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环保型建筑湿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6 18:04: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建筑湿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随着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越来越多,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
3.现有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湿垃圾一般都直接堆放在一起的,长期堆放容易腐败臭味弥漫,并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对湿垃圾进行处理时不能够良好的对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进行处理,使垃圾再次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垃圾的处理,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环保型建筑湿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建筑湿垃圾处理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保型建筑湿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底座的底部滑动安装有收集盒,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正面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且转动安装在固定壳的正面,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设置有粉碎辊组,所述粉碎辊组的输出端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设置有压实装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压实装置通过皮带轮组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内壁上固定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顶部嵌固有网板,所述导料板的顶部固定有u形弧板,所述导料板的底部固定有斜板。
6.优选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底部,所述支架的内侧从左到右依次转动安装有一号辊、二号辊和三号辊,所述一号辊、二号辊和三号辊之间通过传输网带传动连接,所述传输网带的外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支架的内侧固定有v形板,所述v形板位于传输网带的内侧,所述v形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导流板。
7.优选的,所述压实装置包括转杆,所述转杆转动安装在固定壳的内部,所述转杆的正面与皮带轮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组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有压辊,所述压辊的外侧嵌固有凸刺球块。
8.优选的,所述压辊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外侧与l形滑板的一侧接触,所述l形滑板滑动安装在导料板的顶部,所述l形滑板的另一侧贯穿且滑动安装在固定壳靠近传输装置一侧的内壁,所述l形滑板与固定壳的内壁之间通过弹片弹性连接,所述弹片的底部固定有敲击杆,所述l形滑板的另一侧固定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顶部固定有敲击块。
9.优选的,所述压辊的内壁正面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正面固定有弹性凸球
杆,所述弹性凸球杆的底部与凸刺球块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外侧滑动安装有配重滑块,所述配重滑块的顶部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弹性抵触杆。
10.优选的,所述弹片的隆起部分为朝上设置,所述敲击杆的底部与导料板的顶部接触。
11.优选的,所述敲击块与固定块接触,所述传输网带的中部为过滤网设置,所述v形板的底部与传输网带的内侧底部接触。
12.优选的,所述弹性凸球杆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凸球,所述弹性抵触杆与弹性凸球杆的凸球接触。
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建筑湿垃圾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通过电机与粉碎辊组配合,使得电机驱动粉碎辊组转动,粉碎辊组对湿垃圾进行粉碎处理,湿垃圾中的液体会穿过网板通过斜板流入到收集盒中,从而达到了对湿垃圾中液体进行分离的目的,从而避免了湿垃圾堆放在一起,容易腐烂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对湿垃圾的处理效率。
