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河滩湿地生态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21 10:20: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域生态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滩湿地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2.河滩湿地生态系统是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的重要过渡,是陆地与水体的缓冲区。构建河滩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措施包括:岸线整治、水下地形改造和微地形改造等。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在河滩上形成种植有大量的水生植物的浅滩,水生植物具有减少浅滩水土流失的作用。
3.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潜流湿地区、表流湿地区以及水流控制机构,表流湿地区位于潜流湿地区上方,潜流湿地区的填料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水流控制机构能够改变水流方向,以能够选择性地将潜流湿地区内的水排出,或控制水流对潜流湿地区的填料进行冲洗。
4.但是,发明人认为当降雨量较大时,河流的水量较大,水流容易冲坏潜流湿地区,导致潜流湿地区的填料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河滩湿地的水土流失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河滩湿地生态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滩湿地生态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河滩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河道、浅滩斜坡、阻挡墙、填料层和河岸,所述浅滩斜坡的一侧与河道相连,所述浅滩斜坡的另一侧与填料层相连,所述填料层远离浅滩斜坡的一侧与河岸相连,所述阻挡墙插设于浅滩斜坡内,所述阻挡墙位于填料层朝向浅滩斜坡的一侧,所述浅滩斜坡靠近河道的一侧低于浅滩斜坡远离河道的一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浅滩斜坡向靠近河道的一端倾斜,所以当河道内的水量较小时,水流在河道内流动,阻挡墙减少水流流至填料层上,有助于减少水流对填料层的冲刷;当河道内的水量较大时,水流漫过阻挡墙流至填料层上,阻挡墙可以阻挡填料层的填料流入河道内,有助于减少填料层水土流失,因此,本技术可以改善河滩湿地的水土流失问题。
9.可选的,所述填料层靠近阻挡墙的一侧低于填料层远离阻挡墙的一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填料层受到水流的冲击时,由于受到阻挡墙的阻挡,填料层的填料会先堆积在阻挡墙背离河道的一侧,当填料层高于阻挡墙时,填料层的填料才会流入河道内;由于填料层靠近阻挡墙的一侧较低,所以会延长填料层堆积到高于阻挡墙的时间,进一步改善填料层的水土流失问题。
11.可选的,所述填料层靠近阻挡墙的一端设有深水种植区,所述填料层远离阻挡墙的一端设有浅水种植区。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填料层靠近阻挡墙的一端的高度较低,当水流至填料层时,填料层靠近阻挡墙的一端的水位较高,因此,在深水种植区内种植能够适应深水的
水生植物,在浅水种植区内种植适应浅水的水生植物,有助于减少水生植物死亡。
13.可选的,所述阻挡墙包括若干个阻挡桩,若干个所述阻挡桩均插设于浅滩斜坡内,若干个所述阻挡桩沿填料层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阻挡桩,便于插入浅滩斜坡内,而且,将多个阻挡桩依次排列,既可以形成阻挡填料层水土流失的阻挡墙,当其中一个阻挡桩损坏时,其他阻挡桩还可以继续发挥阻挡填料层水土流失的作用。
15.可选的,所述阻挡桩上设有横杆,若干个所述阻挡桩上均与横杆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杆可以将多个阻挡桩相对固定在一起,有助于减少因水流过大而冲坏阻挡桩的情况。
17.可选的,所述阻挡桩上设有卡槽,所述横杆设于卡槽内,所述卡槽的槽壁上设有销孔,所述横杆上设有销钉,所述销钉插设于销孔内,所述销钉与销孔的孔壁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销钉有助于减少横杆从卡槽内滑出,卡槽有助于减少横杆从阻挡桩上脱离,使得阻挡桩更加稳定。
19.可选的,所述河岸包括坡岸和加固层,所述加固层设于填料层远离阻挡墙的一侧,所述坡岸设于加固层远离填料层的一侧,所述坡岸和填料层均加固层相连。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层既可以减少坡岸水土流失,又可以减少调料层变形,使得填料层和坡岸更加稳定。
