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服务机器人碳排放核算方法与流程

2022-03-19 21: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碳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机器人碳排放核算方法。


背景技术:

2.碳排放即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本身也向外层空间辐射热量,其热辐射以3~30μm的长波红外线为主。当这样的长波辐射进入大气层时,易被某些分子量较大、极性较强的气体分子所吸收。现有的技术中,在使用机器人对碳排放进行测定时,只能获取单一的测量数据,对于不同区域的碳排放标准不能准确的获取,碳排放的核算方式较为单一且简单,碳排放获取的精准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服务机器人碳排放核算方法,能够对不同碳排放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获取,从而提高不同监测区域的碳排放监测准确性,以解决现有的碳排放监测不够有针对性,且监测方式较为单一,监测不够准确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服务机器人碳排放核算方法,所述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步骤s1,将服务机器人放置于需要进行碳排放核算的区域,对需要进行碳排放核算的区域进行移动监测;
6.步骤s2,对监测区域分别预设若干不同的测量点位;
7.步骤s3,控制所述服务机器人对预设的不同测量点位进行预监测;
8.步骤s4,根据预监测结果,将监测区域重新划分为若干等级的监测区域,并对每个等级的监测区域设定理论排放值;
9.步骤s5,获取不同监测区域的碳排放流动主体,通过碳排放流动主体获取每个监测区域的流动数据;
10.步骤s6,根据每个监测区域的流动数据和理论排放值,计算得到排放总量。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还包括步骤s11,所述步骤s11包括:将需要监测的区域进行划定,获取划定后的监测区域的轮廓图,控制服务机器人沿监测区域轮廓的外围逐步向监测区域的中心位置进行移动监测。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步骤s21,所述步骤s21包括:对监测区域进行可活动区域划分,可活动区域为服务机器人能够通行的路面区域,在路面区域上,每间隔第一距离划定一个监测点,并对监测点依次标记为jc1、jc2

jci,其中,jc为监测点的代表符号,1至i为每个监测点的代表序号,jc1至jci依次为第一监测点至第i监测点。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步骤s31,所述步骤s31包括:控制服务机器人对每个监测点进行监测;
14.先对每个监测点进行短时间监测,对每个监测点监测第一时长,获取第一时长下
每个监测点的碳排放量,并依次标记为t1jc1、t1jc2...t1jci,其中t1为第一时长的代表符号,t1jc1至t1jci依次分别为第一监测点在第一时长下的碳排放量至第i监测点在第一时长下的碳排放量;
15.再对每个监测点进行长时间监测,对每个监测点监测第二时长,获取第二时长下每个监测点的碳排放量,并依次标记为t2jc1、t2jc2

