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注入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19 22:34: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注入设备
1.本技术为专利申请案(国际申请日2018年3月15日,申请号201880032551.2,发明名称为“注入设备”)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的是促成带有动力或动力辅助的针刺和给药的自我注入型注射器。


背景技术:

3.注入设备可用于方便的药剂管理。举例来说,注入设备(其通常可以采用笔式注入器的形式)既可用于提供单一计量剂量的药剂(例如紧急情况下的肾上腺素),也可用于提供常规计量剂量的药剂(例如胰岛素)。此类设备既可以是通常配备有已安装且不能被使用者更换的注射器的单次使用的「一次性」设备,也可以是在使用了药剂之后允许使用者更换注射器的「可重复使用」设备。
4.应该指出的是,虽然为了清楚和一致起见而在这里使用了术语「注射器」,但是该术语并不是为了进行限制。在一些布置中,举例来说,注射器可以是药筒(作为示例,其可被布置成收纳一次性注射针)或其他药剂容器。在一些布置中,注射器/药筒/药剂容器可以与注入设备(或是其一部分)形成一个整体。
5.注入设备可以以「注入装置」设备的形式提供,其中除了将药物输送过程自动化之外,该设备还可以被布置成将输送药物之前的注射针插入皮肤的过程自动化。
6.注入设备通常包括输送装置,其被布置成自动输送来自注射器的剂量,并且可选地(对于注入装置而言)先使注射器在壳体内部位移,以使注射针穿刺。这种输送装置通常会借助包含或是啮合了在注射器的注射筒内部以可滑动和可密封的方式提供的活塞的柱塞(也被称为「塞子」)来起作用。对于注入装置来说。塞子与注射器之间的初始静摩擦或「静态阻力」会阻止活塞相对于注射器向前运动,由此,该输送装置在一开始会将注射器和活塞向前移动到注射针插入位置。在这里,注射器的更进一步的移动会被阻止,并且该输送装置会继续向前移动,由此克服静态阻力并且通过注射器来移动活塞和塞子。
7.常见形式的输送装置包括向前偏倚柱塞的自动机制,以及触发件机制,其中该触发件机制在其被释放之前会保持柱塞以对抗(直接或间接)致动机制的施力。作为示例,该致动机制可以包括在被触发机制释放之前保持处于蓄能(或待发)位置的输送致动器(例如压缩弹簧)。该触发件可以被使用者的手指启动。作为替换,该设备可以被压力启动,其中触发件机制是通过与注射部位的压力接触(通常是借助针罩)提供的。
8.在wo2016/189286中描述了一种注入装置类型的注入设备。该设备的致动机制包括两个弹簧,即用于移动注射器穿过设备壳体而将注射针14插入皮肤的相对较弱的第一插入弹簧,以及用于驱动柱塞30和活塞穿过注射器主体的相对较强的第二输送弹簧。
9.wo2016/189286解决了注入装置的一个已知问题,那就是插入弹簧在针头插入阶段施加的力有可能会足够大,以至于在注射器行程结束降至最低点且靠在壳体上时会损坏注射器。这个问题是通过引入在注射器降至最低点之前限制其速度的速度调节器来缓解
的。
10.已知的自我注入器(尤其是压力启动设备)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总是需要致动机制的某个部分从注射器托架向后延伸至位于注射器后部的输送驱动配件。由此需要各种元件穿过注射筒,而这不然会导致设备的宽度增大。
11.本公开寻求对在现有技术的注射器中确定的一些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附加权利要求中限定的用于接纳注射器的自动注入装置。
13.在这里公开了用于接纳注射器的自我注入装置的第一示例。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包围驱动配件和被配置成保持注射器的注射筒的注射器托架的外壳,所述注射器托架位于驱动配件的后部,并且具有存放(stowed)位置和输送位置。
14.互锁件可以在注射器托架与至少部分围绕注射器托架的注射器托架壳体之间延伸。该互锁件可以防止注射器托架在处于存放位置的同时在插入致动器的影响下向前运动。
15.驱动配件可以包括用于将注射器的注射针插入注射部位的插入致动器以及用于驱动柱塞进入包含了注入物质的注射器的注射筒的输送致动器。
16.注射器托架包含了互锁件释放机制,其被配置成释放互锁件,以使插入致动器向前驱动注射器托架。
17.通过提供在注射器托架与壳体之间延伸的互锁件,以及包含了互锁件释放机制的注射器托架,可以允许执行致动处理以启动位于注射器托架和/或注射器注射筒的远端前部的自我注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其不再需要具有向后延伸并穿过注射筒的装置,并且可以减小注射器的直径。
18.互锁件可以具有位于注射器注射筒上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壳体上的第二部分。该互锁件可以位于驱动配件的前部。互锁件可以包括轴向相对的表面,其中所述表面彼此邻接,以便限制注射器托架在轴向上向前移动。注射器托架可以包括筒状壳体和触发件。该触发件可以是在注入之前、期间或之后覆盖注射针的护罩。
19.注射器托架可以包括筒状壳体,并且互锁件可以是在筒状壳体与注射器托架壳体之间提供的。
20.互锁件包括在周向上彼此邻接以防止注射器托架向前运动的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和注射器托架止动件。
21.外壳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注射器载体壳体。壳体止动件和注射器托架止动件之一或是所有这二者可以包括伸出相应元件表面的突起部。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和注射器托架止动件可以包括彼此邻接的轴向相对表面。这种邻接可以防止注射器托架在互锁件啮合的时候在轴向上向前移动。
22.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和注射器托架止动件之一或是所有这二者包括细长的周向延伸轴向相对的邻接表面,用于啮合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或注射器托架止动件中的另一个。
23.周向延伸轴向相对的邻接表面可以允许在脱离之前在注射器托架壳体与注射器托架之间发生预定总量的相对旋转。所述预定的相对旋转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启动阶段。
这些启动阶段可以包括注射部位定位阶段,其中在所述阶段,触发件可以在没有触发插入阶段的情况下进行轴向位移。周向延伸轴向相对的邻接表面是细长挡边(rib)的一部分。所述细长挡边可以沿周向延伸。所述周向延伸的细长挡边包括倾斜部分。
24.互锁件释放机制可以包括在被致动的时候启动该互锁件释放机制的触发件。
25.该触发件可以是由使用者致动的按钮触发件。该按钮触发件可以是压力启动触发件。压力启动可以通过将自我注入装置插入注射部位来实现。该压力启动触发件可以是用于在使用之前、期间或之后覆盖注射针的针罩。
26.该触发件可以提供注射器托架止动件与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之间的相对旋转。
27.筒状壳体可以至少部分位于触发件内部。
28.该触发件可以包括压力启动触发件。该压力启动触发件可以包括被布置成在注入之前、期间或之后覆盖注射针的护罩。
29.互锁件释放机制可以包括轨道和突起部布置,其中突起部被布置成在轨道内部滑动,以使突起部或轨道的相对移动促使突起部和轨道中的另一个在轴向上和/或以旋转的方式移动。
30.轨道可以由一个通道来提供。该通道可以形成注射器托架或触发件的壁部的一部分。该轨道可以包括供突起部在其上滑动的一个或多个行进表面。
31.该轨道可以包括释放部分,其中在所述部分,触发件的轴向向后移动会转换成注射器托架止动件的旋转,以便解除互锁件。
32.该释放部分可以包括沿轴向和周向上斜的轨道倾斜部分。由此,轨道或突起部的轴向移动会引发相应的周向移动。触发件的周向向后移动可以通过将触发件按在注射部位上来提供。
33.该轨道可以进一步包括预注(priming)部分,其中在所述部分,触发件沿轴向的向前移动会转换成注射器托架的旋转。
34.触发件沿轴向的向前移动可以通过在使用前移除附着于自我注入装置近端的盖件来引发。
35.该轨道可以包括轴向止动件,用于防止突起部在解除互锁件以及释放触发件时沿轴向向后行进至超出预定位置。
36.该轨道包括旋转止动件,其被布置成允许轨道与突起部之间的相对轴向移动,但是不允许相对旋转。该旋转止动件可以允许在不解除互锁件的情况下多次按下和释放触发件,由此可以定位适当的注射部位。该旋转止动件可以位于释放部分的上游。
37.该触发件可被配置成通过使用第一个力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个力的第二部分下压,其中第二个力大于第一个力。
38.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对应于解除了互锁件的释放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可以对应于部位定位阶段。
39.驱动配件可以邻接注射器托架。这种邻接可以是经由注射筒的。该注射筒可以包括面朝后方的表面。所述面朝后方的表面可以限定在注入过程中接纳柱塞的注射筒的开口。所述面朝后方的表面可以由凸缘来提供。
40.在释放互锁件之前,偏置构件可以相对于外壳向前推动驱动配件。该偏置构件可以包括插入致动器。该插入致动器可以包括弹簧。该弹簧可以是压缩弹簧。一旦释放了互锁
