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电解质农药微乳助剂的制作方法

2022-03-23 08:37: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农药助剂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电解质农药微乳助剂。


背景技术:

2.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也会大量运用高科技产品,生物农药、农药混剂等一系列化学品广泛应用,其中最受欢迎的农药产品是除草剂,除草剂的销量一直在农药中排在最前面。目前市场上的除草剂有水溶性除草剂和脂溶性除草剂。水溶性除草剂,如草甘膦、草铵膦、百草枯等,可以直接加工成水剂使用,现有很多水溶性农药制剂含量较高,如30%草甘膦水剂,18%草铵膦水剂,由于长期施药产生抗性,或者本身杀草广谱性的问题,常常需要复配一些油溶性农药做成微乳剂。
3.然而,现有的农药由于在复配时原料同时包括油水两相,因而制剂后的农药存在相分离的问题,相应的药效也就有所减退。针对该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在复配时加入微乳助剂,以提高农药的稳定性。常用的微乳助剂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磷酸酯,多苯乙烯基聚氧乙烯醚及其磷酸酯,烷基苯磺酸钙等。但是针对高电解质农药的制剂,由于这些常用的微乳助剂一般是根据特定农药设计的,存在稳定性差、通用性差的问题,尤其是被应用到高电解质制剂时,并不能使高电解质农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甚至较难形成微乳。高电解质农药始终存在长期储存不稳定、药效下降的问题。
4.因此,本技术领域亟需一种新的微乳助剂,以解决高电解质农药存在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电解质农药微乳助剂。具体内容如下:
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电解质农药微乳助剂,所述微乳助剂由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c
6~10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ph调节剂组成;
7.其中,所述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的重量百分比为30%~60%,所述c
6~10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的重量百分比为5%~15%,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百分比为1%~15%,所述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的重量百分比为1%~15%。
8.优选地,所述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为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
9.优选地,所述c
6~10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为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
10.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为有机酸。
11.优选地,所述有机酸为醋酸。
12.优选地,所述微乳助剂的ph值为5~8。
13.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微乳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1)将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c
6~10
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脂肪醇聚氧乙
烯醚和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15.(2)将有机酸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上述步骤(1)制备的混合体系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微乳助剂。
16.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电解质农药的微乳助剂,由重量百分比为30%~60%的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重量百分比为5%~15%的c
6~10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1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重量百分比为1%~15%的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ph调节剂组成。本技术通过将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c
6~10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进行复配所得到的微乳助剂,不仅可以使制剂形成均相透明的微乳,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高电解质农药的乳化性和耐盐性。因此,将本技术提供的微乳助剂可有效解决高电解质农药存在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17.与现有的微乳助剂相比,为了实现高电解质农药的高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微乳助剂中,所选用的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如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在酸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全部溶于水,并且在高电解质中也不会析出分层。这样,将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与具有较高乳化性的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搭配使用时,可以显著提高乳化性。同时,短碳链脂肪酸酰胺(如c
6~10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也具备非常好的耐盐性,不仅能增溶其他不耐高盐的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还能使微乳体系具备较低的界面张力,易于使油相分散成微小液滴,形成微乳。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微乳助剂可有效提高高电解质农药的稳定性,并使高电解质保持良好的药效。
18.此外,由于本技术是将长碳链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短碳链脂肪酸酰胺,与耐酸碱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进行复配,因而具有较高的通用性,不仅适用于高电解质农药的制剂,还适用于其他微乳体系的制剂。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微乳助剂,还有效解决了现有微乳助剂存在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可大大降低制剂的开发难度和运营成本,在本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1.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现有技术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以及其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22.为了解决现有农药中存在的稳定性和通用性均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的技术构思为:在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和c