15.(2)、本发明通过转杆与压辊配合,使得转杆带动压辊转动,压辊通过凸刺球块将粉碎好的垃圾向右推送,压辊对粉碎好的垃圾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压辊将粉碎好的垃圾中的液体垃圾挤出,从而促进了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分离的效率,从而避免了粉碎好的垃圾中残留有液体垃圾,导致垃圾容易腐臭的问题。
16.(3)、本发明在压辊转动过程中,通过配重滑块的设置,在配重滑块重力作用下,使得配重滑块带动弹性抵触杆沿着限位杆向压辊圆心处移动,在弹性凸球杆的凸球与弹性抵触杆配合下,使得弹性抵触杆抵触弹性凸球杆振动,弹性凸球杆带动凸刺球块振动,凸刺球块振动并抖落掉附着在其上的垃圾,从而提高了凸刺球块对垃圾的推动效果。
17.(4)、本发明在压辊转动过程中,压辊带动凸轮转动,通过凸轮与l形滑板配合,使得凸轮抵触l形滑板向传输装置方向移动,弹片被压缩,弹片带动敲击杆向上移动,当凸轮不再抵触l形滑板时,弹片将l形滑板复位,同时弹片带动带动敲击杆对导料板进行敲击,导料板振动并带动网板跟着振动,从而提高了网板上液体垃圾下流的速度。
18.(5)、本发明通过传输网带中部过滤网的设置,使得传输网带在对湿垃圾进行传输时,会将湿垃圾上附着的液体垃圾滴落到收集盒中,从而到达了对湿垃圾的液体垃圾进行预处理的目的,从而便于粉碎辊组对湿垃圾进行粉碎;通过v形板的设置,使得v形板对传输网带内侧底部上的液体垃圾刮除,并通过导流板滴落到收集盒中;同时在l形滑板向传输装置方向移动过程中,l形滑板带动弹性板和敲击块跟着移动,在传输网带转动时,传输网带带动固定块跟着移动,在固定块与弹性板配合下,使得固定块抵触敲击块向下摆动,当固定块不抵触敲击块时,在弹性板弹力作用下,使得弹性板带动敲击块对传输网带进行敲击,传输网带振动并抖落掉附着在其上的液体垃圾,从而促进了对传输网带上液体垃圾滴落到收集盒中的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整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传输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压实装置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图4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压辊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25.图中:1、底座;2、收集盒;3、固定壳;4、粉碎辊组;5、电机;6、皮带轮组;7、传输装置;71、支架;72、一号辊;73、二号辊;74、三号辊;75、传输网带;76、固定块;77、形板;78、导流板;8、压实装置;81、转杆;82、凸轮;83、压辊;831、限位杆;832、弹性凸球杆;833、弹性抵触杆;834、配重滑块;84、l形滑板;85、弹片;86、敲击杆;87、弹性板;88、敲击块;89、凸刺球块;9、导料板;10、u形弧板;11、网板;12、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建筑湿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传输装置7,底座1的底部滑动安装有收集盒2,底座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固定壳3,固定壳3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固定壳3的左侧开设有排液口,固定壳3的右侧开设有出料口,固定壳3的正面固定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且转动安装在固定壳3的正面,固定壳3的内部设置有粉碎辊组4,粉碎辊组4的输出端固定在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壳3的内部设置有压实装置8,电机5的输出轴与压实装置8通过皮带轮组6传动连接,固定壳3的内壁上固定有导料板9,导料板9的顶部嵌固有网板11,导料板9的顶部固定有u形弧板10,导料板9的底部固定有斜板12,通过电机5与粉碎辊组4配合,使得电机5驱动粉碎辊组4转动,粉碎辊组4对湿垃圾进行粉碎处理,湿垃圾中的液体会穿过网板11通过斜板12流入到收集盒2中,从而达到了对湿垃圾中液体进行分离的目的,从而避免了湿垃圾堆放在一起,容易腐烂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对湿垃圾的处理效率。
28.传输装置7包括支架71,支架71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底部,支架71的内侧从左到右依次转动安装有一号辊72、二号辊73和三号辊74,一号辊72与外部动力源连接,一号辊72、二号辊73和三号辊74之间通过传输网带75传动连接,传输网带75的中部为过滤网设置,通过传输网带75中部过滤网的设置,使得传输网带75在对湿垃圾进行传输时,会将湿垃圾上附着的液体垃圾滴落到收集盒2中,从而到达了对湿垃圾的液体垃圾进行预处理的目的,从而便于粉碎辊组4对湿垃圾进行粉碎,传输网带75的外侧固定有固定块76,支架71的内侧固定有v形板77,v形板77的底部与传输网带75的内侧底部接触,v形板77位于传输网带75的内侧,v形板77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导流板78,通过v形板77的设置,使得v形板77对传输网带75内侧底部上的液体垃圾刮除,并通过导流板78滴落到收集盒2中,同时在l形滑板84向传输装置7方向移动过程中,l形滑板84带动弹性板87和敲击块88跟着移动,在传输网带75转动时,传输网带75带动固定块76跟着移动,在固定块76与弹性板87配合下,使得固定块76抵触敲击块88向下摆动,当固定块76不抵触敲击块88时,在弹性板87弹力作用下,使得弹性板87带动敲击块88对传输网带75进行敲击,传输网带75振动并抖落掉附着在其上的液体垃圾,从而促进了对传输网带75上液体垃圾滴落到收集盒2中的效率。
