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呼吸道感染的防护装置

2022-04-09 18:37: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防呼吸道感染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因此会造成空气中的病菌繁殖,且更加活跃,暴露在空气中的病毒会传播到人的身上,且秋冬季空气寒冷,人的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造成病毒感染等现象,其最大的体现就是呼吸道感染,在日常的生活中,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式就是佩戴口罩或其他防护用具;
3.然而使用口罩等防毒用具进行防护也并不能应用在任何场合,比如教师和办公室内,佩戴口罩会对其工作和学习造成影响,空气中病毒的繁育对其空气湿度也有很大的要求,湿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病毒的繁殖,因此只要使空气湿度保持在正常的区间,并做好杀毒处理,就能对呼吸道感染做出防御。
4.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防呼吸道感染的防护装置,采取控制空气湿度并对空气进行杀毒的方法,对呼吸道感染做出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呼吸道感染的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呼吸道感染的防护装置,包括:
7.底座,为本装置的主要支撑部分,其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8.格栅壳,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格栅壳与所述底座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
9.加湿器,其设置在所述格栅壳的上端,所述加湿器与所述格栅壳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
10.顶盖,其设置在所述加湿器的上方,所述顶盖与所述加湿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
11.电机室,其固定安装于所述顶盖的上端。
12.优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
13.第一储水盒,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第一储水盒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
14.集水漏斗,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集水漏斗与所述底座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
15.优选的,所述加湿器还包括有:
16.加注器,其安装于所述加湿器的右侧;
17.冷凝风扇,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加湿器的下方,所述冷凝风扇设置在所述格栅壳的
内侧;
18.冷凝格,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冷凝风扇的后方,所述冷凝格固定连接于所述加湿器的下方,所述冷凝格设置在所述格栅壳的内侧;
19.超声波发生器,其设置在所述加湿器的内部;
20.第二储水盒,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加湿器的内部,所述第二储水盒设置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上方,所述第二储水盒与所述加湿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
21.优选的,所述电机室还包括有:
22.电机,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室的内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下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顶盖的下端;
23.通气扇,其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通气扇设置在所述顶盖的下方,所述通气扇设置在所述加湿器的内侧。
24.优选的,所述加注器还包括有:
25.存储瓶,其设置在所述加注器的上方,所述加注器与所述存储瓶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
26.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有:
27.湿度传感器,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器的正面。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防呼吸道感染的防护装置,能够对空气湿度进行调整,并根据需要播撒适量的消毒水,从而对空气中的细菌进行杀灭,实现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本防护装置能够通过除湿和加湿两个系统的装备,对空气湿度做出升高或降低的调整,使空气湿度保持在不适合病毒繁育的区间,同时能够在加湿空气时,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杜绝了感染病毒的可能;
29.1.通过冷凝风扇和冷凝格,若是空气湿度过高也会导致空气中病毒的蔓延和传播,造成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因此在空气湿度高时要进行除湿处理,降下空气湿度,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和蔓延,其中,冷凝风扇将空气通过将冷凝格,冷凝格将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成水,最后通过集水漏斗将水收集到第一储水盒中,完成除湿的目的;
