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9 22:36: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显示装置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于2020年9月1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20-011955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3.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4.显示装置被包含在诸如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笔记本式计算机、监视器或电视机(tv)等的各种电子装置中。随着近来移动通信技术的进展,诸如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或笔记本式计算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用途已经极大地增加。隐私信息存储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因此,为了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隐私信息,已经采用了使用用户的指纹进行认证的指纹认证。为此目的,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指纹认证的指纹传感器。
5.指纹传感器可以实现为光学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等。指纹传感器通常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下方,并且数个组件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和指纹传感器之间。从指纹传感器发送的入射信号被用户的指纹反射,并作为反射信号被指纹传感器接收回来。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改善了由于位于金属板的通孔中的填充构件的热膨胀所引起的结构变形。
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金属板和填充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底表面上,所述金属板和所述填充构件设置在相同的层上,其中,所述金属板的材料与所述填充构件的材料不同;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填充构件的底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填充构件重叠;以及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设置在所述指纹传感器和所述填充构件之间,并且将所述指纹传感器接合到所述填充构件,其中,所述填充构件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金属板的侧表面彼此间隔开,气隙位于所述填充构件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金属板的侧表面之间。
8.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金属板和填充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底表面上,所述金属板和所述填充构件设置在相同的层上,其中,所述金属板的材料与所述填充构件的材料不同;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填充构件的底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填充构件重叠;以及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设置在所述指纹传感器和所述填充构件之间,并且将所述指纹传感器接合到所述填充构件,其中,所述填充构件的侧表面与所述金属板的侧表面彼此相邻。
9.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底表面上,其中,所述金属板包括通孔;以及填充构件,在所述
显示面板的所述底表面上,所述填充构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且与所述金属板位于相同的层上,并且包括与所述金属板不同的材料,其中,所述填充构件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金属板的侧表面彼此间隔开,气隙位于所述填充构件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金属板的侧表面之间。
10.根据依据实施例的包括指纹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减少了由于填充金属板的通孔的填充构件的热膨胀所引起的结构变形。
附图说明
11.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12.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13.图3是图2的显示面板、显示电路板和显示驱动电路的平面图。
14.图4是图3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15.图5是沿着图3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16.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下部金属片和填充构件的平面图。
17.图7是图5的区域a的放大截面图。
18.图8是图5的区域b的放大截面图。
19.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填充构件和第二金属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20.图10是由于填充构件的热膨胀而发生的填充构件的结构变形的示意图。
21.图11是由于填充构件的热膨胀而发生的填充构件的结构变形的截面图。
22.图12是图8的填充构件的修改示例的截面图。
23.图13是图8的填充构件的修改示例的截面图。
24.图14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25.图15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26.图16是根据实施例的填充构件和第二金属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27.图17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28.图18是根据实施例的填充构件和第二金属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29.图19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30.图20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相关,诸如“耦接到”或者“连接到”另一元件时,所述元件可以直接耦接到或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在所述元件与所述另一元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元件。
32.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33.考虑到讨论中的测量和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如本文中使用的“大约”或“近似”包括所陈述的值,并且是指在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
