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然资源建设项目用地智能选址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2022-03-23 08:11: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然资源建设项目用地智能选址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资源,随着近年来经济蓬勃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使得土地资源逐年减少,越来越稀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履行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的职责,有限的土地资源既要保障建设项目合理用地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同时也要精打细算和严格管控,因此,如何集约、节约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成为重点课题和工作。
3.建设单位向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后,管理部门根据用地用途、用地面积、投入资金需求、意向区域等基本要求,从管辖范围内的选取大致符合要求的地块,然后协同本单位内负责耕地保护、矿产开发和执法等业务领域的科室会审,提出待选地块能否用于该建设单位的用地申请要求的审批意见。整个过程都是在线下进行,既耗时耗力,也没有办法评估出待选地块的优劣,更无法根据不同建设项目的特点,匹配出更加合适的可用地块,极大浪费了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然资源建设项目用地智能选址方法及装置,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手段,使各业务科室可以基于一张规划和管理底图开展工作,很好的解决了建设项目选址线下流转工作效率低,无法对待选地块进行优劣评估,土地资源开发强度要求与建设项目建设要求缺少指标匹配,造成了大量高质量优质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等问题。
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然资源建设项目用地智能选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将已有建设用地汇集为初始地块池一;
8.s2,根据拟用地来源从地块池一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二;
9.s3,根据拟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基本信息,从地块池二中筛选符合用地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三;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用地用途;
10.s4,根据多规合一符合性条件从地块池三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四;
11.s5,利用选址分析参数模型,分析地块池四中的所有地块,得到每一地块的综合评价得分并排序,将得分最高的地块或排序靠前的多个地块进行三维建模展示。
12.进一步的,所述利用选址分析参数模型,分析地块池四中的所有地块,得到每一地块的综合评价得分,包括:
13.基于gis系统的距离分析方法,计算出目标地块范围与最近的参考点的直线距离,所述参考点包括交通条件、地质灾害隐患点、影响项目落地的外部制约条件;
14.设定距离条件因子打分表,条件因子由不同的参考点组成,设定不同距离范围对应的得分;
15.将目标地块范围与最近的参考点的直线距离匹配距离条件因子打分表得出地块在每项条件因子上的单项得分,汇总单向得分得到地块的综合评价得分。
16.进一步的,所述交通条件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国道。
17.进一步的,所述地块池三中还包括用户自行绘制或导入的区域地块。
18.进一步的,所述已有建设用地包括储备用地、存量用地、已批用地。
19.进一步的,所述多规合一符合性条件包括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
20.进一步的,步骤s4还包括,若地块池三中不存在符合条件的地块,则返回步骤3,调整拟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基本信息,重新生成地块池三。
21.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在三维实景地图上直观展示待选地块位置,支持生成三维模拟建筑,模拟展示项目建成后的立体效果,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帮助用地单位和审批单位直观预览选址方案的可行性。
22.如果本次方案中没有符合意向期望的选址地块,可重新选择各项条件后再次生成地块得分结果。
23.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然资源建设项目用地智能选址装置,包括:
24.第一地块池生成模块,将已有建设用地汇集为初始地块池一;
25.第二地块池生成模块,根据拟用地来源从地块池一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二;
26.第三地块池生成模块,根据拟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基本信息,从地块池二中筛选符合用地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三;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用地用途;
27.第四地块池生成模块,根据多规合一符合性条件从地块池三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四;
28.分析评价模块,利用选址分析参数模型,分析地块池四中的所有地块,得到每一地块的综合评价得分并排序,将得分最高的地块或排序靠前的多个地块进行三维建模展示。
29.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30.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软件程序;
31.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软件程序,进而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自然资源建设项目用地智能选址方法。
32.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自然资源建设项目用地智能选址方法的计算机软件程序。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以往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审批人员为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用地提供合适位置的方式。通过运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影像展示、在线图层数据分析服务和距离拓扑分析等关键技术,极大了提高了选址科学性、合规性,有利保障自然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整合现有规划专题数据、地形、建筑、遥感影像等数据,建立城市三维全景一张图和智能选址分析模型,不仅可以实现建设项目选址的客观评价,规避人为主观喜好的影响,还可以在三维地图中模拟展示项目建成后的立体效果,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为建设单位和审批单位提供了科学有
效的决策依据,促进了项目快速落地,节约了公共资源。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然资源建设项目用地智能选址方法流程示意图;