件,那么该偏置构件可以向前移动注射器托架。
41.所述外壳可以包括附着在一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该驱动配件可以在第一部分附着于第二部分之前由闩锁件保持处于第一部分,以及所述偏置构件可以位于第一部分与驱动配件之间,以使偏置配件将驱动配件推出外壳的第一部分并倚靠在闩锁件上。
42.外壳的第二部分可被布置成启动闩锁件释放机制,以便在装配外壳的过程中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附着的时候解除闩锁件,由此,一旦解除闩锁件,该偏置构件会推送驱动配件越过闩锁件。
43.闩锁件释放机制可以由驱动配件的轴向可平移部分提供。所述轴向可平移部分可以在装配外壳的过程中与外壳啮合。
44.外壳的第二部分可以容纳注射器托架。注射器托架可以包括注射筒。注射器托架和注射筒中的任何一个或所有这二者可以在装配外壳的过程中邻接驱动配件。这种邻接可以驱动轴向可平移部分向后,以便启动闩锁件释放机制。
45.如果插入致动器提供了用于插入注射针的插入力,并且输送致动器提供了用于驱动柱塞的驱动力,那么驱动力可以大于插入力。
46.多个通道有可能是存在的。在套筒的圆周周围可以等距分布两个或更多螺旋形通道。发射筒件可被嵌套在套筒内部。
47.相应的面朝前方表面和面朝后方表面可以相对于纵轴的法线成倾斜角度,由此,在发射筒件遭遇到向后偏置时,该啮合表面将会旋转并接合在一起。
48.发射栓(firing pin)可以通过接触塞子而被启动。发射筒件可以包括后部部分。该后部部分可以位于发射筒件的远端。该后部部分和柱塞可以形成用于输送致动器的壳体。后部部分和柱塞可以是轴向啮合的。轴向啮合可以借助发射栓而被锁闭。卡口(bayonet)式组装可以包括轴向部分和圆周部分。圆周部分可以包括轴向倾斜的圆周底座。轴向部分可以提供通向圆周部分的通道。发射栓可以位于轴向部分以内,由此至少部分阻塞圆周路径。发射栓可以沿着柱塞的中心前行。所述发射栓可以在发射栓内部纵向向滑动。
49.启动输送致动器将会沿着注射筒内部驱动塞子,由此执行注入。所述塞子可以由输送致动器经由柱塞驱动。该输送致动器可以位于柱塞内部。发射筒件可以包括柱塞和发射栓。所述发射栓可以穿过发射筒件。
50.在这里还公开了关于注入装置的第二示例,其中可以包括:外壳,收容在外壳的前方部分内部的注射器托架;收容在外壳中的注射器后部的发射筒件,其中发射筒件可被配置成在存放位置与输送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包括输送致动器,其被布置成在注射筒内部驱动塞子,以便执行注入。
51.第二示例的注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预注布置,其被配置成在外壳内部驱动发射筒件,以便在启动输送致动器之前提供发射筒件与塞子之间的接触。
52.在这里还广义地公开了用于接纳注射器的第三例示注入装置,包括:外壳;收容在外壳前方部分的注射器托架;收容在外壳中的注射器托架的后部的发射筒件。该发射筒件可被配置成从第一位置向后移动并从注射器的塞子上分离到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发射筒件与塞子相接触。该发射筒件可被配置成在处于第二位置的时候,通过扩张来驱动塞子通过注射器的注射筒。
53.该发射筒件可以包括:柱塞,其被配置成在注射器的注射筒内部驱动塞子,以便执
行注入;后部部分,其可分离地附着于柱塞,以便提供哟用于输送致动器的壳体;发射机制,其被布置成在发射极致接触塞子的时候将所述后部部分与柱塞分离。
54.该注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预注布置,其被配置成唉外壳内部向前驱动发射筒件,以便在启动输送致动器之前提供发射机制与塞子之间的接触。
55.本公开还包括注入装置的第四示例,包括:外壳;收容在外壳前方部分并被布置成接纳注射器注射筒的注射器托架;以及在外壳内部位于注射器托架后方的驱动配件。该驱动配件可被布置成在注射器的注射筒内部驱动塞子。该注射筒和外壳彼此可以围绕注射筒远端的整个圆周直接相邻,因为注射器托架的任何部分都不会后退到超出注射筒远端。作为替换或补充,驱动配件的任何部分都不会向前超出注射筒远端的径向外部。
56.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接纳注射器的自我注入装置的第五示例,其包括:外壳;注射器托架,其容纳在外壳内并构造成保持注射器的注射筒;以及驱动组件,其容纳在注射器托架后方的外壳中。
57.驱动配件可以包括:发射筒件和发射筒件所在的套筒,其中发射筒件被配置成在存放位置与输送位置之间向前移动,并且可以包括:驱动致动器;引导表面滑道;以及筒件止回件(backstop)。
58.套筒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面向后方引导表面,用于与引导轨道滑道啮合,以便将发射筒件的向前移动从存放位置引导到输送位置。当筒件止回件处于输送位置时,将筒件止回件啮合在柱塞的套筒止回件可以做出反应而向前驱动。
59.套筒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边缘的通道。第一边缘可以是包含了至少一个引导表面的引导边缘。第二边缘可以是包含了多个分布在其长度上的套筒止回件边缘。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可以沿轴向延伸。
60.第五示例的自我注入装置可以包括围绕套筒沿圆周分布的多个通道。
61.所述多个套筒止回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位于至少一个引导表面的一部分的轴向后方。
62.所述套筒止回件或每一个套筒止回件可以包括与筒件止回件的相应的面向后方的表面相啮合的面向前方的表面。
63.发射筒件可以进一步包括与注射器的塞子啮合以将其向前驱动的注释,以及启动驱动致动器的发射栓。
64.发射筒件可以包括能够借助耦合可分离地附着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驱动致动器可以位于发射筒件内部;其中去耦合所述耦合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会导致驱动致动器在轴向上向前驱动帐户赛。所述耦合可以包括卡口配合。
65.引导表面滑道和筒件止回件可以位于引导构件上,该引导构件可以位于通道内部并附着于发射筒件。
66.第五示例的自我注入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引导表面,并且这些引导表面可以是在引导边缘和止回件边缘上提供的下斜引导表面。所述多个下斜引导表面可以向后面朝通道。该引导构件可以包括用于与引导边缘的下斜引导表面啮合的第一引导表面滑道,以及用于与止回件边缘的下斜引导表面啮合的第二引导表面滑道。
67.引导边缘可以包括多个引导边缘齿状部,并且止回件边缘包括多个止回件齿状部。引导边缘齿状部和止回件齿状部可以包括多个下斜引导表面,并且是沿着相应边缘的
长度分布的。引导构件可被布置成在发射筒件从存放位置朝着输送位置移动的时候在引导边缘齿状部与止回件齿状部之间横向摆动。
68.引导边缘齿状部可以进一步包括引入(lead-on)引导表面,所述表面面朝前方并且进入通道。该引入引导表面可被布置成在引导构件在引导构件在通道内部向后移动的时候将筒件止回件引导至套筒止回件。
69.当沿着径向向内查看时,引导边缘齿状部和止回件边缘齿状部可以具有不同的轮廓。
70.引导边缘齿状部和止回件边缘齿状部可以具有相同的轮廓。这些齿状部可以是相对于纵向延伸的平面对称的。因此,该齿状部可以是关于注射器纵轴的镜像图像。
71.止回件边缘齿状部可以包括套筒止回件,并且止回件边缘齿状部是锥形的,由此,套筒齿止回件和下斜表面会被一个锐角内角分离。
72.引导边缘齿状部和止回件边缘齿状部在轴向上可以是相互偏移的。止回件边缘齿状部和引导边缘齿状部的斜度(pitch)以及峰谷(peak to trough)可以是相同的。
73.引导表面和止回件边缘下斜引导表面可以是反平行的。
74.第五示例的自我注入装置可以包括:预注布置,其被配置成在套筒内部沿着引导表面向前驱动发射筒件,以便提供发射筒件与塞子之间的接触,由此在启动输送致动器之前将发射筒件置于输送位置。
75.该预注布置可以包括插入致动器。该通道可以是螺旋状的。
76.在发射筒件从存放位置移动到输送位置的过程中,引导表面可以套筒止回件与筒件止回件之间提供轴向校准。
77.自我注入装置的第六示例可以包括:包含了附着在一起以供使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收容了驱动配件和被配置成保持注射器注射筒的注射器托架,所述注射器托架位于驱动配件前方,并且具有存放位置和输送位置。
78.在第一部分附着于第二部分之前,驱动配件可以被闩锁件保持处于外壳的第一部分。在第一部分与驱动配件之间可以安置一个偏置构件,并且该构件被布置成将驱动配件推出第一部分以及倚靠在闩锁件上。
79.第六示例的自我注入装置还可以包括闩锁件释放机制,用于外壳装配过程中,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辅佐的时候解除闩锁件,由此,一旦解除了闩锁件,则偏置构件会向前推动驱动配件越过闩锁件。
80.驱动配件可以包括发射筒件以及位于发射筒件所处的套筒。
81.闩锁件可以是从第一位置径向向内延伸的可弹性变形翼片。该翼片可以与驱动配件的轴向向前的表面相啮合。该发射筒件可以包括在轴向向朝的表面。
82.发射筒件可以包括用于在外壳内部将发射筒件从第一位置引导到第二位置的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可以包括轴向朝前的表面。