34.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35.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
图。
36.参照图1和图2,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可以被包含在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移动通信终端、电子记事本、电子书、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系统或超移动pc(umpc)等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可替代地,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可以用作电视机、膝上型计算机、监视器、广告牌或物联网(iot)终端的显示单元。可替代地,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可以被包含在诸如智能手表、手表电话、眼镜式显示器或头戴式显示器(hmd)的可穿戴装置中。可替代地,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可以被包含在车辆的仪表盘、车辆的中央仪表板、设置在车辆的仪表盘上的中央信息显示器(cid)、代替车辆的后视镜的室内镜显示器或设置在车辆的前座的后表面上的用于后座娱乐的显示器中。
37.在本公开中,第一方向dr1是显示装置10的短边方向,诸如显示装置10的水平方向。第二方向dr2是显示装置10的长边方向,诸如显示装置10的垂直方向。第三方向dr3是显示装置10的基本上垂直于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的厚度方向。
38.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10具有类似于矩形的平面形状。例如,如图1中所示,显示装置10具有类似于矩形的平面形状,所述矩形具有在第一方向dr1上的短边以及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边。在第一方向dr1上的短边和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边相交所呈的角可以是直角,或者以预定的曲率被倒圆。显示装置10的平面形状不限于矩形,并且可以具有例如多边形形状、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
39.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10是平坦的。可替代地,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10具有彼此面对的可弯曲的两侧。例如,显示装置10可以具有可弯曲的左侧和右侧。可替代地,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10具有可弯曲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
40.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包括覆盖窗100、显示面板300、显示电路板310、显示驱动电路320、指纹传感器400、托架600、主电路板700和下部盖900。
41.根据实施例,覆盖窗100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上方并且覆盖显示面板300的前表面。因此,覆盖窗100可以保护显示面板300的顶表面。
42.根据实施例,覆盖窗100包括与显示面板300相对应的透光部分da100以及与除显示面板300之外的区域相对应的光阻挡部分nda100。光阻挡部分nda100是不透明的。可替代地,根据实施例,光阻挡部分nda100是具有当不显示图像时可以向用户显示的图案的装饰层。
43.根据实施例,显示面板300设置在覆盖窗100下方。显示面板300是包括发光元件的发光显示面板。例如,显示面板300是使用包括有机发光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44.根据实施例,显示面板300包括主区域ma和子区域sba。
45.根据实施例,主区域ma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作为显示区域da的周边区域的非显示区域nda。显示区域da包括图4中所示的显示图像的显示像素sp。非显示区域nda从显示区域da的边界延伸到显示面板300的边缘。
46.根据实施例,显示区域da包括指纹感测区域。指纹感测区域是设置有指纹传感器400的区域。如图2中所示,指纹感测区域是显示区域da的一部分。指纹传感器400可以包括例如光学指纹传感器、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或电容式指纹传感器。以下描述针对将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用作指纹传感器400的情况,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
47.根据实施例,显示面板300的主区域ma的平面形状为矩形。例如,主区域ma的平面形状为具有直角的角的矩形。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主区域ma的平面矩形形状可以具有倒圆角。
48.根据实施例,子区域sba从主区域ma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一侧突出。子区域sba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小于主区域ma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并且子区域sba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度小于主区域ma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度,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49.虽然图2示出了子区域sba是展开的,但是子区域sba可以弯曲,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子区域sba布置在显示面板300的底表面上。当子区域sba弯曲时,子区域sba与基底sub的主区域ma重叠。显示驱动电路320设置在子区域sba中。
50.根据实施例,显示电路板310利用诸如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导电粘合构件附接到显示面板300的子区域sba的一端。因此,显示电路板310电连接到显示面板300和显示驱动电路320。显示面板300和显示驱动电路320经由显示电路板310接收数字视频数据、时序信号及驱动电压。显示电路板310可以是例如柔性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或者诸如薄膜覆晶的柔性膜。
51.根据实施例,显示驱动电路320产生驱动显示面板300的信号和电压。显示驱动电路320是通过例如玻璃覆晶(cog)方法、塑料覆晶(cop)方法和超声键合方法中的一种方法附接到显示面板300的子区域sba的集成电路(ic),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显示驱动电路320可以通过薄膜覆晶(cof)方法附接到显示电路板310。
52.根据实施例,触摸驱动电路330设置在显示电路板310上。触摸驱动电路330是集成电路,并且附接到显示电路板310的顶表面。
53.此外,可以在显示电路板310上额外设置电源单元以供应驱动显示驱动电路320的显示驱动电压。
54.根据实施例,指纹传感器400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底表面上。指纹传感器400使用将在下面描述的第五接合构件附接到显示面板300的底表面。
55.根据实施例,托架600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下方。托架600可以包括塑料、金属、或者塑料和金属两者。在托架600中形成第一相机传感器720所插入到的第一相机孔cmh1、其中设置有电池的电池孔bh以及连接到显示电路板310的电缆314所穿过的电缆孔cah。
