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微生物染色后的脱色判定方法与流程

2022-03-26 16:51: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染色后的脱色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2.细菌个体微小、无色透明,因此常采用染色法来观察其大小和形态结构。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是两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法,均包括将细胞染色再进行脱色的步骤,其中,染色和脱色质量对检验结果存在较大的影响。现有实验室中大多采用人工染色,由于操作者能力和经验不同,按照同样的操作规程,仍会出现染色效率和染色效果不同的问题。脱色操作有定时脱色和光电二极管检测脱色终点两种方法,前者采用固定用量的脱色液和相同的脱色时间,对不同染色样本的适应性较差,脱色效果不佳,且需要耗费较多的脱色液;后者需要收集稀释之后的脱色液,检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脱色判定的精度和准确性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脱色终点判定精准的用于微生物染色后的脱色判定方法,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微生物染色后的脱色判定方法,采用单向流动的脱色液持续冲刷倾斜放置的样本玻片进行样本脱色处理,脱色过程中,实时采集样本玻片被测区域各个像素点的rgb三色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灰度值,将所述灰度值与设定的灰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某一时刻有超过65%-85%的灰度值均大于灰度阈值时,该时刻即为脱色终点;若脱色超过预定时间仍为到达脱色终点,则以所述预定时间为脱色终点。
4.所述脱色判定方法通过脱色判定装置实现,所述脱色判定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其上设置有样本置放部,具有进液端和位于其斜下方的排液端,所述进液端和排液端之间设置有玻片卡槽;注液部,具有靠近进液端设置的注液口;检测部,具有设置在所述玻片卡槽上方的相机模块。
5.所述玻片卡槽内设置有白色底板,所述白色底板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2-4mm高的支撑柱。
6.所述样本置放部的排液端设置有排液孔。
7.所述样本置放部通过第一调节支撑组件与支撑平台相连,所述第一调节支撑组件包括铰接座,具有水平向铰轴,所述铰接座一端与支撑平台相连,另一端与样本置放部的排液端相连;支撑座,包括与支撑平台相连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竖直向调节螺杆,所述竖直向调节螺杆靠近样本置放部的进液端设置,且竖直向调节螺杆的顶部与样本置放部
的底面相接。
8.所述注液口包括出液方向均为竖直向下的第一注液口和第二注液口,所述第一注液口与纯净水供应部相连,所述第二注液口与脱色液供应部相连。
9.所述注液部通过第二调节支撑组件与支撑平台相连,所述第二调节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沿竖向设置,与支撑平台滑动相连,第二支撑架,为l型结构,其一端与注液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滑动相连;其中,第一支撑架沿支撑平台靠近或远离样本置放部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架沿第一支撑架竖向移动。
10.所述相机模块具有30万像素的彩色cmos图像传感器,且相机模块周围设置有补光灯。
11.所述检测部设置在门型架上,所述门型架的自由端开设有调节长孔,所述调节长孔的宽度与设置在样本置放部侧面的连接轴外径相适配。
12.所述连接轴沿液流方向在样本置放部的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
13.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微生物染色后的脱色判定方法,通过单向流动的脱色液对样本表面进行冲刷脱色,同时,通过相机模块对样本颜色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判定脱色终点,极大地提高了脱色质量和脱色效果。本发明对不同样本的适应性强,脱色成功率高,且检验精度、稳定性强,极大地提高了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中脱色判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是本发明中脱色判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16.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微生物染色后的脱色判定方法,采用单向流动的脱色液持续冲刷倾斜放置的样本玻片进行样本脱色处理,脱色过程中,实时采集(通常在脱色2-5秒后开始采集)样本玻片被测区域各个像素点的rgb三色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灰度值,将所述灰度值与设定的灰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某一时刻有超过65%-85%的灰度值均大于灰度阈值时,该时刻即为脱色终点;若脱色超过预定时间(通常为8-15秒)仍为到达脱色终点,则以所述预定时间为脱色终点。
