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行程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20: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行程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2.固定装置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被夹持物的形状尺寸各异,在紧固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被夹持物的形状尺寸,频繁更换不同的紧固装置。现有的紧固装置中,通用性不高,结构复杂,拆装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行程紧固装置,以部分或全部地改善、甚至解决相关技术中难以适应不同形状尺寸夹持物的紧固、拆装复杂的问题。
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5.本技术的示例提供了一种多行程紧固装置,包括:
6.第一夹具,第一夹具具有沿预设方向设置的两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具有延伸至第一夹具边缘的缺口;
7.第二夹具,第二夹具连接有与两个通孔配合的两个立柱,且两个立柱中的一者通过缺口与其中一个通孔配合,其中一个立柱设置有第一卡齿,第一卡齿用于限制第一夹具与其中一个立柱接触的接触位置;
8.调节器,调节器用于在另一个立柱的选定位置限制第一夹具沿另一个立柱的轴线方向远离第二夹具。
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利用多行程紧固装置,在紧固或拆卸被夹持物时,通过缺口实现第一夹具和两个立柱中的一者的分离或结合,操作方便。
10.在其中一个立柱中设置第一卡齿,通过第一卡齿限制第一夹具与设置有第一卡齿的立柱相接触的接触位置,并设置调节器,限制第一夹具沿另一个立柱的轴线远离第二夹具方向的运动(即调节器能够沿立柱的轴线方向运动,并在该立柱的某一位置处,限制第一夹具沿该立柱轴线方向远离第二夹具),进而调节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的距离,以此实现不同形状尺寸被夹持物的紧固。
11.利用该多行程固定装置,可以实现不同形状尺寸的夹持物的紧固,在被夹持物的夹持和取出过程中,操作简单。
12.结合第一方面,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与设置有第一卡齿的立柱相配合的通孔中设置第二卡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啮合。
1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与设置有第一卡齿的立柱相配合的通孔中设置第二卡齿,通过第二卡齿与第一卡齿的配合,以此限制第一夹具与设置有第一卡齿的立柱相接触的接触位置。通过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的配合,卡齿间的啮合作用能够更好的将第一夹具固定在与第一卡齿相接触的相应位置,卡紧效果好。通过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的配合,可以不受通孔的高度限制,立柱中第一卡齿连续分布的越多,第一夹具与立柱接触的接触位置越多,
能够增加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距离的调节精度。
14.结合第一方面,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齿具有沿其中一个立柱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台阶,相邻台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与设置有第一卡齿的立柱相配合的通孔的高度。
15.结合第一方面,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缺口设置于与设置有第一卡齿的立柱相配合的通孔处。
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两个相邻台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与设置有第一卡齿的立柱相配合的通孔的高度,能够将第一夹具中该通孔所处的一端固定在两个台阶之间,进而限制第一夹具与该立柱接触的接触位置。并且,立柱中两个相邻台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与该立柱相配合的通孔的高度,能够增大该通孔与该立柱接触的接触面积(如果两相邻台阶之间的距离小于通孔的高度,则通孔卡在两相邻的台阶之间时,通孔的上表面与上台阶的斜边呈线接触,通孔的下表面与下台阶的斜边也呈线接触,通孔的中部不与立柱接触,通孔两端的集中作用力较强,增加通孔以及台阶的磨损),减小通孔及第一卡齿的磨损。
17.并将缺口设置在与设置有第一卡齿的立柱相配合的通孔处,通过缺口将立柱中相邻两台阶之间的部分卡进或退出通孔,操作方便。
18.结合第一方面,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具呈平板状;
19.结合第一方面,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夹具呈平板状。
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第一夹具、第二夹具中的一者或两者设置成平板状,能够增大第一夹具或第二夹具与被夹持物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被夹持物在紧固的过程中,由于受力过于集中而发生损伤或损坏。
21.结合第一方面,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具设置有第一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具有用于与被夹持物接触的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为弧形面。
22.结合第一方面,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夹具设置有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具有用于与被夹持物接触的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为弧形面。
2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中设置夹持部,提供被夹持物的夹持位置,将用于与被夹持物接触的接触面设置成弧形面,在紧固不同直径的被夹持物时,被夹持物中的曲面能够与夹持部的弧形面贴合,增加夹持部与被夹持物的接触面积,避免被夹持物的损伤。除此之外,接触部的弧形面还能够防止被夹持物在紧固过程中的滑动,进一步增强紧固装置对被夹持物品的紧固作用。
