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医用骨科术后辅助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8:34: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骨科术后辅助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2.骨科,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牵引是骨科辅助治疗的常用技术,它既是骨折复位的手段,也是维持复位的一种措施,牵引的原理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位,已达到复位和维持复位的目的。
3.现实生活当中,腿部骨头受伤,经过治疗后,需要对骨头进行牵引,这时需要到牵引设备,然而现有的腿部骨头牵引设备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现有的牵引设备只能单对一个方面进行骨头牵引,无法同时实现小腿和脚踝处骨头的牵引,在进行小腿和脚踝的牵引时,需要分开操作,不仅加大了病人的痛苦,而且降低了骨科牵引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医用骨科术后辅助牵引装置,不仅能够对腿部进行牵引,也能对小腿和脚踝处进行牵引,适用性强,治疗效果好。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医用骨科术后辅助牵引装置,包括底座、座椅和两个牵引装置,所述座椅固定在底座上侧的中部,所述座椅包括坐垫和靠背,所述靠背与坐垫转动连接,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定位头和定位杆,两个牵引装置的定位头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侧的左前方和左后方,所述定位的一端与定位头固定连接,另一端的下侧固定有万向轮,所述定位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上侧固定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有膝托,所述第二套环的上侧固定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右端滑动插接有l型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自由端固定有踝托板,所述踝托板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脚托板,所述脚托板的底侧转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自由端与套筒转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套筒内部的左端转动连接移动管,所述移动管的左端封口且固定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置于套筒外部,所述移动杆插接在套筒内的一端与移动管螺纹连接。
8.优选地,所述底座上侧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槽,两个牵引装置的定位头分别嵌入两个滑槽中。
9.优选地,所述踝托板、脚托板和靠背上均设有固定带。
10.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利用膝托板拖住膝盖的下侧,脚背紧贴脚托板,脚踝处放置在踝托板上,使用固定带固定,即可进行牵引,如需对小腿和脚踝处的骨头进行牵引时,只需调整第三伸缩杆的状态,并使脚托板向下旋转,即可对小腿和脚踝处的骨头进行牵引,适用性
强,治疗效果好。
12.(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头可在滑槽中滑动,以调整整个牵引装置的位置,方便将整个装置收纳起来,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牵引装置的正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牵引装置的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7.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脚托板1、第三伸缩杆2、转动手柄3、套筒4、第二伸缩杆5、万向轮6、固定带7、踝托板8、移动杆9、定位杆10、第二套环11、膝托板12、第一伸缩杆13、第一套环14、底座15、定位头16、坐垫17、滑槽18、移动管19。
18.如图1所示的,一种医用骨科术后辅助牵引装置,包括底座15、座椅和两个牵引装置,座椅固定在底座15上侧的中部,座椅包括坐垫17和靠背,靠背与坐垫17转动连接,靠背上设有固定带7,牵引装置包括定位头16和定位杆10,底座15上侧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槽18,两个定位头16分别嵌入两个滑槽18中,定位的一端与定位头16固定连接,另一端的下侧固定有万向轮6,定位杆10上滑动套设有第一套环14和第二套环11,第一套环14的上侧固定有第一伸缩杆13,第一伸缩杆13的自由端固定有膝托,第二套环11的上侧固定有第二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5的自由端固定有套筒4,套筒4的右端滑动插接有l型的移动杆9,套筒4内部的左端转动连接移动管19,移动管19的左端封口且固定有转动手柄3,转动手柄3置于套筒4外部,移动杆9插接在套筒4内的一端与移动管19螺纹连接,移动杆9的自由端固定有踝托板8,踝托板8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脚托板1,脚托板1的底侧转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杆2,第三伸缩杆2的自由端与套筒4转动连接,踝托板8和脚托板1上均设有固定带7。
19.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0.在使用时,病人坐在座椅上,背靠靠背,使用固定带7固定病人身躯,然后使两只脚分别放置在两个牵引装置上,调整第一套环14和第二套环11的位置以及第一伸缩杆13和第二伸缩杆5的状态,使膝托板12拖住膝盖的下侧,脚背紧贴脚托板1,脚踝处放置在踝托板8上,使用固定带7固定,即可进行牵引,如需对小腿和脚踝处的骨头进行牵引时,只需调整第三伸缩杆2的状态,并使脚托板1向下旋转,即可对小腿和脚踝处的骨头进行牵引,适用性强,治疗效果好。
2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骨科术后辅助牵引装置,包括底座、座椅和两个牵引装置,所述座椅固定在底座上侧的中部,所述座椅包括坐垫和靠背,所述靠背与坐垫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定位头和定位杆,两个牵引装置的定位头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侧的左前方和左后方,所述定位的一端与定位头固定连接,另一端的下侧固定有万向轮,所述定位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上侧固定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有膝托,所述第二套环的上侧固定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右端滑动插接有l型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自由端固定有踝托板,所述踝托板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脚托板,所述脚托板的底侧转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自由端与套筒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骨科术后辅助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部的左端转动连接移动管,所述移动管的左端封口且固定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置于套筒外部,所述移动杆插接在套筒内的一端与移动管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骨科术后辅助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侧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槽,两个牵引装置的定位头分别嵌入两个滑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骨科术后辅助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踝托板、脚托板和靠背上均设有固定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骨科术后辅助牵引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底座、座椅和两个牵引装置,座椅固定在底座上侧的中部,牵引装置包括定位头和定位杆,两个牵引装置的定位头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侧的左前方和左后方,定位的一端与定位头固定连接,另一端的下侧固定有万向轮,定位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第二套环的上侧固定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有套筒,套筒的右端滑动插接有L型的移动杆,移动杆的自由端固定有踝托板,踝托板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脚托板,脚托板的底侧转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仅能够对腿部进行牵引,也能对小腿和脚踝处进行牵引,适用性强,治疗效果好。果好。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鹏 高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0.11
技术公布日:2022/3/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