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凹印机色模滚筒的制作方法

2022-04-13 16:51: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色模滚筒,特别是一种用于凹印机的色模滚筒,属于色模滚筒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生产钞票和证券的防伪印刷是通过凹版印刷来完成的,凹版印刷具有印品质量优良、立体感强、线条清晰和接线精细等优点,得到了众多印刷生产厂商的青睐;其中,色模滚筒是凹印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于将油墨传递给集色滚筒或者是印版滚筒,从而完成不同墨色的接线印刷;目前,色模滚筒是通过两端的顶尖来进行支撑的,由于色模滚筒在转动的过程中压力会出现周期性变化,所以相应也存在着周期性冲击振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顶尖容易磨损,从而导致滚筒的径向跳动值过大,影响传墨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而影响印刷质量;顶尖一旦磨损,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这不仅耗时长,而且极为影响生产效益;故需要一种色模滚筒,要求它能够提升对色模滚筒的承载与定位能力,消除顶尖式支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色模滚筒的参数调节与安装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凹印机色模滚筒,它不仅提高了色模滚筒各项参数调节的便利性,还提高了色模滚筒的使用性能。
4.本发明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5.一种凹印机色模滚筒,包括辊筒、第一定位套、第二定位套、第一支撑轴部分、第二支撑轴部分、第一机架、第二机架和调相部分;所述辊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所述第一定位套与第一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轴部分;所述第二定位套与第二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轴部分;所述调相部分设置在第二支撑轴部分上,且调相部分与集色滚筒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支撑轴部分包括游隙调整部分、第二偏心套、第二连接轴和第二骨架油封;所述第二机架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通孔,且第二偏心套设置在第二机架的横向通孔内;所述第二连接轴包括首尾垂直居中连接的第二粗轴和第二细轴,第二粗轴的外径大于第二细轴的外径,第二粗轴的一端与第二定位套连接,第二细轴设置在第二偏心套内;所述游隙调整部分设置在第二偏心套和第二细轴之间;所述第二骨架油封的外圈与第二偏心套靠近第二定位套一端的内壁过盈配合,第二骨架油封的内圈与第二粗轴远离第二定位套的一端外壁过盈配合。
6.上述凹印机色模滚筒,所述游隙调整部分包括第一圆锥滚子轴承、第二圆锥滚子轴承、调节环、定位筒、定位圆板、调节压盖、调节螺栓和定位环;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均设置在第二细轴和第二偏心套之间,第一圆锥滚子轴承设置在第二细轴靠近第二粗轴的一端,第二圆锥滚子轴承设置在第二细轴远离第二粗轴的一端,且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内壁均与第二细轴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外壁均与第二偏心套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定位筒
套设在第二细轴的外壁上,且定位筒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内圈侧壁接触;所述定位圆板通过固定螺栓设置在第二细轴的末端,且定位圆板的一端面触压在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内圈侧面上;所述调节压盖包括调节圆盖和调节圆筒,调节圆盖通过调节螺栓设置在第二偏心套远离第二定位套的一端面上;所述调节环的一侧面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外圈侧壁接触,且调节环的另一侧面与调节圆筒的一端接触,调节圆筒的另一端与调节圆盖内侧面固接,调节圆筒的外壁与第二偏心套末端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定位环设置在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粗轴之间。
7.上述凹印机色模滚筒,所述调相部分包括调相盘、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齿轮;所述第二粗轴的前段相比后段粗,第二粗轴的前段首端与第二定位套连接,第二粗轴后段末端与第二细轴连接;所述调相盘包括法兰盘和调相环;所述调相环设置在法兰盘外壁上,且调相环的一端面与法兰盘的一端面齐平,调相环的厚度小于法兰盘的厚度;所述调相环沿着其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腰形孔;所述法兰盘的内壁与第二粗轴后段直径相同,且发盘兰内孔套设在第二粗轴后段外壁上,法兰盘侧壁与第二粗轴前段末端接触,法兰盘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二粗轴前段末端连接;所述齿轮内孔轮廓与调相盘外壁轮廓相吻合,且齿轮套设在调相盘外壁上;所述第二螺栓同时穿设调相环上的腰形孔和齿轮侧壁上的螺纹孔。
8.上述凹印机色模滚筒,所述第一支撑轴部分包括第一偏心套、定位压块、滑套、角接触轴承、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第一骨架油封、第三骨架油封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机架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通孔,且第一偏心套设置在第一机架的横向通孔内;所述滑套套设在第一偏心套内部;所述第一偏心套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定位孔,且定位压块穿设第一偏心套上的定位孔触压在滑套外壁上,定位压块通过定位螺栓设置在第一偏心套上;所述第一连接轴设置在滑套内,且第一连接轴的首端与第一定位套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远离第一定位套的一端与滑套内壁之间设置有角接触轴承和第一骨架油封,且第一骨架油封相比角接触轴承更远离第一定位套;所述滑套靠近第一定位套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之间设置有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和第三骨架油封,且第三骨架油封相比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更靠近第一定位套。
