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驾驶室以及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09:19: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驾驶室以及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2.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0-25210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驾驶室的轮式装载机。在轮式装载机中设置有上翻机构以及倾斜机构,该上翻机构用于使与扶手一体的控制台从在就坐于驾驶座的操作员的侧方配置的姿态(通常姿态)向相对于驾驶座上翻了的姿态(上翻姿态)变化,该倾斜机构用于对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的角度进行调整。
3.在先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5210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7.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轮式装载机中,根据上翻机构与倾斜机构的关系,有时伴随由倾斜机构进行的控制台的角度调整,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的倾斜也发生变化。在上述那样的情况下,有可能由于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与驾驶座的靠背等的干涉,而对控制台的动作产生限制,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扶手的一部分对出入驾驶座的操作员的动作路线造成干扰。
8.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轮式装载机中,未设置对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进行约束的构件。在该情况下,有可能由于在轮式装载机的运转时产生的振动等,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发生位置偏移。
9.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的倾斜恒定、并且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不容易发生位置偏移的驾驶室、以及具备这样的驾驶室的作业车辆。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1.根据本公开的驾驶室具备控制台、基座构件、以及倾斜机构。控制台设置于驾驶座的侧方。基座构件具有支承部。基座构件通过支承部将控制台支承为能够在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之间转动。控制台在第一姿态下相对于支承部朝向前方配置。控制台在第二姿态下相对于支承部朝向上方配置。倾斜机构具有卡合部。卡合部与被设为第一姿态的控制台卡合,且与被设为第二姿态的控制台分离。倾斜机构能够调整被设为第一姿态的控制台的角度。
12.根据本公开的作业车辆具备上述的驾驶室。
13.发明效果
14.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使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的倾斜恒定、并且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不容易发生位置偏移的驾驶室、以及具备这样的驾驶室的作业车辆。
附图说明
15.图1是示出轮式装载机的侧视图。
16.图2是示出图1中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座周围的构造(控制台的通常姿态时)的侧视图。
17.图3是示出图1中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座周围的构造(控制台的通常姿态时)的主视图。
18.图4是示出图1中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座周围的构造(控制台的上翻姿态时)的侧视图。
19.图5是示出图1中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座周围的构造(控制台的上翻姿态时)的主视图。
20.图6是示出通过倾斜机构被调整至标准角度的控制台的侧视图。
21.图7是示出通过倾斜机构被调整至前倾角度的控制台的侧视图。
22.图8是示出通过倾斜机构被调整至后倾角度的控制台的侧视图。
23.图9是示出沿图6中的ix-ix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时的基座构件以及倾斜机构的剖视图。
24.图10是示出沿图6中的x-x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时的基座构件以及倾斜机构的剖视图。
