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带有监控界面的简易转运呼吸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15:24: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监控界面的简易转运呼吸机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每年约有近60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此类患者在复苏成功或全麻手术后面临转运的问题,转运途中保证肺部通气量尤为重要,但是在大型医院内需要转运或临时急救的患者无法依赖大型设备和仪器,传统的办法是使用捏皮球简易呼吸装置,简易呼吸机构造简单,在转运途中没法保证肺部通气量,也没法检测生命体征,所以产生的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因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带有监控界面的简易转运呼吸机装置,包括了简易呼吸机和监护装置,监护装置是通过将显示屏和测试仪器相结合,在转运途中可以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模数转化的信号显示在屏幕上,起到了在转运途中监护的作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监控界面的简易转运呼吸机装置,包括监护装置本体,还包括安装在监控装置本体上的简易呼吸机,所述监护装置包括显示屏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有若干信号端,所述信号端上连接有测试仪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测试仪器电连接,测试仪器发出的信号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5.优选的,所述简易呼吸机包括气囊机构,所述气囊机构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且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相通,氧气可以从进气口进入,从出气口呼出。
6.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上还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微型氧气瓶,所述微型氧气瓶与简易呼吸机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简易呼吸机包括气囊机构和面罩,所述气囊机构的两端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且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相通,所述面罩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微型氧气瓶与进气口相连通,氧气由进气口进入气囊机构再通过出气口进入面罩为病人提供氧气。
8.优选的,所述气囊机构还包括透明塑料外壳和柔性气囊,所述透明塑料外壳设置在所述柔性气囊的外部,用于保护柔性气囊,所述透明塑料外壳的两端的开口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相连,所述柔性气囊的两端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相连通。
9.优选的,所述简易呼吸机还包括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用于挤压柔性气囊,可以保证均匀的氧气通气量,并且由于杠杆原理更省力。
10.优选的,所述杠杆机构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透明塑料外壳和所述柔性气囊的夹层内部,用于在夹层内部活动。
11.优选的,所述杠杆机构还包括手动杠杆和活动杆,所述气囊机构上还设有通孔,所述活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压板相连,另一端与手动杠杆相连,使用时,通过手动杠杆撬动活动杆,从而带动压板做往复运动,均匀的挤压柔性气囊。
12.优选的,所述柔性气囊内部设有弹簧,由于简易呼吸机长期储存,柔性气囊经常是压缩的,并且由于囊壁长期处于变形的状态,有很大的破裂的可能,在柔性气囊的内部设置弹簧可以帮助气囊复原,保持原有形态,延长柔性气囊的使用寿命。
13.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上设有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和第三信号端,分别用于连接血压计,心率测试仪和血氧饱和度测量仪,可以在转运途中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并显示在屏幕上。
14.优选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有单向阀门,进气口只进不出,出气口只出不进,预防在柔性气囊复原时倒吸病人肺部空气,所述出气口和面罩的连接通道上设有排气口,用于排出病人呼出的气体。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呼吸机装置里设置监护机构,监护机构包括了显示屏和控制箱,控制箱上有三个信号端,分别用于连接血压计,心率测试仪和血氧饱和度测量仪,可以在转运途中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并显示在屏幕上,通过将测试仪器和显示屏电连接,使测试仪器发出的信号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可以在转运途中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帮助临床医师随时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能及时检测病情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治疗时机。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个可以用于挤压气囊的手动杠杆,握紧手动杠杆气囊收缩辅助吸气一次,松开手动杠杆气囊自动复原使氧气通过进气口重新充满气囊,保证均匀的氧气通气量,并且由于杠杆原理更省力。