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

2022-04-09 18:10: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创面修复、组织重建领域。更具体来说,本公开涉及一种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


背景技术:

2.皮肤软组织损伤可能是人类一生中最常面对的创伤,从远古时期野外捕猎谋生时的各种损伤,到近代社会高速发展下各种工厂事故、交通创伤,再到现代社会各种慢性疾病累及皮肤出现的慢性创面(糖尿病足、血管溃疡、压疮等),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伤口清创缝合就是最早发明应用于临床的外科治疗技术。伴随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缝线、医用胶水、订皮机、皮肤移植、皮瓣移植等被成功用于创面闭合,然而针对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尚无理想的解决方式,目前临床常规采用皮肤移植或皮瓣移植,其不仅手术复杂、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而且均需要获取供区部位的组织,会产生二次创伤,此外,新移植皮肤或转移的皮瓣感觉往往较差,只能满足基本的创面封闭要求,并不能达到功能修复的需求,因此寻找和探索更加理想的创面修复方式是临床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
3.从女性怀孕分娩腹部膨隆变大的过程中发现,皮肤、皮下软组织、筋膜和肌肉在持续张力存在的条件下均可出现扩张和再生,随后的研究发现皮肤等软组织具备独特的粘弹特性,可在持续的张力、应力条件下发生扩张延展,基于此,各种皮肤扩张器和皮肤牵张技术被应用于皮肤的扩张和再生,其相比于传统的皮肤移植和皮瓣移植具备一定的优势,然而体内皮肤扩张器需要首先手术植入扩张器,再通过1-2 个月的注水才能完成皮肤的缓慢扩张,其不仅耗时长,而且存在植入物感染的风险,并不适宜用于修复封闭创面;皮肤牵张技术则因其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应用商品化的产品主要来自欧美国家,其主要由皮肤附着系统、牵拉动力系统和张力维持系统三部分组成,设备构造较为复杂、成本比较昂贵,而且皮肤附着系统多是采用克氏针、订皮针或皮肤挂钩等金属器材实现,不仅对皮肤损伤较重,而且其附着系统主要固定铆接在皮肤的真皮层,临床应用中仅能完成皮肤单一组织结构的牵拉扩张,并不能实现皮下浅筋膜、深筋膜及肌肉组织的同步扩张,其在应用于合并较深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封闭时存在闭合不全、存留皮下空腔的风险,此外,因为其复杂的结构和较大的空间体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则受限于实际使用部位,因此目前临床应用的产品在创面修复重建方面存在较多缺陷,并不能实现理想的软组织结构的全维度重建。
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避免了体内植入扩张器带来的各种风险和并发症,同时兼具了皮肤牵张技术的优势,其主体以软性材料构建,巧妙结合针线缝合技术,将传统牵张产品中的三个部分组成(皮肤附着系统、牵拉动力系统和张力维持系统)融为一体,实现了皮肤固定、牵张和张力维持的系统集成,不仅简化了构造、方便手术操作,显著降低了对皮肤组织的损伤,而且可以实现包括皮下筋膜组织、肌肉组织和皮肤的同步扩张和再生,在完成创面封闭基本需求的同时,实现创面修复的功能重建,此外,本设计
嵌入压力感应芯片,可显示牵拉张力下对皮肤产生的压力大小,实现高牵张力条件下的报警提醒,避免可能产生的皮肤压力损伤。本实用新型技术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灵活方便的创面修复重建设备,解决了目前皮肤扩张器植入技术和皮肤牵张技术存在的关键难点,其可用于创伤、烧伤、褥疮、糖尿病足、瘢痕切除、体表肿瘤切除等各类原因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缺陷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
6.本公开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其中,所述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用于修复创面或重建组织,并且包括:
7.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呈伸长状、并通过柔性线固定在创面的第一侧的边缘皮肤上,柔性线设置成u形、并且所述u形的底部抵靠在减压装置上;和
8.距离调节装置,所述距离调节装置包括:
9.基部组件,所述基部组件放置在创面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边缘皮肤上;和
10.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包括由基部组件可旋转地支撑的收线柱、以及设置在基部组件中的棘轮机构,其中,柔性线的所述u形的两个伸出段的端部穿过基部组件固定至收线柱,棘轮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棘轮件和棘爪件,并且被构造成允许收线柱沿第一方向旋转、并且在没有用户干预的情况下限制收线柱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并且其中,收线柱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减小在减压装置和距离调节装置之间的柔性线的长度、并且沿第二方向的旋转增大在减压装置和距离调节装置之间的柔性线的长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基部组件包括基板和可移除地连接至基板的盖,所述基板放置在创面第二侧的边缘皮肤上。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在其顶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被构造成容纳收线柱的一部分和棘轮机构,并且盖被构造成覆盖在凹部上方。