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导线生产用紧压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14:00: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缆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线生产用紧压并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绞合过程中,通常使用绞线机对电缆进行绞合。
3.目前,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2885533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电缆加工用的管式绞线机,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线盘,放线盘一端外延位置固定有安装块,同组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放线辊,所述安装架背离安装一侧还设置有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下端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固定座上端前后侧均转动连接有丝杆,两根所述丝杆背离安装架一端均穿过固定座并通过传送带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背离固定座一侧还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顶面通过螺钉固接有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与其中一根所述丝杆固定连接,两根所述丝杆外壁还通过螺纹固定有安装条一和安装条二,所述安装条一顶端固定有绞线机构,所述安装条二顶面前后侧还固定有立板,两块所述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绕线辊,前端所述立板上侧还通过螺钉固接有水平板,水平板顶面通过螺钉固接有伺服电机二,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与绕线辊固接;对电缆进行绕线时,在绞合机构的作用下,将放线盘上电缆绕设成股,并收卷在绕线辊上。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绞合机构对电缆进行绞合时,放线盘与绞合机构间的电缆为绷紧状态;当放线盘与绞合机构间的电缆松弛后,松弛后的电缆在绞合过程中,绞合后的电缆存在凸起的可能性,影响电缆的绞合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提高电缆的绞合质量,本技术提供一种导线生产用紧压并线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导线生产用紧压并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导线生产用紧压并线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缠绕单股电缆的放线盘,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绞合单股电缆成多股电缆的绞合装置,所述安装座和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一导线轮,所述第一导线轮的周壁朝向第一导线轮的轴线内凹形成有第一导线槽,所述放线盘上的单股电缆经过第一导线槽至绞合装置,所述安装架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安装架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单股电缆的运行方向,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安装架具有朝向背离绞合装置转动趋势的第一弹性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多股电缆进行绞合时,将需要绞合的单股电缆的自由端拉出,并绕设在第一导线槽内,随后将电缆的自由端移入绞合装置内,通过绞合装置对电缆进行绞合;当放线盘出现跳线时,或电缆出现松弛后,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驱使安装架朝向背离绞合装置的方向转动,安装架转动带动第一导线轮朝向背离绞合装置的方向转
动,第一导线轮带动电缆朝向背离绞合装置的方向活动,进而使安装架与绞合装置间的电缆处于紧绷状态,提高了电缆的绞合质量;在第一导向槽的作用下,便于对电缆的运行进行导向,降低了电缆从第一导向轮上脱落的可能性。
8.可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矩形框架和设置在矩形框架内的安装杆,所述矩形框架包括多根组合杆,所述安装杆长度方向平行于底座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导线轮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导线轮转动设置在背离底座的组合杆上和安装杆上,所述安装杆和背离底座的组合杆相互平行,所述放线盘上的电缆依次经过组合杆和安装杆上的第一导线轮,并绕设在第一导线轮上后达到绞合装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轮设置在组合杆和安装杆上,同时,电缆绕设在第一导向轮上,降低了放线盘出现跳线时,电缆松弛立即传递至绞合装置,提高了电缆的绞合质量;同时,电缆绕设在第一导向轮上,便于安装架转动带动第一导向轮活动,第一导向轮活动对电缆的松紧度进行调整。
10.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块,靠近所述底座的组合杆转动设置在安装块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套设在靠近底座的组合杆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块上,另一端设置在组合杆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处于松弛状态后,在扭簧的作用下,驱使靠近底座的组合杆转动,组合杆转动带动其余组合杆和安装杆朝向背离绞合装置的方向转动,使安装架与绞合装置间的电缆处于绷紧状态;同时,绞合装置对电缆进行绞合时,电缆朝向绞合装置运行,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带动安装架具有朝向绞合装置转动的趋势,在扭簧的作用下,安装架具有朝向背离绞合装置转动的运动趋势,进而使电缆处于紧绷状态;扭簧具有自动对安装架的转动进行调节,对安装架的调节较为及时,降低了电缆出现松弛的可能性,提高了电缆的成型质量;同时,扭簧具有安装便捷,结构简单的优点。