83.闩锁件释放机制可以包括驱动元件的轴向可平移部分。该轴向可平移部分可被布置成在装配过程中附着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时候与第二部分一起向后移动。
84.自我注入器可以进一步包括:注射器托架,其被收容在第二部分内部,并被配置成保持注射器的注射筒;以及轴向可平移部分,所述部分接触注射器托架或注射筒,由此在装配过程中与第二部分一起被向后推动。该轴向可平移部分可以包括套筒。
85.技术人员将会了解,除了相互排斥的情况之外,结合以上任一方面描述的特征都可以加以必要的变更而被应用于其他任何方面,此外,除了相互排斥的情形之外,这里描述的任何特征都可以应用于任何方面和/或与这里描述的其他任何特征相结合。举例来说,应该了解的是,注射器托架26和互锁件54的布置可以在不包含所描述的驱动配件之一的注射器的内部使用,反之亦然。
附图说明
86.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来注入装置10的示例,其中:
87.图1a和1b显示了注入装置10的侧视图和纵向剖视图;
88.图2显示了注射器托架的透视图;
89.图3显示了筒状壳体的透视图;
90.图4显示了互锁件释放机制轨道的侧视图;
91.图5显示了包含图4中的互锁件释放机制轨道的护罩的透视图;
92.图6a和6b显示了外壳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和内部透视图;
93.图7显示了封闭注入装置的近端的盖件;
94.图8显示了在使用前与针罩相啮合的盖件;
95.图9a-9e显示了注射器托架互锁件和互锁件释放机制的工作阶段;
96.图10显示了一个驱动配件;
97.图11a-11c显示了驱动配件的一些组成部分;
98.图12a和12b显示了局部收容了驱动配件的外壳的一部分;
99.图13显示了处于图12a和12b显示的外壳部分之中的图10的驱动配件;
100.图14显示了驱动配件的近端向内的端视图;
101.图15a和15b显示了在装配注入装置前的驱动配件和外壳端部盖件的侧视图和剖视图;
102.图16a和16b显示了与图15a和15b相同但是装配了注入装置的视图;
103.图17a-17e显示了驱动配件的工作阶段;
104.图18a-18i显示了通过操作阶段的注入装置的纵向剖面图;以及
105.图19a-19e显示了替换的驱动配件的侧视图以及相关联的工作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106.图1a和1b显示了输入装置10的侧视图和纵向剖视图。该侧视图包括外壳12,其中所述外壳以局部透明的方式显示,以便揭示注入装置10的内部操作。
107.注入装置10包括注射器,高注射器包括用于插入注射部位以将物质(通常是药剂)注入注射部位的的注射针14。注入装置10可被认为值自动的,因为一些注入操作需要单一使用者操作并且可被称为自我注入装置、自动注入器或自我注入注射器。举例来说,消费者可能需要移除覆盖注射针14的盖件16,在对可以施加适当的向内压力或按下触发件以启动注射器之前定位适当的注射部位。启动处理可以导致产生一个自动化的(通常是机械化的)序列,其中包括在无需使用者更进一步操作的情况下将注射针插入以及将注射溶液从注射器注入注射部位。后续的收回注射针14会导致护罩18展开以覆盖注射针14,以便允许在使
用后进行安全处理。该护罩18可被锁定,以便防止护罩展开之后意外或故意缩回护罩。在一些注射器装置中,所述插入可以手动执行,并且只有注入阶段是自动的。
108.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以下描述的注入装置10包含的是关于带有注射筒20以及溶液/药剂的注射器的描述,然而该注入装置10也可以是在没有注射器的情况下提供的。同样,注射器可以配备或不配备注射针14。此外,注入装置10可以作为模组化系统来提供,例如可由最终使用者或中间人组装的部件套件。该部件套件可以包括外壳、注射器托架、注射器、驱动配件以及插入弹簧(其在一些示例中还提供了预注致动器)这些分离部分中的任何一个或全部。
109.注入装置10通常采用细长的圆柱形结构,该结构具有纵向轴线,该轴线具有用注射针14表示的近端或前端,以及相对的远端或后端。该圆柱形结构的外壳通常会被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握住。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说明书中的径向和轴向应该结合纵向轴线来参考。除非另有说明或者可以从上下文中清楚了解,否则术语轴线可被认为是设备的纵轴。纵轴的法线被认为是垂直于纵轴的。
110.注入装置10的主要部件可以包括外壳12、后部子配件22以及前部子配件24。这两个子配件可被认为是分开的,因为其在功能上是分离的,和/或物理分离的外部在外壳内部是邻接的。在组装外壳12之前,这两个子配件可被单独组装以及装载到外壳12中。前部子配件24和后部子配件22可以经由注射筒20彼此邻接。
111.外壳12通常限定了注入装置10的外部,并且提供了内部空腔,其中后部子配件22和前部子配件之类的构成部分可被封闭在所述内部空腔之中。由此,外壳12提供了一个壳体并且可被以这种方式命名。该壳体可以由形成外壳12的单一主体形成,或者可以包括轴向啮合和/或同轴嵌套的不同部分或区段。
112.前部子配件24包括运载注射器的注射器托架26。注射器可以是常规的,因为其包含了具有以可滑动和可密封的方式从开放远端接纳的活塞的注射筒20。该活塞可以包括与注射筒相啮合的塞子,以及驱动塞子28的柱塞30。
113.用于注入注射部位的注射针14是通过本领域公知的适当附着方式附着于注射器的注射筒20的近端的。该附着可以是固定或可分离的。柱塞30在注射前位于远侧的第一位置,并且在使用中被向前驱动至近侧的第二位置。柱塞30的行进是由排出溶液所需要的塞子28的行进确定的,并且可以与注射针14附着的注射筒20的封闭端毗连。图1b显示了在注入前处于第一位置的塞子28的位置。
114.注入装置10的近端可以终止于可移除盖件16,其中所述盖件16会在运输过程中以及使用前覆盖和保护注射针14。
115.后部子配件22可以包括驱动配件32,其被布置成驱动柱塞30进入注射筒20,以便执行注入处理。后部子配件22可以附加提供在需要自动插入的情况下用于将注射针14插入注射部位的插入致动器48。此外,后部子配件22可以包括用于将柱塞30从存放位置移动到输送位置的预注布置。
116.在图1a和1b显示的示例中,后部子配件22包括多功能驱动配件32。驱动配件32主要用于在已经通过在注射筒20内部将塞子28从远端第一位置向前驱动到近端第二位置而将注射针14插入的时候执行注入处理。在该示例中,驱动配件32还用于向前驱动注射器而将注射针14插入注射部位。驱动配件32还可以包括用于将柱塞30从存放位置移动到输送位
置的预注布置。
117.插入和输送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致动机制来执行。在图1a和1b显示的示例中,插入是由采用插入弹簧的形式的插入致动器48执行的。输送是由采用输送弹簧的形式的输送致动器38执行的。插入和输送弹簧通常是压缩弹簧,但在适用的情况下,其他适当的弹簧和致动器也是可以使用的。
118.驱动配件32可以包括发射筒件36。发射筒件36可以从在其启动之前驻留的存放位置移动到预输送位置,其中在所述位置,柱塞30将被驱动到注射器的注射筒20中,以便向前推动塞子28以及执行注入。发射筒件36从存放位置到预输送位置的移动可以由预注布置来执行。该预注布置可以包括在驱动布置所在的壳体(例如外壳12)与发射筒件之间提供驱动力的预注致动器。
119.特别地,从存放位置开始的运动可以由插入致动器48来执行。由此,插入致动器48可以用于通过在外壳12内部向前移动注射器托架26来提供注射针14的插入处理,并且还可以用于在与注射器托架26无关的情况下向前移动发射筒件36,由此充当预注致动器。
120.发射筒件36从存放位置到预输送位置的运动可以与外壳12和/或驱动配件32的其他元件相关联。因此,在将发射筒件36从存放位置向前驱动到预输送位置时,外壳12和/或驱动配件32可被认为是固定的。
121.在这些位置之间移动发射筒件可能需要在外壳12内部沿轴向向前移动发射筒件36,以便减小注射器与输送致动器38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输送致动器38用于在其被启动的时候驱动注射筒20内部的塞子28。如果减小注射器与柱塞30之间的轴向间隔,那么将会是非常有益的。这样做可以减少注射器与柱塞30之间的冲击力量,由此可以减少注射器或柱塞30在启动期间遭受损坏的情况。更进一步,它还可以允许在普通设备中使用具有不同填充液位的注射器。由此,注入装置可被配置成接受一个或多个常规尺寸的注射器,同时能够调节需要输送的药剂量。举例来说,具有指定尺寸的注射筒20的注射器可用于输送0.5ml的剂量(其中塞子28位于注射筒20的中间一半的位置)以及1ml的剂量(其中塞子28位于朝向注射筒20的远端的位置)。另一个优点是能为输送致动器38提供较高的驱动力,由此可以通过普通注射器来输送具有不同粘度的溶液。
122.发射筒件36可以包括输送致动器38和柱塞30。输送致动器38可被布置成在与塞子28啮合的时候向前驱动柱塞30。
123.应该理解的是,在外壳12内部向前移动发射筒件36的预注布置可以施加与输送致动相比相对较小的力。由此,预注布置允许塞子28和柱塞30之间具有较低的接触力,由此降低了损坏的可能性,同时可以提供很强的驱动力。
124.前部子配件24可以包括注射器托架26。注射器托架26被布置成在筒状壳体52内部运载包含了注射筒20和塞子28的注射器。为了将注射针14插入注射部位,注射器托架26可被从存放位置移动到注入/输送位置,其中在所述注入/输送位置,注射针14会伸出外壳12的远端。
125.互锁件54可以阻止注射器托架26向前移动到输送位置。互锁件54可以包括注射器托架26的一个或多个元件。作为补充或替换,注射器托架26可以包括互锁件释放机制56。