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部在其周围设有侧壁,并且所述侧壁的高度设置成与基板的顶表面大致齐平、或者设置成低于或高于基板的顶表面。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盖被搁置在凹部的侧壁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在凹部的左右两侧设有两个上下延伸的通孔,以供柔性线的所述u形的两个伸出段穿过。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的沿左右方向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件、并且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被构造成将多个所述距离调节装置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创面。
1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一者为钩,并且另一者为接收钩的槽。
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包括从基板的第一端部水平向外伸出的上叠块,并且第二连接件包括从基板的第二端部水平向外伸出的下叠块,其中,所述钩设置在上叠块和下叠块的一者上、所述槽设置在上叠块和下叠块的另一者上。
19.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基板的上叠块和与所述一个基板相邻的另一个基板的下叠
块能够叠置在一起,从而所述钩被接收在所述槽中,以将所述一个基板和所述另一个基板可移除地连接在一起。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基部组件还包括由柔顺材料制成的基板减压套,所述基板减压套被套设在基板上。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收线柱包括柱体、以及连接至柱体的把手。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被构造成横向于柱体延伸,并且被固定至柱体的顶端。
23.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头固定件被构造成将柔性线的所述u形的两个伸出段的端部固定至收线柱,并且设置在柱体或把手上。
24.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头固定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螺杆和螺母,其中,螺杆的杆体从中空的把手的第一端部插入并从把手的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伸出,螺杆的头部抵靠在把手的第一端部的端面上,而螺母旋拧到螺杆的杆体上并且抵靠在把手的第二端部的端面上。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线的所述u形的两个伸出段的端部缠绕在螺杆的杆体上,并且分别被夹紧在螺杆的头部和把手的第一端部的端面之间、以及螺母和把手的第二端部的端面之间。
26.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母设有向外伸出的两个或更多个凸片,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凸片被构造成便于用户握持以进行螺母的旋拧操作。
27.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头固定件包括把手中的通孔。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棘轮件包括杆体、以及连接至杆体的齿轮,并且杆体被固定至收线柱的柱体,其中,柱体或者杆体穿过盖的通孔进入凹部。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棘轮件的杆体通过固定销、过盈配合、焊接、粘结、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而固定至收线柱的柱体。
30.在一些实施例中,齿轮的底表面设有孔,并且基板的凹部的底表面设有向上伸出的旋转轴,其中,齿轮的孔被套在旋转轴上、并绕旋转轴转动。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棘爪件包括棘爪、以及连接至棘爪的弹性件,其中,弹性件的压迫力将棘爪推动成压靠在齿轮的齿上。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棘爪在其中间部分设有同时向上向下伸出的旋转轴,盖在其下表面设有第一接收口,基板的凹部在其底表面设有第二接收口,其中,棘爪的旋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接收口和第二接收口中。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棘爪的位于旋转轴内侧的部分通过弹性件连接至凹部的侧壁。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棘爪的位于旋转轴外侧的部分通过凹部的侧壁上的通孔伸出到基板之外,并能够被用户拨动,以使棘爪抵抗弹性件的压迫力而脱离齿轮。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在其顶表面还设有向下凹陷的凹孔,所述凹孔与基板的凹部连通、并且在与基板的凹部的连接处缩口。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棘爪件包括彼此相连的尺寸扩大部和弹性弯曲部,所述尺寸扩大部和所述弹性弯曲部被分别接收在基板的凹孔和凹部中。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尺寸扩大部的形状被构造成与缩口的凹孔的形状相匹配,从而尺寸扩大部无法从凹孔中沿横向或纵向脱离。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弯曲部呈微笑曲线形,并且微笑曲线的底部抵靠在凹部的