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柔性气囊外部设置一个透明透明塑料外壳,可以保护柔性气囊由于受到碰撞而破裂。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柔性气囊内部设置弹簧,帮助气囊复原保持原有形态,延长柔性气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监控界面的简易转运呼吸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监控界面的简易转运呼吸机装置中未下压状态简易呼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监控界面的简易转运呼吸机装置中下压状态简易呼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简易呼吸机;101、面罩;102、进气口;103、出气口;104、透明塑料外壳;105、柔性气囊;106、弹簧;107、压板;108、通孔;109、活动杆;110、手动杠杆;111、排气口;2、监护装置本体;3、显示屏;4、控制箱;401、第一信号端;402、第二信号端;403、第三信号端;5、微型氧气瓶;6、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监控界面的简易转运呼吸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监护装置本体2,还包括安装在监控装置本体上的简易呼吸机1,所述监护装置包括显示屏3和控制箱4,所述控制箱4上设有第一信号端401,第二信号端402和第三信号端403,分别电连接血压计,心率测试仪和血氧饱和度测量仪等测试仪器,控制箱4上还安装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上安装了微型氧气瓶5。在转运途中,将转运患者固定在床旁安装好管道,绑好血压计袖带,接好心率测试仪和血氧饱和度测量仪,然后连接简易呼吸机1和微型氧气瓶5,利用简易呼吸机1帮助急救病人心肺复苏,同时可以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并显示在屏幕上,可以在转运途中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帮助临床医师随时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及时调整呼吸机的氧气通气量和通气频率,能及时检测病情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治疗时机。并且由于呼吸机为手动的简易呼吸机1,不需要插电,不需要参数校对,不需要专业人员培训及专业人员维护和保养,且此方法安全、简单、方便,还可以实时监控病人体征。
26.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监控界面的简易转运呼吸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简易呼吸机1包括气囊机构和面罩101,所述气囊机构的两端设有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3,且所述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3相通,所述面罩101与所述出气口103相连通,所述微型氧气瓶5与进气口102相连通,所述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3处均设有单向阀门,所述出气口103和面罩101的连接通道上设有排气口111。所述气囊机构还包括透明塑料外壳104和柔性气囊105,所述透明塑料外壳104设置在所述柔性气囊105的外部,用于保护柔性气囊105,所述透明塑料外壳104的两端的开口与所述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3相连,所述柔性气囊105的两端与所述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3相连通。此外,所述简易呼吸机1还包括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用于挤压柔性气囊105,所述杠杆机构包括手动杠杆110、活动杆109和压板107,所述压板107设置在所述透明塑料外壳104和所述柔性气囊105的夹层内部,所述活动杆109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108与所述压板107相连,另一端与手动杠杆110相连,所述柔性气囊105内部设有弹簧106。
27.具体的,在帮助病人做一次辅助吸气时按压手动杠杆110,活动杆109在手动杠杆110的撬动下在通孔108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压板107做向下运动挤压柔性气囊105,由于进气口102为单向阀门,氧气只进不出,因此柔性气囊105内部的氧气会由出气口103进入面罩101进而给病人提供氧气,病人呼气时气体从排气口111排出,由于出气口103为单向阀气体只出不进,因此病人呼出的气体不会进入气囊内部。杠杆原理可以使柔性气囊105压缩的过程更省力,并且可以保证均匀的氧气通气量。松开杠杆,压板107向上运动,柔性气囊105从进气口102倒吸氧气复原重新充满氧气,并且柔性气囊105内部设置的弹簧106可以帮助气囊复原,保持原有形态,柔性气囊105外部的透明塑料外壳104也可以保护柔性气囊105碰撞受损伤,弹簧106和透明塑料外壳104可以延长柔性气囊105的使用寿命。
28.工作原理:
29.使用时,将面罩101扣紧在病人的口鼻上,通过按压手动杠杆110帮助病人吸气,活动杆109在手动杠杆110的撬动下在通孔108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压板107做向下运动挤压柔性气囊105,使柔性气囊105中的氧气经出气口103进入面罩101从而给病人提供氧气,一次吸气后,病人自主呼吸,病人呼出的气体从排气口111排出,同时松开杠杆,压板107向上运
动柔性气囊105复原,由于柔性气囊105内部负压氧气重新从进气口102进气充满气囊,从而帮助病人心肺复苏,同时病人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可通过信号端将信号显示在显示屏3上,可以对病人的病情实时监控,可根据监控情况调整简易呼吸机1的通气量和频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