126.互锁件54可以是在注射器托架26和注射器托架壳体58之间提供的。注射器托架壳体58可以是外壳12或是其一部分,并且将会至少部分围绕注射器托架26。
127.互锁件54可以具有位于注射器托架26上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壳体上的第二部分。互锁件54可以位于驱动配件前方。因此,互锁件54可以位于注射器托架26的远端的前方,以使互锁件54的任何部分都不会位于注射筒20之后。互锁件54可以包括轴向相对的表面,其中所述表面彼此邻接,由此限制注射器托架26沿轴向向前移动。
128.互锁件54可以包括彼此邻接以防止注射器托架26在外壳12内部向前运动的第一止动件60和第二止动件62。第一止动件60和第二止动件62可以分别位于注射器托架壳体58和注射器托架26。第一止动件60和第二止动件60中的任何一个或是所有这二者可以包括伸出相应部件表面的突起部。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60和注射器托架止动件62中的任何一个或是所有这二者可以包括细长的周向延伸轴向相对的邻接表面68。
129.图1a和1b显示的实例包括用于在执行注入之前、期间或之后覆盖注射针14的护罩布置18。护罩18可以是在使用之后将护罩/护套锁定在延伸位置的锁定护罩。护罩18可被用作压力致动设备中的触发件,图1a和1b显示的示例即为这种情形。护罩18可以连接到注射器托架26并与之一起移动,并且可以形成注射器托架26的一部分。护罩18和/或注射器托架26的移动可以是相对移动,由此,注射器托架26和护罩18全都可以相对于外壳12以及相对于彼此移动。
130.如所示,护罩18可以借助于可采取压缩弹簧形式的护罩致动器来展开。护罩致动器可被称为锁定弹簧64。
131.在使用前覆盖注入装置近端的盖件16可以形成互锁件释放机制56的一部分。
132.图2和3显示了关于注射器托架26及其一些组成部件的示例。注射器托架26包括为注射器注射筒20提供容器的筒状壳体52。该筒状壳体52的主体大致为圆柱形,其具有与其所配合的注射筒的外表面相对应的内表面。筒状壳体52的外表面引入了与互锁件54和互锁件释放机制56有关的各种特征件。注射器托架26的远端是开放的,以便接纳注射器的注射筒20。在一些示例中,注射器托架26和注射器是单独的部分,因为注射器和/或注射器注射筒的外表面可以包括互锁件54以及互锁件释放机制56这样的特征件。
133.注射器托架26形成了互锁件54的一部分,该互锁件54会在驱动配件或其他方面的影响下阻止注射器托架26沿轴向向前移动。互锁件54是由注射器托架26的相应部分上的轴向啮合特征件以及在径向上位于注射器托架26外部的壳体提供的。
134.轴向啮合特征件是以一对彼此邻接的止动件的形式提供的。此外还可以存在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60以及注射器托架止动件62。
135.如显示了外壳12的内部的图6b所示,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60可以在外壳12的内壁上形成,并且可以由伸出外壳12的内壁的内表面的突起部提供。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60可以包括第一止动表面,所述表面面向注入装置10的远端,以便提供用于防止注射器托架26沿轴向向前运动的邻接表面。在图6b中,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60是由采用凸条的形式的细长结构提供的,其中壳体邻接表面66是由所述凸条的远端面提供的。如所示,所述凸条可以在轴向上沿着壳体壁部延伸。
136.注射器托架止动件62同样可以是伸出注射器托架26的表面的突起部。注射器托架止动件62可以是采用凸条的形式的细长结构。如所示,所述凸条可以围绕注射器托架26的径向外壁周向延伸。所述外壁可以是筒状壳体52的壁部。注射器托架止动件62包括第二止动表面,所述表面面向注入装置10的近端,以便提供用于与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60的壳
体邻接表面66啮合的托架邻接表面68,由此在这两个止动件周向校准的时候防止注射器托架26沿轴向向前运动。
137.如果围绕注入装置的纵向轴线相对于壳体来旋转注射器托架26,那么将会分离这两个止动件60、62,由此使其不再轴向重迭。此时,注射器托架26可以在外壳12内部向前移动。在一些示例中,这样会引发注入装置10的插入阶段,其中在所述阶段,注射针14会被在轴向上向前驱动并处于外壳12之外。应该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在启动注入装置10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额外的步骤,这些步骤可以在解除互锁件54之前或之后发生。
138.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60和注射器托架止动件62中的任何一个或是所有这二者可以包括细长的周向延伸轴向相对的邻接表面,其中所述表面与另一个止动件啮合,以便允许在脱离之前发生预定总量的相对旋转。举例来说,表面66、68可以由任何合适的表面来提供,例如壁部、凸条、脊状部、唇状部、肩状部或通道。
139.如图9a-9e中更详细显示的那样,注射器托架止动件62可被有益地分成与注入装置10的启动步骤相对应的区段。相应的区段可以由倾斜部分表示,其中表面相对于纵轴法线的倾斜角度是不同的。表面的相邻区段可以具有不同的角度,由此提供与注射器托架的旋转相对的不连续性或区段。以下结合图9a-9e来描述每个区段的功能。应该了解的是,表面可以具有多个倾斜部分,并且这些倾斜部分相对于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的相对运动而言可以是向前或向后的。相对于纵轴的法线来说,该角度可以为负、为正或为零。在这里有可能会存在第一向后斜面,第二向前斜面以及第三向后斜面。这些斜面可以说明或导致注射器托架相对于外壳旋转。
140.注射器托架26还可以包括整个互锁件释放机制56或是其一部分。互锁件释放机制56可被布置成旋转注射器托架26的一部分,以便解除互锁件54以允许注射器托架26或是其一部分向前运动。互锁件机制的布置会依照启动互锁件释放机制56所需要的触发件而改变。不同的触发件可以包括需要消费者按下按钮的按钮型致动器,或者是所谓的「压力启动」致动器,其中触发件的位置朝着注射器的近端,并且其通过消费者将注射器按到注射部位而被向后移动。压力启动致动器通常是由围绕注射针14的护罩18提供的。护罩18可以伸出近端,以便提供用于与注射部位啮合的终端以及第一接触点。
141.在图2-5的示例中,互锁件释放机制56包括筒状壳体52以及锁定护罩18。筒状壳体52至少部分位于锁定护罩18内部,以使这两个元件轴向重迭。如所示,筒状壳体52与锁定护罩18之间的轴向重迭提供了可以引入互锁件释放机制56的特征的介面。应该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护罩18可以不是锁定护罩18,并且更进一步,触发件可以由其他一些在近侧延伸、以便以适当的方式接触注射部位的部件来提供。
142.在所显示的示例中,互锁件释放机制56包括将突起部72接纳在其中的轨道70。所述轨道70和突起部72相互啮合,以使突起部72可以在筒状壳体52和锁定护罩18彼此相对移动的时候沿着轨道70行进。该相对运动可以相对于纵向轴线旋转或轴向移动。
143.轨道70和突起部72中的任何一个可以位于锁定护罩18或筒状壳体52中的任何一个之上,并且应该了解的是,这种布置是一种相对布置,而这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对于互锁件释放机制58的装配和操作来说,如果在筒状壳体52的外部具有突起部72,那么将会是非常优选的。
144.轨道70和突起部72被布置成致使包括互锁件54的注射器托架26的部分相对于注
射器托架壳体58进行旋转,以便解除互锁件54。在所显示的示例中,轨道70是由位于锁定护罩18的壁部之中或之上的细长通道提供的。轨道70包括至少一个释放部分74,其中当轨道在轴向上发生预定位移量时,释放部分74会使注射器托架26旋转并脱离互锁件54。
145.释放部分74可以包括与轴向方向成倾斜角度的行进表面76(或释放表面)。应该了解的是,释放部分74相对于轴向方向的特定角度将会决定锁定护罩的轴向位移与注射器托架26的旋转位移的比率以及致动所述旋转所需要的力。行进表面76可以是可供突起部72可致动地滑动时倚靠的任何表面。
146.轨道7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启动处理内部的不同功能的附加部分。轨道70的一部分可以提供可以将护罩18锁定的停放位置78。
147.图4显示的轨道70主要包括两个支柱,其中这两个支柱在其相应端部接合在一起,以便提供顶点。在从外部径向向内观察时,其中一个支柱会长于另一个支柱哟,由此为轨道70给出了j形或钩形外观。在启动注入过程期间,突起部72会从轨道70的第一端部行进到第二端部。
148.轨道70的第一部分80可以提供预注区段,其中在所述区段,锁定护罩18会被向前移动,由此置于预备定位注射部位和启动的预注位置。轨道70的第二部分82可被布置成提供部位定位部分,其中在所述部分,锁定护罩18可以以相对较小的位移移入和移出设备,由此可以在不触发设备的情况下找到适当的注射部位。轨道70的第三部分84可以对应于释放和输送部分。轨道70的第四部分86可以对应于停放部分,以便允许储存锁定护罩18。
149.由此,轨道70可以具有提供了与注入装置10的预注和启动相关的不同功能的部分的串联布置。如果省略了轨道70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的任何一个,那么当然也可以对其他部分进行重新编号。
