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茶叶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09:07: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2.普洱茶生产需经历复杂的生产工艺,例如普洱熟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发酵过程,发酵后的茶叶携带水分,渥堆后的茶叶一般是摊开进行晾晒后茶叶进行蒸压,渥堆后的茶叶利用摊开晾晒的方法去除水分需要的时间较长,且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除湿装置,所述茶叶除湿装置的装置本体由上仓体及下仓体组成,上仓体及下仓体通过隔板分隔,茶叶从进料口进入到上仓体的内仓体内,上仓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加热板,加热板产生的热从内仓体的两侧传入内仓体内,对内仓体内的茶叶进行除湿,过程中通过搅拌辊搅拌,使茶叶受热均匀,茶叶除湿过程中产生的碎茶和其它固体杂质从底网漏出,在下仓体蓄积后统一收集,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板加热产生热量对内仓体内的茶叶进行除湿,相较于摊开晾晒的方式使用除湿装置进行茶叶除湿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所述茶叶除湿装置主要包括装置本体、支脚、滑轮、上仓体、下仓体、隔板、进料口、加热板、内仓体、底网、内仓门、搅拌辊、仓门、出汽管、出水管,所述装置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支脚设置在装置本体底部,滑轮设置在支脚底部,所述上仓体及下仓体组成了装置本体,隔板设置在上仓体底部,进料口设置在装置本体顶部,加热板设置在上仓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内仓体设置在上仓体内部,底网设置在内仓体底部,内仓门设置在内仓体正面,搅拌辊设置在内仓体内部,所述仓门设置在装置本体正面,出汽管设置在装置本体顶部,位于进料口侧面,下仓体右侧设置有出水管。
6.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由隔板结合底网分隔成上仓体及下仓体。
7.所述内仓门及下仓门为耐高温玻璃门。
8.所述搅拌辊设置有至少两个,上下并列设置在内仓体内部。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茶叶除湿装置的装置本体由上仓体及下仓体组成,上仓体及下仓体通过隔板分隔,茶叶从进料口进入到上仓体的内仓体内,上仓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加热板,加热板产生的热从内仓体的两侧传入内仓体内,对内仓体内的茶叶进行除湿,过程中通过搅拌辊搅拌,使茶叶受热均匀,茶叶除湿过程中产生的碎茶和其它固体杂质从底网漏出,在下仓体蓄积后统一收集,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板加热产生热量对内仓体内的茶叶进行除湿,相较于摊开晾晒的方式使用除湿装置进行茶叶除湿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装置本体、2-支脚、3-滑轮、4-上仓体、5-下仓体、6-隔板、7-进料口、8-加热板、9-内仓体、10-底网、11-内仓门、12-搅拌辊、13-仓门、14-出汽管、1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13.所述茶叶除湿装置主要包括装置本体1、支脚2、滑轮3、上仓体4、下仓体5、隔板6、进料口7、加热板8、内仓体9、底网10、内仓门11、搅拌辊12、仓门13、出汽管14、出水管15,所述装置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支脚2设置在装置本体1底部,滑轮3设置在支脚2底部,所述上仓体4及下仓体5组成了装置本体1,隔板6设置在上仓体4底部,进料口7设置在装置本体1顶部,加热板8设置在上仓体4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内仓体9设置在上仓体4内部,底网10设置在内仓体9底部,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由隔板6结合底网10分隔成上仓体4及下仓体5,内仓门11设置在内仓体9正面,搅拌辊12设置在内仓体9内部,所述搅拌辊12设置有至少两个,上下并列设置在内仓体9内部,所述仓门13设置在装置本体1正面,所述内仓门11及仓门13为耐高温玻璃门,出汽管14设置在装置本体1顶部,位于进料口7侧面,下仓体5右侧设置有出水管15。
14.所述茶叶除湿装置的装置本体1由上仓体4及下仓体5组成,装置本体1整体为不锈钢材质,上仓体4及下仓体5通过隔板6结合底网10分隔,茶叶从进料口7进入到上仓体4的内仓体9内,上仓体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加热板8,加热板8位于隔板6与内仓体9形成的空间内,加热板8温度控制在50-60℃,加热板8产生的热量从内仓体9的两侧传入内仓体9内,对内仓体9内的茶叶进行除湿,通过内仓体9侧壁的阻隔,传递到内仓体9内的热量为温度不会过高,除湿过程中通过搅拌辊12搅拌,使茶叶受热均匀,茶叶除湿过程中产生的碎茶和其它固体杂质从底网10漏出,在下仓体11蓄积后统一收集,发酵后的茶叶需滤水后进入除湿操作步骤,在除湿过程中会蒸腾起水蒸汽,水蒸汽可从出汽管14及进料口7处流出,同时茶叶中可能漏下的残余水分通过底网10漏出后从出水管15处收集,除湿完成后的茶叶可打开内仓门11收集,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板8加热产生热量对内仓体9内的茶叶进行除湿,相较于摊开晾晒的方式使用除湿装置进行茶叶除湿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
15.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茶叶除湿操作时,待除湿茶叶从进料口7加入,茶叶加入后通过加热板8进行加热除湿,除湿过程中打开出汽管14,进料口7敞口,同时从出水管15处收集下漏的水,除湿完成后打开仓门13及内仓门11进行茶叶收集,除湿后的茶叶进入下一处理程序。
1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茶叶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除湿装置主要包括装置本体、支脚、滑轮、上仓体、下仓体、隔板、进料口、加热板、内仓体、底网、内仓门、搅拌辊、仓门、出汽管、出水管,所述装置本体为长方体结构,支脚设置在装置本体底部,滑轮设置在支脚底部,所述上仓体及下仓体组成了装置本体,隔板设置在上仓体底部,进料口设置在装置本体顶部,加热板设置在上仓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内仓体设置在上仓体内部,底网设置在内仓体底部,内仓门设置在内仓体正面,搅拌辊设置在内仓体内部,所述仓门设置在装置本体正面,出汽管设置在装置本体顶部,位于进料口侧面,下仓体右侧设置有出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茶叶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由隔板结合底网分隔成上仓体及下仓体。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茶叶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仓门及下仓门为耐高温玻璃门。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茶叶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辊设置有至少两个,上下并列设置在内仓体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除湿装置,属于茶叶生产设备领域,所述茶叶除湿装置的装置本体由上仓体及下仓体组成,上仓体及下仓体通过隔板分隔,茶叶从进料口进入到上仓体的内仓体内,上仓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加热板,加热板产生的热从内仓体的两侧传入内仓体内,对内仓体内的茶叶进行除湿,过程中通过搅拌辊搅拌,使茶叶受热均匀,茶叶除湿过程中产生的碎茶和其它固体杂质从底网漏出,在下仓体蓄积后统一收集,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板加热产生热量对内仓体内的茶叶进行除湿,相较于摊开晾晒的方式使用除湿装置进行茶叶除湿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好。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则道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4
技术公布日:2022/4/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