24.结合第一方面,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缺口沿预设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至第一夹具的边缘。
2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将通孔处的缺口沿预设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至第一夹具的边缘,在紧固或取出被夹持物时,将第一夹具缺口所处的一端沿缺口的延伸方向旋转,便可将开设有缺口的通孔卡进或退出相应的立柱。在取出被夹持物时,可以在不用将另一不开设有缺口的通孔从相应的立柱处取出的情况下,通过沿缺口的延伸方向旋转,便可将开设有缺口的通孔退出相应的立柱(若缺口沿预设方向延伸至第一夹具的边缘,由于第一夹具为刚性件,不能伸缩变形,在沿缺口退出立柱的过程中,需要先调整调节器,使第一夹具与被
夹持物产生松动,将不开设有缺口的通孔从所处位置提升至一定位置,使第一夹具中处于两立柱之间的部分增长,足够开设有缺口的通孔沿缺口退出立柱的合适位置。通孔的孔径越大,越容易调节)。
26.结合第一方面,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节器为蝶形螺母,第一立柱设置有与蝶形螺母相配合的丝牙。
2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蝶形螺母便于安装与拆卸,在拧紧或拧松的过程中可以不用借助辅助工具(如扳手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行程紧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行程紧固装置的俯视图;
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行程成紧固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行程紧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多行程紧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34.图标:100-多行程紧固装置;10-第一夹具;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缺口;14-第一夹持部;15-第二卡齿;20-第二夹具;21-第一立柱;22-第二立柱;23-第一卡齿;24-第二夹持部;30-调节器;200-被夹持物。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36.以下针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行程固定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37.固定装置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被夹持物的形状尺寸存在较大差异,在紧固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被夹持物的形状尺寸,更换不同的紧固装置。现有的紧固装置中,通用性不高,结构复杂,拆装不够灵活。
38.因此,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多行程紧固装置,通过调节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的距离来实现不同形状尺寸被夹持物的紧固。为了简化紧固或者拆卸被夹持物的操作过程,以及实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距离的调节,在第一夹具的两个通孔中的一者处设置延伸至第一夹具边缘的缺口,在第二夹具中设置与两个通孔配合的两个立柱,使得第一夹具可以沿缺口退出或套入相应的立柱,操作简单。并且在其中一个立柱上设置卡齿,立柱上的卡齿能够限制第一夹具与该立柱接触的接触位置;并设置调节器,能够在立柱的选定位置处,限制另一个通孔沿该立柱轴线方向远离第二夹具,以此实现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距离的调节,实现不同形状尺寸被夹持物的夹持。
39.基于此,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便于夹持不同形状尺寸被夹持物的多行程紧固装置。多行程紧固装置,包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以及调节器。
40.其中,第一夹具具有沿预设方向设置的两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具有延伸至第一夹具边缘的缺口;
41.其中,第二夹具连接有与两个通孔配合的两个立柱,且两个立柱中的一者通过缺口与其中一个通孔配合,其中一个立柱设置有第一卡齿,第一卡齿用于限制第一夹具与其中一个立柱接触的接触位置;
42.其中,调节器用于在另一个立柱的选定位置限制第一夹具沿另一个立柱的轴线方向远离第二夹具。
43.为了增加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与被夹持物的接触面积,方便被夹持物的放置,增强多行程紧固装置的紧固能力,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一夹具、第二夹具中的一者或两者设计成平板状。进一步地,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中设置夹持部,为夹持物提供夹持区域,将夹持部中用于与被夹持物接触的接触面设置成弧形的凹面(即弧形曲面的圆心位于夹持部之外),以增大夹具与被夹持物的接触面积,防止被夹持物的倾斜或滑动,以增强多行程紧固装置的紧固能力。
4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具、第二夹具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设置成棒状或条状,但是棒状或条状的夹具与被夹持物的接触面积较小,被夹持物容易发生倾斜,相互作用容易产生的较大的应力集中,进而导致被夹持物或者夹具的磨损或损坏。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被夹持物的滑动,可以在夹持部中用于接触被夹持物的接触面中设置防滑结构,例如防滑橡胶层。或者将接触面设置成平面,在平面中设置凸点,以增大接触平面与被夹持物接触的防滑性。
45.为了进一步方便被夹持物从多行程紧固装置中的拆卸,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通孔处的缺口沿第一夹具中两个通孔的预设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至第一夹具边缘设置,可以在不将另一通孔从立柱处取出或抬升的情况下,通过旋转,将第一夹具的一端沿缺口从立柱退出。