56.根据实施例,主电路板700和电池790设置在托架600下方。主电路板700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或柔性印刷电路板。
57.根据实施例,主电路板700包括主处理器710、第一相机传感器720和主连接器730。第一相机传感器720设置在主电路板700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两者上,主处理器710设置在主电路板700的顶表面上,并且主连接器730设置在主电路板700的底表面上。
58.根据实施例,主处理器710控制显示装置10的所有功能。例如,主处理器710通过显示电路板310将数字视频数据输出到显示驱动电路320,使得显示面板300显示图像。此外,主处理器710从触摸驱动电路330接收触摸数据并确定用户的触摸坐标,并且然后执行与在用户的触摸坐标处显示的图标相关联的应用。此外,主处理器710将从第一相机传感器720接收到的第一图像数据转换为数字视频数据,并通过显示电路板310将数字视频数据输出到显示驱动电路320,从而在显示面板300上显示由第一相机传感器720拍摄的图像。
59.根据实施例,第一相机传感器720处理由图像传感器获得的静止图像或视频的图像帧,并将图像帧输出到主处理器710。第一相机传感器720可以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或电荷耦接器件(ccd)传感器。第一相机传感器720通过下部盖900的底表面由第二相机孔cmh2暴露于外部,从而拍摄设置在显示装置10下方的背景或物体的图像。
60.根据实施例,穿过托架600的电缆孔cah的电缆314连接到主连接器730。因此,主电路板700电连接到显示电路板310。
61.根据实施例,电池790设置为不与主电路板700重叠。电池790与托架600的电池孔bh重叠。此外,指纹传感器400也与托架600的电池孔bh重叠。
62.此外,主电路板700还可以配备有移动通信模块,所述移动通信模块能够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者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基于语音信号、视频呼叫信号或文本/多媒体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63.根据实施例,下部盖900设置在主电路板700和电池790下方。下部盖900通过被紧固到托架600而固定。下部盖900提供显示装置10的底表面的外观。下部盖900可以包括塑料、金属或者塑料和金属两者。
64.根据实施例,第二相机孔cmh2暴露第一相机传感器720的底表面,并形成在下部盖900中。第一相机传感器720的位置以及与第一相机传感器720相对应的第一相机孔cmh1和第二相机孔cmh2的位置不限于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
65.图3是图2的显示面板、显示电路板和显示驱动电路的平面图。
66.参照图3,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10还包括可折叠区域fa和不可折叠区域nfa1和nfa2。可折叠区域fa具有沿着第一方向dr1延伸的线性形状。第一不可折叠区域nfa1定位在可折叠区域fa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一侧,并且第二不可折叠区域nfa2定位在可折叠区域fa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另一侧。不可折叠区域nfa1和nfa2中的每一者的面积可以大于可折叠区域fa的面积,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67.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是当不可折叠区域nfa1和nfa2展开时能够相对于可折叠区域fa折叠和/或当不可折叠区域nfa1和nfa2折叠时能够相对于可折叠区域fa展开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可以是内折叠显示装置或外折叠显示装置,所述内折叠显示装置向内折叠使得显示装置10的第一不可折叠区域nfa1的顶表面相对于可折叠区域fa面对显示装置10的第二不可折叠区域nfa2的顶表面,所述外折叠显示装置向外折叠使得显示装置10的第一不可折叠区域nfa1的底表面相对于可折叠区域fa面对显示装置10的第二不可折叠区域nfa2的底表面。
68.根据实施例,如图3中所示,指纹传感器400设置在第二不可折叠区域nfa2中。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指纹传感器400可以设置在第一不可折叠区域nfa1中或设置在可折叠区域fa中。
69.图4是图3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70.参照图4,根据实施例,显示面板300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像素sp。显示像素sp中的每一者包括发光元件lel、第一薄膜晶体管st1和电容器cap。
71.根据实施例,显示面板300包括由诸如玻璃或聚合物树脂的绝缘材料制成的显示基底dsub。例如,显示基底dsub包括聚酰亚胺。显示基底dsub是能够弯曲、折叠或卷曲的柔
性基底。
72.根据实施例,显示基底dsub包括例如多个有机层和多个无机层。例如,显示基底dsub包括第一有机层、设置在第一有机层上并包括至少一个无机层的第一阻挡层、设置在第一阻挡层上的第二有机层、以及设置在第二有机层上并包括至少一个无机层的第二阻挡层。
73.根据实施例,第一缓冲层bf1设置在显示基底dsub上。第一缓冲层bf1保护第一薄膜晶体管st1和发光元件lel的发光层172免受渗透通过显示基底dsub的湿气的影响,显示基底dsub易受湿气渗透的影响。第一缓冲层bf1由交替堆叠的多个无机层形成。例如,第一缓冲层bf1可以由多层形成,在所述多层中交替地堆叠有诸如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和氧化铝层的一个或多个无机层。
74.根据实施例,第一薄膜晶体管st1的第一有源层act1、第一源极电极s1和第一漏极电极d1设置在第一缓冲层bf1上。第一薄膜晶体管st1的第一有源层act1包括多晶硅、单晶硅、低温多晶硅、非晶硅和氧化物半导体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利用离子或杂质掺杂硅半导体或氧化物半导体,使得第一源极电极s1和第一漏极电极d1导电。第一有源层act1与第一栅极电极g1重叠,并且第一源极电极s1和第一漏极电极d1不与第一栅极电极g1重叠。
75.根据实施例,第一栅极绝缘层gi1设置在第一缓冲层bf1和第一薄膜晶体管st1的第一有源层act1上。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由诸如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或氧化铝层的无机层形成。
76.根据实施例,扫描线sl、第一电容器电极cae1和第一薄膜晶体管st1的第一栅极电极g1设置在第一栅极绝缘层gi1上。第一栅极电极g1与第一有源层act1重叠。扫描线sl电连接到第一栅极电极g1。第一电容器电极cae1与第二电容器电极cae2重叠。第一栅极电极g1和扫描线sl可以形成为包括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和铜(cu)中的任何一种或它们的合金的单层或多层。
77.根据实施例,第一层间绝缘层141设置在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第一栅极电极g1、第一电容器电极cae1和扫描线sl上。第一层间绝缘层141由无机层形成,所述无机层例如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或氧化铝层。
78.根据实施例,第二电容器电极cae2设置在第一层间绝缘层141上。第一层间绝缘层141设置在第一电容器电极cae1和第二电容器电极cae2之间。因为第一层间绝缘层141具有预定的介电常数,所以电容器cap由第一电容器电极cae1和第二电容器电极cae2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141形成。第二电容器电极cae2可以形成为包括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和铜(cu)中的任何一种或它们的合金的单层或多层。