t2jci,其中t2为第一时长的代表符号,t2jc1至t2jci依次分别为第一监测点在第二时长下的碳排放量至第i监测点在第二时长下的碳排放量。
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还包括步骤s41,所述步骤s41包括:将每个监测点在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下的碳排放量分别代入到碳排放标准公式中求得每个监测点的碳排放标准值;
17.当该监测点的碳排放标准值大于等于第一排放阈值时,将该监测点标记为第一等级排放点;
18.当该监测点的碳排放标准值大于等于第二排放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排放阈值时,将该监测点标记为第二等级排放点;
19.当该监测点的碳排放标准值小于所述第二排放阈值时,将该监测点标记为第三等级排放点。
20.进一步地,所述碳排放标准公式配置为:tpb=a1
×
t1jc a2
×
t2jc;其中,tpb为碳排放标准值,t1jc为第一时长下不同监测点的碳排放量代表符号,t2jc为第二时长下不同监测点的碳排放量代表符号,a1为第一时长的碳排放转换系数,a2为第二时长的碳排放转换系数,且a1和a2均大于零。
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还包括步骤s51,所述步骤s51包括:对不同监测点的流动碳排放进行监测,获取流动排放主体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流动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标准值;
22.将不同类型的流动排放主体依次划分为第一等级碳排放主体、第二等级碳排放主体以及第三等级碳排放主体;
23.所述第一等级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标准值设定为第一等级标准值,所述第二等级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标准值设定为第二等级标准值,所述第三等级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标准设定为第三等级标准值。
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还包括步骤s52,所述步骤s52包括:将不同监测点的流动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标准值分别代入流动主体碳排放公式中,求得每个监测点的流动碳排放值。
25.进一步地,所述流动主体碳排放公式配置为:
26.tpld=k1
×
(b1
×
pbz1 b2
×
pbz2 b3
×
pbz3);其中tpld为流动碳排放值,pbz1为第一等级标准值,pbz2为第二等级标准值,pbz3为第三等级标准值,b1为第一等级标准的转换系数,b2为第二等级标准的转换系数,b3为第三等级标准的转换系数,k1为流动转化系数,且b1、b2、b3和k1均大于零。
27.进一步地,将每个监测点的流动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标准值和流动碳排放值代入监测区域碳排放公式中,求得碳排放总值;所述监测区域碳排放公式配置为:tpjcz=α
×
(tpb1 ... tpbi) β
×
(tpld1 ... tpldi);其中tpjcz为碳排放总值,tpb1至tpbi依次为第一监测点至第i监测点的碳排放标准值,tpld1至tpldi依次为第一监测点至第i监测点的流
动碳排放值,α为标准转换比,β为流动转换比,且α和β均大于零。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9.1.本发明通过将服务机器人放置于需要进行碳排放核算的区域,对需要进行碳排放的区域进行移动监测;再对监测区域进行预设测量点位的设置,分别设置若干不同的测量点位;该方式能够将监测区域划定若干个确定的监测点,提高监测数据的可参考性。
30.2.本发明通过控制服务机器人对预设的不同点位进行预监测,将预监测结果进行处理;再根据预监测结果对监测区域重新划分,将监测区域划分为若干等级的监测区域,对每个等级的监测区域设定理论排放值;通过对预设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每个监测点位的监测等级,从而便于后续的理论数据处理,提高数据处理的便捷。
31.3.本发明通过获取不同监测区域的碳排放流动主体,通过碳排放流动主体获取监测区域的流动数据;再根据流动数据和监测区域的理论排放值计算得到排放总量。该设计能够弥补单一的碳排放监测的不准缺性,将碳排放的可能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从而进一步提高碳排放监测的准确性和有针对性。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服务机器人碳排放核算方法的流程图;
33.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服务机器人碳排放核算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6.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服务机器人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7.步骤s1,将服务机器人放置于需要进行碳排放核算的区域,对需要进行碳排放核算的区域进行移动监测;步骤s2,对监测区域进行预设测量点位的设置,分别设置若干不同的测量点位;该方式能够将监测区域划定若干个确定的监测点,提高监测数据的可参考性。
38.步骤s3,控制服务机器人对预设的不同测量点位进行预监测,对预监测结果进行处理;步骤s4,根据预监测结果对监测区域重新划分,将监测区域划分为若干等级的监测区域,并对每个等级的监测区域设定理论排放值;通过对预设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每个监测点位的监测等级,从而便于后续的理论数据处理,提高数据处理的便捷。
39.步骤s5,获取不同监测区域的碳排放流动主体,通过碳排放流动主体获取每个监测区域的流动数据;步骤s6,根据每个监测区域的流动数据和监测区域的理论排放值计算得到排放总量。该设计能够弥补单一的碳排放监测的不准缺性,将碳排放的可能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从而进一步提高碳排放监测的准确性和有针对性。
40.如图2所示,上述服务机器人碳排放核算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1.步骤s1还包括步骤s11,步骤s11包括:将需要监测的区域进行划定,获取划定后的监测区域的轮廓图,控制服务机器人沿监测区域轮廓的外围进行活动,并逐步向监测区域
的中心位置移动。
42.步骤s2还包括步骤s21,步骤s21包括:对监测区域进行可活动区域划分,可活动区域为服务机器人能够通行的路面区域,在路面区域上,每间隔第一距离划定一个监测点,并对监测点依次标记为jc1、jc2...jci,其中,jc为监测点的代表符号,1至i为每个监测点的代表序号,jc1至jci依次为第一监测点至第i监测点。
43.步骤s3还包括步骤s31,步骤s31包括:控制服务机器人对每个监测点进行监测;
44.先对每个监测点进行短时间监测,对每个监测点监测第一时长,获取第一时长下每个监测点的碳排放量,并依次标记为t1jc1、t1jc2...t1jci,其中t1为第一时长的代表符号,t1jc1至t1jci依次分别为第一监测点在第一时长下的碳排放量至第i监测点在第一时长下的碳排放量;
45.再对每个监测点进行长时间监测,对每个监测点监测第二时长,获取第二时长下每个监测点的碳排放量,并依次标记为t2jc1、t2jc2...t2jci,其中t2为第一时长的代表符号,t2jc1至t2jci依次分别为第一监测点在第二时长下的碳排放量至第i监测点在第二时长下的碳排放量。
46.步骤s4还包括步骤s41,步骤s41包括:将每个监测点在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下的碳排放量分别代入到碳排放标准公式中求得每个监测点的碳排放标准值;
47.当该监测点的碳排放标准值大于等于第一排放阈值时,将该监测点标记为第一等级排放点;
48.当该监测点的碳排放标准值大于等于第二排放阈值且小于第一排放阈值时,将该监测点标记为第二等级排放点;
49.当该监测点的碳排放标准值小于第二排放阈值时,将该监测点标记为第三等级排放点。
50.碳排放标准公式配置为:tpb=a1
×
t1jc a2
×
t2jc;其中,tpb为碳排放标准值,t1jc为第一时长下不同监测点的碳排放量代表符号,t2jc为第二时长下不同监测点的碳排放量代表符号,a1为第一时长的碳排放转换系数,a2为第二时长的碳排放转换系数,且a1和a2均大于零。
51.步骤s5还包括步骤s51,步骤s51包括:对不同监测点的流动碳排放进行监测,获取流动排放主体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流动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标准值;
52.将不同类型的流动排放主体依次划分为第一等级碳排放主体、第二等级碳排放主体以及第三等级碳排放主体;
53.第一等级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标准值设定为第一等级标准值,第二等级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标准值设定为第二等级标准值,第三等级碳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标准设定为第三等级标准值。
54.步骤s5还包括步骤s52,步骤s52包括:将不同监测点的流动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标准值分别代入流动主体碳排放公式中,求得每个监测点的流动碳排放值。
55.流动主体碳排放公式配置为:tpld=k1
×
(b1
×
pbz1 b2
×
pbz2 b3
×
pbz3);其中tpld为流动碳排放值,pbz1为第一等级标准值,pbz2为第二等级标准值,pbz3为第三等级标准值,b1为第一等级标准的转换系数,b2为第二等级标准的转换系数,b3为第三等级标准的转换系数,k1为流动转化系数,且b1、b2、b3和k1均大于零。
56.将每个监测点的流动排放主体的碳排放标准值和流动碳排放值代入监测区域碳排放公式中,求得碳排放总值;监测区域碳排放公式配置为:tpjcz=α
×
(tpb1 ... tpbi) β
×
(tpld1 ... tpldi);其中tpjcz为碳排放总值,tpb1至tpbi依次为第一监测点至第i监测点的碳排放标准值,tpld1至tpldi依次为第一监测点至第i监测点的流动碳排放值,α为标准转换比,β为流动转换比,且α和β均大于零。
5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