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呼吸科患者肺部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05:07: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锻炼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呼吸科患者肺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2.呼吸科患者肺部锻炼时,采用扩胸运动。首先采取站立姿势,两脚保持与肩同宽,然后吸气,两手从体侧缓慢向上方伸展,尽量扩张胸部,扩胸的同时,要抬头挺胸,呼气时手放下还原。扩胸运动虽然简单,但它的作用可不小,这个动作能够疏通肺部经络,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还能排出肺部的杂质。每天不需要多做,只要在工作间歇时,抽出十分钟做一下,轻轻松松的提高肺活量,增强肺功能。
3.虽然,一些固定器械能够辅助患者进行锻炼。但是,锻炼器械简单,锻炼效果较差。不能很好地帮助患者恢复。目前,也有一些振动排痰机,使患者身体被动运动,使肺部受力排痰。目前,还没有设备能够充分将固定器械及振动排痰机功能相结合,辅助患者锻炼。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呼吸科患者肺部锻炼装置,方便呼吸科患者肺部锻炼。
5.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6.一种呼吸科患者肺部锻炼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空心方杆,所述空心方杆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圆孔二,所述空心方杆内设置有方杆一,所述方杆一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圆孔一,所述方杆一固定连接折弯杆一,所述折弯杆一固定连接对称的固定块一,所述折弯杆一固定连接对称的固定块二,对称的所述固定块二分别固定连接导向块,对称的所述固定块二分别固定连接竖杆,对称的所述竖杆分别固定连接齿条,对称的所述固定块二分别转动连接锻炼机构。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锻炼机构包括对称的转轮,对称的所述固定块二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转轮的中心轴。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转轮的中心轴分别固定连接连杆一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连杆三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滑槽的一端,对称的所述滑槽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固定块一,对称的所述滑槽分别固定连接方杆三。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滑槽内分别设置有螺杆,对称的所述螺杆分别螺纹连接螺母,对称的所述螺杆分别轴承连接连杆二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方杆二,对称的所述方杆二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导向块,对称的所述方杆二分别固定连接方板一,对称的所述方板一分别固定连接折弯杆二,对称的所述折弯杆二分别固定连接方板二,对称的所述方板二分别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圆孔三。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齿条分别啮合齿轮一,对称的所述齿
轮一分别轴承连接竖板,对称的所述竖板分别轴承连接对称的齿轮二,两组对称的所述齿轮二相互啮合,每组对称的所述齿轮二其中一个分别啮合对应的所述齿轮一,对称的所述竖板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固定杆。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竖板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固定块三,每个所述固定块三分别固定连接气囊。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齿轮二的边缘处分别铰连接对称的连杆四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四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t形杆,每个所述t形杆分别固定连接方杆二,每个所述方杆二分别固定连接气囊的活塞杆。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组所述固定杆匹配两组所述圆孔三。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方杆三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圆孔五,所述方杆三匹配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圆孔六,一组所述圆孔六匹配一组所述圆孔五,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弧形槽,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弧形槽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圆孔四。
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孔一匹配所述圆孔二。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7.1、本装置通过设置圆孔一与圆孔二、圆孔五与圆孔六、圆孔三与固定杆,实现本装置根据患者体型进行调整,方便体型不同的患者进行锻炼。
18.2、本装置通过设置螺杆与螺母,通过拧松螺母,调整螺杆在滑槽内的位置,在相关元件的带动下,实现气囊运动范围调整,实现针对不同康复程度的患者进行锻炼。
19.3、本装置通过患者自主的锻炼,实现模拟扩胸运动,达到够疏通肺部经络,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还能排出肺部的杂质的目的。通过相关元件的带动,实现气囊往复运动,当气囊的活塞杆挤压气囊内空气,使气囊膨胀接触患者身体形成剪切力改变肺部分泌物的流变学特性,对排除肺支气管分泌物和代谢物有显著作用,促使分泌物流向主气道。