前侧壁或后侧壁上,微笑曲线的一端连接至尺寸扩大部、而另一端压靠在齿轮的齿上。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装置为中空的且具有内侧壁,并且沿伸长方向包括两个相对的敞开端部。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线的所述u形的底部抵靠在减压装置的内侧壁上,而柔性线的所述u形的两个伸出段离开减压装置的两个相对的敞开端部并朝向距离调节装置延伸。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装置的外横截面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装置由柔顺的材料制成。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装置是实心的,并且包括横向于伸长方向穿过其的多个通孔。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线的所述u形的底部抵靠在减压装置的外侧壁上,而柔性线的所述u形的两个伸出段穿过减压装置的所述多个通孔中的两个通孔并朝向距离调节装置延伸。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通孔中的相邻的通孔彼此均匀地间隔开,或者彼此不均匀地间隔开。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装置具有直径小于通孔的多个微孔。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装置大致呈纺锤体状、胶囊状或圆柱体状。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装置由柔顺的材料制成。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显示模块设置在距离调节装置上,并且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电连接至减压装置的压力和/或拉力传感器、和/ 或距离调节装置的压力和/或拉力传感器。
50.本公开的主题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所述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公开的主题技术来学习。通过在书面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将实现和获得本公开的主题技术的优点。
51.应当理解,前述一般性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主题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52.在结合附图阅读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后,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多个方面,在附图中:
53.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54.图2示出图1所示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的减压装置的立体图;
55.图3a-3d示出减压装置的其他示例的立体图;
56.图4a-4c示出图1所示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的距离调节装置的前视图、组装状态立体图和分解状态前视图;
57.图5a-5b示出图4a-4c所示的距离调节装置移除盖后的立体图和俯视图;和
58.图6示出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图4a-4c所示的线调节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59.图7示出图1所示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的距离调节装置的另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60.图8a-8d示出另一个实施例的距离调节装置的组装状态立体图、分解状态立体图、
移除盖后的立体图、以及移除盖和收线柱后的俯视图。
61.图9a和9b示出距离调节装置的基板减压套的立体图和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2.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其中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不局限于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事实上,下文描述的实施例旨在使本公开的公开更为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说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提供更多额外的实施例。
63.应当理解的是,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清楚起见,某些特征的尺寸可以进行变形。
64.应当理解的是,说明书中的用辞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定本公开。说明书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 除非另外定义,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为简明和/ 或清楚起见,公知的功能或结构可以不再详细说明。