150.突起部72是由筒状壳体52的壁部的提高部分提供的。从平面图(从筒状壳体52的外部径向向内)中可以看出,突起部72为多边形形状,其中不同的侧面提供了用于在突起部72绕过轨道70时可致动地啮合相应轨道表面的行进表面。突起部72的前部部分包括一个锥形部,所述锥形部可靠地将突起部72定位在轨道70的任一最末端,由此提供了与锁定护罩18相对的筒状壳体52的精确角度和轴向位置。
151.现在将结合图9a-9e来描述互锁件释放机制56,其中所述附图显示了与互锁件54协作的不同工作阶段。
152.互锁件54包括采用了在筒状壳体52的表面上周向延伸的凸条的形式的注射器托架止动件62,其中所述壳体提供了用于与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60相啮合的邻接表面68。注射器托架止动件62包括多个倾斜区段,其中这些区段是由相对于纵轴法线成倾斜角度的临街表面68的部分提供的。在图4和9a-9e中显示了针对注射器托架止动件62的三个区段。
153.互锁件54可以包括围绕注射器托架壳体分布的一对或多对止动件。该示例提供了一对直径相对的止动件,然而这并不构成限制,并且所使用的止动件可以具有不同的数量。
154.图9a显示了使用前的设备,图9b显示了移除盖件16,图9c显示了启动阶段,图9d显示了输送阶段,以及图9e显示了锁定。
155.在图9a中显示了启动之前的已装配的设备。由此,盖件16仍然附着于外壳12。在这里,突起部72被置于轨道70的第一端部,突起部72的锥形被牢固地接纳在轨道70的相应形状内部。
156.图9b显示了移除盖件16。所述盖件16是通过使用夹持闩锁布置而被耦合到锁定护罩18的。夹持闩锁附着的保持力足以将盖件保持在锁定护罩18和/或外壳12上。锁定护罩18持续被偏置并倚靠在位于护罩18的近端表面的一对锁定臂136上。该锁定臂136被保持在护罩18的侧面上,并且在盖件16处于恰当的位置的时候防止其向前移动。一旦移除了盖件16,那么护罩会在锁定弹簧64的影响下被向前推动,由此会导致向外推动锁定臂136,从而释放护罩18。该锁定臂136还会用于在使用之后将锁定护罩18锁定在扩展位置,以便防止戳刺伤口。锁定护罩18的行进会受到互锁件释放机制56允许的行进末端的限制。
157.在图7和8中可以看出,夹持闩锁布置是由位于盖件16和护罩18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之上的平滑丘部(smooth mound)提供的,其中所述丘部与位于盖件16或护罩18中的另一个的相应的凹陷部相对应,并且可配合地接纳在其内部。为了便于将夹持闩锁布置去耦合,盖件16和护罩18中任何一个或是所有这二者可被配置成在这两个元件轴向位移的时候弯曲。
158.在为了撤销盖件而将其断连之前,如果移除盖件16,那么会将护罩18从外壳12拉入展开位置,由此将设备的暴露端留给护罩8覆盖的注射针。这种收回可以由围绕锁定护罩18远端并且反作用于外壳12的锁定护罩来提供说明。
159.收回护罩18会导致轨道70相对于注射器托架26和外壳12发生轴向平移。该轴向平移会导致突起部72与第一轨道部分的倾斜表面接触,而这会在注射器托架26上施加一个旋转力。该轴向位移会继续进行,直至突起部72邻接轨道70的第一部分的终端。第一部分的终端可以由紧密接纳突起部72的插口(socket)提供,以便阻止注射器托架26的进一步旋转。所述突起部与终端之间的邻接表面可以垂直于轴向方向。
160.护罩18的移动所引起的注射器托架26的旋转是相对于注射器托架壳体58的,由此将会导致互锁件止动件相对于彼此滑动。该行进是从位于倾斜邻接表面68的第一部分开端的第一个点直至在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斜面之前提供的顶点。筒状壳体止动器的第一部分的上斜允许注射器托架26在位于装置后部的插入弹簧的力的作用下在外壳12内部略微向前移动,以下将会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161.轨道的第二部分终端包括防旋转特征件88,其允许锁定护罩18在注射器托架26未发生旋转的情况下进行预定量的轴向移动。防旋转特征件88可以是轴向轨道70的轴向表面,并且可被称为互锁件释放机制56的第二部分。
162.由此得到的结果是在施加等级增大的力以启动插入和输送阶段之前,在定位注射部位的时候,消费者可以对护罩18的轴向位置进行很小的位移调整。这个很小的位移的范围是受启动插入处理所需要的增大的力限制的,其中所述力会被使用者感觉成是与按下护罩18相对的限定阻力。
163.图9c显示了自我注入处理的启动阶段。所述启动是通过由消费者将注入设备10按进注射部位来触发的,由此相对于外壳12向后推动护罩18。护罩18的向后运动会导致轨道70相对于突起部72发生轴向平移,直至其接触轨道70的第三部分84的释放表面76。
164.释放表面76相对于纵向轴线斜向向上倾斜,由此,轴向平移会在护罩18与筒状壳体52之间引起相对旋转。互锁件54的相应部分包括短的陡峭前向斜面,所述斜面会限制旋转,并且需要消费者提供预定量的轴向力来克服这种限制。该前向倾斜部分会导致注射器托架26相对于壳体向后运动。这种向后移动会受到插入弹簧限制,其中所述插入弹簧会借助驱动配件与注射器托架26之间经由注射筒20的邻接而向前推送注射器托架26。由此,倾
斜部分和向后运动提供了用于对抗护罩18的轴向位移的阻力,并且增大了所需要的源自使用者的力。应该了解的是,所述斜面越陡,需要将其克服的力就越大。
165.随着护罩18的下压增大,注射器托架止动件62会克服该倾斜部分,并且会从注射器托架壳体止动件60上滑落。此时,驱动配件32将被启动,并且会在插入致动器48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注射器托架26。以下将会单独对此进行描述。
166.应该指出的是,注射器托架止动件62的最终区段包括后向斜面,所述斜面会促使两个止动件脱离,并且会提供注射器托架的最终旋转,以便在轴向上将突起部72与停放位置相校准。
167.如图9d所示,突起部72会在轨道70中行进,直至注射器托架将止动特征件邻接在外壳的内壁上,其中所述内壁与到达第二支柱终端的突起部相重合。这样做将会限制注射器托架26行进,并且限定了插入冲程的限度。一旦插入结束,则塞子28可被沿着注射筒20向下驱动,以便执行下文中描述的注入处理。
168.在注射完成之后,设备可以被收回,由此会导致护罩18在锁定弹簧64的作用下被向前驱动。如图9e所示,这样做会导致突起部72移动到轨道后方并撞击与锁定护罩18重合的锁定表面,其中该锁定护罩与伸出外壳12的一对锁定翼片相啮合。
169.应该注意到的是,轨道70的启动阶段可以包括部分是由位于内部轨道长度方向上的肩状部92限定的弯折(dog-leg)部分。该部分反映了带有间隙的突起部的行进,因为其会被止动件62的最终部分旋转。注射器托架的最终旋转会使突起部72与停放位置表面78轴向校准。由此,一旦突起部72处于输送位置,则其仅仅需要护罩18进行轴向平移,以使突起部72啮合停放位置表面78。
170.停放位置表面78是由轨道70的周壁中的突起部提供的,然而应该了解,该锁定表面也可以由轨道70的周壁中的切口或凹口来提供。通过提供凹口而不是突起的肩状部,可以允许护罩具有更长的锁定射程(throw)。
171.如果依照所描述的示例来启用注射器托架26的旋转,那么可以允许将锁定护罩18保持在与壳体相对的恒定角度位置,由此,在使用者皮肤上的注射部位不会存在可觉察的旋转。因此,在一些示例中,注射器托架26的互锁件部分在选择注射部位和启动的过程中会相对于外壳12(或注射器托架壳体58)和护罩18发生共同总量的旋转。
172.图10显示了从外壳12上移除的驱动配件32,图11a-11c显示了驱动配件32内部的一些构成元件。由此,在图11a中孤立显示了发射筒件36,此外还显示了具有预注布置的发射筒件36,其中在本示例中,所述预注布置是图11b中的插入致动器48。图11c显示了可以将发射筒件36和插入致动器48安置在其中的套筒42。图10显示了与端部盖件43装配在一起的部分,其中所述端部盖件43会终止套筒42,并且会提供可供注射筒20和/或注射器托架26的远端啮合的邻接表面。驱动配件32具有与自我注入装置10的纵轴同轴的纵轴。
173.发射筒件36可在存放(例如预输送位置)与输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输送位置,柱塞30会接触或紧密接近于塞子28,由此可被正确定位以执行注入处理。驱动配件32包括输送致动器38以及在位于恰当输送位置时启动输送致动器38所必需的一个或多个元件。该输送致动器38可以采用输送弹簧的形式。该输送弹簧可以在启动之前被包含在约束措施内部,并且一旦其被启动就会从所述约束措施中释放。
174.发射筒件36包括与注射针14相对的近端和远端,并且可以包括能在使用中分离的
两个或更多轴向部分。由此,发射筒件36可以包括限定了近端和远端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图10以及下列附图显示的示例中,第一部分提供了穿过注射筒20以及在使用时输送注射物的柱塞30。第二部分由后部部分96提供,所述部分将输送弹簧封闭混合约束在柱塞30内部。输送弹簧在壳体内部沿纵向延伸,并且被柱塞30和后部部分96的相对内表面压缩。柱塞30和后部部分96在轴向上是可分离的,由此允许在启动输送致动器38的时候相对于弹簧壳体向前推送柱塞30。