79.根据实施例,第二层间绝缘层142设置在第一层间绝缘层141和第二电容器电极cae2上。第二层间绝缘层142由诸如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或氧化铝层的无机层形成。第二层间绝缘层142可以包括多个无机层。
80.根据实施例,第一像素连接电极ande1和数据线dl设置在第二层间绝缘层142上。第一像素连接电极ande1通过第一像素接触孔anct1穿透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第一层间绝缘层141和第二层间绝缘层142,并且连接到由第一像素接触孔anct1暴露的第一薄膜晶体管st1的第一漏极电极d1。第一像素连接电极ande1可以形成为包括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和铜(cu)中的任何一种或它们的合金的单层或多层。
81.根据实施例,第一有机层160设置在第一像素连接电极ande1、数据线dl和第二层间绝缘层142上。第一有机层160具有平坦化的上表面。第一有机层160可以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等形成。
82.根据实施例,第二像素连接电极ande2设置在第一有机层160上。第二像素连接电极ande2通过穿透第一有机层160并暴露第一像素连接电极ande1的第二像素接触孔anct2连接到第一像素连接电极ande1。第二像素连接电极ande2可以形成为包括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和铜(cu)中的任何一种或它们的合金的单层或多层。
83.根据实施例,第二有机层180设置在第一有机层160和第二像素连接电极ande2上。第二有机层180可以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等形成。
84.然而,在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二像素连接电极ande2和第二有机层180。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像素连接电极ande1直接连接到发光像素电极171。
85.尽管图4将第一薄膜晶体管st1示出为其中第一栅极电极g1定位在第一有源层act1上方的顶栅晶体管,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一薄膜晶体管st1可以是其中第一栅极电极g1定位在第一有源层act1下方的底栅晶体管或者其中栅极电极定位在第一有源层act1上方和下方的双栅晶体管。
86.根据实施例,发光元件lel和堤190设置在第二有机层180上。发光元件lel中的每一者包括发光像素电极171、发光层172和发光公共电极173。
87.根据实施例,发光像素电极171形成在第二有机层180上。发光像素电极171通过穿透第二有机层180并暴露第二像素连接电极ande2的第三像素接触孔anct3连接到第二像素连接电极ande2。
88.根据实施例,在其中朝向发光公共电极173发射光的顶部发射结构中,发光像素电极171由堆叠结构的高反射性金属形成,所述堆叠结构可以是铝和钛(ti/al/ti)、铝和ito(ito/al/ito)、apc合金、或apc合金和ito(ito/apc/ito)。apc合金是银(ag)、钯(pd)和铜(cu)的合金。
89.根据实施例,堤190在第二有机层180上界定发光像素电极171,以限定发射区域。堤190覆盖发光像素电极171的边缘。堤190包括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等的有机层。
90.发射区域是顺序地堆叠有发光像素电极171、发光层172和发光公共电极173的区域,使得来自发光像素电极171的空穴和来自发光公共电极173的电子在发光层172中彼此结合并发射光。
91.根据实施例,发光层172形成在发光像素电极171上。发光层172包括有机材料以发射预定颜色的光。例如,发光层172包括空穴传输层、有机材料层和电子传输层。
92.根据实施例,发光公共电极173形成在发光层172和堤190上。发光公共电极173覆盖发光层172。发光公共电极173公共地形成在所有发射区域上。可以在发光公共电极173上形成覆盖层。
93.在根据实施例的顶部发射结构中,发光公共电极173由诸如透明导电氧化物(tco)的透光材料或者诸如镁(mg)、银(ag)、或镁(mg)和银(ag)的合金的半透射导电材料形成,透
明导电氧化物(tco)诸如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铟锌(izo)。
94.根据实施例,封装层tfe设置在发光公共电极173上。封装层tfe包括防止氧或湿气渗透到发光元件lel中的至少一个无机层。此外,封装层tfe包括保护发光元件lel免受诸如灰尘的异物的影响的至少一个有机层。例如,封装层tfe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tfe1、有机封装层tfe2和第二无机封装层tfe3。
95.在实施例中,将显示面板300示出为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实施例,显示面板300可以是使用微型led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使用包括量子点发光层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或使用包括无机半导体的无机发光元件的无机发光显示面板。
96.图5是沿着图3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下部金属片和填充构件的平面图。图5示出了用户利用手指f触摸覆盖窗100的顶表面以用于指纹认证。
97.参照图5,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偏振层pol、覆盖窗100、金属板lp、填充构件rl以及将相邻的构件接合的接合构件am1至am5。在接合构件am1至am5中,第一接合构件am1至第四接合构件am4是压敏粘合剂(psa),并且第五接合构件am5是诸如光学透明树脂(ocr)的透明粘合剂树脂。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第一接合构件am1至第四接合构件am4可以是光学透明树脂(ocr)或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并且第五接合构件am5可以是压敏粘合剂(psa)、光学透明粘合剂(oca)或者着色粘合剂树脂。
98.根据实施例,偏振层pol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上。偏振层pol通过第一接合构件am1附着到显示面板300的顶表面。偏振层pol减少通过覆盖窗100入射的外部光的反射。
99.根据实施例,覆盖窗100设置在偏振层pol的顶表面上。覆盖窗100通过第二接合构件am2附着到偏振层pol的顶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省略了偏振层pol。在省略偏振层pol的一些实施例中,滤色器设置在覆盖窗100和显示面板300之间,并且黑矩阵设置在相邻的滤色器之间。
100.根据实施例,保护层pf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底表面上。保护层pf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但是实施例不限于公开的材料。保护层pf通过第三接合构件am3附着到显示面板300的底表面。
101.当根据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0是前发射型显示面板时,第三接合构件am3的透光率低于上述的第一接合构件am1和第二接合构件am2的透光率,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102.根据实施例,金属板lp设置在保护层pf下方。金属板lp通过第四接合构件am4附着到保护层pf的底表面。如图5和图6中所示,金属板lp包括设置在第一不可折叠区域nfa1中的第一金属板lp1、设置在第二不可折叠区域nfa2中的第二金属板lp2、以及由设置在折叠区域fa中的多个图案形成的第三金属板lp3。第一金属板lp1和第二金属板lp2分别在不可折叠区域nfa1和nfa2中支撑位于第一金属板lp1和第二金属板lp2上方的显示面板300。第一金属板lp1和第二金属板lp2中的每一者具有板形状。金属板lp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例如,金属板lp由铝合金制成,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省略了第三金属板lp3。在附图中,将第一金属板lp1、第二金属板lp2和第三金属板lp3示出为彼此间隔开,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第一金属板lp1、第二金属板lp2和第三金属板lp3可以一体地形成且彼此组合。