4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缺口沿第一夹具中两个通孔的预设方向延伸至第一夹具边缘设置。但是,由于夹具和立柱均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刚性件,在第一夹具的两个通孔均固定于立柱上的情况下,难以将第一夹具沿缺口退出立柱。需要先将其中一个通孔调整至足够第一夹具沿缺口退出的位置。比如将其中一个通孔沿立柱轴线远离第二夹具的方向抬升一定距离,使第一夹具相对倾斜,以增加第一夹具位于两个立柱之间的长度,进而便于第一夹具沿缺口退出立柱。相应的,通孔的孔径越大,越有利于调整第一夹具位于两个立柱之间的长度。
47.为了增大第二通孔与第二立柱的接触面积,减小第一夹具以及卡齿的磨损,增加多行程固定装置的耐用性,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卡齿中沿立柱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相邻台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一夹具中与该立柱配合的通孔的厚度,使得立柱中相邻台阶之间的部分能够套入相应的通孔内,避免由于第一夹具中通孔的高度过大,磨损台阶。
4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齿中两个相邻台阶之间的距离小于与设置有第一卡齿的立柱相配合的通孔的高度。相邻台阶之间的距离过小,在紧固过程中,通孔的上下边缘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台阶的边缘呈线接触,容易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进而磨损或损坏第一夹具或第一卡齿。为了增加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距离的可调性,台阶可以设置成
三角形,三角形的斜边能够增加第一夹具与立柱的接触位置。
49.为了进一步增加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间距离的可调性,在与设置有第一卡齿的立柱相配合的通孔中设置第二卡齿,通过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之间的啮合,限制第一夹具与立柱接触的接触位置。
50.为了在另一立柱的选定位置处限制第一夹具沿该立柱的轴线方向远离第二夹具,设置有调节器。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调节器为螺母,相应地,另一立柱设置有与螺母配合的丝牙,螺母能够沿另一立柱的轴线方向运动。螺母具有阻挡第一夹具远离第二夹具的部分,即螺母的尺寸大于相应通孔的尺寸,包括但不限于蝶形螺母。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调节器可以设置为u形夹,u形夹能够夹持在另一立柱沿轴线方向的不同位置处,u形夹的尺寸大于相应通孔的尺寸,以阻挡第一夹具远离第二夹具。
5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多行程紧固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52.实施例一
53.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行程紧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行程紧固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行程紧固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54.多行程紧固装置100,包括第一夹具10、第二夹具20以及调节器30。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实现不同形状尺寸的被夹持物200的紧固。为了便于调节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之间的距离,简化安装和拆卸过程,第二夹具20设置有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第一夹具10设置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通过调节第一通孔11沿第一立柱21轴线方向的位置,以及第二通孔12沿第二立柱22轴线方向的位置,来实现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之间距离的调节。并在第一通孔11或第二通孔12处设置延伸至第一夹具10边缘的缺口13,通过缺口13将第一通孔11套入或退出第一立柱21,或者通过缺口13将第二通孔12套入或退出第二立柱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第一夹具10进行详细的描述。
55.请参阅图1和图2,示例中,第一夹具10的整体外形呈矩形。本技术对第一夹具10的形状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第一夹具10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条状或杆状。示例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沿矩形平板长度方向的中线,分别设置于矩形平板的两端。为了便于第一通孔11或第二通孔12与第一立柱21或第二立柱22的配合,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椭圆的长度方向与矩形平板的长度方向一致,以增加第一夹具10处于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之间部分的可调性,进而方便通孔沿缺口13退出或套入立柱。
56.本技术对缺口13是开设在第一通孔11处还是开设在第二通孔12处,不做限制,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示例中,缺口13设置于第二立柱22处,缺口13同样贯穿矩形的第一夹具10的上下两个表面,使得第二立柱22能够通过缺口13套入第二通孔12内。
57.缺口13的延伸方向,本技术不做限制,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请参阅图3,示例中,缺口13设置于第二通孔12处,缺口13的延伸方向与矩形平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即沿着矩形平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至矩形平板的边缘。示例中,缺口13与第二通孔12的截面形状呈反l形,可以在第一立柱21套入第一通孔11的情况下,旋转第一夹具10,通过缺口13,将第二通孔12套入或者退出第二立柱22,实现被夹持物200于多行程紧固装置中的安装或拆卸。
5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方便第二通孔12套入或者退出第二立柱
