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冷热复合式止痒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2 23:17: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皮肤止痒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冷热复合式止痒装置。


背景技术:

2.痒是皮肤或黏膜受刺激需要抓挠的一种感觉,可由感染(蚊虫叮咬、细菌病毒感染等)、过敏等原因引起。止痒的手段包括化学疗法和物理疗法,化学疗法采用药物对发痒部位进行止痒,物理疗法则通过冷却、变暖和软刺激等方式来止痒,而物理疗法因副作用小和可使用时间长,更为大众所青睐。
3.现有一些止痒仪使用热疗法,即用发热片加热触碰需止痒部位进行止痒,一方面,加热会导致引发瘙痒的热性毒素分解;另一方面,热传递导致瘙痒被其他依赖于温度的皮肤感觉叠加。也有部分使用冷冻疗法,对需止痒部位进行冰敷消肿止痒,经实验研究也证实冷冻疗法可以减少与痒相关蛋白质和基因的表达。
4.但是,由于物理止痒往往需要长时间或多次作用,因而单一的热疗或冷冻疗法长时间或频繁的作用在皮肤上,虽然能达到止痒的目的,但是人员皮肤的感受却并不十分良好,甚至容易损伤皮肤。此外,单一的方式所带来的止痒效果也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采用的单一热疗或冷疗止痒手段所带来的皮肤不适感强烈以及止痒效果有限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冷热复合式止痒装置。
6.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冷热复合式止痒装置,包括:
7.制冷制热器,其具有制热端与制冷端;
8.止痒件,采用良导热材料制成,其设置于所述止痒装置的外表面并能够接触待止痒处的皮肤;
9.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制冷制热器与所述止痒件之间,其与所述制冷制热器的制热端和制冷端接触;
10.其中,所述传热组件与所述止痒件之间能够传热,以交替实现所述止痒件的发热与制冷。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制热器为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制热端与所述制冷端分别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正反两面。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热组件包括:
13.第一传热臂,其一端与所述制热端滑动接触、另一端靠近所述止痒件;
14.第二传热臂,平行于所述第一传热臂,且其一端与所述制冷端滑动接触、另一端靠近所述止痒件;
15.其中,所述第一传热臂与所述第二传热臂之间设置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驱动所述第一传热臂与所述第二传热臂彼此反向运动,以交替接触所述止痒件。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机构包括:
17.第一齿条,设置在所述第一传热臂靠近所述第二传热臂的侧面上;
18.第二齿条,设置在所述第二传热臂靠近所述第一传热臂的侧面上;
19.主动齿轮,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之间并同时与两个齿条啮合。
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热组件包括传热件,所述传热件同时与所述制冷制热器以及所述止痒件接触,所述制冷制热器与所述传热件接触的部分能够交替地作为所述制热端与所述制冷端。
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制热器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制冷制热器的制热端接触所述传热件,另一个所述制冷制热器的制冷端接触所述传热件,两个所述制冷制热器交替运转。
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传热组件包括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所述第一传热块与所述第二传热块分别接触所述止痒件;
23.所述制冷制热器数量的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制冷制热器的制热端接触所述第一传热块,另一个所述制冷制热器的制冷端接触所述第二传热块,两个所述制冷制热器同时运转或交替运转。
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相互拼接并共同构成所述传热组件与所述止痒件接触的接触面,所述第一传热块与所述第二传热块相互拼接的部分之间具有隔热层。
