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牛黄清感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26 12:05: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黄清感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感冒一般分为两大类,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等。外感风热在春夏两季比较容易出现,咽喉痛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它多发于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感冒、扁桃体炎等均可引起咽喉痛,气候剧变、吸烟、饮酒、发音过度、有害气体吸入等不良刺激,则为其诱发因素。牛黄清感片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作用,用于外感发热所致的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牛黄清感片及其制备方法。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牛黄清感片,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黄芩150~170份,连翘320~335份,金银花155~160份,珍珠母155~170份,人工牛黄40~50份。
5.优选的,所述黄芩为165.6份,所述连翘为330.5份,所述金银花为165.1份,所述珍珠母为164.7份,所述人工牛黄为45份。
6.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牛黄清感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乙醇将黄芩、连翘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h,取醇提液;步骤2)将金银花煎煮两次,每次1.5h;浓缩沉淀24h,取水煎液;步骤3)将珍珠母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步骤4)将步骤1)获得的醇提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煎液合并,减压浓缩至浓度为18
°
be清膏,喷雾干燥成浸膏粉;步骤5)将步骤4)获得的浸膏粉与步骤3)的细粉和人工牛黄混合均匀,制成颗粒,总混,压片,包衣,即制得所述牛黄清感片。
7.优选的,所述乙醇的浓度为78%。
8.优选的,步骤2)所述煎煮温度为100℃。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0.本发明的原料中,黄芩: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等。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11.本发明的原料中,连翘: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湿病初起,湿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
12.本发明的原料中,金银花:味甘,性寒。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湿病发热。
13.本发明的原料中,珍珠母:味咸,性寒。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用于头痛眩晕,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14.本发明的原料中,人工牛黄:味甘,性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用于痰热谵狂,神昏不语,小二急惊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15.本发明的牛黄清感片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的功效,且质量稳定,药物含量准确,服用方便快捷。
16.本发明制得的牛黄清感片性状、鉴别、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均符合要求;每片含黄芩以黄芩苷c
12h18o11
计为13mg-14mg,含量准确,能精确地控制服用剂量;放置36月后,每片含黄芩以黄芩苷c
12h18o11
计均不少于12mg,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牛黄清感片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其中阴影区域流程须在洁净区(d级)内完成。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19.本发明各实施例制备的牛黄清感片的检测标准如下表:
[0020][0021][0022]
实施例1
[0023]
一种牛黄清感片,由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芩163.5g,连翘332.7g,珍珠母165.8g,金银花164.7g,人工牛黄44g。
[0024]
制备方法:
[0025]
(1)将黄芩、连翘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h,乙醇的浓度为78%,醇提液备
用;
[0026]
(2)将金银花煎煮两次,每次1.5h;浓缩沉淀24h,水煎液备用;
[0027]
(3)将珍珠母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
[0028]
(4)将(1)和(2)合并减压浓缩至浓度为16
°
be(70℃)时,得清膏,喷雾干燥成浸膏粉,备用;
[0029]
(5)将(4)和(3)与人工牛黄混合均匀;
[0030]
(6)清膏和淀粉平均分两次加入流化床制粒机,加粘合剂65.00-85.00kg待用。制粒筛网目数12目,水分控制在5.0%-9.0%制成颗粒,总混;
[0031]
(7)用旋转式压片机选择深凹的模具压片,片重差异控制在0.32g
±
4.5%,压力控制在18-45kn,速度控制在15-30r/min,包衣,即制得所述牛黄清感片。
[0032]
本实施例通过喷雾干燥,控制受热时间较短,水分均匀,生产效率高,有效成分得到最大程度保留;另外,步骤1中乙醇浓度的提升,能更好的把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增加有效成分得率。本实施例产品检测:每片含黄芩以黄芩苷c
12h18o11
计为13mg。
[0033]
实施例2
[0034]
一种牛黄清感片,由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芩164.3g,连翘331.6g,珍珠母165.0g,金银花164.9g,人工牛黄45g。
[0035]
制备方法:
[0036]
(1)将黄芩、连翘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h,乙醇的浓度为78%,醇提液备用;
[0037]
(2)将金银花煎煮两次,每次1.5h;浓缩沉淀24h,水煎液备用;
[0038]
(3)将珍珠母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
[0039]
(4)将(1)和(2)合并减压浓缩至浓度为17
°
be(70℃)时,得清膏,喷雾干燥成浸膏粉,备用;
[0040]
(5)将(4)和(3)与人工牛黄混合均匀,制成颗粒,总混,压片与实施例1相同,包衣后即制得所述牛黄清感片。
[0041]
本实施例产品检测:每片含黄芩以黄芩苷c
12h18o11
计为13mg。
[0042]
实施例3
[0043]
一种牛黄清感片,由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芩165.6g,连翘330.5g,珍珠母164.7g,金银花165.1g,人工牛黄45g。
[0044]
制备方法:
[0045]
(1)将黄芩、连翘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h,乙醇的浓度为78%,醇提液备用;
[0046]
(2)将金银花煎煮两次,每次1.5h;浓缩沉淀24h,水煎液备用;
[0047]
(3)将珍珠母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
[0048]
(4)将(1)和(2)合并减压浓缩至浓度为18
°
be(70℃)时,得清膏,喷雾干燥成浸膏粉,备用;
[0049]
(5)将(4)和(3)与人工牛黄混合均匀,制成颗粒,总混,压片与实施例1相同,包衣后即制得所述牛黄清感片。
[0050]
本实施例产品检测:每片含黄芩以黄芩苷c
12h18o11
计为14mg。
[0051]
对比例1
[0052]
一种牛黄清感片,由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芩165.8g,连翘335.2g,珍珠母167.1g,金银花162.9g,人工牛黄43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由于降低连翘和珍珠母的配比,提高人工牛黄的配比,产品检测发现黄芩的黄芩苷含量不够,不符合要求。
[0053]
对比例2
[0054]
一种牛黄清感片,由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芩164.7g,连翘333.5g,珍珠母166.6g,金银花163.4g,人工牛黄44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由于降低连翘和珍珠母的配比,提高人工牛黄的配比,产品检测发现黄芩的黄芩苷含量不够,不符合要求。
[0055]
对实施例1-3产品进行了稳定性试验,其结果如表1-3所示,由表1-3可知,本发明制得的牛黄清感片具有以下优点:
[0056]
(1)性状、鉴别、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均符合要求;
[0057]
(2)每片含黄芩以黄芩苷c
12h18o11
计为13mg-14mg,含量准确,能精确地控制服用剂量;
[0058]
(3)放置36月后,每片含黄芩以黄芩苷c
12h18o11
计均不少于12mg,质量稳定。
[005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黄清感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品种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内郁化火所致的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的一种片剂。该片剂由按重量计的以下组分制成:黄芩165.6g,连翘330.5g,珍珠母164.7g,金银花165.1g,人工牛黄45g。其制备方法:取黄芩、连翘两味饮片用78%的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浓缩为醇提液,金银花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5h,过滤,滤液浓缩为水煎液,浓缩沉淀24h,醇提液与水煎液合并,减压浓缩,喷雾干燥成浸膏粉;珍珠母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将喷雾干燥浸膏粉、珍珠母细粉、人工牛黄混合均匀,用一步制粒、沸腾干燥制成颗粒,总混,压片,包衣,即得。本发明制得的牛黄清感片质量稳定,药物含量准确,服用方便快捷,适用于常见的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0060]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0061]
表1:为实施例1产品稳定性试验结果
[0062][0063][0064]
表2:为实施例2产品稳定性试验结果
[0065][0066]
表3:为实施例3产品稳定性试验结果
[0067]
[006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