175.在启动之前,发射筒件36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分离地附着在耦合处。举例来说,耦合98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结构(例如闩锁件或互锁件)来提供。耦合98可以通过卡口配合来提供。发射机制可以作为发射筒件36的一部分而被包含。发射机制被配置成在触发时去耦合发射筒件36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176.发射机制可以包括在发射筒件36到达塞子28的时候触发的压力回应触发件。在图10显示的示例中,压力回应触发件采用的是发射栓100的形式。发射栓100可以在发射筒件36的前方延伸,并且在发射筒件36与注射器之间提供第一接触点。注射器的相应接触点可以是塞子28的表面。如所示,塞子28的表面可以是面向后方的表面。然而,输送致动器38也可以接触注射器的别的部分或是足够接近注射器的相邻结构,以便将柱塞30与塞子28之间的距离减小所需要的量。
177.发射栓100可以包括发射筒件耦合98或是以机械方式与之相连,其中所述发射筒件耦合98用于在预输送配置中直接或间接地将发射筒件36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耦合在一起。当发射栓100接触注射器的相应接触点时,它可以相对于(向前移动的)发射筒件向后移动,从而脱离互锁件,以便可以启动输送致动器38以及朝着注射器驱动柱塞30。
178.图11a-11c显示了关于发射筒件36的示例,其中显示了发射栓100、采用输送弹簧的形式的输送致动器38、后部部分96以及柱塞30。
179.发射栓100包括在使用中轴向延伸并且可以与自我注入器的纵轴同轴的细长栓构件102。发射栓100可被接纳在输送弹簧的中心孔的内部,并且可以是t形的,其中栓构件102从后板沿轴向向前延伸。栓构件102与后板之间的接合点可以处于后者的中点。
180.一对臂状件104从与栓件102平行的后板在其直径相对的两端沿轴向向前延伸。所述臂状件104的自由端细腻成了发射筒件36耦合的部分,由此提供了防止去耦合的键槽118。发射栓100的栓构件102是细长轴件,所述轴件穿过后部部分96和柱塞30,从而沿轴向伸出柱塞30的前部由此提供与塞子28接触的触发点。
181.柱塞30可以是圆柱形的,并且可以具有闭合的近端和开放的远端,其中所述远端揭露了中空的内部。所述中空的内部收容了栓构件102以及输送弹簧。柱塞30的闭合端包括一个孔径,所述孔径可供栓构件穿过,以便在轴向上伸出柱塞30的终端的前部,由此提供发射筒件与塞子相关联的第一接触点。
182.后部部分96为输送弹簧的远端提供了一个底座。后部部分96包括可以安置输送弹簧的中空主体。该底座可以在中空的后部部分96的终端提供。后部部分96与柱塞30的组合提供了可以在启动之前安置和约束输送致动器38的围护结构。
183.后部部分96可以包括以下的一个或多个:发射栓啮合特征件106;外壳定位特征件108;筒件耦合98;以及引导构件120。由此,如图11a和图14所示,后部部分96包括处于其外表面上的一对直径相对的通道,用于接纳发射栓100的臂状件104。在所显示的示例中,这些
通道是由轴向延伸的径向凸缘限定的,并且会终止于提供发射筒耦合的卡口配合。
184.外壳定位特征件108包括在后部部分96的外部沿轴向向下延伸的另一对通道。这些通道的剖面是弓形的,并且接纳了从外壳端盖121的内部远端表面伸出的相应的弓形定位凸缘122。以下将会对此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185.后部部分96的远端壁部包括用于接纳发射栓100的孔径,由此所述发射栓可以穿过完整长度的发射筒件36。
186.筒件止回件40同样位于后部部分96的外部。该筒件止回件40可以与输送配件的相应特征件啮合,由此防止发射筒件36(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后部部分96)在互锁件54被分离的时候向后移动。
187.发射筒件36的长度并且尤其是柱塞30与后部部分96的组合长度至少部分是处于预注和启动配置的弹簧的尺寸以及所需要的行程确定的。正如将要了解的那样,弹簧的尺寸是由驱动柱塞30所需要的特性确定的。
188.如上所述,发射筒件36可以在存放位置与输送位置之间移动。在所描述的示例中,这一点是通过将发射筒件36轴向向前移动到靠近注射器的输送位置来实现的。一旦发射筒件36位于或接近于位于输送位置,那么其将被启动,由此,输送致动器38将被向前驱动到注射器的注射筒20中。为了实现这一点,较为理想的是阻止或限制发射筒件36沿其从预输送位置开始行进的路径向后移动。关于发射筒件36的向后运动的限制可以用许多方式来实现,其中一种是使用止回件。
189.止回件可以是位于或者能够位于筒件止回件表面后方并且遮蔽了发射筒件36的返回路径的任何特征件。作为示例,止回件可以包括能在第一方向上滑动并且在向面对的第二方向上闩锁的棘轮结构。作为示例,此类棘轮可以由发射筒件36或外壳12上的一个或多个倒钩等等来提供。作为替换,止回件可以通过置于外壳12或中间结构上的轴向相对的表面以及发射筒件36来提供。
190.一个选项是提供具有引导构件120或是处于引导构件120上的筒件止回件40,其中所述引导构件120从发射筒件后部部分96的外部延伸并被接纳在引导通道114中。该筒件止回件40可以采取能够啮合轴向相对表面上的相应特征件的任何形式的特征件。筒件止回件40可以包括与相对的相应构造邻接、交织或说的一个或多个阶梯件、齿状部、雉堞、刻痕、突起部72或高摩擦表面。
191.在图11a显示的示例中,筒件止回件40是由一个或多个齿状部110提供的,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齿状部110与自我注射器的静态部分上的相应部分啮合。每一个齿状部包括面向后方的远端表面,所述远端表面提供了用于与相应的静态止回件啮合的发射筒件邻接表面112。如所示,齿状部110可以以线性级联的方式布置,以便提供多个梯级。每一个邻接表面112都可以倾斜,以便相对于注入装置10的纵轴法线上斜。为了提供斜面,每一个梯级(或齿状部)可以是锥形的,由此以一个锐角内角来分离邻接表面112。
192.与筒件止回件40啮合的对端止回表面可以是任何适当的结构,当在输送阶段中驱动柱塞30进入注射筒20并倚靠于塞子28时,该结构可以将后部部分96定位在与注射器相对的固定位置。如下文中更进一步描述的那样,一个选项是在围绕发射筒件36的套筒42上提供止回件。
193.为了在存放位置与输送位置之间提供可靠的轴向行程,自我注入装置10可以包括
一个或多个引导件,以便限制、引导和/或控制发射筒件36在外壳12内部的行进。所述一个或多个引导件可以包括与一个或多个相对引导表面滑道116啮合的一个或多个引导表面44。所述引导件可被配置成在轴向移动过程中,除了沿轴向行进之外还会旋转发射筒件36。
194.一个或多个引导表面44可以由位于外壳12或驱动配件32之上或之中的臂状部、脊状部、凸条、通道、轨道70或是其他适当的突起或凹陷位置提供。
195.图10和11a显示了以同轴方式嵌套了发射筒件36的套筒42。套筒42可以提供采用了限定通道的壁部边缘的形式的引导表面44。套筒42包括大致细长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结构包括远端和近端,并且大致与自我注入装置的纵轴同轴。套筒42包括限定了可供发射筒件36驻留的中空内部的周壁。
196.所述周壁可以包括从远端沿轴向延伸到近端的至少一个通道114。在图10和11a中可以看出,通道114可以部分地贯穿周壁的厚度,以便提供纵向槽部,或者所述通道也可以由套筒42的壁部中的纵向槽134提供。引导通道114可以是多个,其中每一个引导通道114都具有与相对的引导表面滑道116啮合的引导表面44。所述一个或多个引导通道114可沿轴向延伸,或者也可以沿周向和轴向延伸,以便提供螺旋通道。
197.在图10和11显示的示例中,套筒42包括两个螺旋通道,其在套筒42的轴向长度的绝大部分之上延伸,并且以末端开口的方式终止于近端。螺旋引导通道114围绕套筒42转过一整圈,然而应该了解,通道的数量和几何形状可被调整,以便适应特定的需求。
198.引导表面滑道116是在发射筒件36上(通常是在后部部分96上)提供的。在图11a和11b的示例中,上述引导构件120包括与套筒42的相应的相对引导表面44啮合的引导表面滑道116。引导表面滑道116包括面朝前方的近端表面,其中所述表面向上倾斜,由此相对于纵轴是以倾斜的方式布置的。引导滑道表面的角度与因为螺旋轮廓而具有角度的引导表面相对应。
199.在图11a的示例中,引导表面滑道116和筒件止回件40是在相同的引导构件120上提供的,然而应该了解,情况并不是必须如此,并且这两个元件可以是在不同位置提供的。此外,应该了解的是,一个或多个引导表面滑道116以及筒件止回件40是可以存在的。在图11a显示的示例中存在一对引导表面滑道116和筒件止回件40,其中每一对在后部部分96的任一侧面上都在直径方向上是相对的。
200.套筒42中的螺旋通道还提供了可以与筒件止回件40协同工作的套筒止回件46,套筒止回件46是在螺旋通道的上边缘或远端边缘上提供的,由此其与引导表面44会在轴向上被螺旋通道分离。由此,每一个螺旋通道都包括形状和大小与筒件止回件40的梯级相配合的线性分布或级联的梯级或齿状部。因此,螺旋通道可以具有提供引导表面44的近端边缘,以及沿着其长度方向阶跃的远端边缘,以便提供用于与发射筒件36啮合的套筒止回件46的布置。
201.筒件止回件40和套筒止回件46可被布置成致使在输送阶段向后推动发射筒件36的时候将两个部分接合在一起。为了实现这一点,止回件40、46的啮合表面可以略微上斜,以便在发射筒件36与套筒42之间施加相对旋转,由此将这两个部分推到一起。
202.这一点可以在图10和11b中被看出,其中套筒止回件46上的每个梯级都包括面向前方的远端表面,该面向前方的远端表面提供了用于与筒件止回件40啮合的邻接表面,并且该邻接表面相对于注入装置10的纵轴法线是上斜的,由此提供了滑动。该上斜的角度与
筒件止回件40的梯级相匹配。在施加轴向向后的力时,这些角度会导致止回件接合在一起。
203.在使用中,发射筒件36位于套筒42内部,引导构件120s位于螺旋通道内部。在该配置中,引导表面滑道116s位于引导表面44s之上并且准备向前移动。
