.实施例4:拉莫三嗪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拉莫三嗪的使用方法为:
30.s1、患者使用拉莫三嗪的剂量从75mg/日起始,用法为25mg tid;
31.s2、患者使用拉莫三嗪的剂量逐周增加至200~400mg/日;
32.s3、待患者免疫系统指标恢复正常且症状消失,维持步骤s2的剂量2月后,逐月递减拉莫三嗪的剂量,于2年内停药。
33.本实施例利用上述配方治疗了如下典型病例:
34.患者某某,女,47岁。
35.3年前检查时发现hgb 82g/l,ana 1:160,ssa阳性,ssb阳性, tsh 0.012mu/l,于当地医院就诊,改善贫血后未作特殊处理。
36.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游走性多关节肿痛,起始为双膝关节肿胀、疼痛,逐渐发展为右手中指指间关节、右手第4指近端指间关节、左手拇指指间关节、双膝、双肘、双肩、双踝关节肿胀、疼痛,无口腔溃疡、口干、眼干、红斑等症状及体征。
37.检查结果表示:hgb 99g/l,c3 0.4g/l,c4 0.03g/l,ui-nrnp 抗体、抗sm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遂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38.予中药及针灸等物理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反复出现游走性关节肿痛,基本1年中只有几天是正常的状态。1年前除上述症状,又出现持续性胸痛伴干咳、发热,双眼发红,右眼肿胀几乎无法睁开。
39.遂就诊于我院,检查结果为:血常规:hgb 75g/l,wbc 5.55 109/l,尿常规:尿蛋白(1 )、白细胞27/hp、红细胞22/hp;24h尿蛋白量 1.42g/24h;血沉93.0;c反应蛋白9.83mg/l;pct阴性,gm、g试验阴性;eb-dna、cmv-dna阴性;tb-igra阴性;电解质:钾 3.29mmol/l;肝功能:白蛋白22.9g/l;肾功未见异常;甲功:tsh 4.23mu/l;rf、抗ccp抗体阴性;aka阴性;抗核抗体 1:1000斑点型血浆型、抗双链dna抗体 1:320、抗rnp抗体 、抗sm抗体 、抗ssa抗体(60kd) 、抗ssa抗体(52kd) 、抗rib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1:10p-anca阳性、乳铁蛋白1.1;aca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igg 17.80g/l、iga 5230.00mg/l,c3 0.3740 g/l、c4 0.0544g/l。
40.胸部ct:双肺散在炎症;心包中量积液;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左肺下叶局部不张;纵隔及双侧腋窝淋巴结增多、部分稍增大;腹部彩超:脾脏长大,子宫实性占位:肌瘤待诊干燥综合征彩超:双侧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泪腺腺体不均匀改变;眼唾液腺显像:双侧唾液腺摄取功能中-重度受损,排泄功能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25,左眼0.25,双眼结膜(-),角膜透明,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右眼( ),左眼( ),but右眼2s,左眼2s,双眼泪液分泌:右眼13mm,左眼 7mm。
41.诊断结果为:1、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2、干燥综合征3、肺部感染4、低钾血症5、脾脏长大6、子宫实性占位:肌瘤待诊。
42.予甲强龙、硫酸羟氯喹、莫西沙星等抗感染、护胃、润眼等治疗后症状改善,出院后维持用强的松50mg qd、纷乐(硫酸羟氯喹片) 0.2g bid、赛可平(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500mg bid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高舒达(法莫替丁片)20mg bid护胃、玻璃酸钠滴眼液适量qid润眼、阿法骨化醇片0.5ug qd、钙尔奇600mg qd补钙、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n。之后强的松逐渐减量至17.5mg,其余药物不变。
43.10月前患者至我科就诊咨询用药方案,我科建议停用强的松等其他药物,维持纷
乐0.2g bid、赛可平500mg bid不变,加用丙戊酸镁0.25g qid(由0.25g bid起始)、赛乐特10mg qd、再普乐1.25mgqn。调整用药后症状一直未再次发作,6月前患者感症状轻微发作,复查免疫指标结果:ana 1:1001斑点型血浆型,抗双链dna抗体可疑(
±
),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60kd)、抗ssa抗体 (52kd)显示 ,抗rib抗体 ,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 抗体阴性。
44.修改方案为:纷乐0.2g bid、赛可平500mg bid、利必通(拉莫三嗪)100mg tid(由25mg tid起始)、赛乐特缓释片50mg qd、再普乐2.5mg qn。
45.患者症状好转,维持用药至2月前建议停用纷乐,其余药物维持不变,1周前复查免疫指标:ana 1:1001斑点型血浆型,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60kd)、抗ssa抗体(52kd)显示 ,抗双链dna抗体、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抗rib 抗体阴性。c3 0.58g/l,iga、igm、igg、ige、crf、pfb、c4未见异常。目前症状平稳,未诉疼痛不适。
46.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从节律角度的新解读,提出可以使用拉莫三嗪通过调整生物内在节律的方法治疗 sle患者;拉莫三嗪的长期服用不会像激素类药物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不要求终身服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因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终身服药的痛苦。
4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