25.图11是将图6中的由双点划线xi围起的范围放大示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参照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于其的构件标注有相同的编号。
27.图1是示出轮式装载机的侧视图。首先,对轮式装载机10的整体构造进行说明。
28.如图1所示,轮式装载机10具有前车架12、后车架14、前轮27、后轮28、工作装置16、驾驶室(cab)30、以及发动机罩17。驾驶室30具有驾驶座41。
29.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是就坐于驾驶室30内的驾驶座41的操作员的前后方向。就坐于驾驶座41的操作员的正面方向是前方,就坐于驾驶座41的操作员的背后方向是后方。左右方向(侧方)是就坐于驾驶座41的操作员的左右方向。就坐于驾驶座41的操作员朝向正面时的右侧是右方,就坐于驾驶座41的操作员朝向正面时的左侧是左方。上下方向是与包含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平面正交的方向。地面所在的一侧是下方,天空所在的一侧是上方。
30.通过前车架12以及后车架14构成铰接构造的车身车架。前车架12设置于后车架14的前方。前车架12通过中心销(未图示)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后车架14。前车架12相对于后车架14的转动中心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
31.前车架12以及后车架14通过转向缸(未图示)连结。转向缸左右成对设置。通过转向缸进行伸缩驱动,前车架12以上述的中心销为中心左右转动。
32.前轮27以及后轮28是轮式装载机10的行驶轮。前轮27设置于前车架12。前轮27左右成对设置。后轮28设置于后车架14。后轮28左右成对设置。
33.工作装置16设置于前车架12。工作装置16具有动臂21、铲斗24、动臂缸25、双臂曲
柄22、铲斗缸26、以及连杆23。
34.驾驶室30以及发动机罩17设置于后车架14。驾驶室30设置于工作装置16的后方。发动机罩17设置于驾驶室30的后方。在发动机罩17内收容有工作油箱、发动机、液压泵以及空气滤清器等。
35.驾驶室30划分形成供操作员搭乘的室内空间。在驾驶室30的侧面设置有门32。门32设置于驾驶室30的左侧面。门32在操作员进入或离开驾驶室30时开闭。驾驶座41设置于驾驶室30划分形成的室内空间。操作员在驾驶室30内就坐于驾驶座41来操作轮式装载机10。
36.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也可以应用于驾驶座设置于外部空间的类型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
37.图2是示出图1中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座周围的构造(控制台的通常姿态时)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图1中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座周围的构造(控制台的通常姿态时)的主视图。
38.如图2以及图3所示,驾驶座41具有坐垫43、椅背42、头枕44、悬架机构部46。
39.坐垫43沿水平方向横置设置。坐垫43是供操作员坐下的座椅部位。椅背42以从坐垫43的后端部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设置。椅背42是成为操作员的靠背的座椅部位。头枕44安装于椅背42的上端部。头枕44是支承操作员的头部的座椅部位。
40.悬架机构部46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驾驶室30的底板面fl与坐垫43之间。悬架机构部46弹性地支承坐垫43。
41.驾驶室30还具有控制台51。控制台51设置于驾驶座41的侧方。控制台51设置于驾驶座41的左侧方。控制台51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于驾驶座41与门32(参照图1)之间。控制台51设置于比坐垫43靠上方处。控制台51具有前后方向成为长边方向、左右方向成为短边方向的长条形状。
42.控制台51具有主车架52、扶手53、操作杆支承部54、操作杆55、下部车架57、以及限制器58。
43.主车架52由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车架体构成。扶手53由主车架52支承。扶手53设置于主车架52的上方。扶手53具有由聚氨酯泡沫等构成的缓冲件,用作操作员的搭肘部。
44.操作杆支承部54与主车架52的前端部连接。操作杆支承部54呈大致长方体的外观。操作杆支承部54按照以驾驶室30的底板面fl为基准的操作杆支承部54的高度越从主车架52趋向前方则变得越低的前倾姿态设置。
45.操作杆55是由操作员为了使轮式装载机10进行动作而操作的操作部。操作杆55具有进行倾倒操作的杆形状。操作杆55为了使前车架12和后车架14进行转动动作而被操作。操作杆55由操作杆支承部54支承。操作杆55相对于操作杆支承部54的顶面朝向上方突出。操作杆55设置于扶手53的前方。操作杆55也可以是为了使工作装置16进行动作而被操作的操作部。
46.下部车架57由与主车架52一体的车架体构成。下部车架57设置于主车架52的底部。下部车架57从主车架52朝向下方突出。下部车架57设置于扶手53的下方。
47.限制器58安装于下部车架57。限制器58设置于下部车架57的下端部。限制器58设置于扶手53的下方。限制器58设置于比操作杆55以及操作杆支承部54靠后方处。限制器58