21.可选的,所述加固层包括基底层和堆砌层,所述基底层和堆砌层均位于坡岸和填料层之间,所述堆砌层固定连接在基底层上,所述填料层与堆砌层相连,所述基底层和堆砌层均与坡岸相连。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底层有助于减少堆砌层随意移动,堆砌层有助于减少坡岸和填料层水土流失。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本技术通过设置浅滩斜坡和阻挡墙,可以阻挡填料层的填料流入河道内,有助于减少填料层水土流失,改善了河滩湿地的水土流失问题;
25.本技术的填料层靠近阻挡墙的一侧较低,会延长填料层堆积到高于阻挡墙的时间,进一步改善填料层的水土流失问题;
26.本技术阻挡墙包括若干个阻挡桩,既可以形成阻挡填料层水土流失的阻挡墙,当其中一个阻挡桩损坏时,其他阻挡桩还可以继续发挥阻挡填料层水土流失的作用。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河滩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河岸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阻挡桩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河道;2、浅滩斜坡;3、阻挡墙;31、阻挡桩;311、卡槽;3111、销孔;32、横杆;321、销钉;322、插孔;4、填料层;41、深水种植区;42、浅水种植区;5、河岸;51、坡岸;52、加固层;521、基底层;522、堆砌层。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河滩湿地生态系统。
36.实施例1:
37.参照图1,河滩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河道1和河岸5,河道1的两侧均设有浅滩斜坡2,浅滩斜坡2远离河道1的一侧均设有填料层4,河岸5位于填料层4远离浅滩斜坡2的一侧,河岸5与填料层4相连。浅滩斜坡2上靠近填料层4的一侧设有阻挡墙3,阻挡墙3的顶端高于填料层4靠近浅滩斜坡2的一侧,填料层4与阻挡墙3抵接。
38.浅滩斜坡2是朝向河道1倾斜的斜坡,浅滩斜坡2靠近河道1的一侧低于浅滩斜坡2远离河道1的一侧。
39.参照图2,阻挡墙3包括若干个阻挡桩31,本实施例的阻挡桩31是木桩,阻挡桩31的底端插入浅滩斜坡2内,浅滩斜坡2内的土壤向阻挡桩31施加压力和摩擦力,阻挡桩31固定在浅滩斜坡2上。若干个阻挡桩31沿填料层4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相邻两个阻挡桩31互相抵接,阻挡桩31沿竖直方向设置。
40.参照图2,填料层4的上表面是倾斜的斜坡,填料层4靠近阻挡桩31的一侧低于填料层4远离阻挡桩31的一侧。填料层4靠近阻挡桩31的一侧上表面设有深水种植区41,填料层4远离阻挡桩31的一侧上表面设有浅水种植区42,深水种植区41种植有芦苇,浅水种植区42种植有再力花。
41.参照图2,河岸5包括坡岸51和加固层52,加固层52包括基底层521和堆砌层522,基底层521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层,堆砌层522是石块堆砌而成的层,基底层521和堆砌层522均位于填料层4远离阻挡桩31的一侧,堆砌层522浇筑在基底层521的上表面,填料层4与堆砌层522抵接。
42.坡岸51位于堆砌层522远离填料层4的一侧,坡岸51是倾斜的土坡,坡岸51靠近堆砌层522的一侧低于坡岸51高于堆砌层522的一侧,堆砌层522和基底层521均与坡岸51抵接,坡岸51上种植有花草树木。
43.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将阻挡桩31依次钉入浅滩斜坡2靠近填料层4的一端,形成阻挡墙3。当河道1内的水量较小时,水位低于阻挡桩31的顶端,阻挡墙3阻挡水流向填料层4流动,减少水流冲刷填料层4。
44.当河道1内的水量较大时,水位高于阻挡桩31的顶端,水流流至填料层4,填料层4的填料受到水的浸泡后变得松软,阻挡墙3阻止填料向河道1流动。
45.实施例2:
46.参照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阻挡桩31的顶壁上均设有卡槽311,相邻两个阻挡桩31上的卡槽311互相连通,阻挡桩31上设有横杆32,横杆32插入卡槽311内,多个阻挡桩31与同一个横杆32相连。横杆32上设有插孔322,插孔322内插设有销钉
321,卡槽311的底壁上设有销孔3111,销钉321插入销孔3111内,销钉321与销孔3111的孔壁抵接,销孔3111的孔壁向销钉321施加压力和摩擦力,销钉321与阻挡桩31固定在一起。
47.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先将一个横杆32同时放入多个阻挡桩31上的卡槽311内,并将插孔322与销孔3111相对,再将销钉321插入插孔322内,向下挤压销钉321,将销钉321插入销孔3111内,即完成横杆32的安装。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