12.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安装架和绞合装置之间,所述支撑杆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导线轮,所述第二导线轮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导线轮的周壁朝向第二导线轮的轴线内凹形成有第二导线槽;所述第二导线轮挂接在单股电缆上,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二导线轮滑动带动电缆处于紧绷状态的第二弹性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绕设在第一导向轮上后,将电缆挂接在第二导向轮上;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驱使第二导向轮滑动,第二导向轮滑动对电缆产生一定的拉力,进而使电缆处于紧绷状态,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绞合质量;同时,在第二导线槽的作用下,降低了电缆从第二导向轮上脱落的可能性;同时,当安装架的转动受损后,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使电缆处于绷紧状态,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绞合质量。
14.可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导线轮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杆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绕线轮挂接在电缆上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向第二导线轮提供一个与电缆对第二导线轮作用力相反的拉力,进而使电缆处于绷紧状态;在弹簧具有成本较低,安装便捷的优点。
16.可选的,所述第二导线轮上设置有指示针,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与指示针对应的刻度尺。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绞合的电缆处于松弛状态时,工作人员凭肉眼对电缆的松紧程度观测较为不易,且难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导致电缆的绞合质量较低;绞合过程中的,电缆处于松弛状态后,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指示针朝向背离电缆的方向滑动,通过观察指示针的滑动,便于对电缆是否处于松弛状态进行判断,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绞合质量;在刻度尺的作用下,便于直观的对电缆的松弛度进行观察,便于工作人员对安装架的倾斜度进行调整。
18.可选的,所述绞合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设置有用于绞合电缆的绞线筒,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绞线筒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指示针压接在轻触开关上时,所述第一电机处于通电状态;所述指示针与轻触开关分离时,第一电机处于断电状态。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处于松弛状态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指示针朝向背离电缆的方向滑动,当指示针与轻触开关分离后,表明电缆处于松弛状态,此时第一电机断电,电缆的绞合过程停止,便于工作人员对电缆的松弛程度进行调整;电缆绞合过程中,指示针压接在轻触开关上,第一电机处于通电状态,第一电机驱动绞线筒转动,绞线筒转动对电缆进行绞合。
20.可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杆体和设置在第一杆体上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二导线轮、弹簧和轻触开关均设置在第二杆体上;所述第一杆体为可伸缩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杆体长度,使指示针与轻触开关压接的调节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示针与轻触开关分离后,第一电机处于断电状态;在调节件的作用下,对第一杆体的长度进行调节,使指示针与轻触开关压接,进而便于第一电机驱动绞线筒转动对电缆进行绞合。
22.可选的,所述第一杆体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套杆和滑动套接在套杆内的滑杆,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电动推杆,所述滑杆设置在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上;所述调节件还包括设置在指示针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指示针靠近支撑杆的面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指示针与轻触开关间的压力值,并输出相应的压力信号;所述调节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压力信号,并根据压力信号控制电动推杆驱使滑杆滑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示针与轻触开关脱离后,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突变,压力传感器将所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上述信号,并控制电动推杆驱使滑杆滑动,滑杆滑动带动第二杆体滑动,第二杆体滑动带动压力传感器和轻触开关滑动,进而使指示针与压力传感器和轻触开关压接,对第一电机进行启动,恢复对电缆进行绞合;当指示针压接在压力传感器时,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应力恢复初始值,并将上述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以控制电动推杆启停,将第二杆体固定至上述处,从而便于对电缆进行绞合。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当放线盘出现跳线时,或电缆出现松弛后,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驱使安装架朝向背离绞合装置的方向转动,安装架转动带动第一导线轮朝向背离绞合装置的方向转动,第一导线轮带动电缆朝向背离绞合装置的方向活动,进而使安装架与绞合装置间的电缆处