具有爪部(未图示),该爪部与后述的锁销73能够卡合。
4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的控制台上也可以不设置操作杆等操作部。在本公开中的控制台上也可以不设置扶手。
49.图4是示出图1中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座周围的构造(控制台的上翻姿态时)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图1中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座周围的构造(控制台的上翻姿态时)的主视图。
50.如图2至图5所示,驾驶室30还具有基座构件61。基座构件61作为支承控制台51的基座而设置。基座构件61与悬架机构部46连接。
51.基座构件61具有横板部62、纵板部63、后板部65(参照图5)、对置部66、以及支承部67。
52.横板部62具有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板形状。横板部62紧固连结于悬架机构部46的上端部。横板部62从悬架机构部46的上端部向左方伸出。纵板部63具有与左右方向相交的板形状。纵板部63从横板部62的左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纵板部63在驾驶座41的侧方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53.后板部65具有与前后方向相交的板形状。后板部65从纵板部63的后端部起在左右方向上向远离驾驶座41的方向延伸。后板部65从纵板部63的后端部朝向左方延伸。对置部66具有与左右方向相交的板形状。对置部66从后板部65的左端部朝向前方延伸。对置部66在左右方向上与纵板部63隔开间隔地对置。
54.如图5所示,支承部67具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轴形状。支承部67具有圆柱形状。支承部67的轴向上的一端(右端部)与纵板部63连接,支承部67的轴向上的另一端(左端部)与对置部66连接。支承部67架设于纵板部63与对置部66之间。
55.如图2至图5所示,支承部67在前后方向上设置于靠近基座构件61的后端部的位置。支承部67设置于比坐垫43靠后方处。支承部67设置于比坐垫43靠上方处。支承部67设置于比横板部62靠上方处。
56.基座构件61通过支承部67将控制台51支承为能够转动。支承部67通过插通于主车架52(参照图5)而将控制台51支承为能够转动。控制台51能够以转动中心轴201为中心转动。支承部67在转动中心轴201的轴上延伸。
57.控制台51能够在通常姿态(图2以及图3所示的控制台51的姿态)与上翻姿态(图4以及图5所示的控制台51的姿态)之间转动。
58.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通常姿态下,控制台51相对于支承部67朝向前方配置。控制台51在就坐于驾驶座41的操作员的侧方配置。操作杆55以及扶手53沿前后方向排列。扶手53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操作杆55与支承部67之间。
59.在就坐于驾驶座41的操作员驾驶轮式装载机10时,控制台51被设为通常姿态。在就坐于驾驶座41的操作员将扶手53用作搭肘部时,控制台51被设为通常姿态。在就坐于驾驶座41的操作员操作操作杆55时,控制台51被设为通常姿态。
60.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上翻姿态下,控制台51相对于支承部67朝向上方配置。控制台51在椅背42的侧方以从支承部67向上方立起的方式设置。扶手53位于比坐垫43靠后方处。操作杆55以及扶手53沿上下方向排列。扶手53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操作杆55与支承部67之间。
61.在操作员落座或离开驾驶座41时,控制台51被设为上翻姿态。由此,操作员能够不
受控制台51阻碍地而顺畅地进行落座或离开驾驶座41的动作。
62.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控制台51的转动中心轴201与驾驶室30的底板面fl之间假定有延伸铅垂线251。在从铅垂线251起向以转动中心轴201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测定角度的情况下,以转动中心轴201为中心而铅垂线251与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51构成的角度比以转动中心轴201为中心而铅垂线251与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构成的角度大。
63.图6是示出通过倾斜机构被调整至标准角度的控制台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通过倾斜机构被调整至前倾角度的控制台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通过倾斜机构被调整至后倾角度的控制台的侧视图。
64.如图6至图8所示,驾驶室30还具有倾斜机构71。倾斜机构71构成为能够调整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的角度。