65.说明书使用的单数形式“一”、“所述”和“该”除非清楚指明,均包含复数形式。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包括”、“包含”和“含有”表示存在所声称的特征,但并不排斥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和/或”包括相关列出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全部组合。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在x和y之间”和“在大约x和y之间”应当解释为包括x和y。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在大约x和y之间”的意思是“在大约x和大约y之间”,并且本说明书使用的用辞“从大约x至y”的意思是“从大约x至大约y”。
66.在说明书中,称一个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耦合”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等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附接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联接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对照的是,称一个元件“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附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或、或“直接接触”另一元件时,将不存在中间元件。在说明书中,一个特征布置成与另一特征“相邻”,可以指一个特征具有与相邻特征重叠的部分或者位于相邻特征上方或下方的部分。
67.在说明书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的空间关系用辞可以说明一个特征与另一特征在附图中的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关系用辞除了包含附图所示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在附图中的装置倒转时,原先描述为在其它特征“下方”的特征,此时可以描述为在其它特征的“上方”。装置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 度或在其它方位),此时将相应地解释相对空间关系。
68.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包括通过柔性线1相连的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3。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3通过柔性线1可移除地固定在创面的相对两侧的边缘皮肤上,并且连同柔性线1一起朝向彼此牵拉两侧的边缘皮肤。减压装置2用于减缓柔性线1的牵拉对皮肤产生的压力。距离调节装置3一方面用于减缓柔性线1的牵拉对皮肤产生的压力,另一方面用于控制在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3之间延伸的柔性线1的总长度,从而控制两侧皮肤之间的相对距离。柔性线1可以是一根连续的线,并且例如是手术缝合线、钢丝线、尼龙线
等。
69.如图2所示,减压装置2包括伸长的中空主体21,并且主体21 沿伸长方向包括两个相对的敞开端部22和23,以供柔性线1穿过。主体21的外侧壁抵靠在创面的边缘皮肤上,来自距离调节装置3的柔性线1穿出创面的边缘皮肤,从其中一个敞开端部22进入主体21,横穿主体21的整个内部,从另一个敞开端部23离开主体21,再次穿入创面的边缘皮肤,并最终到达距离调节装置3。换句话说,柔性线1 设置成u形的形状,并且u形的底部抵靠在主体21的内侧壁上,而 u形的两个伸出段离开主体21的敞开端部22和23、穿入创面一侧的边缘皮肤、跨越整个创面、穿出创面相对另一侧的边缘皮肤、并最终到达距离调节装置3。主体21的外侧壁增大了柔性线1和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减缓了柔性线1的牵拉对皮肤产生的巨大压力,从而避免柔性线1对皮肤造成潜在的损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主体21 上设置压力和/或拉力传感器(未示出),以测量减压装置2对皮肤所施加的压力和/或拉力。
70.主体21沿垂直于伸长方向的外横截面可以大致呈圆形、椭圆形、或者任何其他适合的形状。主体21可以由柔顺的材料制成,例如硅胶材料、树脂材料、橡胶材料等。
71.在替代实施例中,如图3a-3d所示,减压装置2可以包括伸长的实心主体24,并且主体24包括横向于伸长方向穿过主体24的多个通孔25,以供柔性线1穿过。主体24的外侧壁抵靠在创面边缘的皮肤上,来自距离调节装置3的柔性线1穿出创面边缘的皮肤,沿远离皮肤的方向穿过其中一个通孔25,沿主体24的外侧壁行进,沿朝向皮肤的方向穿过另一个通孔25,再次穿入创面边缘的皮肤,并最终到达距离调节装置3。换句话说,柔性线1设置成u形的形状,并且u形的底部抵靠在主体24的外侧壁上,而u形的两个伸出段穿过主体24 的两个通孔25、穿入创面一侧的边缘皮肤、跨越整个创面、穿出创面相对另一侧的边缘皮肤、并最终到达距离调节装置3。主体24的外侧壁增大了柔性线1和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减缓了柔性线1的牵拉对皮肤产生的巨大压力,从而避免柔性线1对皮肤造成潜在的损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主体24上设置压力和/或拉力传感器(未示出),以测量减压装置2对皮肤所施加的压力和/或拉力。
72.如图3a-3d所示,所述多个通孔25可以是两个通孔、四个通孔、或者任何其他数量的多个通孔。相邻的通孔25之间可以均匀地间隔开,或者不均匀地间隔开。可以根据柔性线1的两个伸出段之间所需的宽度,来选择其中两个合适的通孔,以供柔性线1穿过。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24除了具有通孔25之外,还具有直径小于通孔25的多个微孔26。所述多个微孔26贯穿主体24,多个微孔的镂空设置可以减轻皮肤局部压力、利于皮肤透气。