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温度控制组件,所述温度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制冷制热器,其用于控制所述制冷制热器的制冷或制热的温度。
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用于向所述止痒装置中的耗电部件进行供电。
2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装置外壳,所述止痒件嵌于所述装置外壳并构成所述装置外壳表面的一部分。
28.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2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热复合式止痒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30.本发明的一种冷热复合式止痒装置,提出基于冷热两种方式交替进行的复合止痒方案,相比常规单一的热疗或冷疗的止痒装置,冷热交替式复合止痒结合冷热两种手段的止痒优势,在分解内在毒素的基础上通过与皮肤感受的叠加来进一步减少瘙痒感,从生物自身和外部输入同时入手,达到更好的止痒效果。同时,冷热交替的方式能够在交替时中和前一次冷疗或热疗带来的皮肤不适感,整体改善单一的热疗或冷疗带来的皮肤不适感与皮肤损伤(灼伤或冻伤)。
附图说明
31.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32.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止痒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显示了图1所示结构中的传热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止痒装置另一个实施例对应的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止痒装置另一个实施例对应的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显示了本发明的止痒装置另一个实施例对应的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显示了图5所示结构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显示了图1所示结构的原理框图;
39.图8显示了图3所示结构的原理框图;
40.图9显示了图4与图5所示结构的原理框图。
41.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42.附图标记:
43.10-制冷制热器,11-制热端,12-制冷端,20-传热组件,21-第一传热臂,22-第二传热臂,23-传热件,24-第一传热块,25-第二传热块,26-隔热层,30-止痒件,40-切换机构,41-第一齿条,42-第二齿条,43-主动齿轮,50-电池,60-装置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45.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热复合式止痒装置,包括:
46.制冷制热器10,其具有制热端11与制冷端12;
47.止痒件30,采用良导热材料制成,其设置于止痒装置的外表面并能够接触待止痒处的皮肤;
48.传热组件20,设置于制冷制热器10与止痒件30之间,其与制冷制热器10的制热端11和制冷端12接触;
49.其中,传热组件20与止痒件30之间能够传热,以交替实现止痒件30的发热与制冷。
50.具体地,本发明所提出的止痒装置,其核心思路即采用冷疗与热疗相结合并交替的方式来进行止痒。其中,制冷制热器10作为冷疗与热疗的能量源;其制热端11能够通过传热组件20向止痒件30传递热量,以使得止痒件30发热而实现热疗;其制冷端12能够通过传热组件20吸收止痒件30的热量,以使得止痒件30降温而实现冷疗。止痒件30采用良导热材料制成,例如金属,以加强传热效果。
51.在实际应用中,冷疗与热疗是交替进行的,故而需要止痒件30交替的发热以及制冷。要实现这一目的,可以采用,在同一时间,制冷制热器10的制热端11与制冷端12通过传热组件20同时与止痒件30进行物理连接,以实现热传递,同时控制制热端11与制冷端12交替运转,这样能够实现止痒件30交替的发热与制冷。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在同一时间,制冷制热器10的制热端11与制冷端12二者的一个通过传热组件20与止痒件30进行物理连接,以实现热传递,同时制热端11与制冷端12同时运转,控制与止痒件30接触的传热组件20在制热端11与制冷端12二者之间交替,这样也能够实现止痒件30交替的发热与制冷。
