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酸化污染土壤改良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3-19 20:48: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酸化污染土壤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1)打桩:将酸化污染土壤改良装置设置在所述酸化污染土壤上,所述酸化污染土壤改良装置包括筒状桩a(1)、筒状桩b(2),所述筒状桩a(1)包括筒状电极a(11)、中心电极a(12),所述筒状桩b(2)包括筒状电极b(21)、中心电极b(22),所述筒状桩a(1)和筒状桩b(2)插入所述酸化污染土壤中;(2)灌溉:灌溉所述酸化污染土壤至0-20cm含水率25%以上;(3)开机:开启所述中心电极a(12)与所述筒状电极b(21)之间设置电源a(15),10-30min后关闭,然后开启所述筒状电极a(11)和中心电极b(22)之间设置电源b(25),10-30min;(4)重复步骤(3)的操作5-10次;(5)填充:将所述筒状桩a(1)和筒状桩b(2)从土壤中取出,并向孔洞中投加草木灰、生物炭、缓释肥中的一种或多种;(6)翻耕:对所述酸化污染土壤进行翻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化污染土壤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电极a(11)为所述筒状桩a(1)的外壁,所述中心电极设置在筒状电极a(11)内,所述中心电极a(12)为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插入所述筒状电极a(11)内,所述筒状电极a(11)和所述中心电极a(12)之间形成环形空间a(13),所述中心电极通过端部a(14)固定在所述筒状电极a(11)上;所述筒状桩b(2)还包括环形空间b(23)和端部b(24),所述筒状桩b(2)与所述筒状桩a(1)结构相同;所述中心电极a(12)与所述筒状电极b(21)电连接,所述筒状电极a(11)和中心电极b(22)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酸化污染土壤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a(14)设置有加液口;所述端部还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抽水管插入所述环形空间a(13)和/或环形空间b(2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酸化污染土壤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连接ro膜系统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出水回流至加液口。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酸化污染土壤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口加入双氧水溶液、氯化钠溶液、水中的一种或多种。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酸化污染土壤改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桩a(1)、筒状桩b(2)之间间距为20-100cm,所述筒状桩设置密度为4根/m2,所述电源为直流稳压电源,电流为0.1-1安,电压为10-50伏。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酸化污染土壤改良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a(15)关闭后,开启抽水管对环形空间进行抽水,然后经ro处理后回流至加液口,然后在开启电源b(25)。

技术总结
本案涉及一种酸化污染土壤改良工艺,(1)打桩:将酸化污染土壤改良装置设置在所述酸化污染土壤上;(2)灌溉:灌溉所述酸化污染土壤至0-20cm含水率25%以上;(3)开机:开启所述中心电极A12与所述筒状电极B21之间设置电源A15,10-30min后关闭,然后开启所述筒状电极A11和中心电极B22之间设置电源B25,10-30min;(4)重复步骤(3)的操作5-10次;(5)填充:将所述筒状桩A1和筒状桩B2从土壤中取出,并向孔洞中投加草木灰、生物炭、缓释肥中的一种或多种;(6)翻耕:对所述酸化污染土壤进行翻耕。对所述酸化污染土壤进行翻耕。对所述酸化污染土壤进行翻耕。


技术研发人员:史鑫 戴剑 莫斌 胡廷旭 赵佳伟 赵秋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澳洋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3/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