103.根据实施例,通孔ph形成在第二金属板lp2中。在平面图中,通孔ph被第二金属板lp2的材料围绕。通孔ph在厚度方向上完全穿透第二金属板lp2,并且从金属板lp2的面对显示面板300的底表面的顶表面延伸到金属板lp2的与金属板lp2的顶表面相对的底表面。填充构件rl设置在通孔ph中,并且填充构件rl与第二金属板lp2位于同一层上。在平面图中,填充构件rl被第二金属板lp2完全围绕。填充构件rl通过第四接合构件am4接合到保护层pf的底表面并且通过第五接合构件am5接合到指纹传感器400。第四接合构件am4是将填充构件rl接合到保护层pf的构件-保护层接合构件。第四接合构件am4将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和第二金属板lp2的顶表面接合到保护层pf的底表面。
104.根据实施例,第五接合构件am5也可以称为构件-传感器接合构件。指纹传感器400与填充构件rl重叠。指纹传感器400通过第五接合构件am5接合到填充构件rl的底表面和第二金属板lp2的底表面。
105.如图7中所示,根据实施例,手指f包括面对覆盖窗100的指纹。手指f的指纹包括凹陷和突起。指纹的凹陷和突起重复地形成。在重复的凹陷和突起中的包括从中选取的一个凹陷和一个突起的至少一个区段中,突起可以被称为脊rid并且凹陷可以被称为谷val。指纹的脊rid比指纹的谷val更靠近覆盖窗100。在下文中,将参照图7详细地描述操作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的方法。
10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金属板lp和保护层pf之间还设置有单独的层。这些单独的层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层。所述功能层执行散热功能、电磁屏蔽功能、接地功能、缓冲功能、刚性增强功能、支撑功能和数字化功能中的至少一种。
107.图7是图5的区域a的放大截面图。
108.参照图5和图7,根据实施例,图5中的超声波is可以是例如图7中的第一超声波is1,并且图5中的信号rs可以是例如图7中的第一信号rs1,并且第一信号rs1可以包括第一反射信号rs11和第二反射信号rs12。第一超声波is1被照射到指纹的脊rid和谷val,并且然后被脊rid和谷val反射。朝向脊rid照射的第一超声波is1穿过第五接合构件am5、填充构件rl、第四接合构件am4、保护层pf、第三接合构件am3、显示面板300、第一接合构件am1、偏振层pol、第二接合构件am2和覆盖窗100以到达脊rid。如图7中所示,因为脊rid与覆盖窗100直接接触,所以在脊rid和覆盖窗100之间没有间隙,诸如气隙ag。另一方面,朝向谷val照射的第一超声波is1穿过第五接合构件am5、填充构件rl、第四接合构件am4、保护层pf、第三接合构件am3、显示面板300、第一接合构件am1、偏振层pol、第二接合构件am2、覆盖窗100和气隙ag以到达谷val。在这种情况下,与朝向脊rid照射的第一超声波is1相比,朝向谷val照射的第一超声波is1进一步穿过气隙ag。照射到脊rid并被脊rid反射的第一超声波is1被转换成第一信号rs1。此外,照射到谷val并被气隙ag和覆盖窗100之间的界面反射的第一超声波is1被转换成第二反射信号rs12,并且照射到谷val并被谷val反射的第一超声波is1被转换成第一反射信号rs11。第一反射信号rs11和第二反射信号rs12构成第一信号rs1。第一反射信号rs11的幅值大于第二反射信号rs12的幅值。
109.超声波指纹传感器400通过将从超声波指纹传感器400向上发射的入射超声波(也称作“超声波is”)与从指纹反射的指纹反射超声波(也称作“信号rs”)进行比较执行指纹识别。填充构件rl的厚度是可调节的,并且在入射超声波和由构件-传感器接合构件(例如,第五接合构件am5)和填充构件rl之间的界面反射的界面反射超声波之间形成共振频率。
110.根据实施例,超声波指纹传感器400基于第一超声波is1的发射时间点与由脊rid反射的第一信号rs1的到达时间点之间的第一时间差、第一超声波is1的发射时间点与由谷val反射的第一反射信号rs11的到达时间点之间的第二时间差、以及第一超声波is1的发射时间点与由气隙ag与覆盖窗100之间的界面反射的第二反射信号rs12的到达时间点之间的第三时间差来识别脊rid和谷val。然而,考虑到在谷val和覆盖窗100之间存在气隙ag以及超声波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的差异,区分脊rid和谷val可能是挑战性的。
111.根据实施例,为了更准确地区分脊rid和谷val,考虑到谷val和覆盖窗100之间的气隙ag,可以采用计算第一超声波is1的强度与第一信号rs1的强度之间的比率的方法。第一信号rs1的强度与第一超声波is1的强度的比率被定义为反射系数r。详细地,照射到谷val的第一超声波is1的反射系数大于照射到脊rid的第一超声波is1的反射系数。换言之,可以基于第一超声波is1的反射系数来区分脊rid与谷val。
112.返回参照图5,如果金属板lp设置在从指纹传感器400向上照射的超声波is(例如,图7中的第一超声波is1)或从手指f的指纹反射的信号rs(例如,图7中的第一信号rs1)的路径上,则超声波is(例如,图7中的第一超声波is1)中的每一者的信号强度和信号rs(例如,图7中的第一信号rs1)的信号强度可以降低。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穿透金属板lp的通孔ph在从指纹传感器400向上照射的超声波is(例如,图7中的第一超声波is1)或从手指f的指纹反射的信号rs(例如,图7中的第一信号rs1)的路径上。
113.此外,当指纹传感器400通过位于通孔ph中的第四接合构件am4直接附接到保护层pf时,由于附接压力,显示面板300和与指纹传感器400重叠的其他组件可能在向上的方向上被部分地按压,并且这种按压可能从外部在视觉上识别出,从而导致显示故障。此外,当指纹传感器400附接到第二金属板lp2的与通孔ph相邻的底表面时,从指纹传感器400照射的超声波is(例如,图7中的第一超声波is1)可能受到由于通孔ph中的气隙引起的信号失真的影响。
114.此外,即使接合构件填满通孔ph并将保护层pf的底表面与指纹传感器400接合,保护层pf或显示面板300也可能由于接合构件的硬度不足而被按压。
115.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通孔ph的内部被填充有填充构件rl,例如,填充构件rl至少填充在通孔ph中,填充构件rl具有比第五接合构件am5大得多的硬度,并且指纹传感器400通过第五接合构件am5附接到填充构件rl的底表面,从而防止保护层pf或显示面板300的缺陷性的按压,并防止通孔ph的视觉识别。为了防止缺陷性的按压,填充构件rl的硬度是第五接合构件am5的硬度的至少10倍。根据实施例,填充构件rl的硬度是第五接合构件am5的硬度的至少20倍或30倍。例如,填充构件rl的硬度是0.8gps或更大,但实施例不限于此。填充构件rl包括本领域中公知的能够填充通孔ph的材料。例如,填充构件rl包括能够通过注入方法或附着方法填充通孔ph的材料。根据实施例,填充构件rl通过注入方法形成在通孔ph中。
116.根据实施例,填充构件rl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碳酸酯(pc)等制成,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填充构件rl的硬度小于相邻的第二金属板lp2的硬度。
117.此外,根据实施例,填充构件rl定位在从指纹传感器400照射的第一超声波is1的路径中,并且通常将第一超声波is1设置为允许超声波容易地穿过显示面板300的频带。因此,为了提高指纹传感器400的感测效率,填充构件rl具有与显示面板300的阻抗相似的阻
抗。例如,将填充构件rl的阻抗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阻抗的大约5mpa
×
m/s
×
10-6
的误差内。
118.在使用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的一些实施例中,填充构件rl还包括黑色着色剂。由于填充构件rl还包括黑色着色剂,因此可以防止指纹传感器400从外部在视觉上识别出。
