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21:01: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梁柱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


背景技术:

2.传统梁侧面模板需要对成品模板按梁高进行切割配置半成品板材,大部分工人操作切割质量差,要使用合金小齿锯片切割,现场锯木面、废木条等产生较多的建筑垃圾,极不利于现场的消防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同时,现有梁模体系主要包括底模和侧模,通过脚手架支撑,且两侧模中部还需通过钻孔固定对拉丝杆进行加固,大大降低了侧模板的周转次数,且容易发生翘曲,同时,安装时,固定方式还较为复杂,降低了施工的工作效率。
3.目前,除了传统的木模板作为梁模板外,还有一些一体式预制梁模板,如申请号为201810742334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免拆梁模板,该梁模板为u型结构条板,其两侧形成框架梁的侧模板。该模板一体成型,在混凝土浇筑后,与梁体混凝土固定在一起,无需现场组装,且无需后期拆卸。但该方式制作的梁模板,不能多次重复利用,造价高,且梁模板的尺寸不能根据需要进行现场调整和修改。基于此,申请人欲设计一种安装和拆卸方便,能够重复使用,且安装结构稳固的装配式梁模板。所述梁模板以脚手架顶托为支撑,在顶托上固定一带有沿梁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在滑轨一侧可拆卸安装梁侧模。通过顶托安装滑轨,将梁模板固定在滑轨内的方式,能够根据梁宽调整顶托的安装位置和顶托高度,但如何提供一种梁模板安装和拆卸方便,且便于梁底模板的设置,是申请人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安装和拆卸方便,且便于梁底模板安装,能够适应不同梁高需求的梁体侧模。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其特征在于,它凸这样,梁体侧模下端通过滑块与脚手架顶托上的滑轨配合连接,这种装配方式能够便于梁体侧模根据安装位置水平移动,安装和拆卸都较为方便。滑块相对侧的底模支撑板可用于对梁底模板的支撑,为梁底模板的安装提供安装位置,同时,底模支撑板呈水平设置,从而能够确保梁底模板在装配后,呈水平状态,有效确保两模板装配后混凝土梁浇筑的质量。梁体侧模采用上模板和下连接件装配而成,若针对不同梁高的模板装配时,可根据梁高更换不同高度的上模板,从而适应不同梁高侧模板装配需要,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7.进一步的,在上模板的下端间隔设有多个插接块,所述插接块呈竖向设置,在每个插接块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横向设置的插孔;在下连接件中部设有多个与插接块一一对应的竖向装配孔,在下连接件带有滑块的一侧设有与竖向装配孔相联通,并与插接块上插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上模板的插接块与下连接件的竖向装配孔相插接,并通过插销依次穿过通孔和插孔后固定。这样,上模板与下连接件之间通过插销插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安装和拆卸都较为方便,同时,固定效果好,插销置于滑块一侧,装配空间大。
8.进一步的,在上模板下端、上模板中部还设有一导杆,在下连接件中部设有一个与导杆相配合的盲孔。这样,所设置的导杆能进一步增加上模板与下连接件之间的稳固性,与插接块一起形成多点位固定。
9.进一步的,底模支撑板下设有加强撑,所述加强撑呈三角形,一侧与下连接件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底模支撑板固定连接。这样,底模支撑板下的加强撑能够增加底模支撑板的强度,使得底模支撑板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
10.进一步的,所述底模支撑板上端面与下连接件上端面齐平,或置于下连接件上端面下。这样,底模支撑板上端与下连接件齐平后,上模板的高度则为梁体高度加上梁底模板之和,若置于下连接件下,上端面与下连接件上端面之间的高度为梁底模板的厚度,则上模板的高度则为混凝土梁的梁高;该设置可便于精确控制梁高。
11.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板厚度小于下连接件,上模板四周均向滑块方向垂直折弯,形成一连接框,在连接框的左右两侧、上模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矩形孔。这样,上模板用料少,所形成的连接框上的矩形孔能够用作项链两个侧模板之间连接。
12.进一步的,在连接框的上端、沿上模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拉结穿孔。这样,在装配后,梁底模板两侧相对应的两侧模板之间可通过在顶部设置拉结板,并用紧固件穿过拉结板和拉结穿孔后固定,形成对侧模板的拉接固定,避免模板装配后出现涨模。
13.进一步的,在上模板面向滑块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一个与连接框固定连接的加固块。这样,所设置的加固块能够有效提升上模板的强度,避免上模板长久使用后出现变形。
14.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为一矩形块,呈竖向设置,且与下连接件之间通过一连杆连接。这样,滑块与下连接件之间的装配间隙可卡在滑轨主体内,使得下连接件与滑轨紧贴,水平连杆可与导轨中部插入缺口对应,并能够形成所述装配间隙。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中梁体侧模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实施例中梁体侧模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实施例:
19.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包括呈竖向设置的上模板1和下连接件2,所述上模板1和下连接件2均呈矩形,上模板1可拆卸地安装在下连接件2上,且与下连接件2长度一致;在下连接件2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一用于支撑梁底模板的底模支撑板25和用于与滑轨配合的滑块24,所述底模支撑板25呈水平设置。
20.本实施例中的上模板1和下连接件2通过如下结构装配固定:在上模板1的下端间隔设有两个插接块14,所述插接块14呈竖向设置,在每个插接块14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横向设置的插孔15;在下连接件2中部设有多个与插接块14一一对应的竖向装配孔21,在下连接件2带有滑块24的一侧设有与竖向装配孔21相联通,并与插接块上插孔15相对应的通孔22;所述上模板1的插接块14与下连接件2的竖向装配孔21相插接,并通过插销3依次穿过通孔22和插孔15后固定。
21.为进一步增加上模板和下连接件的稳固性,在上模板1下端、上模板1中部还设有一导杆16,在下连接件2中部设有一个与导杆16相配合的盲孔23。
22.底模支撑板25下设有加强撑26,所述加强撑撑26三角形,一侧与下连接件2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底模支撑板25固定连接。所述底模支撑板25上端面与下连接件2上端面齐平,或置于下连接件2上端面下。
23.所述上模板1厚度小于下连接件2,上模板1四周均向滑块方向垂直折弯,形成一连接框11,在连接框11的左右两侧、上模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矩形孔12。在连接框11的上端、沿上模板1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拉结穿孔13。
24.在上模板1面向滑块24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一个与连接框11固定连接的加固块17。
25.所述滑块24为一矩形块,呈竖向设置,且与下连接件之间通过一连杆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呈竖向设置的上模板(1)和下连接件(2),所述上模板(1)和下连接件(2)均呈矩形,上模板(1)可拆卸地安装在下连接件(2)上,且与下连接件(2)长度一致;在下连接件(2)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一用于支撑梁底模板的底模支撑板(25)和用于与滑轨配合的滑块(24),所述底模支撑板(25)呈水平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板(1)的下端间隔设有多个插接块(14),所述插接块(14)呈竖向设置,在每个插接块(14)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横向设置的插孔(15);在下连接件(2)中部设有多个与插接块(14)一一对应的竖向装配孔(21),在下连接件(2)带有滑块(24)的一侧设有与竖向装配孔(21)相联通,并与插接块上插孔(15)相对应的通孔(22);所述上模板(1)的插接块(14)与下连接件(2)的竖向装配孔(21)相插接,并通过插销(3)依次穿过通孔(22)和插孔(15)后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板(1)下端、上模板(1)中部还设有一导杆(16),在下连接件(2)中部设有一个与导杆(16)相配合的盲孔(2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其特征在于,底模支撑板(25)下设有加强撑(26),所述加强撑(26)呈三角形,一侧与下连接件(2)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底模支撑板(25)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支撑板(25)上端面与下连接件(2)上端面齐平,或置于下连接件(2)上端面下。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厚度小于下连接件(2),上模板(1)四周均向滑块方向垂直折弯,形成一连接框(11),在连接框(11)的左右两侧、上模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矩形孔(1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框(11)的上端、沿上模板(1)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拉结穿孔(13)。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板(1)面向滑块(24)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一个与连接框(11)固定连接的加固块(17)。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4)为一矩形块,呈竖向设置,且与下连接件之间通过一连杆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梁的梁体侧模,包括呈竖向设置的上模板和下连接件,所述上模板和下连接件均呈矩形,上模板可拆卸地安装在下连接件上,且与下连接件长度一致;在下连接件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设有一用于支撑梁底模板的底模支撑板和用于与滑轨配合的滑块,所述底模支撑板呈水平设置。所述底模支撑板呈水平设置。所述底模支撑板呈水平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 麻改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3/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