30.2.通过加湿器和控制器,若是空气中湿度过低,也会造成病毒的传播蔓延,因此需要对空气进行一定的加湿处理,才能杜绝病毒的传播,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发出超声波,使第二储水盒里的水被超声波震荡为水分子飘散在空气中,再通过通气扇将水分子散播到空气中,完成加湿的操作,控制器通过湿度传感器,实时捕捉空气中的湿度数据,来决定杀菌是需要进行加湿还是除湿,从而保证空气中的湿度维持在不适宜病毒生长的环境。
31.3.通过加注器和存储瓶,空气湿度对于病毒而言,是其传播的一个关键,如果需要杀灭空气中的细菌,还需要进一步处理,若是需要对某一室内的空气进行除菌消毒处理,则可以在存储瓶内加注消毒液,消毒液,加注器连通至空气加湿器,在加湿的过程中,将消毒剂和水分一起散播到空气中,从而进行空气中的杀菌处理。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底座;2、控制器;3、格栅壳;4、冷凝风扇;5、加湿器;6、顶盖;7、加注器;8、存储瓶;9、电机室;10、湿度传感器;11、第一储水盒;12、冷凝格;13、集水漏斗;14、超声波发生器;15、第二储水盒;16、电机;17、通气扇。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如图1-3所示,防呼吸道感染的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为本装置的主要支撑部分,其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格栅壳3,其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端,格栅壳3与底座1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加湿器5,其设置在格栅壳3的上端,加湿器5与格栅壳3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顶盖6,其设置在加湿器5的上方,顶盖6与加湿器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电机室9,其固定安装于顶盖6的上端。底座1还包括:第一储水盒11,其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第一储水盒11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集水漏斗13,其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集水漏斗13与底座1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加湿器5还包括有:加注器7,其安装于加湿器5的右侧;冷凝风扇4,其固定安装于加湿器5的下方,冷凝风扇4设置在格栅壳3的内侧;冷凝格12,其固定安装于冷凝风扇4的后方,冷凝格12固定连接于加湿器5的下方,冷凝格12设置在格栅壳3的内侧;超声波发生器14,其设置在加湿器5的内部;第二储水盒15,其固定安装于加湿器5的内部,第二储水盒15设置在超声波发生器14的上方,第二储水盒15与加湿器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通过冷凝风扇4和冷凝格12,若是空气湿度过高也会导致空气中病毒的蔓延和传播,造成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因此在空气湿度高时要进行除湿处理,降下空气湿度,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和蔓延,其中,冷凝风扇4将空气通过将冷凝格12,冷凝格12将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成水,最后通过集水漏斗13将水收集到第一储水盒11中,完成除湿的目的。
38.如图1-3所示,防呼吸道感染的防护装置,电机室9还包括有:电机16,其固定安装在电机室9的内侧,电机16的输出轴向下设置,电机16的输出轴延伸至顶盖6的下端;通气扇17,其固定安装在电机16的输出轴上,通气扇17设置在顶盖6的下方,通气扇17设置在加湿器5的内侧。加注器7还包括有:存储瓶8,其设置在加注器7的上方,加注器7与存储瓶8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控制器2还包括有:湿度传感器10,其固定设置在控制器2的正面,通过加湿器5和控制器2,若是空气中湿度过低,也会造成病毒的传播蔓延,因此需要对空气进行一定的加湿处理,才能杜绝病毒的传播,通过超声波发生器14发出超声波,使第二储水盒15里的水被超声波震荡为水分子飘散在空气中,再通过通气扇17将水分子散播到空气中,完成加湿的操作,控制器2通过湿度传感器10,实时捕捉空气中的湿度数据,来决定杀菌是需要进行加湿还是除湿,从而保证空气中的湿度维持在不适宜病毒生长的环境,通过加注器7和存储瓶8,空气湿度对于病毒而言,是其传播的一个关键,如果需要杀灭空气中的细菌,还需要进一步处理,若是需要对某一室内的空气进行除菌消毒处理,则可以在存储瓶8内加注消毒液,消毒液,加注器7连通至空气加湿器5,在加湿的过程中,将消毒剂和水分一起散播到空气中,从而进行空气中的杀菌处理。
39.综上所述,本设备共有两个运作部分,分别为除湿装备和加湿装备,通过控制器2的湿度传感器10对空气中的湿度进行监测,若是湿度过大就启动除湿,湿度过低就启动加湿,冷凝风扇4将空气送入冷凝格12中,空气中的水分子在冷凝格12中凝结,流入集水漏斗13,将水收纳进第一储水盒11中,完成空气中的除湿工作,底座1可以拆下,将集水漏斗13拆下后,将第一储水盒11取出,倾倒其中的水分,若是空气中湿度不足,超声波发生器14会开始工作,将第二储水盒15中的水分震荡为水分子漂浮在水面上,顶盖6可以拆下,以便对第二储水盒15进行注水,同时顶盖6上的电机室9,内部的电机16开始工作,带动通气扇17将水面的水分子吹出到设备外部,完成加湿工作,控制器2会不断对空气中固定湿度做出调整,将湿度保持在病毒无法生存的区间内,若是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除菌,需要在存储瓶8内加注对应的水溶消毒剂,加注器7会将消毒剂注入底座1中,随着加湿器5的运作从而将消毒剂播撒到空气中。完成除菌处理。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