17.本发明还包括应用上述脱色判定方法的脱色判定装置,上述脱色判定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其上设置有样本置放部、注液部和检测部。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工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19.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支撑平台具有可调支脚,其上的样本置放部1为用于放置玻片的长条形块状件,其通过第一调节支撑组件倾斜设置在支撑平台上方,顶部为进液端,底部为开设有排液孔的排液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玻片卡槽101。为了突出样本,增强背景与样本之
间的对比度,在玻片卡槽101内设置白色底板,并采用不易与有机溶剂发生反应的材质,使其不易发生变色,保持稳定的性能。白色底板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2-4mm高的支撑柱102,玻片置于其上,可以避免玻片与底板之间出现明显水印影响判断的情况。上述第一调节支撑组件包括铰接座201和支撑座202,其中,铰接座201具有水平向铰轴,其一端与支撑平台相连,另一端与样本置放部1的排液端相连;支撑座202包括与支撑平台相连的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有竖直向调节螺杆,竖直向调节螺杆靠近样本置放部1的进液端设置,且竖直向调节螺杆的顶部与样本置放部1的底面相接。通过转动铰接座201,可以调节样本置放部1的倾斜角度,之后,将支撑座202的调节螺杆旋拧到合适高度,对样本置放部1进行位置固定。
20.注液部3具有靠近进液端设置的注液口,包括与纯净水供应部相连的第一注液口,以及与脱色液供应部相连的第二注液口,上述注液口均沿竖直向向下出液。注液部3通过第二调节支撑组件与支撑平台相连,上述第二调节支撑组件包括沿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架401,其与支撑平台滑动相连;第二支撑架402为l型结构,其一端与注液部3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架401滑动相连;上述第一支撑架401沿支撑平台靠近或远离样本置放部1移动,第二支撑架402沿第一支撑架401竖向移动。
21.检测部包括进行数据处理的单片机、以及位于玻片卡槽101上方的相机模块501,其具有30万像素的彩色cmos图像传感器;为了使样本区域具有充足的光照,在相机模块501周围还安装有6-12个led灯作为补光灯502。上述检测部安装在门型架6顶部,门型架6与样本置放部1相连。具体地,在门型架6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开设有一个调节长孔601,在样本置放部1的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轴602(连接轴602沿液流方向分布),调节长孔601的宽度与连接轴602外径相适配,通过选择不同的连接轴602、以及改变调节长孔601与连接轴602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检测部与玻片的相对位置。
22.实施例2:工作时,首先,将玻片放置在玻片卡槽101中,通过第一调节支撑组件调节样本置放部1的倾斜角度(样本置放部1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为20-50
°
,优选27
°
),通过第一调节支撑组件调节注液部3与玻片的相对位置(其注液口与玻片的竖向距离一般为1-5cm,优选1.8cm),使纯净水或脱色液能够在2.5cm宽的玻片上均匀铺开;第二步,先用纯净水充分润湿玻片表面,然后使用脱色液持续冲刷玻片表面对样本进行脱色;第三步,脱色2秒后,通过检测部对玻片被测区域各个像素点的颜色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数据处理给出脱色完成判定;具体地,实时采集样本玻片被测区域各个像素点的rgb三色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灰度值,将所述灰度值与设定的灰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某一时刻有超过76%的灰度值均大于灰度阈值时,该时刻即为脱色终点;若脱色超过15秒仍为到达脱色终点,则以15秒为脱色终点;上述过程中,选择脱色2-5秒后开始进行实时检测,是因为脱色过程中样本的颜色变化为无色到蓝紫色再到无色,对应灰度值变化为从大到小再到大,如果脱色开始即进行同步检测,绝大多数像素点的灰度值都已大于灰度阈值,容易发生误判;第四步,脱色完成后,关闭检测部,并使用纯净水将玻片冲洗干净,然后从玻片卡槽101中取出玻片,完成检测操作。
