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翻转调整的钢线自动探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6:25: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不锈钢丝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翻转调整的钢线自动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2.钢丝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拉拔得到不同直径尺寸的钢丝。钢丝在拉拔过程中往往会造成表面裂痕,为保证钢丝的品质通常会使用表面探伤仪器对钢丝表面的裂痕进行探伤测试。
3.现有的探伤装置在对钢线表面进行检测时,探测器只能检测钢线上侧表面,为了实现钢线的全面检测,需要人工操作钢线转动翻面,然后探测器再次检测,检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翻转调整的钢线自动探伤装置,将钢线两端通过钢线定位机构夹持好后,探伤装置自动完成翻转与探测,无需人工干预,提高检测效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翻转调整的钢线自动探伤装置,包括:钢线定位机构和移动探伤机构,钢线定位机构包括在工作台上沿直线布置的第一夹持头、第一支撑件和第二夹持头,第一夹持头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夹持头固定安装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钢线一端夹持在第一夹持头内、相对的另一端夹持在第二夹持头内,移动探伤机构包括驱动气缸和探测器,驱动气缸包括气缸本体和滑动座,气缸本体平行于钢线定位机构,气缸本体两端设置有位置对称布置的位置接近开关,探测器通过第二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滑动座上,探测器位置对应设置在钢线上方。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第一夹持头包括基板、压紧件和锁紧螺母,基板上设置有通孔,钢线穿设于通孔,压紧件包括压紧端子和螺杆,压紧端子穿设于基板并且端部延伸至通孔,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杆上。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通孔的底面呈“v”形,压紧端子端部设置有v形缺口。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第一安装架包括安装块、外杆体和内杆体,安装块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外杆体固定安装在安装块上,内杆体螺纹连接在外杆体内,第一夹持头可转动安装在内杆体顶端的连接部上。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工作台上设置有平行于气缸本体的滑槽,第一支撑件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第一支撑件包括底座、第二支撑件和滚轮,底座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二支撑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第二支撑件呈“y”形,第二支撑件的支臂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滚轮,钢线放置在滚轮上。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底座上设置有凹槽,第二支撑件滑动连接在凹槽内,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腰型孔,紧固件穿过腰型孔。
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中,钢线两端分别通过钢线定位机构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固定,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中间根据需求设置若干个第一支撑件对钢线进行承托。在启动探伤装置进行探伤时,滑动座带动探测器在气缸本体上移动,从而对钢线进行检测。当滑动座移动到气缸本体一端,滑动座被气缸本体这一端的位置接近开关检测到,位置接近开关控制滑动座停止并反向运动(返回),同时步进电机通过第二夹持头带动钢线转动180度,滑动座返回的过程中探测器检测钢线的另一面;当滑动座移动到气缸本体的另一端,重复上述操作,也可以人工控制停机,结束检测过程,并对检测完的钢线进行更换。钢线检测全面且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提高钢线检测效率。
20.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的结构一致。第一夹持头可以通过基板上通孔“v”形的底面和压紧端子端部的v形缺口,定位不同直径的钢线,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2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高度可调整的第一夹持头以及既可以滑动又可以调整高度的第一支撑件,钢线定位机构充分定位钢线,确保探伤检测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3.图1为一种可翻转调整的钢线自动探伤装置的俯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一种可翻转调整的钢线自动探伤装置中第一夹持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一种可翻转调整的钢线自动探伤装置中第一夹持头的动作变化示意图。