6~10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的基础上复配具有高分散性、乳化性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以提高
微乳助剂的耐盐性、乳化作用和通用性,使得在制备高电解质农药时,既可以提高该体系的稳定性,又可以适用于多类型微乳体系的制备。基于该技术构思,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23.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电解质农药的微乳助剂。该微乳助剂由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c
6~10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和ph调节剂组成。
24.其中,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的重量百分比为30%~60%,c
6~10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的重量百分比为5%~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百分比为1%~15%,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的重量百分比为1%~15%。而ph调节剂在具体实施时的使用量由微乳助剂的ph值确定,具体为:将微乳助剂的ph值调节至ph值为5~8所需的用量即为该微乳助剂中ph调节剂的用量。在实际应用中,醋酸的用量大概为15%~25%。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乳助剂中,一是,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在ph调节剂中和后具有极高的耐盐性,在高电解质溶液中有良好的乳化性;二是,由于c
6~10
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的碳链较短,在ph调节剂中和后,不仅具有非常好的耐盐性,可增加不耐高盐的表面活性剂与其他组分的互溶程度,而且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可作为助表面活性剂。因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乳助剂,可以用于草甘膦、草铵膦等与油溶性农药复配的微乳化制剂,以提高高电解质农药的稳定性。
26.具体实施时,优选的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为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用酸中和后有非常好的耐盐性,在高电解质溶液中有良好的乳化性。
27.具体实施时,优选的c
6~10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为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由于碳链较短,酸中和后有非常好的耐盐性,能增溶不耐高盐的表面活性剂,而且有低的界面张力,作为助表面活性剂。
2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一种分散剂和润湿剂,可保证药液稀释时自动分散,且施药时能让药液润湿靶标。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作为非常优秀的乳化剂,其疏水基团牢固吸附油相,易于形成稳定乳液。
29.本实施例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用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基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具有的分散性和润湿性,可以保证药液稀释时自动分散,且施药时能让药液润湿靶标;基于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的疏水基团,可以牢固吸附油相,有助于稳定乳液的形成。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微乳助剂,在农药制剂时,在确保农药微乳体系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加速农药微乳体系的快速形成。
30.此外,由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本身不耐高盐,本技术通过与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和c
6~10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复配后,在ph调节剂的中和作用下,不仅具有耐高盐的性能,而且在电解质溶液中也表现出优良的乳化性,易于形成稳定的微乳液。
31.具体实施时,优选的ph调节剂为有机酸,例如醋酸。
32.本实施例中,利用有机酸进行中和,所得到的微乳助剂为有机相,作为一相的微乳助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在基于有机酸中和后各组分之间不会发生反应,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微乳助剂不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还可长期储存。
33.本实施例提供的微乳助剂可以用于草甘膦、草铵膦等与油溶性农药复配的微乳化
制剂,解决了农药长期存储不稳定、功效下降的问题,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微乳助剂,可以用于高电解质农药的开发,具有较高的通用性,解决了微乳助剂通用性差的问题。
34.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微乳助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5.(1)将c
16~22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c
6~10
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36.(2)将有机酸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上述步骤(1)制备的混合体系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微乳助剂。
37.本实施例提供的微乳助剂,其制备过程简单,因而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38.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通过多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高电解质农药的微乳助剂。
39.实施例1
40.称取50份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0份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5份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混合均匀,备用;称取25份醋酸,在搅拌条件下,将称取的醋酸缓慢加入混合体系中,搅拌混匀即得微乳助剂。
41.实施例2
42.称取35份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5份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15份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混合均匀,备用;称取20份醋酸,在搅拌条件下,将称取的醋酸缓慢加入混合体系中,搅拌混匀即得微乳助剂。