65.倾斜机构71具有可动部72。可动部72具有与纵板部63平行的板形状。可动部72从侧方重叠于纵板部63。纵板部6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驾驶座41与可动部72之间。可动部72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纵板部63与对置部66之间。可动部72设置于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的下方。
66.可动部72构成为能够转动。可动部72被支承部67支承为能够转动。支承部67通过插通于可动部72(参照图5)而将可动部72支承为能够转动。可动部72能够以转动中心轴201为中心转动。
67.倾斜机构71还具有安装台74、锁销73、以及第一限位器75。安装台74从可动部72朝向侧方(左方)突出。安装台74在左右方向上以隔着可动部72的方式设置于纵板部63的相反侧。安装台74与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的下部车架57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置。
68.锁销73与可动部72一体地设置。锁销73安装于安装台74。锁销73设置于从转动中心轴201向其半径方向分开的位置。锁销73以及限制器58设置于以转动中心轴201为中心的相同半径的圆弧上。锁销73具有从安装台74朝向上方突出的杆形状。
69.锁销73与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卡合。锁销73与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的限制器58卡合。通过限制器58与锁销73的卡合,从而控制台51被保持为通常姿态。
70.第一限位器75与可动部72一体地设置。第一限位器75安装于安装台74。第一限位器75位于比锁销73靠转动中心轴201的半径方向内侧处。第一限位器75与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下部车架57)抵接。由此,第一限位器75规定通常姿态侧的控制台51的转动端。
71.需要说明的是,在基座构件61安装有规定上翻姿态侧的控制台51的转动端的第二限位器68(参照图2)。控制台51能够抵接于第一限位器75的位置与抵接于第二限位器68的位置之间转动。控制台51转动的角度范围比可动部72转动的角度范围大。
72.图9是示出沿图6中的ix-ix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时的基座构件以及倾斜机构的剖视图。
73.如图6以及图9所示,在可动部72设置有多个销插入孔76。销插入孔76在左右方向上贯通可动部72。销插入孔76在转动中心轴201的轴向上贯通可动部72。多个销插入孔76彼此隔开间隔地排列。多个销插入孔76在转动中心轴201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排列。
74.驾驶室30还具有定位杆96。定位杆96安装于基座构件61。定位杆96为了将可动部72定位于在转动中心轴201的周向上错开的多个分度位置而由操作员操作。
75.定位杆96具有把持部97、臂部98、以及销86。臂部98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于纵板部63
与驾驶座41之间。臂部98由纵板部63支承为能够转动。臂部98被支承为能够以转动中心轴206为中心转动。转动中心轴206沿上下方向延伸。臂部98从转动中心轴206朝向前方呈臂状地延伸。
76.在臂部98的前端部设置有把持部97。把持部97设置于坐垫43的下方。把持部97在图6所示的俯视下从纵板部63露出。把持部97具有能够供操作员把持的形状。
77.销86安装于臂部98。销86从臂部98以能够进退的方式插通于纵板部63,并且朝向可动部72延伸。销86设置为能够相对于销插入孔76插拔。销86通过选择性地插入多个销插入孔76中的任一个,从而将可动部72固定。通过销86选择性地插入多个销插入孔76中的任一个,从而转动中心轴201的周向上的可动部72的位置被保持。
78.在控制台51的角度调整时,若操作员在把持把持部97的同时将定位杆96向远离可动部72的方向(图9中的箭头217所示的方向)转动,则销86从销插入孔76拔出。操作员通过使可动部72以转动中心轴201为中心转动,从而使与可动部72一体地设置的锁销73沿转动中心轴201的周向移动。
79.接下来,若操作员在把持把持部97的同时将定位杆96向接近可动部72的方向(图9中的箭头218所示的方向)转动,则销86插入销插入孔76。由此,可动部72被定位于与插入了销86的销插入孔76的位置对应的分度位置。通过以上的操作,限制器58与锁销73卡合的位置发生变化,因此能够调整通常姿态下的控制台51的角度。
80.代表性地,在图6中,示出了控制台51被调整至以驾驶室30的底板面fl为基准的扶手53的顶面的高度沿着前后方向恒定的标准角度的情况。在图7中,示出了控制台51被调整至以驾驶室30的底板面fl为基准的扶手53的顶面的高度越趋向前方而变得越低的前倾角度的情况。在图8中,示出了控制台51被调整至以驾驶室30的底板面fl为基准的扶手53的顶面的高度越趋向后方而变得越低的后倾角度的情况。
81.如图4以及图5所示,限制器58与锁销73的卡合被解除,控制台51被设为上翻姿态。锁销73与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51分离。锁销73与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51的限制器58分离。