于紧绷状态,提高了电缆的绞合质量;在第一导向槽的作用下,便于对电缆的运行进行导向,降低了电缆从第一导向轮上脱落的可能性;对电缆绕设在第一导向轮上后,将电缆挂接在第二导向轮上;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驱使第二导向轮滑动,第二导向轮滑动对电缆产生一定的拉力,进而使电缆处于紧绷状态,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绞合质量;同时,在第二导线槽的作用下,降低了电缆从第二导向轮上脱落的可能性;同时,当安装架的转动受损后,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使电缆处于绷紧状态,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绞合质量。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导线生产用紧压并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导线生产用紧压并线装置中安装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座;2、放线盘;3、固定座;4、绞合装置;41、固定板;42、绞线筒;43、第一电机;5、绕线盘;6、底座;7、安装架;71、矩形框架;711、组合杆;72、安装杆;8、第一导线轮;9、第一导线槽;10、第一弹性件;101、扭簧;11、安装块;12、支撑杆;121、第一杆体;1211、套杆;1212、滑杆;122、第二杆体;13、第二导线轮;14、滑槽;15、滑座;16、第二导线槽;17、第二弹性件;171、弹簧;18、指示针;19、刻度尺;20、轻触开关;21、调节件;22、电动推杆;23、压力传感器;2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导线生产用紧压并线装置。参照图1,导线生产用紧压并线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上设置有用于缠绕单股电缆的放线盘2,放线盘2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上;还包括固定座3,固定座3上设置有用于绞合单股电缆成多股电缆的绞合装置4,绞合装置4包括设置在固定座3上的固定板41,固定板41上转动设置有用于绞合电缆的绞线筒42,绞线筒42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固定板41的长度方向,固定座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绞线筒42转动的第一电机43;对电缆进行绞合时,将单股电缆的自由端引出,并将需要绞合电缆引入绞线筒42内,启动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驱动绞线筒42转动,绞线筒42转动对绞线筒42内的电缆进行绞合;为便于收纳绞合后的电缆,固定座3上且位于背离放线盘2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绕线盘5,绕线盘5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绞线筒42的转动轴线;对绞合后的电缆进行收纳时,转动绕线盘5,绕线盘5转动对电缆进行绕卷,使电缆有序的收纳在绕线盘5上。
29.参照图2和图3,单股电缆在运行过程中,放线盘2存在转速大于电缆运行速度的可能性,电缆存在松弛的可能性,电缆出现跳线的情况,导致电缆在绞合时,多股电缆存在绞合松动的可能性,影响电缆的成型质量;为提高电缆的绞合质量,安装座1和固定座3之间设置有底座6,底座6上设置有安装架7,安装架7上设置有第一导线轮8,第一导线轮8的周壁朝向第一导线轮8的轴线内凹形成有第一导线槽9,放线盘2上的单股电缆经过第一导线槽9至绞线筒42,安装架7转动设置在底座6上,安装架7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单股电缆的运行方向,底座6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安装架7具有朝向背离绞合装置4转动趋势的第一弹性件10。
30.电缆在绞合过程中,电缆带动安装架7具有朝向绞合装置4转动的运动趋势,在第一弹性件10的作用下,带动安装架7具有朝向背离绞合装置4的运动趋势,进而使电缆处于绷紧状态,以提高电缆的绞合质量;同时,电缆绕设在第一导向轮上,放线盘2上的电缆传递至第一导向轮上后,方能达到绞合装置4;绞合装置4对电缆进行绞合过程中,带动第一导向轮转动,即使放线盘2出现跳线情况下,难以传递至绞合装置4,进而提高了电缆的绞合质量。
31.参照图2和图3,安装架7包括矩形框架71和设置在矩形框架71内的安装杆72,矩形框架71包括多根组合杆711,相邻组合杆71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安装杆72长度方向平行于底座6所在的平面,第一导线轮8设置有多个,第一导线轮8转动设置在背离底座6的组合杆711上和安装杆72上,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组合杆711和安装杆72上均转动设置有三个第一导线轮8,安装杆72和背离底座6的组合杆711相互平行,放线盘2上的电缆依次经过组合杆711和安装杆72上的第一导线轮8,并绕设在第一导线轮8上后达到绞合装置4;电缆经过放线盘2后,达到安装架7,依次将电缆的自由端绕设在安装杆72和组合杆711上的第一导线轮8上,随后将电缆的自由端到达绞线筒42进行绞合。
32.参照图2和图3,底座6上设置有安装块11,靠近底座6的组合杆711转动设置在安装块11上,第一弹性件10包括套设在靠近底座6的组合杆711上的扭簧101,扭簧101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块11上,另一端设置在组合杆711上;当安装架7和绞线筒42间的电缆松弛后,在扭簧101扭矩的作用下,带动安装架7朝向放线盘2的方向转动,使安装架7与绞线筒42间的电缆处于绷紧状态;在扭簧101的作用下,自动对电缆的松紧度进行调整,便于对电缆进行绞合。