43.实施例3
44.称取60份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0份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5、10份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混合均匀,备用;称取10份醋酸,在搅拌条件下,将称取的醋酸缓慢加入混合体系中,搅拌混匀即得微乳助剂。
45.对比例1:
46.称取60份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5份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混合均匀,备用;称取25份醋酸,在搅拌条件下,将称取的醋酸缓慢加入混合体系中,搅拌混匀即得微乳助剂。
47.对比例2:
48.称取50份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0份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5份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混合均匀,备用;称取25份醋酸,在搅拌条件下,将称取的醋酸缓慢加入混合体系中,搅拌混匀即得微乳助剂。
49.对比例3:
50.称取50份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0份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搅拌混合均匀,备用;称取25份醋酸,在搅拌条件下,将称取的醋酸缓慢加入混合体系中,搅拌混匀即得微乳助剂。
51.对比例4:
52.称取60份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5份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混合均匀,备用;称取25份醋酸,在搅拌条件下,将称取的醋酸缓慢加入
混合体系中,搅拌混匀即得微乳助剂。
53.对比例5:
54.称取6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40份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搅拌混合均匀,备用,在搅拌条件下,将称取的醋酸缓慢加入混合体系中,搅拌混匀即得微乳助剂。
55.对比例6:
56.称取60份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15份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搅拌混合均匀,备用;称取25份醋酸,在搅拌条件下,将称取的醋酸缓慢加入混合体系中,搅拌混匀即得微乳助剂。
57.对比例7:
58.直接将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作为微乳助剂。
59.对比例8:
60.直接将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作为微乳助剂。
61.对比例9:
62.直接将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作为微乳助剂。
63.对比例10:
64.直接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作为微乳助剂。
65.对比例11
66.本对比例所用的原料及用量与实施例1的相似,区别为:将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和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用本领域常用的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替换。
67.对比例12
68.本对比例所用的原料及用量与实施例1的相似,区别为: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和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用本领域常用的牛脂胺聚氧乙烯醚(5eo)替换。
69.对比例13
70.本对比例所用的原料及用量与实施例1的相似,区别为: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和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用本领域常用的椰油胺聚氧乙烯醚(2eo)替换。
71.1、稳定性试验
72.1.1试验方法:将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13所得到的微乳助剂,用于制剂配制。具体内容如下:
73.应用例1
74.所用原料为:草甘膦30%,异丙胺12%,乙羧氟草醚1%,溶剂油150#4%,实施例1所得的微乳助剂12%,其余为水。
75.制剂操作为:将草甘膦加入水后滴加异丙胺,溶解完全作为水相备用;将乙羧氟草醚用溶剂油150#溶解完全后加入实施例1所得的微乳助剂搅拌均匀作为油相;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搅拌至透明得乙羧草甘膦农药,调节制剂ph至5~6。
76.应用例2
77.本应用例的原料及用量比与应用例1的相似,区别在于:所用的微乳助剂是对比例1所得的微乳助剂。
78.制剂操作为:将草甘膦加入水后添加滴加异丙胺溶解完全作为水相备用;将乙羧氟草醚用溶剂油150#溶解完全后加入相应对比例所得的微乳助剂搅拌均匀作为油相;将油
相加入水相中搅拌,调节制剂ph至5~6,即得到相应的除草剂。
79.应用例3
80.本应用例的原料及用量比与应用例1的相似,区别在于:所用的微乳助剂是对比例2所得的微乳助剂。制备方法与应用例2相同。
81.应用例4
82.本应用例的原料及用量比与应用例1的相似,区别在于:所用的微乳助剂是对比例3所得的微乳助剂12%。制备方法与应用例2相同。
83.应用例5
84.本应用例的原料及用量比与应用例1的相似,区别在于:所用的微乳助剂是对比例4所得的微乳助剂。制备方法与应用例2相同。
85.应用例6
86.本应用例的原料及用量比与应用例1的相似,区别在于:所用的微乳助剂是对比例5所得的微乳助剂。制备方法与应用例2相同。
87.应用例7
88.本应用例的原料及用量比与应用例1的相似,区别在于:所用的微乳助剂是对比例6所得的微乳助剂。制备方法与应用例2相同。
89.应用例8
90.本应用例的原料及用量比与应用例1的相似,区别在于:所用的微乳助剂是对比例7所得的微乳助剂。制备方法与应用例2相同。
91.应用例9
92.本应用例的原料及用量比与应用例1的相似,区别在于:所用的微乳助剂是对比例8所得的微乳助剂。制备方法与应用例2相同。
93.应用例10
94.本应用例的原料及用量比与应用例1的相似,区别在于:所用的微乳助剂是对比例9所得的微乳助剂。制备方法与应用例2相同。
95.应用例11
96.本应用例的原料及用量比与应用例1的相似,区别在于:所用的微乳助剂是对比例10所得的微乳助剂。制备方法与应用例2相同。
97.应用例12
98.本应用例的原料及用量比与应用例1的相似,区别在于:所用的微乳助剂是对比例11所得的微乳助剂。制备方法与应用例1相同。
99.应用例13
100.本应用例的原料及用量比与应用例1的相似,区别在于:所用的微乳助剂是对比例12所得的微乳助剂。制备方法与应用例1相同。
101.应用例14
102.本应用例的原料及用量比与应用例1的相似,区别在于:所用的微乳助剂是对比例13所得的微乳助剂。制备方法与应用例1相同。
103.1.2试验结果分析
104.对上述应用例1~14制得的除草剂,进行稳定性测试。测试方法为:将各应用例制
得的样品分成5等分,并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环境下15天进行稳定性测试,观察样品的外观状态。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05.表1.不同微乳助剂制剂后所得的微乳体系的稳定性
[0106][0107][0108]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
“‑‑”
表示分层,表1中的“外观”是指农药刚配制出来时的外观状态。
[0109]
