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体式污水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20:53: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污水预处理装置,属于废水、污水的处理。


背景技术:

2.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待处理污水先进入初沉池加药进行沉淀后,转入曝气池等后道处理工序中,加药部位较多,以此实现待处理污水的多道、分级处理。而伴随污水处理的进行,好氧生化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还会出现膨胀等现象,导致后续好氧生化处理泥水分离效果变差,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避免污泥膨胀、废水处理效果更佳的一体式污水预处理装置。
4.具体地,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5.一体式污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初沉池、集水槽和选菌池,
6.初沉池设有中间进水的进水口,用于输入待处理污水;
7.集水槽位于初沉池外周,两者连通,沉淀后污水溢流进入集水槽;
8.选菌池与集水槽之间设置溢流板,溢流板上设置排水孔,集水槽的污水经排水孔进入选菌池,并与好氧生化系统输入的回流污泥混合;
9.选菌池设置有出水口,将混合处理后的泥水混合液送入好氧生化池。
10.在本案中,待处理污水经进水口送入初沉池后,经过初步沉降、静置,可沉物沉积在初沉池底部,可溶物则溢流进入集水槽,经溢流板和排水孔,作为初沉污水也进入选菌池;初沉污水与好氧生化系统(如好氧生化池)输入的回流污泥在选菌池混合,借助选菌池低溶解氧条件,可有效抑制了回流污泥中丝状菌的生长繁殖,进而避免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而后选菌池泥水混合液再经出水口送入好氧生化池做进一步处理。同时又将初沉池、集水槽与选菌池连通形成一体式处理系统,中间进水的污水分两部分:污水沿四周均匀上流,颗粒等可沉物得以沉降去除,达到提高初沉池利用效率、降低后序处理负荷目的。
11.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12.所述选菌池中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的桨叶位于选菌池底,由电机带动其转动。主要由桨叶和电机两部分构成的搅拌器,加速了选菌池中回流污泥与污水的混合效果,提高处理效果。
13.所述初沉池中心处设置有导流筒,导流筒上连接有进水管作为进水口,以实现初沉池的中间进水方式。借助于导流筒实现中间进水方式,提高了污水的混合均匀性。更优选的,所述导流筒包括直筒和扩张筒,进水管与直筒连通,直筒位于扩张筒上方,且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污水经进水管进入导流筒,再经直筒、扩张筒输出,污水流经的管径逐渐递增,有效减弱了污水压力,也降低了污水流速,有利于促进其混合与静置沉降效果;所述导流筒下方设置有发散片,发散片为三棱锥结构,且尖端居上,发散片位于导流筒的出口下方,喷涌
而出的污水经尖端向上的三棱锥结构发散片分散,水流向四周均匀上流,污泥等颗粒物下沉,实现泥水分流。
14.所述初沉池由柱段和锥段两部分构成,柱段居上,锥段居下,初沉池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污水进行初步沉降处理,以较宽的柱段为初始接触反应空间,既缓解了进水冲击,又提高了进水的混合均匀性,而伴随自上而下的沉积作用,下方设置为锥段则有利于聚集沉降的污泥等不溶物。更优选的,所述初沉池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喇叭管、主管和排放管,喇叭管靠近初沉池底部,其开口处的喇叭口垂直向下,主管竖直安装,排放管水平安装,实现污泥的快速吸出。更优选的,所述喇叭口距初沉池底部距离为100-200mm,主管长度为150-250mm吸入口的喇叭口就近(即靠近初沉池底部)设置,在距离初沉池底部约150mm处即可满足大面积的吸取,避免污泥堵塞排泥管,竖直设置的主管尽量缩短至200mm附近,既充分利用了吸取作用,降低污泥提取泵压,又避免主管太长干扰污泥排出。