52.进一步地,单次冷疗或热疗的时间可以适应性设置,例如3s或其他时长,通过控制冷热交替的时机来实现。
53.在止痒件30接触待止痒处的皮肤时,止痒件30交替的发热与制冷就能够对皮肤的相应部位进行交替的冷疗与热疗。相较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冷疗或热疗的单一疗法,本发明的止痒装置采用冷热交替疗法具有诸多优势:第一方面,待止痒处的皮肤不会持续受到长时间的加热或制冷,提高止痒过程中皮肤感受的舒适度;第二方面,待止痒处皮肤交替受
到加热与制冷,加热能够中和上一次的制冷带来的不适感,而制冷也可以中和上一次加热带来的不适感,进而可以进一步改善热疗与冷疗对皮肤带来的不适感;第三方面,待止痒处皮肤交替受到冷疗与热疗,进而结合了冷疗与热疗的优点,基于不同的止痒原理,从多个角度进行止痒,提高了止痒效果。
54.优选地,制冷制热器10为半导体制冷器,制热端11与制冷端12分别位于半导体制冷器的正反两面。
55.具体地,半导体制冷器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冷装置,其天然地具有制冷端12与制热端11,并且体积小,通电即用,十分契合止痒装置便携、易操作的使用要求。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原理,其制冷端12与制热端11不能通过控制来实现交替运转而必须同时运转,故相应地只能采用前述的控制与止痒件30接触的传热组件20在制热端11与制冷端12二者之间交替的方式。
56.在一个实施例中,传热组件20包括:
57.第一传热臂21,其一端与制热端11滑动接触、另一端靠近止痒件30;
58.第二传热臂22,平行于第一传热臂21,且其一端与制冷端12滑动接触、另一端靠近止痒件30;
59.其中,第一传热臂21与第二传热臂22之间设置有切换机构40,切换机构40驱动第一传热臂21与第二传热臂22彼此反向运动,以交替接触止痒件30。
60.具体地,如附图图1与图2所示,基于传热组件20的第一传热臂21与第二传热臂22,通过切换机构40的驱动,来使第一传热臂21与第二传热臂22交替接触,进而实现控制与止痒件30接触的传热组件20在制热端11与制冷端12二者之间交替。切换机构40能够带动第一传热臂21以及第二传热臂22做往复运动,并且同一时间,第一传热臂21与第二传热臂22的运动方向相反,即一个传热臂朝靠近止痒件30的方向运动,另一个传热臂朝远离止痒件30的方向运动。
61.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机构40包括:
62.第一齿条41,设置在第一传热臂21靠近第二传热臂22的侧面上;
63.第二齿条42,设置在第二传热臂22靠近第一传热臂21的侧面上;
64.主动齿轮43,其设置于第一齿条41与第二齿条42之间并同时与两个齿条啮合。
65.具体地,附图图1与图2所示,切换机构40采用齿轮齿条组成的往复运动机构,由主动齿轮43往复的正向反向旋转来驱动第一齿条41与第二齿条42往复运动,以实现第一传热臂21与第二传热臂22的往复运动。对于主动齿轮43而言,其可以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对电机正反向运转的控制,实现主动齿轮43的往复正向反向旋转。当然,主动齿轮43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例如将主动齿轮43所在的转轴延伸至止痒装置的外部并安装旋钮,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止痒需求,手动控制主动齿轮43的正向反向旋转以及旋转时机。
6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条41与第二齿条42可以是直接设置在相应传热臂上的齿条成品,也可以是在传热臂上直接构造出的齿条结构。
67.在一个实施例中,传热组件20包括传热件23,传热件23同时与制冷制热器10以及止痒件30接触,制冷制热器10与传热件23接触的部分能够交替地作为制热端11与制冷端12。
68.具体地,如附图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传热组件20采用与前述不同的结构,即传
热组件20采用整体式的传热件23,制冷制热器10的一侧表面贴于传热件23,而该制冷制热器10贴于传热件23的部分可以基于控制来作为制热端11或制冷端12,并能够在二者之间交替,以此实现冷热交替。
69.基于制冷制热器10所采用的半导体制冷器,其非常契合本实施例的传热组件20,将半导体制冷器原本的制冷端12或制热端11紧贴传热件23,通过控制进入半导体制冷器的电流的方向,即可将原本的制冷端12/制热端11切换为制热端11/制冷端12,以此实现冷热交替。
70.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制热器1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制冷制热器10的制热端11接触传热件23,另一个制冷制热器10的制冷端12接触传热件23,两个制冷制热器10交替运转。