204.套筒止回件46在螺旋通道上边缘上的连续分布为引导表面44的每一个部分提供了止回件46。因此,在被输送致动器38向后移动并与一组止回件46校准之前,发射筒件36可以在套筒42内部向前行进不确定的量。这种情况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其允许适应众多不同的填充液位。如果没有校准,那么倾斜的邻接表面会将接合旋转引导到后部部分96,以确保止回件接合。
205.因此,在发射筒件36从存放位置移动到输送位置的过程中,引导表面44会在套筒止回件46与筒件止回件40之间提供轴向校准。
206.应该了解的是,在螺旋通道的整个长度上提供连续分布的止回件是没有必要的。举例来说,止回件可以仅仅在由所要适应的可能填充液位所确定的范围上提供。
207.回到图11a-11c,柱塞30与后部部分96之间的耦合98是由卡口配合提供的。卡口配合可以是推动式和扭转式附着,其中柱塞30与后部部分96在彼此相对扭转之前会在轴向上配合。由此,柱塞30和弹簧壳体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可以包括轴向通道和周向通道,并且在柱塞30和后部部分96中的另一个上提供了相应的突起部。在所显示的示例中,后部部分96包括通道,并且柱塞30包括突起部。
208.应该了解的是,轴向通道可以具有周向元件,并且周向通道可以具有轴向元件。通道的周向部分可以包括轴向倾斜的周向底座。
209.位于发射栓臂部104的末端的一个或多个发射栓键槽118可以位于通道的轴向部分内部,由此至少局部阻止周向路径以及防止后部部分96和柱塞的相对旋转,从而锁定耦合98。发射栓100在与塞子28相接触的情况下的向后移动会导致键槽118向后移动以及柱塞30和后部部分96相对旋转,由此将会是分离的。
210.驱动配件可以包括将发射筒件36从存放位置沿轴向向前移动到后方位置的预注布置。这种预注布置可以包括预注致动器,该预注致动器位于驱动配件32的远端,并且用于在发射过程中沿轴向向前驱动驱动配件32和/或发射筒件36。
211.在图10和14显示的示例中可以看出,预注致动器是由压缩弹簧提供的。该弹簧位于发射筒件36的后部部分96周围,并被接纳在由后部部分96的在轴向上面朝后方的底座所提供的底座上。所述弹簧位于套筒42内部。
212.图12a和12b显示了外壳12的第一或远端部分。该远端部分可以附着于一个或多个近端部分,以便提供外壳12。远端部分包括限定了安置驱动配件32的内部空腔并且可被称为外壳端盖121的端壁和周壁。端盖121包括一对弓形凸缘122,该弓形凸缘122伸出端壁的内部表面,并且为驱动配件32提供了定位特征件。在图14中可以看出,弓形凸缘122被接纳在后部部分96提供的相应通道内部,在径向上朝着插入/预注弹簧的内侧。
213.端盖121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采用了突起部的形式的防旋转啮合124,其中所述突起部被接纳在套筒42的远端提供的槽部134以内。如所示,该突起部可以是在周向上啮合套筒槽部134的细长凸条。
214.防旋转啮合124的终端被定位成致使套筒42可以在经过所述啮合并被允许旋转之前遭遇到预定的轴向向前位移。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所述突起部会为套筒42提供与套
筒42的远端啮合并且防止套筒42向前移动的远端止动件。以下将会对此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215.在端盖121附着于外壳12的主体之前,驱动配件32可被端盖121中的闩锁件126保持。在端盖121与驱动配件32之间可以有一个偏置构件,该偏置构件会将驱动配件32退出端盖121并靠在闩锁件上。
216.偏置构件可以是预注致动器或插入致动器48。如上所述,预注致动器和插入致动器48可以由相同的致动器/弹簧提供。
217.注入装置还可以包括闩锁件释放机制128,用于在装配外壳12的过程中,在端盖121与主体附着的时候解除闩锁件,以使偏置构件在解除闩锁件的时候向前推动驱动配件32越过闩锁件126。
218.图12a和12b显示了闩锁件126,该闩锁件126与驱动配件32的特征件相啮合,以便在装配前将其保持在端盖121内部。在组装前,插入弹簧处于松弛状态并且在发射筒件36的端部的后方延伸。如果将驱动配件32插入端盖121,那么将会压缩插入弹簧,由此会偏置驱动配件32离开端盖121。
219.驱动配件32将被插入,直至闩锁件126与驱动配件32上的闩锁止动件128啮合。
220.闩锁件126可以是在被插入的时候、在外壳12的主体与端盖121装配在一起时被断连或去耦合之前可以接受驱动配件32的任何适当的可释放附件。如图12a和12b所示,闩锁件126可以是弹性可变形翼片,其在休止位置伸入端盖121内部,并且在与闩锁止动件128啮合之前插入驱动配件32的时候被偏转。
221.在图15a、15b以及16a、16b中可以以最佳的方式看出,闩锁件126与发射筒件36的下侧(或近端表面)啮合。特别地,闩锁件与提供了引导表面滑道116(图15b)的后部部分导向构件120的下侧相啮合。在被提供给端盖121和驱动配件32之前,外壳12的主题会被预先载入注射器托架26。该主题的远端会接受驱动配件32的近端,其中所述近端将被插入,直至其接触注射筒20的远端。此时,外壳12的两个部分未被附着。通过进一步将端盖121与主体放在一起,会将套筒42向后推入端盖121,直至套筒42的壁部将闩锁件移位,并且将其与发射筒件36脱离。
222.一旦脱离,那么一个或多个搭扣130(在图6a、6b中可以以最佳的方式看到)将会啮合在外壳12的近端部分与盖件121之间,以便将这两个元件附着在一起,由此其在释放的时候不会在轴向上分离。此时,插入致动器48会借助驱动配件32和注射筒20向前推动注射器磁碟机,并且互锁件54将会阻止该向前运动。如上所述,这种状态会保持至解除互锁件54。
223.应该了解的是,释放处理可以在装配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发生,而不是必须在端盖121与主题固定附着的时刻。
224.图17a-17e显示了驱动配件32的发射顺序,其中所述配件从装配状态(图17a)通过启动和插入处理(图17b),套筒旋转和锁定处理(图17c),发射筒件35展开处理进入到输送位置(图17d)并执行输送处理,其中在所述输送处理中,止回件是被啮合的(图17e)。
225.在图17a中,引导表面滑道116与套筒42的引导滑道的远端啮合。该引导表面44包括导入区段132,所述区段具有与主引导表面44的角度相比相对较浅的角度。较浅的角度与引导表面滑道116的下游角度132'相匹配。由此,引导构件12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角度的引导表面滑道,其中第一个较浅的角度132'在第二个较陡的角度之前。同样,引导表面44可具
有至少两个成角度的部分,其中第一部分132要浅于第二部分,相对于引导表面滑道116的行进方向而言,所述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的上游。
226.在启动之前,一旦装配了设备,那么引导表面44的较浅的部分以及引导表面滑道116将会处于邻接状态。如此一来,在借助邻接套筒42的近端的注射筒20以及注射器托架26与注射器托架壳体58之间的互锁件54转移到注射器支架26和外壳12之前,向前推动发射筒件36的插入弹簧的力可以穿过发射筒件36进入套筒42。应当了解的是,引导表面部分相对角度可被变更,以便适应特定的性能需求。
227.如图17b所示,一旦通过释放互锁件54启动了设备,则驱动配件32会从装配位置开始向前移动,由此会向前推动注射针14,以便借助注射器托架26将其插入。该处理会持续进行,直至套筒42脱离了对套筒在轴向方向上的行进进行限制的防旋转啮合124。一旦脱离了防旋转啮合,那么套筒42会如图17c所论述的那样自由旋转。引导表面44和引导表面滑道116导致发射筒件36提供的轴向力在套筒42上引发旋转。在图12a中,防旋转啮合124是以细长凸条的形式显示的,并且被接纳在从套筒42远端开口端沿轴向向前延伸的防旋转槽134的内部。
228.套筒42的旋转会移动防旋转啮合124相对于套筒42的防旋转槽134的角度位置,以使其可以邻接套筒42的远端边缘并提供远端止动件。由此,套筒42在注入阶段中不能向后移动。应该了解的是,在这种情况下,防旋转啮合124和远端止动件是有利地由公共部件执行的,然而情况并不是必须如此,并且这些分离的功能可以酌情由分离的特征件来执行。
229.一旦引导表面滑道116通过在引导表面44的成角度部分之间分离第一和第二部分的肩状部,那么可以在套筒42内部向前驱动发射筒件36,直至发射栓100接触塞子的后表面28(图17d)。这样做会导致发射筒件36去耦合,并且柱塞30将会扩张并抵靠塞子28,以及向后驱动后部部分96,由此啮合止回件(图17e),其中输送处理是从这里开始执行的。
230.图18a-18i显示了在单个设备中引入了以上描述的众多特征的例示的自我注入器的区段。图18a显示了装配前的位于外壳12的相应部分的前部和后部子配件。由此,端盖121具有安装在其中并被闩锁在恰当位置的驱动配件32,以及外壳12的近端具有装载在其中的注射器托架26。图18b显示了已装配的设备,其中套筒42被注射筒和/或注射器托架向后推动,以便摆脱保持闩锁(未显示)的驱动配件。图18c显示出盖件16已被移除并且已经部署了护罩18且准备好定位注射部位。图18d显示了启动冲程的开端,在启动冲程中,护罩18会被使用者在外壳12上施加且进入注射部位的压力而被压入外壳12。图18e显示了启动设备以及将注射针14插入注射部位的处理。此时,互锁件释放机制56(未显示)释放了互锁件54,并且注射器托架26和驱动配件32会被插入弹簧向前推动,由此将注射针14插入注射部位。