73.主体24可以大致呈纺锤体状、胶囊状、圆柱体状、或者任何其他适合的形状。主体24可以由柔顺的材料制成,例如硅胶材料、树脂材料、橡胶材料等。
74.图4a-4c示出距离调节装置3的前视图、组装状态立体图和分解状态前视图,并且图5a-5b示出距离调节装置3移除盖后的立体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距离调节装置3包括基部组件4、以及相对于基部组件4可受控地旋转的卷绕组件6。基部组件4用于保持和支撑卷绕组件6,而卷绕组件6根据需要卷绕柔性线1的两个伸出段上的任意一段长度,从而控制在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3之间延伸的柔性线1的长度。
75.基部组件4包括基板41和可移除地连接至基板41的盖42。基板41呈具有一定厚度的板体,并且放置在创面的边缘皮肤上。基板41 在其顶表面(例如顶表面的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凹部411,以用于容纳卷绕组件6的一部分(例如卷绕组件6的收线柱61的一部分、棘
轮件62、棘爪件63等,下文将详述)。凹部411在其周围设有前侧壁、后侧壁、以及可选的左右侧壁。凹部41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亦为基板4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凹部411的前后侧壁和左右侧壁的高度可以设置成与基板41的顶表面大致齐平,或者设置成低于或高于基板 41的顶表面。
76.凹部411在其底表面的大致中心位置设有向上伸出的旋转轴413。卷绕组件6的棘轮件62套在旋转轴413上,并绕旋转轴413转动。
77.凹部411在其前侧壁或后侧壁上设有前后延伸的通孔412。卷绕组件6的棘爪件63的一部分穿过通孔412伸出到外界,以供用户操作棘爪件63。通孔412的下边缘可以设置成与凹部411的底表面大致齐平。凹部411在底表面上设有接收口(未示出),该接收口位于通孔 412的内侧,以用于接收棘爪件63的旋转轴633(下文将详述)。接收口可以为从凹部411的底表面向下凹陷的孔,或者从凹部411的底表面向上伸出的环形壁。
78.基板41在凹部411的左右两侧设有上下延伸的通孔419,以供柔性线1穿过。柔性线1的u形的两个伸出段穿过减压装置2,穿入创面一侧的边缘皮肤,跨越整个创面,穿出创面相对另一侧的边缘皮肤,向上穿过基板41的通孔419,并最终固定在卷绕组件6的线头固定件 (下文将详述)上。
79.基板41的左右两个端部设有连接件,从而多个距离调节装置3 可以通过串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创面,如图6所示。连接件可以采用各种的连接方式(例如钩槽配合,即基板41的一端设有钩、而另一端设有接收钩的槽)。如图5a所示,基板41的一端设有水平向外伸出的上叠块415,并且另一端设有水平向外伸出的下叠块416。上叠块415设有向外伸出的钩417,而下叠块416设有向内凹陷的槽418。一个基板41的上叠块415和相邻基板41的下叠块416能够叠置在一起,并且上叠块415的钩417被接收在下叠块416 的槽418中,从而将相邻两块基板41可移除地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叠置的上叠块415和下叠块416与基板41的上下表面齐平。在一些实施例中,钩417可以设置在下叠块416、而非上叠块415,相应的,槽418可以设置在上叠块415、而非下叠块41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基板41的左右两端也可以不设置任何连接件,从而距离调节装置3可以独立地进行使用。
80.参见图4a-4c,盖42覆盖在基板41的凹部411上方,以防止从外界接近卷绕组件6的位于凹部411内的部分,并且支撑卷绕组件6 的棘轮件62转动。盖42可以包括顶壁421、以及从顶壁421向下伸出的侧壁422(包括前后侧壁、以及可选的左右侧壁)。盖42的前后侧壁以及可选的左右侧壁分别搁置在凹部411的前后侧壁和可选的左右侧壁上,从而形成容纳卷绕组件6的一部分的封闭空间(除了通孔 412之外)。在其他示例中,盖42可以仅包括顶壁421、而不包括向下伸出的侧壁,并且顶壁421直接搁置在凹部411的前后侧壁和可选的左右侧壁上。在盖42安装至基板41后,盖42的顶表面可以设置成与基板41的顶表面齐平,或者高于或低于基板41的顶表面。
81.盖42在顶壁421的中心设有通孔424,并且通孔424的位置与凹部411的旋转轴413的位置相对应。卷绕组件61的收线柱61(下文将详述)和棘轮件62穿过通孔424并套在凹部411的旋转轴413上,从而收线柱61和棘轮件62得到盖42的支撑、并且能够围绕旋转轴 413转动。
82.盖42在顶壁421的下表面设有接收口423,并且接收口423的位置与凹部411的底表
面上的接收口的位置相对应。与接收口类似,接收口423可以为从顶壁421的下表面向内凹陷的孔,或者从顶壁421 的下表面向下伸出的环形壁。卷绕组件6的棘爪件63的旋转轴633 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盖42的接收口423和凹部411的接收口中,从而棘爪件63得到盖42的支撑、并且能够围绕旋转轴633转动。
83.卷绕组件6通过转动来控制(例如增大或减小)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3之间的柔性线1的长度。卷绕组件6包括收线柱61和棘轮机构64。收线柱61用于卷绕柔性线1。棘轮机构64包括相互配合的棘轮件62和棘爪件63,以允许收线柱61沿一个方向(例如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且在没有用户干预的情况下限制收线柱61沿相反的方向旋转。