9.上述凹印机色模滚筒,所述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定位套包括第一套环和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与第一套环的内壁固接,且第一套筒的一端面与第一套环的一端面齐平;所述辊筒的侧面沿着辊筒轴心线方向设置有槽孔,且第一套筒的外壁与辊筒侧面上的槽孔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套环的一侧面与辊筒侧面接触;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套环接触,且螺栓通过穿设第一连接轴和第一套环位置对应的孔进入辊筒侧面的螺纹孔内并构成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套环、第一套筒和第一连接轴的轴心线重合。
10.上述凹印机色模滚筒,所述定位环包括定位内环和定位外环;所述定位内环设置在第二粗轴远离第二定位套的一端面上,且定位内环与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内圈侧面接触;所述定位外环设置在第二偏心套内壁上,且定位外环与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外圈侧面接触,定位外环相比第一圆锥滚子轴承更靠近第二定位套。
11.本发明通过调相部分、第一支撑轴部分和第二支撑轴部分有效地提高了色模滚筒的各项性能参数;两侧的支撑轴部分与辊筒之间采用直口连接结构,增强了辊筒的承载和传动能力;通过第二支撑轴部分内的游隙调整部分,实现了灵活调整轴承游隙值的目的;通
过旋转偏心套,调整了色模滚筒与相邻滚筒之间的压力,提高了调整灵活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发明游隙调整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发明调相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发明调相盘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辊筒,2.第二偏心套,3-1.第二粗轴,3-2.第二细轴,4.第二骨架油封,5.第一圆锥滚子轴承,6.第二圆锥滚子轴承,7.调节环,8.定位筒,9.定位圆板,10.调节压盖,11.调节螺栓,12-1.定位内环,12-2.定位外环,13.调相盘,14.第一螺栓,15.第二螺栓,16.齿轮,17.第一偏心套,18.定位压块,19.滑套,20.角接触轴承,21.双列圆柱滚子轴承,22.第一骨架油封,23.第三骨架油封,24.第一连接轴,25.第一套环,26.第一套筒,27.第一机架,28.第二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看图1、2、3和图4,本发明包括辊筒1、第一定位套、第二定位套、第一支撑轴部分、第二支撑轴部分、第一机架27、第二机架28和调相部分;所述辊筒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所述第一定位套与第一机架27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轴部分;所述第二定位套与第二机架28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轴部分;所述调相部分设置在第二支撑轴部分上,且调相部分与集色滚筒上的齿轮16啮合,辊筒1通过调相部分实现了动力直接从集色滚筒传递到色模滚筒上;所述第二支撑轴部分包括游隙调整部分、第二偏心套2、第二连接轴和第二骨架油封4;所述第二机架28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通孔,且第二偏心套2设置在第二机架28的横向通孔内;第二偏心套2的外圆圆心和内圆圆心不重合,第二偏心套2能够调整辊筒1与相邻滚筒之间的压力;所述第二连接轴包括首尾垂直居中连接的第二粗轴3-1和第二细轴3-2,第二粗轴3-1的外径大于第二细轴3-2的外径,第二粗轴3-1的一端与第二定位套连接,第二细轴3-2设置在第二偏心套2内;所述游隙调整部分设置在第二偏心套2和第二细轴3-2之间;游隙调整部分能够有效地调整第二连接轴的游隙值;所述第二骨架油封4的外圈与第二偏心套2靠近第二定位套一端的内壁过盈配合,第二骨架油封4的内圈与第二粗轴3-1远离第二定位套的一端外壁过盈配合;第二骨架油封4能够起到密封润滑和防尘的作用。
18.所述游隙调整部分包括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调节环7、定位筒8、定位圆板9、调节压盖10、调节螺栓11和定位环;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均设置在第二细轴3-2和第二偏心套2之间,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设置在第二细轴3-2靠近第二粗轴3-1的一端,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设置在第二细轴3-2远离第二粗轴3-1的一端,且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的内圈内壁均与第二细轴3-2的外壁过盈配合连接,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的外圈外壁均与第二偏心套2的内壁过盈配合,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共同保障第二连接轴的顺利旋转;所述定位筒8套设在第二细轴3-2的外壁上,且定位筒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内圈侧壁接触,定位筒8将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的内