15.根据处理需要,还可以在进水口(如进水管上)处直接开设加药口,适当添加药剂对污水进行处理,去除部分污染物,降低后续曝气池等处的处理负荷。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俯视状态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a方向视图;
18.图3为图1中b-b方向视图;
19.图4为图1中c-c方向视图;
20.图5为本技术中导流筒的尺寸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选菌池;2.集水槽;3.溢水板;31.排水孔;4.搅拌器;41.电机;42.桨叶;5.出水管;6.进水管;7.排泥管;71.主管;72.喇叭管;73.排放管;8.导流筒;81.直筒;82.扩张筒;83.发散片;84.进水口;9.初沉池;91.柱段;92.锥段。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施例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结合图1,包括好氧生化池(图中未示出,可采用常规结构即可)、选菌池1、集水槽2和初沉池9,初沉池9中设置进水口84,实现中间进水方式,初沉池9位于集水槽2内,通过溢流将初沉池9的污水进入集水槽2;选菌池1与集水槽2之间以溢流板3连接,溢流板3上设置排水孔31(100 mm
×
100mm,孔底标高(相对地面)1.65m),集水槽2中的水经排水孔31进入选菌池1;选菌池1中另一部分处理对象来自于好氧生化系统的回流污泥(输送管路未显示),当回流污泥与集水槽2进入的污水接触并混合后,选菌池水的低溶解氧环境可以有效抑制污泥的膨胀,待处理完毕后,再经位于选菌池1上部的出水管5(dn100mm,管中心高1.65m)排出到好氧生化池,选菌池1、集水槽2与初沉池9形成一体式结构,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有效提高污水的预处理效果,当初沉池9的污水进入后续如曝气池时,有效降低了后续处理的负担。
23.作为一个备选方案:结合图3,选菌池1中设置有搅拌器4,搅拌器4的桨叶42位于靠近选菌池1底部的位置,由电机41带动其转动。主要由桨叶42和电机41两部分构成的搅拌器4形成桨叶式搅拌器,桨叶42直径350mm,电机n为0.75kw。
24.作为一个备选方案:结合图2,初沉池9中心处设置有导流筒8,导流筒8上连接有进
水管6,以实现初沉池9的中间进水方式,进水管6处优选设有加药口(图中未显示),以添加适当的药剂去除部分污染物。借助于导流筒8实现中间进水方式,提高了污水的混合均匀性。
25.优选的:
26.导流筒8包括直筒81和扩张筒82,进水口84开设于直筒81上,进水管6与直筒81通过进水口84连通,直筒81位于扩张筒82上方,且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污水经进水管6(dn50mm,管中心高1.55m)进入导流筒8,再经直筒81、扩张筒82输出,污水流经的管径逐渐递增,有效减弱了污水压力,也降低了污水流速,有利于促进其混合与静置沉降效果。
27.导流筒8下方设置有发散片83,发散片83为三棱锥结构,且尖端居上,发散片83位于导流筒8的出口下方,喷涌而出的污水经尖端向上的三棱锥结构发散片83分散后,污水向四周均匀上流,颗粒等可沉降物下沉,提高了沉降效率。
28.上述导流筒8可采用如图5所示规格:直筒41内径d1为200mm,直筒的上端距离进水口84的距离l1为450mm,直筒总长度为l1(450mm) l2(280mm)=730mm;扩张筒82长度l3为270mm,内径d2为270mm;导流筒8底部开口与发散片83底部之间距离l4为200mm,内径d3为350mm,锥角θ为17
°

29.作为一个备选方案:结合图2,初沉池9由柱段91和锥段92两部分构成,柱段91居上,锥段92居下,初沉池9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污水进行初步沉降处理,以较宽的柱段91为初始接触反应空间,既缓解了进水冲击,又提高了进水的混合均匀性,而伴随自上而下的沉积作用,下方设置为锥段92则有利于聚集沉降的污泥等不溶物。
30.优选的:结合图3,初沉池9连接有排泥管7(dn50mm),排泥管7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喇叭管72、主管71和排放管73,喇叭管72位于初沉池9底部,距离初沉池9底部距离h2为150mm,主管71竖直安装在喇叭管上,长度h1为200mm,排放管73水平设置。该结构设置,即实现污泥的快速吸出与排放,降低污泥提取泵压,又避免污泥堵塞排泥管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