84.收线柱61由基部组件4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包括中空的柱体611、以及连接至柱体611的中空的把手612。把手612横向于柱体611延伸,并且固定至例如柱体611的顶端。把手612便于用户握持来转动柱体611。线头固定件用于将柔性线1的两个伸出段的端部固定至收线柱61,并且可以设置在柱体611或把手612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线头固定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螺杆613和螺母614。螺杆613的杆体从中空的把手612的第一端插入并从相对的第二端伸出,螺杆613的头部抵靠在第一端的端面上,而螺母614旋拧到螺杆613的杆体上并且抵靠在第二端的端面上。柔性线1的两个伸出段的端部可以缠绕在螺杆613的杆体上,并且分别被夹紧在螺杆613的头部和把手612的第一端端面之间、以及螺母614和把手612的第二端端面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母614设有向外伸出的两个或更多个凸片,以方便用户握持进行螺母的旋拧操作。
85.柱体611用于卷绕柔性线1。柱体611的侧壁上设有相对的两个通孔615,并且棘轮件62的杆体621(下文将详述)设有相应的固定槽623。在将棘轮件62的杆体621插入柱体611后,固定销617穿过柱体611上的通孔615,并且置于棘轮件62上的固定槽623内,以将柱体611和棘轮件62连接和固定在一起。柱体611在其外表面的相同高度处周向均匀或不均匀地设有多个不连续的突起616、或者设有连续的环形突起(未示出)。相应的,盖42的通孔424的侧壁上设有环形的水平沟槽(未示出)。柱体611的连续的环形突起或多个不连续的突起616被限制在水平沟槽中周向滑动,但是无法轴向离开水平沟槽。因此,柱体611能够相对于盖42转动,但是无法从盖42移除。
86.棘轮件62包括杆体621、以及连接至杆体621的齿轮622。如上所述,杆体621包括固定槽623。杆体621可以插入收线柱61的柱体 611中,并且通过固定销617插入相应的通孔615、固定槽623中而连接和固定在一起。在其他示例中,杆体621可以通过任何其他适合的方式固定至收线柱61的柱体611,例如焊接、粘结、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杆体621可以具有多个不同直径的区段,并且直径较小的区段可以插入收线柱61的柱体611中,而直径较大的区段可以设置成与收线柱61的柱体611的外径大致相同。齿轮622 设置在杆体621的底部,并且与棘爪件63配合,以控制棘轮件62、乃至整个卷绕组件6的转动。齿轮622的底表面的中心设有孔(未示出),以用于接收基板41的凹部411的旋转轴413,从而棘轮622能够围绕该旋转轴413进行转动。
87.棘爪件63包括棘爪631、以及连接至棘爪631的弹性件632。棘爪631在其中间部分设有同时向上向下伸出的旋转轴633,并且旋转轴633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盖42的接收口423和基板41的凹部411 的接收口中,从而棘爪件63得到盖42的支撑、并且能够围绕旋转轴 633转动。棘爪631的位于旋转轴633内侧的部分通过弹性件632(例如弹簧)连接至凹部411
的左侧壁或右侧壁。弹性件632的压迫力将棘爪631推动成压靠在齿轮622的齿上,这使得齿轮622仅能够单方向(例如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以将柔性线1卷绕在收线柱62 上,从而减小在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3之间延伸的柔性线1的长度。棘爪631的位于旋转轴633外侧的部分通过凹部411的通孔412 伸出到基板41之外,暴露给用户。当需要增大在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3之间延伸的柔性线1的长度时,用户可以拨动棘爪631的外露部分,从而棘爪631抵抗弹性件632的压迫力而脱离齿轮622。由此,用户可以沿反方向自由地转动收线柱62,以将柔性线1从收线柱 62解绕,从而增大在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3之间延伸的柔性线 1的长度。
88.下面介绍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的操作方法。首先,将柔性线1通过两个敞开端部22和23横穿减压装置2的中空主体21的内部,或者将柔性线1穿过减压装置2的实心主体24 的两个间隔开的通孔25。之后,利用针将柔性线1的两个伸出段分别穿入创面一侧的边缘皮肤,跨越整个创面,从创面另一侧的边缘皮肤穿出,并且穿过距离调节装置3的基板41上的通孔419。绷紧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3之间的柔性线1,并且将柔性线1的两个伸出段缠绕在距离调节装置3的螺杆613的杆体上,并且分别位于螺杆613 的头部和收线柱61的把手612的第一端端面之间、以及螺母614和收线柱61的把手612的第二端端面之间。旋紧螺母614,从而完成柔性线1在距离调节装置3中的固定。
89.在需要减小创面两侧的边缘皮肤之间的相对距离时,沿第一方向转动收线柱61,将柔性线1缠绕在收线柱61的柱体611上,从而减小在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3之间延伸的柔性线1的长度。在调节期间和调节完成后,棘爪631通过弹性件632的压迫力压靠在棘轮 622上,从而防止棘轮622和收线柱61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回转。
90.在需要增大创面两侧的边缘皮肤之间的相对距离时,拨动棘爪 631的外露部分,从而棘爪631抵抗弹性件632的压迫力而脱离棘轮 62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收线柱61,将柔性线1从收线柱61的柱体611上解绕,从而增大在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3 之间延伸的柔性线1的长度。在调节完成后,释放棘爪631的外露部分,并且棘爪631通过弹性件632再次压靠在棘轮622上,以防止收线柱61沿第二方向回转。
91.下面将参照图8a-8d描述另一个实施例的距离调节装置1003。距离调节装置1003将以距离调节装置3中的附图标记加1000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图8a-8b分别示出距离调节装置1003的组装状态立体图和分解状态立体图,图8c示出距离调节装置1003移除盖后的立体图,而图8d示出距离调节装置1003移除盖和收线柱后的俯视图。