圈相对固定在一起,通过调整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外圈的位置来调整第二连接轴的游隙值;所述定位圆板9通过固定螺栓设置在第二细轴3-2的末端,且定位圆板9的一端面触压在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内圈侧面上,定位圆板9配合定位内环12-1和定位筒8将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的内圈相对固定在第二细轴3-2上;所述调节压盖10包括调节圆盖和调节圆筒,调节圆盖通过调节螺栓11设置在第二偏心套2远离第二定位套的一端面上;所述调节环7的一侧面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外圈侧壁接触,且调节环7的另一侧面与调节圆筒的一端接触,调节圆筒的另一端与调节圆盖内侧面固接,调节圆筒的外壁与第二偏心套2末端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定位环设置在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和第二粗轴3-1之间;通过旋转调节螺栓11来控制调节压盖10的位置,调节螺栓11的松紧能够控制调节环7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外圈之间的压力,工作人员旋紧调节螺栓11能够使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外圈向着辊筒1的方向移动,从而改变了第二圆锥滚子轴承6的轴承结构,成功调整了第二连接轴的游隙值。
19.所述调相部分包括调相盘13、第一螺栓14、第二螺栓15和齿轮16;所述第二粗轴3-1的前段相比后段粗,第二粗轴3-1的前段首端与第二定位套连接,第二粗轴3-1后段末端与第二细轴3-2连接;所述调相盘13包括法兰盘和调相环;所述调相环设置在法兰盘外壁上,且调相环的一端面与法兰盘的一端面齐平,调相环的厚度小于法兰盘的厚度,因为法兰盘的厚度大于调相环的厚度,所以齿轮16的内孔可以插接在法兰盘突出调相环的部分;所述法兰盘的内壁与第二粗轴3-1后段直径相同,且发盘兰内孔套设在第二粗轴3-1后段外壁上,法兰盘侧壁与第二粗轴3-1前段末端接触,法兰盘通过第一螺栓14与第二粗轴3-1前段末端连接;所述齿轮16内孔轮廓与调相盘13外壁轮廓相吻合,且齿轮16套设在调相盘13外壁上;所述调相环沿着其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腰形孔;所述第二螺栓15同时穿设调相环上的腰形孔和齿轮16侧壁上的螺纹孔;当需要对色模滚筒进行调相时,旋松第二螺栓15,使齿轮16和调相盘13之间可以相对旋转,待到第二螺栓15拧松后,工作人员转动辊筒1,调整其适当的相位调节量;待到辊筒1的相位调整合适后,拧紧第二螺栓15,使齿轮16和调相盘13之间再次相对固定;这种调相方法极大提高了调相效率;调相环上的腰形孔的长度、个数和色模版图文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腰型孔的角度所对应的色模滚筒弧长是稍大于色模版图文单行的宽度的,这就确保在圆周向相位调节时可以通过微调即可实现高精度套印。
20.所述第一支撑轴部分包括第一偏心套17、定位压块18、滑套19、角接触轴承20、双列圆柱滚子轴承21、第一骨架油封22、第三骨架油封23和第一连接轴24;所述第一机架27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通孔,且第一偏心套17设置在第一机架27的横向通孔内;通过第一偏心套17和第二偏心套2的相互配合能够共同调整辊筒1与相邻滚筒之间的压力;所述滑套19套设在第一偏心套17内部;所述第一偏心套17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定位孔,且定位压块18穿设第一偏心套17上的定位孔触压在滑套19外壁上,定位压块18通过定位螺栓设置在第一偏心套17上;滑套19可以在第一偏心套17的内孔内滑动,从而调整其他部件的位置,当滑套19位置确定后,使用定位压块18将滑套19固定在第一偏心套17内;所述第一连接轴24设置在滑套19内,且第一连接轴24的首端与第一定位套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24远离第一定位套的一端与滑套19内壁之间设置有角接触轴承20和第一骨架油封22,且第一骨架油封22相比角接触轴承20更远离第一定位套;所述滑套19靠近第一定位套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24之间设置有双列圆柱滚子轴承21和第三骨架油封23,且第三骨架油封23相比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21更靠近第一定位套;两侧的骨架油封相互配合对第一连接轴24起到密封润滑和防尘的作用;第一连接轴24上的轴承采用的是精度较高的角接触轴承20和双列圆柱滚子轴承21,在安装过程中不再需要对径向游隙进行调整,在保证辊筒1径向跳动的前提下,降低了轴承更换时的技术难度。
21.所述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定位套包括第一套环25和第一套筒26;所述第一套筒26的外壁与第一套环25的内壁固接,且第一套筒26的一端面与第一套环25的一端面齐平;所述辊筒1的侧面沿着辊筒1轴心线方向设置有槽孔,且第一套筒26的外壁与辊筒1侧面上的槽孔内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套环25的一侧面与辊筒1侧面接触;第一定位套是一直设置在辊筒1侧壁上的,它用于和连接轴的对接;所述第一连接轴24的一端与第一套环25接触,且螺栓通过穿设第一连接轴24和第一套环25位置对应的孔进入辊筒1侧面的螺纹孔内并构成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套环25、第一套筒26和第一连接轴24的轴心线重合,通过螺栓的安装与拆卸,高效实现了连接轴与定位套的连接与分离;这种直口连接结构增强了辊筒1的承载和传动能力;而且也不会出现像现有滚筒和顶尖的连接结构一样因拆装磨损所带来的精度下降的问题。所述定位环包括定位内环12-1和定位外环12-2;所述定位内环12-1设置在第二粗轴3-1远离第二定位套的一端面上,且定位内环12-1与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内圈侧面接触;所述定位外环12-2设置在第二偏心套2内壁上,且定位外环12-2与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外圈侧面接触,定位外环12-2相比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更靠近第二定位套;定位内环12-1用于对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内圈定位,定位外环12-2用于对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外圈定位。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