119.根据实施例,当光学指纹传感器用作指纹传感器400时,用于光学指纹传感器的填充构件rl具有与用于超声波指纹传感器的填充构件rl相同的硬度和材料。然而,由于光学指纹传感器通过光识别指纹,因此考虑到相应光的透射率来设计填充构件rl。当使用光学指纹传感器时,填充构件rl具有至少90%的透光率。光可以包括可见光、紫外光或红外光。
120.另外,根据实施例的填充构件rl的热膨胀系数和与填充构件rl相邻的第二金属板lp2的热膨胀系数可以不同。填充构件rl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第二金属板lp2的热膨胀系数,并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金属板lp2的热膨胀系数的大约三倍。换言之,填充构件rl的热膨胀系数是第二金属板lp2的热膨胀系数的至少三倍。例如,由聚碳酸酯(pc)制成的填充构件rl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大约75ppm,并且由铝合金制成的第二金属板lp2的热膨胀系数为大约17ppm。在供热的高温环境下,具有高的热膨胀系数的填充构件rl的体积膨胀的程度大于具有相对低的热膨胀系数的第二金属板lp2的体积膨胀的程度。具体地,当填充构件rl膨胀时,填充构件rl趋于在横向方向、向上的方向和向下的方向上膨胀。在横向方向上,刚性第二金属板lp2阻碍填充构件rl横向地膨胀,并且接合构件am4、am3、am1和am2、保护层pf和显示面板300、偏振层pol以及覆盖窗100阻碍填充构件rl在向上的方向上膨胀。因此,填充构件rl在向下的方向上膨胀,这相比于向上的方向更容易。填充构件rl的在向下的方向上的膨胀可能导致指纹传感器400的布置的不稳定性,这需要超声波is和信号rs的精确的发送和接收。
121.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填充构件rl和第二金属板lp2之间提供分隔空间以允许填充构件rl在横向方向上膨胀,可以降低由填充构件rl的向下膨胀引起的指纹传感器400的不稳定性。在描述填充构件rl和第二金属板lp2之间的分隔空间之前,将描述填充构件rl和第二金属板lp2的形状。
122.图8是图5的区域b的放大截面图。
123.参照图5和图8,根据实施例,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和底表面lp2a具有预定的倾角α,并且倾角α为大约40
°
至50
°

124.根据实施例,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rlb与第四接合构件am4直接接触,并且填充构件rl的底表面rla与第五接合构件am5直接接触。填充构件rl的侧表面rls与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间隔开,分隔空间介于填充构件rl的侧表面rls与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之间。分隔空间包括气隙g。气隙g被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填充构件rl的侧表面rls和第四接合构件am4围绕。
125.根据实施例,填充构件rl的底表面rla从第二金属板lp2的底表面lp2a通过通孔ph向下突出,并且填充构件rl部分地覆盖第二金属板lp2的底表面lp2a。换言之,填充构件rl的底表面rla处于比第二金属板lp2的底表面lp2a低的水平或位置。此外,穿过通孔ph突出的填充构件rl的宽度可以大于位于通孔ph中的填充构件rl的宽度w1。填充构件rl的厚度h2大于与填充构件rl相邻的第二金属板lp2的厚度h1。填充构件rl的从第二金属板lp2的底表面lp2a向下突出的宽度可以大于通孔ph的最大宽度wph。
126.根据实施例,第五接合构件am5与指纹传感器400的顶表面和填充构件rl的底表面rla接触。第五接合构件am5与指纹传感器400重叠,并且可以具有等于指纹传感器400的宽度w3的宽度w2,或者可以具有大于指纹传感器400的宽度w3而小于通孔ph的最小宽度的宽度w2。当第五接合构件am5的宽度w2等于指纹传感器400的宽度w3时,第五接合构件am5的侧表面am5s在厚度方向上与指纹传感器400的侧表面400s对齐。
127.然而,实施例不限于图8中所示的实施例,并且第五接合构件am5可以与填充构件rl的整个底表面rla、填充构件rl的从第二金属板lp2的底表面lp2a向下突出的侧表面、以及第二金属板lp2的底表面lp2a的一部分直接接触。即,第五接合构件am5的侧表面am5s可以定位在填充构件rl的突出部的侧表面外部,并且第五接合构件am5的宽度w2可以大于填充构件rl的宽度w1。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五接合构件am5与填充构件rl的整个底表面rla接触,并且还与第二金属板lp2的底表面lp2a的一部分接触。因此,第二金属板lp2和填充构件rl通过第五接合构件am5间接地结合。因此,可以防止填充构件rl从通孔ph中逸出,从而增强显示装置的耐用性。
128.根据实施例,指纹传感器400包括设置有发送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的有源区域sa和不设置传感器的无源区域nsa。填充构件rl的最小宽度大于有源区域sa的宽度wsa。指纹传感器400的宽度w3小于第五接合构件am5的宽度w2。填充构件rl的宽度w1大于指纹传感器400的宽度w3,但是不限于此。
129.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在第二金属板lp2中的通孔ph中形成填充构件rl时,可能无意地形成其中填充构件rl部分地覆盖并接触第二金属板lp2的底表面的结构,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130.根据实施例,第二金属板lp2的通孔ph的宽度从顶部到底部减小,即,从第四接合构件am4朝向金属板lp的底表面lp2a减小。通孔ph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填充构件rl具有与通孔ph的截面形状相似的截面形状,并且还具有宽度w1在通孔ph中从顶部到底部减小的形状。
131.根据实施例,气隙g的尺寸可以根据填充构件rl的注入工艺的注入压力、注入温度和注入持续时间而变化,例如,考虑到注入温度、注入压力和注入持续时间形成气隙g。在此,气隙g的尺寸被表示为气隙g的在侧表面lp2s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g和在与侧表面lp2s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或厚度)。
132.在根据通孔ph中的填充构件rl的实施例的注入工艺中,模具设置在通孔ph的上部和第二金属板lp2的顶表面上,并且填充构件材料被注入到通孔ph中。一般来说,注入压力越高,注入温度越高,并且注入持续时间越长,则填充构件材料填充通孔ph的程度越大。另一方面,注入压力越低,注入温度越低,并且注入持续时间越短,则填充构件材料填充通孔ph的程度越小。即,气隙g的预期尺寸通过调整注入温度、注入压力和注入持续时间来确定。具体地,当填充构件rl包含具有高的热膨胀系数的材料时,气隙g应当具有较大的尺寸,并且当填充构件rl包含具有低的热膨胀系数的材料时,气隙g具有较小的尺寸。
133.根据实施例,气隙g的在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g是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的长度llp2s的80%至100%。当气隙g的长度lg是长度llp2s的至少80%时,气隙g具有当填充构件rl热膨胀时允许填充构件rl在横向方向上膨胀的最小空间。
134.根据实施例,气隙g在与侧表面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厚度沿着侧表面的延伸方向是恒定的,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135.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填充构件和第二金属板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0是由于填充构件的热膨胀而发生的填充构件的结构变形的示意图。图11是示出由于填充构件的热膨胀而已经发生的填充构件的结构变形的截面图。
