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热风导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6 12:00: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冷风制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风导出装置。


背景技术:

2.市面上不乏能够产生热风的装置,如吹风机、烘干机等,利用热风加速水分的蒸发,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电阻丝通电发热对冷风进行加热,电阻丝的发热量较大,具有一定的热辐射,且电阻丝通常很细,在气流流经时会产生振动,形成噪音,并对气流形成风阻,影响出风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热风导出装置,能够导出热风,且无辐射,噪音及风阻小。
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风导出装置,包括:
5.导风管道,内部具有发热腔,所述导风管道具有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分别连通于所述发热腔的两端;
6.引风件,容置于所述发热腔内,并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
7.驱动件,位于所述引风件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引风件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引风件转动,以在所述发热腔内产生气流,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发热体,所述第一发热体能够通电产生旋转磁场并产热。
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风导出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热风导出装置,第一发热体为实现驱动件驱动功能的组成部件,第一发热体能够通电产生旋转磁场,供驱动件产生用于驱动引流件转动的转矩,利用第一发热体自身释放的热量,使引风件所产生的气流流经驱动件后升温,并形成热风从出风口排出,同时实现对驱动件的快速降温,气流流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小,未设置发热丝,避免发热丝产生振动噪音并在高温下形成热辐射。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包括连接部与散热翅片,所述连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一发热体的外周,所述散热翅片设置有多个,所述散热翅片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且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间隔分布。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翅片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导风管道的内壁抵持。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翅片在所述连接部的周向上具有两个相对的导风面,两个所述导风面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相交。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翅片向出风口方向的投影为弧形,多个所述散热翅片均匀分布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容置于所述发热腔内,并位于所述引风件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第二发热体及电磁线圈,部
分所述第二发热体穿设于所述电磁线圈内,所述连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二发热体,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发热体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部接触。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多组所述电磁线圈,多组所述电磁线圈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发热体的外表面。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发热体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凹陷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体的外表面,所述电磁线圈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发热组件位于所述驱动件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和/或,所述发热组件位于所述驱动件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第二发热体套设于所述固定座外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