20.实现将固定器械及振动排痰机功能相结合,辅助患者锻炼,加快患者的恢复。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3.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4.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25.图5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6.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27.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28.图中:1、折弯杆一,2、方杆一,3、圆孔一,4、圆孔二,5、空心方杆,6、底板,7、固定块一,8、固定块二,9、导向块,10、方板一,11、竖杆,12、齿条,13、折弯杆二,14、方板二,15、圆孔三,16、固定杆,18、转轮,19、连杆一,20、方杆二,21、连杆二,22、连杆三,23、滑槽,24、支撑板,25、圆孔四,26、弧形槽,27、螺母,28、螺杆,29、气囊,31、方杆二,32、t形杆,33、竖板,34、齿轮一,35、齿轮二,36、连杆四,38、固定块三,39、方杆三,40、圆孔五,41、圆孔六。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30.实施例一:本发明包括底板7,所述底板6固定连接空心方杆5,所述空心方杆5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圆孔二4,所述空心方杆5内设置有方杆一2,所述方杆一2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圆孔一3,所述方杆一2固定连接折弯杆一1,所述折弯杆一1固定连接对称的固定块一7,所述折弯杆一1固定连接对称的固定块二8,对称的所述固定块二8分别固定连接导向块9,对称的所述固定块二8分别固定连接竖杆11,对称的所述竖杆11分别固定连接齿条12,对称的所述固定块二8分别转动连接锻炼机构。
31.所述锻炼机构包括对称的转轮18,对称的所述固定块二8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转轮18的中心轴。
32.对称的所述转轮18的中心轴分别固定连接连杆一19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一19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连杆三22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三22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滑槽23的一端,对称的所述滑槽23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固定块一7,对称的所述滑槽23分别固定连接方杆三39。
33.对称的所述滑槽23内分别设置有螺杆28,对称的所述螺杆28分别螺纹连接螺母27,对称的所述螺杆28分别轴承连接连杆二21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二21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方杆二20,对称的所述方杆二20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导向块9,对称的所述方杆二20分别固定连接方板一10,对称的所述方板一10分别固定连接折弯杆二13,对称的所述折弯杆二13分别固定连接方板二14,对称的所述方板二14分别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圆孔三15。
34.对称的所述齿条12分别啮合齿轮一34,对称的所述齿轮一34分别轴承连接竖板33,对称的所述竖板33分别轴承连接对称的齿轮二35,两组对称的所述齿轮二35相互啮合,每组对称的所述齿轮二35其中一个分别啮合对应的所述齿轮一34,对称的所述竖板33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固定杆16。
35.对称的所述竖板33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分布的固定块三38,每个所述固定块三38分别固定连接气囊29。
36.每个所述齿轮二35的边缘处分别铰连接对称的连杆四36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杆四36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t形杆32,每个所述t形杆32分别固定连接方杆二31,每个所述方杆二31分别固定连接气囊29的活塞杆。
37.两组所述固定杆16匹配两组所述圆孔三15。
38.所述圆孔一3匹配所述圆孔二4。
39.根据患者的体型对本装置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圆孔一3,将螺杆穿过合适的圆孔二4,拧紧到选定的圆孔一3中。将固定杆16插入合适的圆孔三15内,实现气囊29与身体间距的调整。
40.根据患者恢复程度,拧松螺母27,移动螺杆28,使螺杆28沿滑槽23移动,使螺杆28带动连杆二21摆动,连杆二21带动方杆二20等元件运动,调整气囊29运动范围,拧紧螺母27。
41.双手分别握住方杆三39,手臂展开,摆动方杆三39,方杆三39带动滑槽23摆动,滑
槽23带动连杆三22摆动,连杆三22带动连杆一19摆动,连杆一19带动转轮18转动,滑槽23带动螺杆28及螺母27摆动,螺杆28带动连杆二21摆动,连杆二21带动方杆二20移动,方杆二20带动方板一10移动,方板一10带动折弯杆二13移动,折弯杆二13带动方板二14移动,方板二14带动固定杆16移动,固定杆16带动竖板33移动,竖板33带动固定块三38、气囊29、齿轮一34、齿轮二35、连杆四36、t形杆32及方杆二31移动,齿轮一34在移动过程中与齿条12啮合转动,齿轮一34带动齿轮二35转动,齿轮二35带动连杆四36往复摆动,连杆四36带动t形杆32往复移动,t形杆32带动方杆二31往复移动,方杆二31带动气囊29活塞杆往复移动,气囊29活塞杆向远离齿轮二35方向移动时,气囊29的活塞杆挤压气囊29内空气,使气囊29膨胀接触患者身体,气囊29往复接触患者形成剪切力改变肺部分泌物的流变学特性,完成扩胸运动同时结合振动排痰机功能,辅助患者的锻炼,气囊29活塞杆向靠近齿轮二35方向移动时,气囊29变小,远离患者。然后,反向摆动手臂,使手臂展开,如此反复实现锻炼。
42.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述,所述方杆三39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圆孔五40,所述方杆三39匹配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圆孔六41,一组所述圆孔六41匹配一组所述圆孔五40,所述支撑板24设置有弧形槽26,所述支撑板24对应所述弧形槽26设置有两组对称的圆孔四25。
43.根据患者的体型对本装置进行调整时。选择合适的圆孔六41及圆孔五40,使用螺杆穿过合适的圆孔六41拧紧到圆孔五40内。
44.将手臂放置到弧形槽26中,使用绑带穿过圆孔四25,固定好胳膊。
45.摆动胳膊,胳膊带动支撑板24摆动,支撑板24带动方杆三39摆动,实现锻炼。
46.本装置通过设置圆孔一3与圆孔二4、圆孔五40与圆孔六、圆孔三15与固定杆,实现本装置根据患者体型进行调整,方便体型不同的患者进行锻炼。
47.本装置通过设置螺杆28与螺母27,通过拧松螺母27,调整螺杆28在滑槽23内的位置,在相关元件的带动下,实现气囊29运动范围调整,实现针对不同康复程度的患者进行锻炼。
48.本装置通过患者自主的锻炼,实现模拟扩胸运动,达到够疏通肺部经络,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还能排出肺部的杂质的目的。通过相关元件的带动,实现气囊29往复运动,当气囊29的活塞杆挤压气囊29内空气,使气囊29膨胀接触患者身体形成剪切力改变肺部分泌物的流变学特性,对排除肺支气管分泌物和代谢物有显著作用,促使分泌物流向主气道。实现将固定器械及振动排痰机功能相结合,辅助患者锻炼,加快患者的恢复。
49.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