22,缺口13的延伸路径可以设置成弧形,以适应第一夹具10的旋转。或者,缺口13沿矩形平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矩形平板的边缘,在此实现方式中,在将被夹持物200从多行程紧固装置100中拆卸时,需要先将第一夹具10中第一通孔11所处的一端沿第一立柱轴线方向抬升至一定高度,以增加第一夹具10处于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之间的部分的长度,进而将第二通孔12通过缺口13从第二立柱22中退出,以实现被夹持物200从多行程紧固装置100中的拆卸。为了进一步增加第一夹具10处于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之间的部分的长度,可以适当延长第一通孔11或第二通孔12沿矩形平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度。
59.由于第一夹具10用于与第二夹具20配合紧固被夹持物200,因此第一夹具10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需要具有用于紧固被夹持物200的第一夹持部14。请参阅图1,示例中第一夹持部14与第一夹具10为一个整体。第一夹持部14中用于与被夹持物200接触的接触面为弧形的凹面(即弧形曲面的圆心位于第一夹持部14之外)。
60.第一夹持部14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设计,第一夹持部14可以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一夹具10中,本技术不做限定。例如,第一夹持部14可以由具有特定形状尺寸的接触面的不同接触块组成,为了更好的紧固不同形状尺寸的被夹持物200,在夹持不同形状尺寸的被夹持物200时,可以更换相应的接触块,将接触块安装于第一夹具10。安装方式可通过螺钉连接等,本技术不做限定。
61.下面结合图1对第二夹具20进行详细描述。
62.第二夹具20连接有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的位置与第一夹具10中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所处的位置相对应,即第一立柱21能够套入第一通孔11以及第二立柱22能够套入第二通孔12。
63.示例中,第二夹具20呈矩形,本技术对第二夹具20的形状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第二夹具20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条状或杆状。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位于矩形平板的两端,与第二夹具20为一个整体,整体的截面形状呈“凹”字形。本技术对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与第二夹具2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可以与第二夹具20为分体式,第一立柱21和第二立柱22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方式与第二夹具20相连。
64.第二立柱22中沿第二立柱22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一卡齿23,第一卡齿23由数个沿第二立柱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三角形台阶组成。第一卡齿23能够限制第一夹具10中第二通孔12与第二立柱22接触的接触位置。三角形台阶中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边,能够增加第一夹具10与第二夹具20之间距离的可调性(第一夹具10可沿斜边向上或向下倾斜一定角度)。
65.示例中,第一卡齿23中相邻两个三角形台阶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通孔12的高度,第一夹具10中第二通孔12所处的一端卡在两个相邻的三角形台阶之间,以减小第一夹具10以及第一卡齿23的磨损。
66.本技术不对第一卡齿23的形状尺寸做限制,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67.第二夹具20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需要具有用于紧固被夹持物200的第二夹持部24。第一夹持部14与第二夹持部24共同形成被夹持物200的容纳空间。与第一夹持部14相同,本技术对第二夹持部24的形状及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示例中,第二夹持部24中用于与被夹持物200接触的接触面为弧形的凹面(即弧形曲面的圆心
位于第二夹持部24之外)。
68.第一卡齿23能够限制第一夹具10中第二通孔12与第二立柱22接触的接触位置,为了调节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之间的距离,本技术还设置有调节器30。调节器30能够与第一立柱21配合,调节第一夹具10中第一通孔11与第一立柱21接触的接触位置,以此实现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之间距离的调节。
69.调节器30需要具有能够阻挡第一通孔11沿第一立柱21轴线远离第二夹具方向运动的阻挡部分,并沿第一立柱21的轴线方向运动,限制第一通孔11与第一立柱21接触的接触位置。示例中,调节器30为蝶形螺母,并且第一立柱21加工有与该蝶形螺母相配合的丝牙。示例中,蝶形螺母的宽度大于第一通孔11的宽度,阻挡第一通孔11沿第一立柱21轴线远离第二夹具方向的运动。
70.实施例二
71.请参阅图4,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多行程紧固装置10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卡齿23中各个相邻台阶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通孔11的高度。
72.示例中,第一卡齿23设置于第二立柱22的外侧(与第一立柱21相对的一侧为内侧,与内侧相背的一侧为外侧。示例中为第二立柱22的最右侧),第一卡齿23的截面形状呈连续设置的锯齿形。第二通孔12与两个相邻的锯齿的边缘接触,相邻两个锯齿的边缘限制第二通孔12与第二立柱22接触的接触位置。锯齿形的斜边能够增加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距离的可调节性。
73.实施例三
74.请参阅图5,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多行程紧固装置100,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第二通孔12内设置有与第一卡齿23相啮合的第二卡齿15。
75.示例中,第一卡齿23中具有沿第二立柱22轴线方向连续设置的梯形台阶,相邻两梯形台阶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凹陷部。第二卡齿15的截面形状为与三角形凹陷部向契合的三角形台阶。第二卡齿15中的三角形台阶与第一卡齿23中的凹陷部相啮合,限制第二通孔12与第二立柱22接触的接触位置。
7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