1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21.图1为本发明热风导出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热风导出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热风导出装置的爆炸意图;
24.图4为图1中驱动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发热组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导风管道100,发热腔110,进风口120,出风口130,支撑座140;引风件200;驱动件300,第一发热体310,定子320,转子330,转轴340,铁芯座350;导热件400,连接部410,散热翅片420;发热组件500,第二发热体510,安装槽511,电磁线圈520,固定座530。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1.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
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3.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热风导出装置,能够使冷风升温并排出,达到出热风的效果。热风导出装置包括导风管道100、引风件200与驱动件300,导风管道100的内部具有发热腔110,引风件200与驱动件300置于发热腔110内,导风管道100具有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30,进风口120和出风口130分别连通于发热腔110的两端,外部空气能够从进风口120进入发热腔110,并从出风口130排出,引风件200靠近进风口120设置,驱动件300位于引风件200朝向出风口130的一侧,并且与引风件200连接,驱动件300能够带动引风件200转动,引风件200的转动带动进入发热腔110的空气流动,并产生气流。
34.参照图4,驱动件300包括第一发热体310,第一发热体310能够通电产生旋转磁场并产热,第一发热体310产生的热量散发至发热腔110内,引风件200产生的冷风气流流经第一发热体310,并带走第一发热体310释放的热量,冷风气流升温形成热风,从出风口130处排出。驱动件300选择为电机,电机通常包括通电后产生旋转磁场的定子、切割旋转磁场的磁感线并产生电磁转矩的转子、与转子连接并用于输出转矩的转轴,转轴与引风件200连接,并带动引风件200转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发热体310设置为定子,电机工作时,定子平面上产生涡流而发热,定子通常位于电机外侧,便于定子热量的释放,冷风气流流经驱动件300并带走定子释放的热量,一方面对冷风升温,另一方面对定子进行快速散热,提高驱动件300的使用寿命。
35.从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热风导出装置,第一发热体310为实现驱动件300驱动功能的组成部件,第一发热体310能够通电产生旋转磁场,供驱动件300产生用于驱动引流件转动的转矩,利用第一发热体310自身释放的热量,使引风件200所产生的气流流经驱动件300后升温,并形成热风从出风口130排出,同时实现对驱动件300的快速降温,气流流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小,未设置发热丝,避免发热丝产生振动噪音并在高温下形成热辐射。
36.需要说明的是,定子可以由多组硅钢片组合制成,保证定子具有一定的导磁率,可以将部分硅钢片替换为铁片,以增大定子的产热量,提高出风口130出风的热度,但应保证驱动件300持续正常工作。引风件200可以选择为轴流叶轮,轴流叶轮包括轮毂及连接于轮毂外周的多个叶片,轴流叶轮转动产生沿轴向的气流,从而实现导风管道100的轴向进风与轴向出风。
37.如图4所示,驱动件300包括定子320、转子330及转轴340,定子320包括铁芯以及绕设于铁芯上的线圈,转子330设置为磁环,并穿设于铁芯内部,磁环套设于转轴340外部,定子320通电后产生旋转磁场,磁环切割磁感线,并进行转动,向转轴340提供转矩,转轴340跟随转子330转动而转动,以带动引风件200转动并产生气流。驱动件300还包括铁芯座350,铁芯座350用于安装及固定转子330,铁芯座350罩设于转子320、定子330的外部,对转子320、定子330进行保护,并加强驱动件300的结构强度,转轴340穿设于铁芯座350,并延伸至铁芯
座350的外部,以与引风件200连接。
38.如图1所示,导风管道100内设置有对驱动件300进行支撑的支撑座140,支撑座140的一端连接于导风管道100的内壁,支撑座140的另一端与驱动件300连接,并对驱动件300进行支撑,使转轴与引风件200同轴,便于二者的连接,并使驱动件300能够稳定安装与导风管道100内。可以想到的是,支撑座140可以设置为镂空结构,为气流提供可供穿过的通道,以减小气流的流动阻力。
39.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热风导出装置还包括导热件400,导热件400包括连接部410与散热翅片420,连接部410的内部中空,连接部410套设于第一发热体310的外周,散热翅片420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420连接于连接部410的外表面,且沿连接部410的周向间隔分布,散热翅片420在连接部410的周向上形成间隙,可供气流穿过。第一发热体310所释放的热量可以直接传递至连接部410,经由散热翅片420散发至发热腔110内,导热件400的散热面积较大,能够有效提高第一发热体310的散热效率,实现第一发热体310的快速降温,并提高热风导出装置的热风导出效率。