29.压实装置8包括转杆81,转杆81转动安装在固定壳3的内部,转杆81的正面与皮带轮组6的一端固定连接,皮带轮组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电机5的输出轴上,转杆81的外侧固
定有压辊83,压辊83的外侧嵌固有凸刺球块89,通过转杆81与压辊83配合,使得转杆81带动压辊83转动,压辊83通过凸刺球块89将粉碎好的垃圾向右推送,压辊83对粉碎好的垃圾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压辊83将粉碎好的垃圾中的液体垃圾挤出,从而促进了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分离的效率,从而避免了粉碎好的垃圾中残留有液体垃圾,导致垃圾容易腐臭的问题。
30.压辊83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凸轮82,凸轮82的外侧与l形滑板84的一侧接触,l形滑板84滑动安装在导料板9的顶部,l形滑板84的另一侧贯穿且滑动安装在固定壳3靠近传输装置7一侧的内壁,l形滑板84与固定壳3的内壁之间通过弹片85弹性连接,弹片85的隆起部分为朝上设置,弹片85的底部固定有敲击杆86,敲击杆86的底部与导料板9的顶部接触,l形滑板84的另一侧固定有弹性板87,弹性板87的顶部固定有敲击块88,敲击块88与固定块76接触,在压辊83转动过程中,压辊83带动凸轮82转动,通过凸轮82与l形滑板84配合,使得凸轮82抵触l形滑板84向传输装置7方向移动,弹片85被压缩,弹片85带动敲击杆86向上移动,当凸轮82不再抵触l形滑板84时,弹片85将l形滑板84复位,同时弹片85带动带动敲击杆86对导料板9进行敲击,导料板9振动并带动网板11跟着振动,从而提高了网板11上液体垃圾下流的速度。
31.压辊83的内壁正面固定有限位杆831,限位杆831的正面固定有弹性凸球杆832,弹性凸球杆832的底部与凸刺球块89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限位杆831的外侧滑动安装有配重滑块834,配重滑块834的顶部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弹性抵触杆833,弹性凸球杆832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凸球,弹性抵触杆833与弹性凸球杆832的凸球接触,在压辊83转动过程中,通过配重滑块834的设置,在配重滑块834重力作用下,使得配重滑块834带动弹性抵触杆833沿着限位杆831向压辊83圆心处移动,在弹性凸球杆832的凸球与弹性抵触杆833配合下,使得弹性抵触杆833抵触弹性凸球杆832振动,弹性凸球杆832带动凸刺球块89振动,凸刺球块89振动并抖落掉附着在其上的垃圾,从而提高了凸刺球块89对垃圾的推动效果。
32.使用时,将建筑湿垃圾投放到传输网带75上,启动外部动力源,使得外部动力源带动一号辊72转动,一号辊72与二号辊73和三号辊74配合带动传输网带75将湿垃圾通过固定壳3顶部的进料口投入到其中,启动电机5,通过电机5与粉碎辊组4配合,使得电机5驱动粉碎辊组4转动,粉碎辊组4对湿垃圾进行粉碎处理,湿垃圾中的液体会穿过网板11通过斜板12流入到收集盒2中,从而达到了对湿垃圾中液体进行分离的目的,从而避免了湿垃圾堆放在一起,容易腐烂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对湿垃圾的处理效率,接着粉碎好的垃圾会通过固定壳3的出料口排出。
33.同时在皮带轮组6传动下,使得电机5带动转杆81转动,在粉碎好的垃圾会通过固定壳3的出料口排出时,通过转杆81与压辊83配合,使得转杆81带动压辊83转动,压辊83通过凸刺球块89将粉碎好的垃圾向右推送,压辊83对粉碎好的垃圾进行挤压,从而使得压辊83将粉碎好的垃圾中的液体垃圾挤出,从而促进了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分离的效率,从而避免了粉碎好的垃圾中残留有液体垃圾,导致垃圾容易腐臭的问题。
34.同时在压辊83转动过程中,通过配重滑块834的设置,在配重滑块834重力作用下,使得配重滑块834带动弹性抵触杆833沿着限位杆831向压辊83圆心处移动,在弹性凸球杆832的凸球与弹性抵触杆833配合下,使得弹性抵触杆833抵触弹性凸球杆832振动,弹性凸球杆832带动凸刺球块89振动,凸刺球块89振动并抖落掉附着在其上的垃圾,从而提高了凸刺球块89对垃圾的推动效果。
35.同时在压辊83转动过程中,压辊83带动凸轮82转动,通过凸轮82与l形滑板84配合,使得凸轮82抵触l形滑板84向传输装置7方向移动,弹片85被压缩,弹片85带动敲击杆86向上移动,当凸轮82不再抵触l形滑板84时,弹片85将l形滑板84复位,同时弹片85带动带动敲击杆86对导料板9进行敲击,导料板9振动并带动网板11跟着振动,从而提高了网板11上液体垃圾下流的速度。
36.同时通过传输网带75中部过滤网的设置,使得传输网带75在对湿垃圾进行传输时,会将湿垃圾上附着的液体垃圾滴落到收集盒2中,从而到达了对湿垃圾的液体垃圾进行预处理的目的,从而便于粉碎辊组4对湿垃圾进行粉碎;通过v形板77的设置,使得v形板77对传输网带75内侧底部上的液体垃圾刮除,并通过导流板78滴落到收集盒2中;同时在l形滑板84向传输装置7方向移动过程中,l形滑板84带动弹性板87和敲击块88跟着移动,在传输网带75转动时,传输网带75带动固定块76跟着移动,在固定块76与弹性板87配合下,使得固定块76抵触敲击块88向下摆动,当固定块76不抵触敲击块88时,在弹性板87弹力作用下,使得弹性板87带动敲击块88对传输网带75进行敲击,传输网带75振动并抖落掉附着在其上的液体垃圾,从而促进了对传输网带75上液体垃圾滴落到收集盒2中的效率。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