33.参照图2和图4,为进一步降低安装架7与绞线筒42间电缆出现松弛的可能性,底座6上设置有支撑杆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杆1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座6所在的平面,支撑杆12位于安装架7和绞合装置4之间,支撑杆12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导线轮13,第二导线轮13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支撑杆12的长度方向,支撑杆12上开设有滑槽14,滑槽1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支撑杆12的长度方向,第二导线轮13靠近支撑杆12一侧设置有滑座15,第二导线轮13转动设置在滑座15上,支撑杆12上且位于滑槽14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滑座15滑动且卡接的卡接槽;第二导线轮13的周壁朝向第二导线轮13的轴线内凹形成有第二导线槽16;第二导线轮13挂接在单股电缆上,支撑杆12上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二导线轮13滑动带动电缆处于紧绷状态的第二弹性件17;穿引电缆时,使第二导线轮13挂接在电缆上,在第二弹性件17的作用下,使电缆处于紧绷状态,进一步提高了电缆的绞合质量。
34.参照图2和图4,第二弹性件17包括设置在支撑杆12上的弹簧171,弹簧171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导线轮13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杆12上,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71驱使第二导线轮13具有朝向底座6的运动趋势;在电缆拉力和弹簧171弹力的作用下,使电缆处于紧绷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簧171可使第二导线轮13具有朝向背离底座6的滑移的运动趋势,电缆挂接在第二导线轮13上。
35.参照图2和图4,为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电缆是否处于松弛状态,第二导线轮13上设置有指示针18;通过观察指示针18的位置变化,进而对电缆是否处于松弛状态进行判断;为进一步便于工作人员对电缆进行观测,支撑杆12上设置有与指示针18对应的刻度尺19;通过比对记录数值的变化,进一步便于工作判断电缆的松弛度。
36.参照图2和图4,当电缆处于松弛状态时,为便于及时停止电缆的绞合作业,以降低电缆的废品率;支撑杆12上设置有轻触开关20,轻触开关20与第一电机43电连接,指示针18压接在轻触开关20上时,第一电机43处于通电状态;指示针18与轻触开关20分离时,第一电机43处于断电状态;电缆处于松弛状态时,在弹簧171弹力的作用下,指示针18朝向背离电缆的方向滑动,当指示针18与轻触开关20分离后,表明电缆处于松弛状态,此时第一电机43断电;即;电缆松弛后,及时对第一电机43启停,对电缆的绞合进行停止,降低电缆的废品率。
37.参照图1、图2和图4,当第一电机43启停后,为便于及时恢复电缆绞合,以提高绞合效率;支撑杆12包括第一杆体121和设置在第一杆体121上的第二杆体122,第一杆体121设置在底座6上,第二导线轮13、弹簧171和轻触开关20均设置在第二杆体122上;第一杆体121为可伸缩结构,第一杆体121包括设置在底座6上的套杆1211和滑动套接在套杆1211内的滑杆1212,底座6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杆体121长度,使指示针18与轻触开关20压接的调节件21,调节件21包括设置在底座6上的电动推杆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动推杆22输出轴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座6所在的平面,滑杆1212设置在电动推杆22的输出轴上,调节件21还包括设置在指示针18上的压力传感器23,压力传感器23位于指示针18靠近支撑杆12的面上,压力传感器23用于检测指示针18与轻触开关20间的压力值,并输出相应的压力信号;调节件21还包括控制器24,控制器24与压力传感器23连接,用于接收压力信号,并根据压力信号控制电动推杆22驱使滑杆1212滑动。
38.指示针18与轻触开关20脱离后,压力传感器23所受压力突变,压力传感器23将所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24,控制器24接收上述信号,并控制电动推杆22驱使滑杆1212滑动,滑杆1212滑动带动第二杆体122滑动,第二杆体122滑动带动压力传感器23和轻触开关20滑动,进而使指示针18与压力传感器23和轻触开关20压接,对第一电机43进行启动,恢复对电缆进行绞合,在上述过程中,减少了工作人员恢复电缆绞合的过程,便于及时对电缆的绞合进行恢复,提高了电缆的绞合效率。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导线生产用紧压并线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对电缆进行绞合时,首先将电缆的自由端引入至安装架7,依次将电缆的自由端绕设在安装杆72和组合杆711上的第一导线轮8上,并将上述电缆引入至绞线筒42内,并固定在绕线盘5上;随后将第二导线轮13挂接在电缆,启动第一电机43和转动绕线盘5,对电缆进行绞合并将绞合后的电缆缠绕在绕线盘5上;当电缆出现松弛后,在扭簧101作用下,带动安装架7转动,安装架7转动带动第一导线轮8朝向放线盘2侧转动,使电缆处于绷紧状态;同时,在弹簧171弹力下,对电缆进行拉动,进一步使电缆处于绷紧状态。
40.电缆处于松弛状态时,在弹簧171弹力的作用下,指示针18朝向背离电缆的方向滑动,当指示针18与轻触开关20分离后,表明电缆处于松弛状态,此时第一电机43断电;指示针18与轻触开关20脱离后,压力传感器23所受压力突变,压力传感器23将所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器24,控制器24接收上述信号,并控制电动推杆22驱使滑杆1212滑动,滑杆1212滑动带动第二杆体122滑动,第二杆体122滑动带动压力传感器23和轻触开关20滑动,进而使指示针18与压力传感器23和轻触开关20压接,对第一电机43进行启动,恢复对电缆进行绞合。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