40.需要说明的是,散热翅片420沿连接部410的周向间隔分布,冷风气流可以穿过散热翅片420之间的间隙,并且散热翅片420中面积的较大的散热面朝向连接部410的周向设置,保证散热翅片420之间具有足够的散热间隙,并且散热翅片420对气流的阻力小。导热件400应选择易导热、散热的材质,如金属、硅胶等。
41.进一步的,散热翅片420在连接部410周向上的两侧导风面的面积,应大于散热翅片420在连接部410轴向上两侧侧面的面积,以便于散热,并减小风阻。为进一步减小气流经过散热翅片420时的阻力,散热翅片420在连接部410周向上的两个导风面,在朝向进风口120的一侧相交,以减小散热翅片420朝向进风口120一侧侧面的面积,进而降低风阻。可以想到的是,散热翅片420朝向进风口120的一侧形成锥面,可以降低气流冲击散热翅片420形成的噪音,并降低气流阻力。
42.另外,散热翅片420远离连接部410的一端与导风管道100的内壁抵持,导热件400可以向驱动件300提供支撑,无需设置支撑座140,驱动件300即可稳定安装于热风导出装置内,另外,导热件400的两侧分别与导风管道100的内壁以及驱动件300的外壁相互支撑,提高了导热件400、驱动件300与导风管道100组装的稳定性。
43.散热翅片420均布于连接部410的外周,散热翅片420可以设置为薄板状,多个散热翅片420可以呈辐射状排列。如图3所示,散热翅片420向出风口130或进风口120方向上的投影为弧形,并且多个散热翅片420均匀分布于连接部410的外周,弧形设置的散热翅片420更符合气流的流动规律,可以降低气流流经散热翅片420时产生的噪音,并使气流在连接部410径向上分布更为均匀。
44.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发热组件500,发热组件500用于在第一发热体310散热量不足时进行辅助产热。发热组件500容置于发热腔110内,并位于引风件200朝向出风口130的一侧,以使冷风气流可以流经发热组件500并升温;发热组件500包括第二发热体510与电磁线圈520,部分第二发热体510穿设于电磁线圈520内,导热件400套设于第二发热体510的外部,并与第二发热体510的外表面接触。
45.根据电磁感应线圈的加热原理,通电后的电磁线圈520产生交变磁场,置于电磁线圈520内部的导磁性物体,即第二发热体510,切割磁感线,并在第二发热体510内部形成涡
流,涡流使第二发热体510内部的原子无规则高速运动,原子的相互碰撞与摩擦产生热量,实现对第二发热体510的加热;第二发热体510升温并释放热量,热量直接传递至与第二发热体510接触的连接部410,并通过散热翅片420散发至发热腔110内。
46.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向导风管道100内通入导线向驱动件300与发热组件500通电,供第一发热体310与第二发热体510发热,导线可以贴附于导风管道100的管壁,以避免在气流流动时晃动。
47.另外,可以通过设定相应的操作按钮,用于开启或关闭发热组件500。如,驱动件300在工作初期的发热量小,可以同时开启发热组件500,通过发热组件500辅助产热,提高热风导出装置在使用初期的出风热度;热风导出装置工作一定时间后,关闭发热组件500,停止发热组件500的产热,单独由第一发热体310供热;在热风导出装置应用于具有高热出风的需求时,可以开启发热组件500,同时应用第一发热体310与发热组件500产热。
48.发热组件500可以包括多组电磁线圈520,多组电磁线圈520同时向第二发热体510提供交变磁场,从而提高发热组件500的发热效率。为保证第二发热体510能够与导热件400充分接触,多个电磁线圈520在第二发热体510上间隔分布,以留置部分第二发热体510的外表面与导热件400接触并进行传热。
49.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组件500包括两组电磁线圈520,两组电磁线圈520分别套接于第二发热体510的两端,第二发热体510的中间区域可以充分接触导热件400的连接部410,使连接部410均匀散热。
50.第二发热体510还具有安装槽511,安装槽511凹陷设置于第二发热体510的外表面,电磁线圈520嵌设于该安装槽511内,使电磁线圈520的外表面低于第二发热体510的外表面,或者与第二发热体510的外表面齐平,避免电磁线圈520与连接部410的内壁干涉,影响连接部410与第二发热体510的接触导热。
51.如图5所示,安装槽511设置于第二发热体510的两端,并相对于第二发热体510的外侧表面凹陷,电磁线圈520的外表面低于第二发热体510的外表面,连接部410可以套设于第二发热体510的外部,并与第二发热体510的中间部位接触。
52.发热组件500位于驱动件300朝向出风口130的一侧,和/或,发热组件500位于驱动件300朝向出风口130的一侧,发热组件500在转轴340轴向的两侧可均连接发热组件500,或者仅在一侧连接发热组件500,多个发热组件500可以同时发热,有利于提高热风导出装置的出风热度。
53.穿设于连接部410内的发热组件500及驱动件300,与连接部410的内壁接触,通过与连接部410的连接,实现发热组件500与驱动件300的组装。
54.进一步的,驱动件300可以通过转轴340与发热组件500连接,以提高发热组件500与驱动件300的连接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组件500包括固定座530,第二发热体510套设于固定座530的外部,固定座530与第二发热体510紧配合,并对第二发热体510进行支撑,转轴340与固定座530转动连接,转轴340带动引风件200转动时,转轴340相对固定座530转动,转轴340对固定座530进行支撑,并实现发热组件500与驱动件300的连接。固定座530与转轴340之间可通过轴承连接,以实现转轴与340固定座530的转动连接。
5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
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