如上表1中的实施例1~11所测试的结果所示,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将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后所得的微乳助剂,用于高电解质农药制剂中可提高该农药的稳定性,并且在高温和低温中均具有优异的稳定效果;而未将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和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进行复配时,尽管只缺少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得到的微乳助剂在用于高电解质农药制剂中,并不能得到稳定的高电解质农药(即使在制剂时可以得到透明的体系,如应用例3所示,但是在低温和高温下仍然会变浑浊,即低温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均较差)。
[0110]
如上表1中的实施例12所测试的结果所示,当将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椰油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和辛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均用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替换后所得的微乳助剂,用于高电解质农药制剂中,所得的微乳体系在制剂时可以得到透明体系,而在10℃以下会变浑浊,即所得的微乳体系不具有低温稳定性。
[0111]
如上表1中的实施例13和14所测试的结果所示,当将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脂肪醇
聚氧乙烯醚aeo-7和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均用牛脂胺聚氧乙烯醚(5eo)或椰油胺聚氧乙烯醚(2eo)替换后所得的微乳助剂,用于高电解质农药制剂中,所得的微乳体系仅能在常温(25℃左右)时得到透明体系,而在4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透明体系变浑浊,即所得的微乳体系不具有高温稳定性。
[0112]
以上应用例的数据表明,在制备高电解质农药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微乳助剂,可以使高电解质农药同时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并且,本发明提供的针对高电解质农药的微乳助剂的配方中,各组分相互协同、缺一不可,才能使高电解质农药同时具有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如果去除其中一种或多种,或者如果将本配方中的叔胺或乙烯醚非离子采用其他叔胺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替换,所得到的助剂并不能达到本发明提供的微乳助剂的技术效果。
[0113]
2.通用性试验
[0114]
2.1试验方法:分别将实施例1-3制备的微乳助剂添加到不同的农药体系,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0115]
应用例15
[0116]
所用原料为:草甘膦30%,异丙胺12%,乙羧氟草醚2%,溶剂油150#12%,实施例1所得的微乳助剂15%,其余为水。制备方法与应用例1相同。
[0117]
应用例16
[0118]
所用原料为:草甘膦30%,异丙胺12%,乙羧氟草醚2%,溶剂油150#12%,实施例2所得的微乳助剂15%,其余为水。制备方法与应用例1相同。
[0119]
应用例17
[0120]
所用原料为:草甘膦30%,异丙胺12%,乙羧氟草醚2%,溶剂油150#12%,实施例3所得的微乳助剂15%,其余为水。制备方法与应用例1相同。
[0121]
应用例18
[0122]
所用原料为:草铵膦20%,精喹禾灵2.1%,乙羧氟草醚0.9%,溶剂油150#16%,实施例1所得的微乳助剂28%,其余为水。制备方法与应用例1相同。
[0123]
应用例19
[0124]
所用原料为:草铵膦30%,乙羧氟草醚1%,溶剂油150#4%,实施例1所得的微乳助剂18%,其余为水。制备方法与应用例1相同。
[0125]
应用例20
[0126]
所用原料为:草铵膦14.2%,乙氧氟草醚2.8%,溶剂油150#16%,实施例1所得的微乳助剂28%,其余为水。制备方法与应用例1相同。
[0127]
应用例21
[0128]
所用原料为:草铵膦17.5%,高效氟吡甲禾灵2.5%,溶剂油150#2%,实施例1所得的微乳助剂20%,其余为水。制备方法与应用例1相同。
[0129]
2.2试验结果分析
[0130]
对上述应用例15~21制得的除草剂,进行稳定性测试。测试方法为:将各应用例制得的样品分成5等分,并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环境下15天进行稳定性测试,观察样品的外观状态。具体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0131]
表2.不同微乳助剂制剂后所得的微乳体系的稳定性
[0132]
样品外观-5
±
2℃5
±
2℃10
±
2℃40
±
2℃60
±
2℃应用例15澄清透明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应用例16澄清透明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应用例17澄清透明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应用例18澄清透明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应用例19澄清透明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应用例20澄清透明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应用例21澄清透明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透明稳定
[0133]
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的“外观”是指农药刚配制出来时的外观状态
[0134]
由上表1中应用例1的测试结果和上表2中应用例15的测试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微乳助剂,在高电解质农药制剂时,微乳助剂的用量可以根据制剂时所用的原料及各原料的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并且制剂得到的高电解质农药仍然具有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
[0135]
并且,由上表2中的应用例15~17的测试结果可知,调整微乳助剂中各组分的用量后,在高电解质农药制剂时,调整用量后所得的微乳助剂仍然可以提高高电解质农药的稳定性,使制剂得到的高电解质农药仍然具有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
[0136]
再者,由上表2中的应用例15、18~21的测试结果可知,针对不同高电解质农药的制剂,当改变高电解质农药中的组分及占比时,也只需调整微乳助剂的用量,即可提高高电解质农药的稳定性。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电解程度的高电解质农药,本发明提供的微乳助剂均适用,并且可以使高电解质农药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0137]
以上应用例的数据表明,当高电解质农药中的各组分及占比均发生变化时,本发明提供的微乳助剂均适用,并且制剂所得的高电解质农药均为透明澄清的体系,同时具有优异的低温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微乳助剂,不仅可以提高该体系的稳定性,还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高电解质农药的制剂,具有较高的通用性,降低了高电解质农药的开发难度。
[0138]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高电解质农药的微乳助剂,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