92.如图所示,距离调节装置1003包括基部组件1004、以及相对于基部组件1004可受控地旋转的卷绕组件1006。基部组件1004用于保持和支撑卷绕组件1006,而卷绕组件1006根据需要卷绕柔性线1的两个伸出段上的任意一段长度,从而控制在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1003之间延伸的柔性线1的长度。
93.基部组件1004包括基板1041和可移除地连接至基板1041的盖 1042。基板1041呈具有一定厚度的板体,并且放置在创面的边缘皮肤上。基板1041在其顶表面(例如顶表面的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凹部 1411,以用于容纳卷绕组件1006的一部分(例如卷绕组件1006的收线柱1061的一部分、棘轮件1062、棘爪件1063等,下文将详述)。凹部1411在其周围设有前侧壁和后侧壁、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凹部 141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亦为基板104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凹部1411 的前后侧壁和左右侧壁的高度可以设置成与基板1041的顶表面大
致齐平,或者设置成低于或高于基板1041的顶表面。
94.凹部1411在其底表面的大致中心位置设有向上伸出的旋转轴 1413。卷绕组件1006的棘轮件1062可以套在旋转轴1413上,并绕旋转轴1413转动。
95.基板1041在其顶表面还设有向下凹陷的凹孔1412,以用于接收卷绕组件1006的棘爪件1063的一部分。凹孔1412设置在凹部1411 的左侧或者右侧,并且与凹部1411连通。凹孔1412在与凹部1411 的连接处缩口(例如设有突起),由此卷绕组件1006的棘爪件1063 的尺寸扩大部1634(下文将详述)被固定在凹孔1412内、而弹性弯曲部1635(下文将详述)伸入到凹部1411内,以和卷绕组件1006的棘轮件1062相互作用。
96.基板1041在凹部1411的横向两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 1419,以供柔性线1穿过。柔性线1的u形的两个伸出段穿过减压装置2,穿入创面一侧的边缘皮肤,跨越整个创面,穿出创面相对另一侧的边缘皮肤,向上穿过基板1041的通孔1419,并最终固定在卷绕组件1006的线头固定件(下文将详述)上。
97.如图所示,基板1041的左右两个端部没有设置连接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基板1041的左右两个端部可以设有连接件,从而多个距离调节装置1003可以通过串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创面。连接件可以采用各种的连接方式,例如基板41所示的钩槽配合,即基板1041的一端设有钩、而另一端设有接收钩的槽。
98.参见图8a-8b,盖1042覆盖在基板1041的凹部1411上方,以防止从外界接近卷绕组件1006的位于凹部1411内的部分,并且支撑卷绕组件1006的棘轮件1062转动。盖1042可以包括顶壁1421、以及分别从顶壁1421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向下伸出的两个或更多个卡爪1422(图中示出为2个)。基板104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相应数量的卡槽1414,以用于接收卡爪1422,从而将盖1042 固定至基板1041。在其他实施例中,卡爪1422可以设置在顶壁1421 的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上,相应的,卡槽1414可以设置在基板1041 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
99.盖1042在顶壁1421的中心设有通孔1424,并且通孔1424的位置与凹部1411的旋转轴1413的位置相对应。卷绕组件1006的收线柱 1061(下文将详述)和棘轮件1062穿过通孔1424并套在凹部1411 的旋转轴1413上,从而收线柱1061和棘轮件1062得到盖1042的支撑、并且能够围绕旋转轴1413转动。
100.盖1042在顶壁1421上还设有两个通孔1425,并且通孔1425的位置与基板1041上的两个通孔1419的位置相对应,以供柔性线1穿过。两个通孔1425分别设置在通孔1424的横向两侧。
101.卷绕组件1006通过转动来控制(例如减小)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1003之间的柔性线1的长度。卷绕组件1006包括收线柱1061 和棘轮机构1064。收线柱1061用于卷绕柔性线1。棘轮机构1064包括相互配合的棘轮件1062和棘爪件1063,以允许收线柱1061沿一个方向(例如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且限制收线柱1061沿相反的方向旋转。
102.收线柱1061由基部组件1004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包括中空的柱体1611、以及连接至柱体1611的中空的把手1612。把手1612横向于柱体1611延伸,并且固定至例如柱体1611的顶端。把手1612便于用户握持来转动柱体1611。线头固定件用于将柔性线1的两个伸出段的端部固定至收线柱1061,并且可以设置在柱体1611或把手1612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线头固定件包括把手1612的中心通孔,从而柔性线1可以穿过中心通孔直接系在把手1612上。在
其他实施例中,线头固定件可以包括与螺杆613和螺母614类似的相互配合的螺杆和螺母。
103.柱体1611用于卷绕柔性线1。棘轮件1062的杆体1621(下文将详述)插入柱体1611中,并且两者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柱体1611和棘轮件1062的杆体1621可以通过通孔和固定销的配合连接在一起。
