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的制作方法

2022-04-06 23:32: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拉挤成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


背景技术:

2.拉挤成型是一种复合材料快速连续生产工艺,所用的成型模具分上下模(,模具闭合后内部用用来成型的腔体,生产过程中需要加热模具以促进树脂固化,加热需要控制,控制需要温度信号作为反馈。目前常用模具的测温位置都是在沿拉挤成型方向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垂直与拉挤生产方向的测温孔,打孔深度仅2cm左右,距离模具内部成型腔体表面还有3-4cm。
3.树脂在腔体内固化时也会产生大量热量,该热量经过模具腔体传导至温度测量位置,在内外达到热平衡后,测得的温度会始终低于实际成型腔温度,且不同产品使用不同模具尺寸,热传导性能不同,温度降低的树脂也有较大差异。这时测量的温度仅能用于加热控制,要用于评估树脂的固化情况存在很大困难,无法对定量分析成型过程提供帮助,就需要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大量试验确定合适工艺,导致较高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解决了用于评估树脂的固化情况存在很大困难,无法对定量分析成型过程提供帮助,就需要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大量试验确定合适工艺,导致较高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具;
6.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底座的表面,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
7.两个测温孔,两个所述测温孔开设于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
8.优选的,所述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的表面均设置有加热装置。
9.优选的,所述测温孔的内部插设有测温棒,所述测温棒包括有测温筒,所述测温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测温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限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活动杆的表面,所述测温筒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测温板,所述测温板的表面与测温孔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滑板的一侧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活动杆的表面铰接。
10.优选的,所述活动杆远离限位板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盘。
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通过立柱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壁的底部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所述安装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料板。
1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箱。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通过测温孔为沿着拉挤方向的通孔,使得测温孔更靠近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模具成型面,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变化测温的位置,方便进行多轮验证,从而降低测温的误差,从而可以有效评估树脂的固化情况,对定量分析成型过程提供帮助。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的测温棒的示意图;
19.图4为图2所示的测温棒的剖视图;
20.图5为图4所示的a部的放大图;
21.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5所示的局部的立体图。
23.图中标号:1、底座,2、支架,3、液压缸,4、上模具,5、下模具,6、测温孔,7、测温棒,71、测温筒,72、活动杆,73、限位板,74、第一弹簧,75、固定环,76、外螺纹,77、螺母,78、转盘,79、连杆,710、安装筒,711、滑板,712、第二弹簧,713、测温板,8、加热装置,9、安装框,10、第三弹簧,11、第一挡块,12、第四弹簧,13、第二挡块,14、导料板,15、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5.第一实施例
26.请结合参阅图1,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具5;
27.支架2,所述支架2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表面,所述支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4;
28.通过启动液压缸3,使上模具4与下模具5挤压,再启动加热装置8对模具进行加热。
29.两个测温孔6,两个所述测温孔6开设于所述上模具4和下模具5上。
30.测温孔6的位置设置为沿着拉挤方向水平的通孔。
31.所述上模具4与下模具5的表面均设置有加热装置8。
32.本发明提供的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的工作原理如下:
33.常用模具的测温位置都是在沿拉挤成型方向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垂直与拉挤生产方向的测温孔,在使用时,改进测温孔6的位置,使其设置为沿着拉挤方向的通孔,使得测温孔6更靠近上模具4与下模具5之间的模具成型面,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变化测温的位置,方便进行多轮验证,从而降低测温的误差,从而可以有效评估树脂的固化情况,对定量分析成型过程提供帮助。
3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5.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通过测温孔6为沿着拉挤方向的通孔,使得测温孔6更靠近上模具4与下模具5之间的模具成型面,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变化测温的位置,方便进行多轮验证,从而降低测温的误差,从而可以有效评估树脂的固化情况,对定量分析成型过程提供帮助。
36.第二实施例
37.请结合参阅图2-5,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38.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测温孔6的内部插设有测温棒7,所述测温棒7包括有测温筒71,所述测温筒7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72,所述活动杆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3,所述测温筒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5,所述固定环75与限位板7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4,所述第一弹簧74套设于活动杆72的表面,所述测温筒71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筒710,所述安装筒7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711,所述滑板7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12,所述第二弹簧7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测温板713,所述测温板713的表面与测温孔6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滑板711的一侧铰接有连杆79,所述连杆79的一端与活动杆72的表面铰接。
39.所述活动杆72远离限位板73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76,所述外螺纹7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77,所述螺母7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盘78。
40.使用时,首先将测温棒7的一端塞入测温孔6中,测温棒7用于对测温孔6,并使活动杆72的一端穿过测温孔6,使固定环75的一侧与模具接触,然后使用工具将螺母77旋入外螺纹76上,直至转盘78与模具的一侧接触,在转盘78的作用下,降低摩擦,提高使用寿命,继续旋转螺母77,使活动杆72带动限位板73压缩第一弹簧74,并活动杆72移动带动连杆79摆动,从而推动滑板711在安装筒710内滑动,在第二弹簧712的作用下对测温板713进行加压,使测温板713与测温孔6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提高对测温孔6检测温度的准确性,进一步降低测量温度的误差,在第一弹簧74的弹力作用下,使螺母77与外螺纹76锁定,提高该测温棒7安装后的稳定性。
41.第三实施例
42.请结合参阅图6-7,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第三实
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三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43.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测温误差的拉挤成型模具测温孔的不同之处在于:
44.所述底座1的表面通过立柱固定连接有安装框9,所述安装框9内壁的底部第三弹簧10,所述第三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11,所述安装框9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12,所述第四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13。
45.所述第一挡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料板14。
46.所述底座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5。
47.使用时,复合材料经过树脂浸渍后,复合材料穿过第一挡块11和第二挡块13之间,再进入上模具4与下模具5之间的成型腔进行成型,在第三弹簧10与第四弹簧12的作用下,对复合材料进行挤压,使复合材料上过多的树脂刮下,从导料板14上进入收集箱15内,进行收集,方便对复合材料进行成型。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