82.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在控制台51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情况下,由于锁销73与控制台51的限制器58分离,因此伴随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的角度调整而发生的锁销73的位置的变化,不会对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51的倾斜造成影响。无论通常姿态下的控制台51的调整角度如何,均能够使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51的倾斜恒定。
83.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控制台51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情况下,锁销73与控制台51的限制器58卡合。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能够通过倾斜机构71牢固地固定控制台51。结果,即使在轮式装载机10的运转时产生了过大的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控制台51发生位置偏移。
84.另外,作为将可动部72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构件,共用将控制台51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支承部67。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能够简单地构成倾斜机构71中的可动部72的支承机构。
85.如图6至图8所示,驾驶室30还具有气弹簧91。气弹簧91与基座构件61以及控制台51连接。气弹簧91对控制台51进行施力以使控制台51从通常姿态向上翻姿态变化。
86.气弹簧91具有缸侧端部92、以及杆侧端部93。缸侧端部92连接于基座构件61。缸侧端部9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对置部66。缸侧端部92位于比支承部67(转动中心轴201)
靠下方处。杆侧端部93连接于控制台51。杆侧端部9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下部车架57。
87.如图2所示,在控制台51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情况下,气弹簧91在缸侧端部92与杆侧端部93之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在控制台51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情况下,气弹簧91在缸侧端部92与杆侧端部93之间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88.如图2以及图4所示,控制台51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情况下的缸侧端部92与杆侧端部93之间的气弹簧91的长度比控制台51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情况下的缸侧端部92与杆侧端部93之间的气弹簧91的长度短。
89.在使控制台51从通常姿态朝向上翻姿态转动时,杆侧端部93与下部车架57一起沿转动中心轴201的周向移动。此时,气弹簧91由于被封入至内部的压缩气体的反作用力而以缸侧端部92与杆侧端部93之间的长度增大的方式进行伸张动作。由此,从气弹簧91对控制台51作用使控制台51从通常姿态向上翻姿态变化的施力。
90.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操作员通过由气弹簧91的施力带来的辅助作用,而能够容易地使控制台51从通常姿态向上翻姿态进行动作。
91.另外,气弹簧91的缸侧端部92以及杆侧端部93分别与基座构件61的对置部66以及控制台51的下部车架57连接,因此即使在锁销73与限制器58的卡合时,也不直接对倾斜机构71作用来自气弹簧91的施力。因此,在进行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的角度调整的情况下,操作员能够在不会很大地受到来自气弹簧91的施力的影响的情况下使倾斜机构71的可动部72进行转动动作。由此,倾斜机构71的操作变得容易。
92.图10是示出沿图6中的x-x线上的向视方向观察时的基座构件以及倾斜机构的剖视图。
93.如图6以及图10所示,在可动部72设置有贯通孔77。贯通孔77在左右方向上贯通可动部72。贯通孔77在转动中心轴201的轴向上贯通可动部72。贯通孔77沿着转动中心轴201的周向呈长孔状延伸。转动中心轴201的周向上的贯通孔77的长度比转动中心轴201的半径方向上的贯通孔77的宽度大。
94.贯通孔77位于比多个销插入孔76靠转动中心轴201的半径方向内侧处。
95.倾斜机构71还具有螺栓78、螺母83、第一垫圈81及第二垫圈82、以及套管84。
96.螺栓78插入贯通孔77。螺栓78使用螺母83连接于基座构件61。