71.具体地,附图图4所示,基于传热组件20采用整体式的传热件23,可以进一步设置两个制冷制热器10,并使其中一个的制冷端12以及另一个的制热端11接触传热件23。通过控制两个制冷制热器10的交替运转,即可实现传热件23的冷热交替。相较于前述方案,本实施例的方案无需控制电流流向,但需要多设置一个制冷制热器10,可以视具体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的制冷制热器10,同样可以采用半导体制冷器。
72.在一个实施例中,传热组件20包括第一传热块24与第二传热块25,第一传热块24与第二传热块25分别接触止痒件30;
73.制冷制热器10数量的为两个,其中一个制冷制热器10的制热端11接触第一传热块24,另一个制冷制热器10的制冷端12接触第二传热块25,两个制冷制热器10同时运转或交替运转。
74.具体地,附图图5,本实施例中的传热组件20采用前述不同的结构,即采用由第一传热块24与第二传热块25构成的分体式结构,同时相应的两个制冷制热器10分别对应两个传热块。
75.基于本实施例的传热组件20的结构,止痒装置实际应用时有两种方式:
76.第一种,两个制冷制热器10交替运转,这样在同一时间,第一传热块24与第二传热块25二者中只有一个实际进行传热,进而基于第一传热块24与第二传热块25交替向止痒件30传热,实现止痒件30的冷热交替。
77.该种方式也是作为前面基于传热组件20采用整体式的传热件23的实施例的优选改进。具体来说,采用同一个传热件23实现止痒件30冷热交替时,由于传热件23本身也需要冷热切换,传热件23的这一冷热切换的传热过程需要时间,因此这种冷热交替作用在止痒件30上会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止痒体验。进而分别设置第一传热块24与第二传热块25,用于分别设置传热与传冷,至少在传热组件20部分上就不存在冷热切换过程过多时间的消耗,大大提高止痒件30冷热变换的速度,改善滞后性。
78.第二种,两个制冷制热器10同时运转,这样第一传热块24与第二传热块25能够同时向止痒件30传热,此时止痒件30需要分为分别对应第一传热块24与第二传热块25的两部分,这两个部分之间互相隔热,二者分别发热与制冷。在止痒件30作用到皮肤上时,可以是:与止痒件30发热部分接触的部分皮肤受到热疗,与止痒件30制冷部分接触的部分皮肤受到冷疗,用户手持止痒装置调整止痒件30的发热部分与制冷部分作用于皮肤的位置,即可实现冷热交替;也可以是:止痒件30的发热部分与制冷部分不在同一位置,且二者不会同时接
触皮肤,此时用户可以调整止痒装置的方向、姿态,来调整接触皮肤的是发热部分还是制冷部分,以此实现冷热交替。
7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热块24与第二传热块25相互拼接并共同构成传热组件20与止痒件30接触的接触面,第一传热块24与第二传热块25相互拼接的部分之间具有隔热层26。
80.具体地,附图图6所示,第一传热块24与第二传热块25相互接触避过拼接为完整的传热组件20,结构更紧凑。二者之间具有隔热层26,避免分别发热与制冷时相互干扰。
81.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温度控制组件,温度控制组件电连接制冷制热器10,其用于控制制冷制热器10的制冷或制热的温度。
82.具体地,温度控制组件在结构附图中未示出,温度控制组件与温度传感器配合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止痒件30或传热组件20的温度并反馈给温度控制组件,温度控制组件以此控制制冷制热器10的发热或制冷的功率,以此控制冷疗以及热疗时的温度,保证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
83.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池50,电池50用于向止痒装置中的耗电部件进行供电。
84.具体地,基于电池50(包括干电池与可充电电池),本发明的止痒装置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使用。耗电部件主要包括制冷制热器10、温度控制组件以及切换机构40中的电机。
85.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装置外壳60,止痒件30嵌于装置外壳60并构成装置外壳60表面的一部分。
86.具体地,装置外壳60用于容纳止痒装置中的各个零部件,其中,由于止痒件30需要接触人体皮肤,进而将止痒件30嵌在装置外壳60上,其表面可以与装置外壳60的表面齐平,也可以略微凸出于装置外壳60的表面。
87.进一步地,装置外壳60上设置有按钮,该按钮用于启动止痒装置,具体来说,是启动止痒装置中的各个功能部件,包括制冷制热器10、温度控制组件以及切换机构40中的电机或者相应的电流控制组件。
8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89.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