104.棘轮件1062包括杆体1621、以及连接至杆体1621的齿轮1622。如上所述,杆体1621通过过盈配合连接至收线柱1061的柱体1611。在其他示例中,杆体1621可以通过任何其他适合的方式固定至收线柱 1061的柱体1611,例如焊接、粘结、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杆体1621可以具有多个不同直径的区段,并且直径较小的区段可以插入收线柱1061的柱体1611中,而直径较大的区段可以设置成与收线柱1061的柱体1611的外径大致相同。齿轮1622设置在杆体1621的底部,并且与棘爪件1063配合,以控制棘轮件1062、乃至整个卷绕组件1006的转动。齿轮1622的底表面的中心设有孔(未示出),以用于接收基板1041的凹部1411的旋转轴1413,从而齿轮1622 能够围绕该旋转轴1413进行转动。杆体1621在其外表面的相同高度处周向均匀或不均匀地设有多个不连续的突起1626、或者设有连续的环形突起(未示出)。相应的,盖1042的通孔1424的侧壁上设有环形的水平沟槽(未示出)。杆体1621的连续的环形突起或多个不连续的突起1626被限制在水平沟槽中周向滑动,但是无法轴向离开水平沟槽。因此,杆体1621能够相对于盖1042转动,但是无法从盖1042 移除。
105.棘爪件1063包括彼此相连的尺寸扩大部1634和弹性弯曲部 1635。尺寸扩大部1634的形状与基板1041的凹孔1412相匹配,并且被接收在凹孔1412。凹孔1412缩口,因此尺寸扩大部1634无法从凹孔1412中沿横向或纵向脱离。弹性弯曲部1635被接收在凹部1411 中。弹性弯曲部1635呈微笑曲线形,并且曲线的底部抵靠在凹部1411 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曲线的一端通过凹孔1412的缩口连接至尺寸扩大部1634、而另一端压靠在齿轮1622的齿上,这使得齿轮1622仅能够单方向(例如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以将柔性线1卷绕在收线柱1062上,从而减小在减压装置2和距离调节装置1003之间延伸的柔性线1的长度。
106.距离调节装置1003的操作过程与距离调节装置3相似,除了无法从外侧拨动棘爪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收线柱之外。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距离调节装置3或1003上设置压力和/ 或拉力传感器(未示出),以测量距离调节装置3或1003对皮肤所施加的压力和/或拉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显示模块可以设置在距离调节装置3的基板41或者距离调节装置1003的基板1041上,并且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电连接至减压装置2和/或距离调节装置3或1003 的压力和/或拉力传感器,以显示压力和/或拉力传感器所测量的压力和/或拉力值。
10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距离调节装置3的基板41、或距离调节装置1003的基板1041上套设基板减压套7,以进一步减缓柔性线1 的牵拉对皮肤产生的巨大压力。如图9a和9b所示,基板减压套7呈顶部敞开的盒体状,并且盒体的中空内部对应于基板41或1041的形状、并且用于接收基板41或1041。基板减压套7的底壁上设有两个通孔71,以供柔性线1的u形的两个伸出段穿过。在基板41的左右两个端部设有连接件的情况下,基板减压套7的左右侧壁设有相应的通孔,以供连接件穿过。在卷绕组件6的棘爪件63伸出基板41的情况下,基板减压套7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设有通孔72,以用于接近卷绕组件6的棘爪件63。基板减压套7可以由柔顺的材料制成,例如硅胶材料、树脂材料、橡胶材料等。
109.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的牵拉线采用u形的布线方式,并
且u形的底部段连接至减压装置,而u形的两个伸出段连接至距离调节装置。u形的两个伸出段大致平行,从而能够对皮肤软组织产生较为均衡的牵拉力。
110.根据本公开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的牵拉线起到双重作用,即不仅用于将减压装置和距离调节装置固定在创面两侧的边缘皮肤上,而且用于将减压装置和距离调节装置朝向彼此牵拉。
111.根据本公开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采用减压装置和距离调节装置来接触创面两侧的皮肤。减压装置和距离调节装置与皮肤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缓解了柔性线的牵拉对皮肤产生的巨大压力。
112.根据本公开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采用简单的棘轮机构采用旋转操作来调节创面两侧的皮肤之间的距离,操作步骤简单,减少了调节所需花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113.根据本公开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体积较小,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部位的创面,例如手臂下方等。
114.根据本公开的皮肤软组织扩增闭合设备结构简单、部件数量少、由此极大减少了制造成本。
115.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示范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质上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公开的示范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和改变。因此,所有变化和改变均包含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本公开由附加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这些权利要求的等同物也包含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