97.螺栓78具有头部79、以及轴部80。轴部80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形状。轴部80具有沿转动中心轴201的轴向延伸的轴形状。在轴部80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轴部80具有比转动中心轴201的半径方向上的贯通孔77的宽度小的直径。头部79设置于轴部80的端部。头部79具有比轴部80大的直径。
98.轴部80从隔着可动部72而与纵板部63相反一侧插入贯通孔77,并且插通于纵板部63。螺母83与从纵板部63突出的轴部80的部分螺合。
99.第一垫圈81以及第二垫圈82具有中空的平板形状。第一垫圈81以及第二垫圈82嵌合于轴部80。第一垫圈81以及第二垫圈82在轴部80的轴向上配置于可动部72的两侧。第一垫圈81以及第二垫圈82以从轴部80的轴向上的两侧夹持可动部72的方式设置。
100.第一垫圈81介于头部79与可动部72之间。第二垫圈82介于可动部72与纵板部63之间。可动部72以及纵板部63通过第二垫圈82而彼此不接触。套管84具有圆筒形状。套管84嵌合于轴部80。套管84在轴部80的半径方向上介于轴部80的外周面与贯通孔77的内周面之
间。套管84在轴部80的轴向上介于第一垫圈81与纵板部63之间。
101.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通过插入具有长孔形状的贯通孔77的轴部80、以及在轴部80的轴向上配置于可动部72的两侧的第一垫圈81及第二垫圈82,能够沿转动中心轴201的周向对可动部72进行引导,并且能够在转动中心轴201的轴向上对可动部72进行保持。由此,能够简单地构成倾斜机构71中的可动部72的支承机构。
10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本公开中的轴构件是螺栓78的轴部8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中的轴构件例如也可以是双头螺栓,在该情况下,可以是在双头螺栓的两端分别紧固螺母的结构。
103.图11是将图6中的由双点划线xi围起的范围放大示出的侧视图。在图11中,省略了图6中的气弹簧91的图示。
104.如图11所示,驾驶室30还具有传感器121。传感器121检测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传感器121安装于倾斜机构71。传感器121安装于可动部72。传感器121位于比锁销73以及第一限位器75靠转动中心轴201的半径方向内侧处。
105.传感器121使通过与检测对象接触来检测检测对象的接触式传感器。控制台51还具有检测件111。检测件111从主车架52朝向下方突出。传感器121通过与检测件111接触来检测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
106.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由于在一体地设置有锁销73的可动部72安装传感器121,因此无论可动部72的分度位置如何,传感器121与锁销73的位置关系均恒定。由此,能够与控制台51的角度调整无关地,由传感器121可靠地检测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
107.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传感器的种类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接触式,也可以是以不与检测对象接触的方式检测检测对象的非接触式传感器。
108.对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的驾驶室30以及轮式装载机10的结构以及效果进行集中说明。
109.驾驶室30具备控制台51、基座构件61、以及倾斜机构71。控制台51设置于驾驶座41的侧方。基座构件61具有支承部67。基座构件61通过支承部67而将控制台51支承为能够在作为第一姿态的通常姿态、与作为第二姿态的上翻姿态之间转动。控制台51在通常姿态下相对于支承部67朝向前方配置。控制台51在上翻姿态下相对于支承部67朝向上方配置。倾斜机构71具有作为卡合部的锁销73。锁销73与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卡合,且与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51分离。倾斜机构71能够调整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的角度。
110.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由于锁销73与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51分离,因此能够防止倾斜机构71中的控制台51的角度调整对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51的倾斜造成影响。由此,能够使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51的倾斜恒定。另外,由于锁销73与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卡合,因此能够通过倾斜机构71牢固地固定控制台51。由此,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不容易发生位置偏移。
111.另外,倾斜机构71还具有能够转动的可动部72。在可动部72一体地设置有锁销73。