3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然资源建设项目用地智能选址装置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实施例示意图;
3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39.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然资源建设项目用地智能选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s1,将已有建设用地汇集为初始地块池一;包括储备用地、存量用地、已批用地等。
41.s2,根据拟用地来源从地块池一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二;如用地来源为储备用地,那么地块池二中均为储备用地。
42.s3,根据拟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基本信息,从地块池二中筛选符合用地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三;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用地用途。用户还可以在地图上选择绘制区域范围,或者导入坐标文件确定区域范围,人工生成目标地块加入地块池三中。
43.s4,选择多规合一符合性中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等分析指标,确定后,从地块池三中找出符合多规合一符合性条件的地块,形成地块池四。
44.若地块池三中不存在符合条件的地块,则返回步骤3,调整拟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基本信息,重新生成地块池三。
45.s5,利用选址分析参数模型,分析地块池四中的所有地块,得到每一地块的综合评价得分并排序,将得分最高的地块或排序靠前的多个地块进行三维建模展示。
46.具体的,基于gis系统的距离分析方法,计算出目标地块范围与最近的参考点的直线距离,所述参考点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国道等交通条件、地质灾害隐患点、化工厂等多项影响项目最终落地的外部制约条件;
47.设定距离条件因子打分表,条件因子由不同的参考点组成,设定不同距离范围对应的得分;如地质灾害隐患点这项因素,距离大于1000米,得到10分;距离大于500米且小于等于1000米,得6分;小于等于500米,得2分。其他条件因子的分值设定也参照此规则设定,并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48.将目标地块范围与最近的参考点的直线距离匹配距离条件因子打分表得出地块在每项条件因子上的单项得分,汇总单向得分得到地块的综合评价得分。得分越高的,说明地块整体可用于本项目拟建设的条件最好,也就是最推荐的选址方案。
49.将得分最高的地块或排序靠前的多个地块,在三维实景地图上直观展示待选地块位置,支持生成三维模拟建筑,模拟展示项目建成后的立体效果,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人
文环境的影响,帮助用地单位和审批单位直观预览选址方案的可行性。
50.如果本次方案中没有符合意向期望的选址地块,可重新选择各项条件后再次生成地块得分结果。
51.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然资源建设项目用地智能选址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52.第一地块池生成模块,将已有建设用地汇集为初始地块池一;
53.第二地块池生成模块,根据拟用地来源从地块池一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二;
54.第三地块池生成模块,根据拟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基本信息,从地块池二中筛选符合用地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三;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用地用途;
55.第四地块池生成模块,根据多规合一符合性条件从地块池三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四;
56.分析评价模块,利用选址分析参数模型,分析地块池四中的所有地块,得到每一地块的综合评价得分并排序,将得分最高的地块或排序靠前的多个地块进行三维建模展示。
57.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了一种电子设备500,包括存储器510、处理器520及存储在存储器520上并可在处理器5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11,处理器520执行计算机程序511时实现以下步骤:
58.s1,将已有建设用地汇集为初始地块池一;
59.s2,根据拟用地来源从地块池一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二;
60.s3,根据拟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基本信息,从地块池二中筛选符合用地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三;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用地用途;
61.s4,根据多规合一符合性条件从地块池三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四;
62.s5,利用选址分析参数模型,分析地块池四中的所有地块,得到每一地块的综合评价得分并排序,将得分最高的地块或排序靠前的多个地块进行三维建模展示。
63.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00,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611,该计算机程序61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64.s1,将已有建设用地汇集为初始地块池一;
65.s2,根据拟用地来源从地块池一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二;
66.s3,根据拟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基本信息,从地块池二中筛选符合用地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三;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地性质、用地面积、用地用途;
67.s4,根据多规合一符合性条件从地块池三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地块,生成地块池四;
68.s5,利用选址分析参数模型,分析地块池四中的所有地块,得到每一地块的综合评价得分并排序,将得分最高的地块或排序靠前的多个地块进行三维建模展示。
69.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70.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
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71.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72.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73.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74.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75.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