26.图4为一种可翻转调整的钢线自动探伤装置中第一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一种可翻转调整的钢线自动探伤装置中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一种可翻转调整的钢线自动探伤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一种可翻转调整的钢线自动探伤装置中探测器的安装示意图。
30.图例说明:
31.1、钢线定位机构;11、第一夹持头;111、基板;1111、通孔; 112、压紧件;1121、压紧端子;1122、螺杆;1123、v形缺口;113、锁紧螺母;12、第一支撑件;121、底座;1211、凹槽;1212、腰型孔;122、第二支撑件;123、滚轮;13、第二夹持头;14、第一安装架;141、安装块;142、外杆体;143、内杆体;15、步进电机;2、移动探伤机构;21、驱动气缸;211、气缸本体;212、滑动座;22、探测器;23、第二安装架;3、工作台;31、滑槽;4、钢线;5、位置接近开关;6、
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翻转调整的钢线自动探伤装置,包括:钢线定位机构1和移动探伤机构2,钢线定位机构1包括在工作台3上沿直线布置的第一夹持头11、第一支撑件12和第二夹持头13,第一夹持头11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安装架14上,第一安装架14固定安装在工作台3上,第二夹持头13 固定安装在步进电机15的输出轴上,步进电机15固定安装在工作台 3上,钢线4一端夹持在第一夹持头11内、相对的另一端夹持在第二夹持头13内,移动探伤机构2包括驱动气缸21和探测器22,驱动气缸21包括气缸本体211和滑动座212,气缸本体211平行于钢线定位机构1,气缸本体211两端设置有位置对称布置的位置接近开关5,探测器22通过第二安装架23固定安装在滑动座212上,探测器22位置对应设置在钢线4上方。
34.第一夹持头11包括基板111、压紧件112和锁紧螺母113,基板111上设置有通孔1111,钢线4穿设于通孔1111,压紧件112包括压紧端子1121和螺杆1122,压紧端子1121穿设于基板111并且端部延伸至通孔1111,锁紧螺母113螺纹连接在螺杆1122上。压紧件112通过压紧端子1121将钢线4压紧在通孔1111的底面上,压紧件112的位置通过锁紧螺母113固定。
35.通孔1111的底面呈“v”形,压紧端子1121端部设置有v形缺口1123。通孔1111“v”形的底面和压紧端子1121端部的v形缺口 1123配合,可以定位不同直径的钢线4。
36.第一安装架14包括安装块141、外杆体142和内杆体143,安装块14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3上,外杆体142固定安装在安装块141上,内杆体143螺纹连接在外杆体142内,第一夹持头11可转动安装在内杆体143顶端的连接部上。第一安装架14通过外杆体142和内杆体143螺纹连接实现高度可调,便于根据第二夹持头13的安装高度灵活调整,
37.工作台3上设置有平行于气缸本体211的滑槽31,第一支撑件 12滑动连接在滑槽31内。第一支撑件12滑动连接在工作台3上,可以根据需求滑动调整位置,以保证对钢线4的支撑效果。
38.第一支撑件12包括底座121、第二支撑件122和滚轮123,底座 12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3上,第二支撑件122通过紧固件6固定安装在底座121上,第二支撑件122呈“y”形,第二支撑件122的支臂 1221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滚轮123,钢线4放置在滚轮123上。
39.底座121上设置有凹槽1211,第二支撑件122滑动连接在凹槽 1211内,凹槽1211的底面上设置有腰型孔1212,紧固件6穿过腰型孔1212。第二支撑件122通过腰型孔1212实现安装高度可调,便于钢线4直径的不同,灵活调整支撑高度,保证对钢线4的支撑效果。
40.工作原理:钢线两端分别通过钢线定位机构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固定,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中间根据需求设置若干个第一支撑件对钢线进行承托。在启动探伤装置进行探伤时,滑动座带动探测器在气缸本体上移动,从而对钢线进行检测。当滑动座移动到气缸本体一端,滑动座被气缸本体这一端的位置接近开关检测到,位置接近开关控制滑动
座停止并反向运动(返回),同时步进电机通过第二夹持头带动钢线转动180度,滑动座返回的过程中探测器检测钢线的另一面;当滑动座移动到气缸本体的另一端,重复上述操作,也可以人工控制停机,结束检测过程,并对检测完的钢线进行更换。钢线检测全面且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提高钢线检测效率。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的结构一致。第一夹持头可以通过基板上通孔“v”形的底面和压紧端子端部的v形缺口,定位不同直径的钢线,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通过高度可调整的第一夹持头以及既可以滑动又可以调整高度的第一支撑件,钢线定位机构充分定位钢线,确保探伤检测结果准确。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