231.图18f对应的是在图18g中在发射栓100接触塞子28之前从存放位置开始朝着塞子28移动的发射筒件36。这样做会向后推动发射栓100的后板、臂部104以及键槽118,以便去耦合柱塞30和后部部分96,由此迫使筒件止回件向后进入套筒止回件。然后,输送弹簧将被释放,由此将会扩张并通过注射筒20驱动塞子28,以及从注射针14排出物质并使其进入注射部位(图18h)。图18i显示了从注射部位收回的设备,以及被驻留在外壳近端的锁定臂136展开和锁定的护罩18。
232.图19a-19e显示了用于展开可被提供以在注入装置10中使用的发射筒件36'的替换引导配件。与先前描述的驱动配件32一样,驱动配件32'可被收容在注射器托架(未示出)
后方的外壳中(未显示),并且包括发射筒件36'以及发射筒件36'所处的套筒42'。发射筒件36'被配置成在存放位置和输送位置之间向前移动,并且可以包括:驱动致动器;引导表面滑道116';以及筒件止回件40'。
233.套筒42'包括一个或多个面向后方的引导表面44',用于与引导表面滑道116'相啮合,以便引导发射筒件36'从存放位置到输送位置的向前运动。套筒42'还包括与筒件止回件40'啮合的套筒止回件46',用于在发射筒件36'处于输送位置的时候防止柱塞30'向后移动。
234.发射筒件36'和套筒42'在某些方面与先前描述的示例相似。如所示,套筒42'由发射筒件36'所在的大致细长的圆柱形壁部提供,并且可以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边缘的通道114'。第一边缘是包含引导表面44'的引导边缘136',并且第二边缘是包括沿其长度分布的多个套筒止回件46'的止回边缘138'。
235.如所示,通道114'可以由套筒42'的壁部中的纵向槽提供。应该了解的是,多个通道114'是可以存在的,并且这些通道可以均匀分布在套筒42'周围。所描述的示例包括两个完全相反的通道(只有一个通道能被看到)。
236.止回边缘138'和引导边缘136'可以配备提供了后向引导表面44'的引导特征件的分布。引导特征件可以由那些沿着相应边缘长度布置的突起部(或凹陷部)提供,以便提供周期性的起伏或阶梯状的轮廓。举例来说,例示的引导特征件可以包括毛刺、齿状部、雉堞或短桩(peg)。在图19a的示例中,引导边缘136'包括引导边缘齿状部140'的线性阵列,并且止回边缘138'包括止回齿状部142'的直线阵列。齿状部140'、142'在必要的程度上沿着相应边缘的长度布置,以便为引导构件120'提供将发射筒件36'从存放位置移动到输送位置所需要的行程。
237.由引导特征件提供的面向后方的表面充当了下斜引导表面44'。由此,每一个止回齿状部142'和引导边缘齿状部140'都包括面向后方的下斜引导表面44'。
238.发射筒件36'包括引导构件120',该引导构件120'被收容在引导通道中,并且包括用于与引导边缘136'的下斜引导表面44'啮合的引导边缘表面滑道116',以及用于与止回边缘138'的下斜引导表面44'啮合的止回引导表面滑道116”。该示例显示了多个引导边缘表面滑道以及止回引导表面滑道116',然而应该了解,其他示例也可以只包括这其中的每一个滑道之一。
239.引导构件120'的引导表面滑道116'由引导构件齿状部136'提供,引导构件齿状部136'的尺寸和形状可以与引导边缘齿状部以及止回齿状部138'对应,以使其彼此可以相互啮合。
240.引导构件120'具有轴向长度,并且其宽度贯穿了引导通道114'的宽度。引导构件120'的横向尺寸会使引导构件齿状部在周向上与引导边缘136'和止回边缘138'的齿状部重迭。这样做限制了引导构件120'的轴向运动,由此其不能在齿状部至少一侧或另一侧上相互啮合的情况下自由地沿轴向向下通过通道114'。也就是说,在引导构件齿状部的顶峰之间测得的引导构件120'的横向范围要大于引导边缘136'与止回边缘138'的齿状部的顶峰的分离度。然而,引导构件120'的总体横向尺寸要小于止回边缘138'和引导边缘136'的槽部到槽部的分离度,由此,引导构件120'可以通过交错引导构件120’的齿状部以及一侧或另一侧上的相应边缘来横贯通道114'。
241.为了引导构件120'在轴向上向下通过通道,在发射筒件36'从存放位置向前移动到输送位置时,引导构件120'必须在引导边缘136'与止回边缘138'之间横向摆动。
242.引导构件120'还可以包括具有面向后方的表面的筒件止回件40',该面向后方的表面与止回边缘138'的面向前方的表面啮合。筒件止回件40'是由止回引导表面滑道齿状部116'的面向后方的表面提供的。引导边缘136'还包括引入引导表面47',该引入引导表面47'被布置成在引导构件120'在通道内部向后运动的时候将筒件止回件40'引导至套筒止回件46'。
243.在从径向向内的方向查看时,引导边缘136'和止回边缘138'的齿状部可以具有互不相同的轮廓。不同的轮廓有助于后向锁定功能,其中当引导构件120'向后运动时,筒件止动件40'和套筒止回件46'将会啮合。
244.可以看出,止回边缘齿状部可以是锥形的,由此会使止回表面与引导表面44'以锐角内角分离。锥形齿状部提供了刺齿或倒钩状轮廓,其中单个齿状部指向前方,由此在止回边缘138'中形成了锥形凹角槽。一旦向后移动,则该锥形槽将会接纳筒件止回件40'的齿。更具体地说,每一个止回齿状部都包括止回件下斜表面44'和止回表面。止回件下斜表面面朝通道和后方。止回表面面朝远离通道的方向。如果以另一种方式描述,那么止回边缘138'可以包括一排前向倒钩,其在引导构件120'向后运动的时候将会捕获筒件止回件40'。
245.止回表面可以相对于纵轴法线倾斜角度α。α可以介于零度和四十五度之间。止回件下斜表面可以倾斜角度β。β可以介于四十五度到七十度之间。齿状部的锐角内角可以介于二十度和六十度之间。
246.引导边缘136'的止回下斜表面和引入表面可以是反平行的,因为该下斜表面和引入表面分别额分别会以与通道纵轴相对的类似但是相反的角度面朝后方和面朝前方。通过提供反平行的引导表面,可以最小化两个边缘之间的分离度,而这是引导构件120'在预注致动器的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动的时候发生横向摆动所必需的。
247.引导边缘齿状部140'包括面向后方的下斜表面44'以及面朝前方的引入表面47',其中所有这两个表面都面向通道。引导边缘齿状部140'通常指向后方,因为引导表面44'的长度短于引入表面47'的长度。下斜引导表面47'的角度相对于通道的轴线法线倾斜,并且可以介于二十度至七十度之间。引导边缘136'的齿状部的内角大于止回边缘138'的内角,并且可以是从65度到140度的钝角。较大的内齿角提供了引导表面边缘的锯齿轮廓,其中该轮廓具有不如止回边缘138'剧烈的轮廓。特别地,引导表面边缘不具有可以在向前或向后移动期间可能夹住引导构件齿状部的凹角特征件。因此,引导边缘齿状部140'包括两个引导表面,而止回边缘138'则提供了引导表面44以及在向后移动时捕获筒件止动件40'的止回表面。
248.应该了解的是,引导边缘齿状部140'和止回边缘齿状部140'彼此轴向偏移,由此允许止回件在被引导离开导入表面47'的时候向后啮合,然而情况并不是必须如此。止回边缘138'的齿状部与引导边缘136'的齿状部的齿距和峰谷距离可以是相同的,但这不是必需的。
249.如在上文中结合图17c描述的那样,一旦在插入之后被释放,那么导入构件120'的近侧边缘将会产生角度,以便与外壳以及端盖121'中的防旋转特征件124相对的旋转。
250.图19a-19e显示了处于渐进阶段的替换布置的操作。图19a显示了引导构件120'被
插入弹簧(未显示)在轴向上向前推动并且旋转套筒42',以使其在轴向上被锁定在远侧止回/防旋转特征件124(未示出)的下方。在引导构件120'与通道的引入斜面之间提供的滑动运动会将引导构件120'在横向上推向止回边缘138',直至引导构件止回齿状部与止回边缘138'的齿状部相互交织。该横向运动会继续进行,直至引导边缘齿状部140'与引导表面滑道116'发生角度位移,由此其在周向上将会分开,并且由此在引导构件120'的引导边缘侧在轴向上不会受到限制(图19b)。此时,由预注致动器引发的前向力会导致引导构件120借助止回下斜表面44'与止回引导滑道表面116'之间的滑动接触而在周向上向前滑动,以及在横向上朝着引导边缘滑动(图19c)。
251.该横向运动会持续进行,直至引导边缘下斜表面44'接触引导构件120'的相应滑道表面116',并且止回表面将会发生角度移位。在这个过程中,引导构件120'的横向运动会再次倒转,并且引导构件120'会被反向送回到止回边缘138'。由此,引导构件120'和发射筒件36'向前移动一个离散量,并且每一个都会在止回边缘138'与引导边缘136'之间往复运动。
252.这种摆动的z字形行进图案会持续进行,直至发射栓(未显示)接触注射器的反面,并且发射筒件36'将会去耦合,以便启动输送致动器38'和柱塞30'(图19d)。如果启动柱塞30',那么将会向后驱动筒件止回件40',以使引导件120'的面向后方的导入表面47」接触引导边缘136'的相应的面向前方的导入表面47',由此在横向上以及朝着止回边缘138’的止回表面向后引导该引导构件120'和筒件止回件40'。筒件止回件40'的表面以及止动件边缘138'的表面的相应角度会将向后的力传递至致动器38',由此转换成更进一步的横向运动,这种更进一步的横向运动会将引导构件120'嵌入止动边缘138',以便防止任何更进一步的向后运动(图19e)。
253.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所描述的概念的情况下,各种修改和改进都是可行的。除非相互排斥,否则任何特征都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与其他任何特征结合使用,并且本公开将会扩展至以及包含这里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所有组合和子组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