136.图9是当从顶部观察时的图8的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rlb和通孔ph的顶部的平面图。参照图9至图11,根据实施例,通孔ph的顶部和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rlb具有相似的形状,并且在平面图中具有矩形形状。然而,平面图中的形状不限于此。为了简化描述,将假设矩形形状。
137.根据实施例,在平面图中,通孔ph的顶部的尺寸大于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rlb的尺寸。在平面图中,通孔ph的顶部的形状包括沿着第一方向dr1延伸的长边和沿着第二方向dr2延伸的短边。在平面图中,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rlb的形状包括沿着第一方向dr1延伸的长边rlb1和rlb2以及沿着第二方向dr2延伸的短边rlb3和rlb4。长边rlb1和rlb2和短边rlb3和rlb4与通孔ph的顶部的长边和短边间隔开,气隙g位于长边rlb1和rlb2和短边rlb3和rlb4与通孔ph的顶部的长边和短边之间。即,通孔ph的顶部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一个短边和通孔ph的顶部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另一短边分别从短边rlb3和rlb4向外地定位,并且通孔ph的顶部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一个长边和通孔ph的顶部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另一长边分别从长边rlb1和rlb2向外地定位。因此,通孔ph的顶部的长边的宽度wph大于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rlb的长边的宽度w1,并且通孔ph的顶部的短边的宽度wphc大于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rlb的短边的宽度w1c。
138.参照图10,根据实施例,如上所述,由于填充构件rl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第二金属板lp2的热膨胀系数,因此在供热的高温环境中,填充构件rl的体积膨胀大于第二金属板lp2的体积膨胀。
139.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在填充构件rl和第二金属板lp2之间提供分隔空间以便当填充构件rl热膨胀时允许填充构件rl在横向方向(即,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上膨胀,可以降低由填充构件rl的向下膨胀引起的指纹传感器400的不稳定性。
140.即,根据实施例,参照图8和图11,在供热的高温环境中,填充构件rl在横向方向上膨胀,并且因此,填充构件rl的侧表面rls朝向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逐渐地膨胀并接触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另一方面,在低温环境或室温环境下,填充构件rl收缩,使得填充构件rl的与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接触的侧表面rls逐渐地远离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从而形成图8的气隙g。
141.在下文中,将描述填充构件rl和通孔ph的截面形状的修改示例。
142.图12是图8的填充构件的修改示例的截面图。图13是图8的填充构件的修改示例的截面图。
143.在图12和图13的填充构件rl的修改示例中,填充构件rl的宽度在厚度方向上不同地变化,以防止填充构件rl从通孔ph逸出。
144.参照图12,根据实施例,填充构件rl的与第四接合构件am4接触的顶表面rlb的宽度w1和填充构件rl的与第五接合构件am5接触的底表面rla的宽度w1’中的每一者小于位于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rlb和底表面rla之间的中间表面的宽度w4。中间表面定位在顶表面
rlb和底表面rla之间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中间点处。
145.根据实施例,填充构件rl的上部侧表面rlsa和填充构件rl的下部侧表面rlsb具有不同的倾斜度。填充构件rl的位于左侧的上部侧表面rlsa从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rlb在朝向左下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填充构件rl的位于左侧的下部侧表面rlsb从填充构件rl的底表面rla在朝向左上的方向上延伸。类似地,填充构件rl的位于右侧的上部侧表面和下部侧表面在与填充构件rl的位于左侧的上部侧表面rlsa和下部侧表面rlsb相反且对称的方向上延伸。第二金属板lp2的与填充构件rl接触的上部侧表面lp2sa和下部侧表面lp2sb具有分别与填充构件rl的面对第二金属板lp2的上部侧表面rlsa和下部侧表面rlsb相对应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通孔ph的宽度从顶部到底部增大并且然后减小。
146.另一方面,根据实施例,在图13的填充构件rl中,填充构件rl的与第四接合构件am4接触的顶表面rlb的宽度w1和填充构件rl的与第五接合构件am5接触的底表面rla的宽度w1’中的每一者大于位于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rlb和底表面rla之间的中间表面的宽度w4。填充构件rl的位于左侧的上部侧表面rlsa从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rlb在朝向右下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填充构件rl的位于左侧的下部侧表面rlsb从填充构件rl的底表面rla在朝向右上的方向上延伸。类似地,填充构件rl的位于右侧的上部侧表面和下部侧表面在与填充构件rl的位于左侧的上部侧表面rlsa和下部侧表面rlsb相反且对称的方向上延伸。第二金属板lp2的与填充构件rl接触的上部侧表面lp2sa和下部侧表面lp2sb具有分别与填充构件rl的面对第二金属板lp2的上部侧表面rlsa和下部侧表面rlsb相对应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通孔ph的宽度可以从顶部到底部减小并且然后增大。
147.图14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148.图14的实施例与图8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接合构件am4_1部分地填充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与填充构件rl的侧表面rls之间的分隔空间。
149.根据实施例,在第二金属板lp2的通孔ph中填充填充构件rl之后,第二金属板lp2和填充构件rl通过第四接合构件am4_1接合到保护层pf(参见图5)。由于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和填充构件rl的侧表面rls彼此间隔开,分隔空间位于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和填充构件rl的侧表面rls之间,因此第四接合构件am4_1的一部分可以介入该空间中。
150.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增加第二金属板lp2和填充构件rl之间的接合力。当利用第四接合构件am4_1将第二金属板lp2和填充构件rl接合到保护层pf(参见图5)时,可能无意地形成实施例。然而,不限于此,可以有意地形成增加第二金属板lp2与填充构件rl之间的接合力的实施例。
151.以下实施例示出了填充构件和第二金属板彼此相邻,例如,填充构件的侧表面与第二金属板的侧表面彼此相邻,并且填充构件和第二金属板可以以在填充构件和第二金属板之间介入间隙或另一构件的方式彼此直接接触或彼此间接接触。以下实施例表明,为了防止由于填充构件与第二金属板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所导致的结构变形,可以在填充构件与第二金属板之间的分隔空间中插入缓冲构件,或者可以在填充构件的内部空间和/或第二金属板的内部空间中形成自由空间。