112.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通过可动部72进行转动,从而一体地设置于可动部72的锁销73也沿可动部72的转动中心轴201的周向移动。由此,控制台51相对于锁销73的卡合位置发生变化,因此能够调整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的角度。
113.另外,可动部72被支承部67支承为能够转动。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由于可动部72
被与控制台51共用的支承部67支承为能够转动,因此能够简单地构成倾斜机构71中的可动部72的支承机构。
114.另外,在可动部72设置有贯通孔77。贯通孔77沿可动部72的转动中心轴201的轴向贯通。贯通孔77沿着可动部72的转动中心轴201的周向呈长孔状延伸。倾斜机构71还具有作为轴构件的螺栓78的轴部80、以及第一垫圈81及第二垫圈82。轴部80插入贯通孔77。轴部80连接于基座构件61。第一垫圈81以及第二垫圈82嵌合于轴部80。第一垫圈81以及第二垫圈82在轴部80的轴向上配置于可动部72的两侧。
115.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在转动中心轴201的周向上对可动部72进行引导,同时在转动中心轴201的轴向上对可动部72进行保持。
116.另外,在可动部72设置有多个销插入孔76。多个销插入孔76在转动中心轴201的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排列。倾斜机构71还具有销86。销86通过选择性地插入多个销插入孔76中的任一个而将可动部72固定。
117.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操作员通过仅将销86相对于销插入孔76插拔这样的简单的作业,便能够将可动部72固定、或者解除可动部72的固定。因此,能够提高控制台51的角度调整时的倾斜机构71的操作性。
118.另外,驾驶室30还具备作为施力构件的气弹簧91。气弹簧91与基座构件61以及控制台51连接。气弹簧91对控制台51进行施力以使其从通常姿态向上翻姿态变化。
119.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能够通过气弹簧91的施力来辅助进行使控制台51从通常姿态向上翻姿态变化的动作。另外,即使在锁销73与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卡合了的情况下,气弹簧91的施力也不会直接作用于倾斜机构71,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通过倾斜机构71进行的控制台51的角度调整。
120.另外,驾驶室30还具备传感器121。传感器121安装于倾斜机构71。传感器121检测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
121.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由于传感器121安装于倾斜机构71,因此在通过倾斜机构71进行了控制台51的角度调整的情况下,传感器121的位置也相对于控制台51同样地变化。因此,与控制台51的角度调整无关地,能够通过传感器121可靠地检测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
122.作为作业车辆的轮式装载机10具备驾驶室30。根据上述那样的结构,由于轮式装载机10具备使被设为上翻姿态的控制台51的倾斜恒定、并且被设为通常姿态的控制台51不容易发生位置偏移的驾驶室30,因此能够使对操作员而言的驾驶室30的使用便利性良好。
123.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轮式装载机的驾驶室,可应用于具备控制台的各种作业车辆的驾驶室。
124.应当理解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由上述说明而是由技术方案来表示,且旨在包含与技术方案均等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125.附图标记说明:
126.10...轮式装载机;12...前车架;14...后车架;16...工作装置;17...发动机罩;21...动臂;22...双臂曲柄;23...连杆;24...铲斗;25...动臂缸;26...铲斗缸;27...前轮;28...后轮;30...驾驶室;32...门;41...驾驶座;42...椅背;43...坐垫;44...头枕;
46...悬架机构部;51...控制台;53...扶手;52...主车架;54...操作杆支承部;55...操作杆;57...下部车架;58...限制器;61...基座构件;62...横板部;63...纵板部;65...后板部;66...对置部;67...支承部;68...第二限位器;71...倾斜机构;72...可动部;73...锁销;74...安装台;75...第一限位器;76...销插入孔;77...贯通孔;78...螺栓;79...头部;80...轴部;81...第一垫圈;82...第二垫圈;83...螺母;84...套管;91...气弹簧;92...缸侧端部;93...杆侧端部;96...定位杆;97...把持部;98...臂部;111...检测件;121...传感器;201、206...转动中心轴;251...铅垂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