23.实施例2:工作时,首先,将玻片放置在玻片卡槽101中,通过第一调节支撑组件调节样本置放部1的倾斜角度,通过第一调节支撑组件调节注液部3与玻片的相对位置,使纯净水或脱
色液能够在2.5cm宽的玻片上均匀铺开;第二步,先用纯净水充分润湿玻片表面,然后使用脱色液持续冲刷玻片表面对样本进行脱色;第三步,脱色5秒后,通过检测部对玻片被测区域各个像素点的颜色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数据处理给出脱色完成判定;具体地,实时采集样本玻片被测区域各个像素点的rgb三色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灰度值,将所述灰度值与设定的灰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某一时刻有超过85%的灰度值均大于灰度阈值时,该时刻即为脱色终点;若脱色超过15秒仍为到达脱色终点,则以15秒为脱色终点;上述过程中,选择脱色2-5秒后开始进行实时检测,是因为脱色过程中样本的颜色变化为无色到蓝紫色再到无色,对应灰度值变化为从大到小再到大,如果脱色开始即进行同步检测,绝大多数像素点的灰度值都已大于灰度阈值,容易发生误判;第四步,脱色完成后,关闭检测部,并使用纯净水将玻片冲洗干净,然后从玻片卡槽101中取出玻片,完成检测操作。
24.实施例3:工作时,首先,将玻片放置在玻片卡槽101中,通过第一调节支撑组件调节样本置放部1的倾斜角度,通过第一调节支撑组件调节注液部3与玻片的相对位置,使纯净水或脱色液能够在2.5cm宽的玻片上均匀铺开;第二步,先用纯净水充分润湿玻片表面,然后使用脱色液持续冲刷玻片表面对样本进行脱色;第三步,脱色2秒后,通过检测部对玻片被测区域各个像素点的颜色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数据处理给出脱色完成判定;具体地,实时采集样本玻片被测区域各个像素点的rgb三色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灰度值,将所述灰度值与设定的灰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某一时刻有超过65%的灰度值均大于灰度阈值时,该时刻即为脱色终点;若脱色超过8秒仍为到达脱色终点,则以8秒为脱色终点;上述过程中,选择脱色2-5秒后开始进行实时检测,是因为脱色过程中样本的颜色变化为无色到蓝紫色再到无色,对应灰度值变化为从大到小再到大,如果脱色开始即进行同步检测,绝大多数像素点的灰度值都已大于灰度阈值,容易发生误判;第四步,脱色完成后,关闭检测部,并使用纯净水将玻片冲洗干净,然后从玻片卡槽101中取出玻片,完成检测操作。
25.实施例4:工作时,首先,将玻片放置在玻片卡槽101中,通过第一调节支撑组件调节样本置放部1的倾斜角度,通过第一调节支撑组件调节注液部3与玻片的相对位置,使纯净水或脱色液能够在2.5cm宽的玻片上均匀铺开;第二步,先用纯净水充分润湿玻片表面,然后使用脱色液持续冲刷玻片表面对样本进行脱色;第三步,脱色3秒后,通过检测部对玻片被测区域各个像素点的颜色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数据处理给出脱色完成判定;具体地,实时采集样本玻片被测区域各个像素点的rgb三色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灰度值,将所述灰度值与设定的灰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某一时刻有超过70%的灰度值均大于灰度阈值时,该时刻即为脱色终点;若脱色超过10秒仍为到达脱色终点,则以10秒为脱色终点;上述过程中,选择脱色2-5秒后开始进行实时检测,是因为脱色过程中样本的颜色变化为无色到蓝紫色再到无色,对应灰度值变化为从大到小再到大,如果脱色开始即进行同步检测,绝大多数像素点的灰度值都已大于灰度阈值,容易发生误判;第四步,脱色完成后,关闭检测部,并使用纯净水将玻片冲洗干净,然后从玻片卡槽101中取出玻片,完成检测操作。
26.实施例5:工作时,首先,将玻片放置在玻片卡槽101中,通过第一调节支撑组件调节样本置放部1的倾斜角度,通过第一调节支撑组件调节注液部3与玻片的相对位置,使纯净水或脱
色液能够在2.5cm宽的玻片上均匀铺开;第二步,先用纯净水充分润湿玻片表面,然后使用脱色液持续冲刷玻片表面对样本进行脱色;第三步,脱色5秒后,通过检测部对玻片被测区域各个像素点的颜色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数据处理给出脱色完成判定;具体地,实时采集样本玻片被测区域各个像素点的rgb三色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灰度值,将所述灰度值与设定的灰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某一时刻有超过80%的灰度值均大于灰度阈值时,该时刻即为脱色终点;若脱色超过15秒仍为到达脱色终点,则以15秒为脱色终点;上述过程中,选择脱色2-5秒后开始进行实时检测,是因为脱色过程中样本的颜色变化为无色到蓝紫色再到无色,对应灰度值变化为从大到小再到大,如果脱色开始即进行同步检测,绝大多数像素点的灰度值都已大于灰度阈值,容易发生误判;第四步,脱色完成后,关闭检测部,并使用纯净水将玻片冲洗干净,然后从玻片卡槽101中取出玻片,完成检测操作。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诸如“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