152.图15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153.参照图15,根据实施例,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填充构件rl和第二金属板
lp2经由缓冲构件cm彼此分开,并且彼此间接接触。
154.更具体地,根据实施例,缓冲构件cm介于填充构件rl的侧表面rls和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之间,并且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可以附接到第四接合构件am4。缓冲构件cm包括比填充构件rl和第二金属板lp2更柔韧并且具有比填充构件rl低的热膨胀系数的材料。
155.图16是根据实施例的填充构件和第二金属板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7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图16是当从顶部观察时的图17的填充构件rl_1的顶表面rlb和通孔ph的顶部的平面图。
156.在图16和图17的显示装置中,根据实施例,填充构件rl_1的侧表面rls和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彼此直接接触,并且在填充构件rl_1的内部空间中形成自由空间,以防止由于填充构件rl_1和第二金属板lp2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所导致的结构变形。
157.更详细地,根据实施例,填充构件rl_1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穿透填充构件rl_1的构件通孔rlh。形成多个构件通孔rlh,并且多个构件通孔rlh形成在填充构件rl_1的长边rlb1和rlb2以及短边rlb3和rlb4的内部。例如,多个构件通孔rlh在填充构件rl_1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每一侧与短边rlb3和rlb3相邻,并且多个构件通孔rlh在填充构件rl_1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每一侧与长边rlb1和rlb2相邻。每个构件通孔rlh具有沿着填充构件rl_1的相邻的相应边rlb1至rlb4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线性形状。每个构件通孔rlh的延伸长度wrlh小于填充构件rl_1的相邻的相应边rlb1至rlb4的宽度w1和w1c。每个构件通孔rlh与相邻的构件通孔rlh在物理上分开。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一些构件通孔rlh可以连接到相邻的构件通孔rlh,但是并非所有的构件通孔rlh都必需连接。
158.如图17中所示,根据实施例,构件通孔rlh定位在指纹传感器400和第二金属板lp2之间,以不干扰由指纹传感器400发送和接收的超声波is(参见图5)和信号rs(参见图5)。图17示出了构件通孔rlh在厚度方向上垂直地延伸,但是构件通孔rlh的形状不限于此,只要构件通孔rlh不干扰由指纹传感器400发送和接收的超声波is(参见图5)和信号rs(参见图5)即可。
159.图18是根据实施例的填充构件和第二金属板的示意性平面图。图19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160.图18是当从顶部观察时的图19的填充构件rl的顶表面rlb和通孔ph的顶部的平面图。
161.在图18和图19的显示装置中,根据实施例,填充构件rl的侧表面rls和第二金属板lp2_1的侧表面lp2s彼此直接接触,并且在第二金属板lp2_1的内部空间中形成自由空间,以防止由于填充构件rl和第二金属板lp2_1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所导致的结构变形。
162.更详细地,根据实施例,第二金属板lp2_1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穿透第二金属板lp2_1的板通孔lph。形成多个板通孔lph,并且多个板通孔lph从填充构件rl的长边rlb1和rlb2以及短边rlb3和rlb4向外地定位。例如,多个板通孔lph在填充构件rl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每一侧与短边rlb3和rlb4相邻,并且多个板通孔lph在填充构件rl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每一侧与长边rlb1和rlb2相邻。每个板通孔lph具有沿着填充构件rl的相邻的相应边rlb1至rlb4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线性形状。每个板通孔lph的延伸长度wplh大于填充构件rl的相邻的相应边rlb1至rlb4的宽度w1和w1c。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每个板通孔lph
的延伸长度wplh可以小于填充构件rl的相邻的相应边rlb1至rlb4的长度。
163.根据实施例,每个板通孔lph与相邻的板通孔lph在物理上分开。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一些板通孔lph可以连接到相邻的板通孔lph,但是并非所有的板通孔lph都必需连接。
164.图20是根据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165.参照图20,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填充构件rl的一部分与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接触,并且气隙g的在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g是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的长度llp2s的80%至100%。
166.更具体地,根据实施例,填充构件rl的侧表面rls的一部分与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的下端(即,连接到第二金属板lp2的底表面lp2a的部分)接触(例如,直接接触),使得气隙g的在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g小于图8的气隙g的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g。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气隙g的在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g小于图8的气隙g的在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g,因此气隙g本身的面积(或尺寸)减小。因此,尽管填充构件rl可以由于热而膨胀进入的自由空间的面积可以减小,但是由于填充构件rl的一部分与第二金属板lp2的侧表面lp2s的下端接触,因此填充构件rl由位于填充构件rl下方的第二金属板lp2从底部支撑,并且可以更容易地防止填充构件rl从通孔ph中逸出。
167.具体地,根据实施例,如上文参照图8所述,当倾角α为大约50
°
或更小时,与倾角α超过大约50
°
的情况相比,第二金属板lp2和填充构件rl在平面图中彼此重叠,但是在截面图中,第二金属板lp2和填充构件rl彼此接触的面积增加,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金属板lp2从底部稳定地支撑填充构件rl。因此,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填充构件rl从通孔ph中逸出。
168.尽管出于说明性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权利范围中公开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