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飓风筒的制作方法

2022-03-19 16:09: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飓风筒。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吹风机均由手柄和机头两大部分组成,手柄和机头连接,整体呈t字型,由于吹风机需要承载风扇单元、加热组件等占用安装空间较大的零部件,吹风机整体体积偏大,占用较大的收纳空间。气流入口设置在手柄或者机头上,气流出口设置在机头上。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呈柱状的新型飓风筒。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飓风筒,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部限定气流通路,气流通路的上游具有供气流进入的气流入口,气流通路的下游具有排出气流的气流出口,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用于使气流从所述气流入口进入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风扇单元,其中,所述壳体组件呈细长柱状,所述气流入口和气流入口均设置在壳体组件上,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包括被所述第二壁遮挡的第一部分、以及外露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壁的外表面构成壳体组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5.好处是,壳体组件呈细长的柱状,趋于简洁,体积小,便于存储和携带;壳体组件为细长柱状,气流出口设和气流入口设于壳体组件的侧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机头的轴向距离过长,使用户的手臂距离头发距离较大,手臂持续用力的弊端,本技术方案的设置方式,缩短手臂与头发之间的距离,减小吹发过程中的疲劳程度,符合人体工程学;而且,使气流在壳体组件内的路径变短,减小气流损失;第一壁部分被第二壁遮挡,部分外露,使壳体组件从外观上看更有层次。本技术方案中涵盖了两个技术方案,一是第二部分从外部可触及,与第二壁一起构成从外部可触及的外部表面,也可以是第二壁构成从外部可触及的外部表面,第二部分位于第二壁内部,第二部分从外部是可视的。
6.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壁的外表面构成壳体组件的外表面。
7.好处是,从视觉效果来看,使壳体组件的外观更有层次;从装配的角度,第二壁不再是筒状,第二部分为第一壁和第二壁的装配提供定位和导向,提高装配效率。。
8.优选的,所述第二壁与所述第一壁径向向外分离。
9.好处是,第二壁和第一壁装配的方式是沿着壳体组件的径向靠近或远离,如果第二壁呈筒状,则只能通过沿着壳体组件的轴线方向进行装配,本技术方案中,第二壁和第一壁的装配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可以是沿着壳体组件的径向方向第二壁与第一壁直接安装配合到位;也可以是先沿着壳体组件的径向方向第二壁与第一壁接触,然后再沿着壳体组件的轴线方向使两者配合到位完成装配。使两者的配合有多种选择,有更好的结构适应性。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壁包括第一外部壁和第二外部壁,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外部壁和第二外部壁之间。
11.好处是,通过将第二壁拆分为第一外部壁和第二外部壁,便于两者的装配,使两者的装配结构更加简单。
12.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壳体组件的轴线方向连续的延伸,且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壁的长度。
13.好处是,简化第二壁上与第二部分配合的结构,简化第一壁的结构,简化两者装配配合方式。
14.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贯穿所述第二壁,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壁与第一壁进行装配时给予导向。
15.好处是,既能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又能获得是第二壁与第一壁可靠的、快速完成组装。
16.优选的,所述第二壁的外表面构成壳体组件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壁包括透明部,所述第二壁覆盖所述第一壁且通过所述透明部实现所述第二部分从外部可视。
17.好处是,使壳体组件获得有层次的视觉效果。
18.优选的,所述气流出口设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19.好处是,充分利用壳体组件的空间,由于壳体组件是细长柱状的,第二部分又是壳体组件的一部分,意味着气流出口比较窄、是狭长的,从而能够对气流起到整流的效果;而且,气流出口经过第二部分的气流出口直接进入外部环境,降低气流损失。
20.优选的,所述气流入口设在所述第二壁上。
21.好处是,意味着气流从气流入口直接进入气流通路中,降低气流损失。
22.优选的,所述飓风筒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壁之间。
23.好处是,通过隔离层的设置,降低风扇单元的噪音,以及用户从壳体组件能够感受到的振动。
24.优选的,所述飓风筒还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设于第一壁内,所述风扇单元设于所述导风管内,所述导风管延伸至所述气流出口。
25.好处是,通过导风管的设置,直接通过导风管将气流引导至气流出口,降低气流在壳体组件内的损失;另外,通过使风扇单元设于导风管内,还可以起到降低噪音、减震的作用。
26.优选的,所述第二壁为铝合金材质或锌合金材质。
27.好处是,采用本技术方案的第二壁可以使机器获得更具有科技感,获得区别于塑料材质的视觉效果;进一步的,铝合金具容易获得好的拉伸效果,模具容易成型,且表面更加光滑,且通过在铝材料中添加能够改变铝合金密度的其他材料,从而获得能够对吸收风扇单元噪音的铝合金材质;锌合金材质能够比铝合金材质更加容易获得降噪作用。
28.优选的,所述第二壁的顶部具有沿垂直于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横向延伸部,所述第二壁自气流出口向气流入口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壁进行装配,所述横向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壁配合形成对所述第二壁的轴向约束。
29.好处是,当第二壁和第一壁装配到位后不会,防止第二壁继续沿装配方向移动,结构简单,且能通过横线延伸部遮盖内部结构。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发明所述飓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发明所述飓风筒的爆炸图。
32.图3是本发明所述飓风筒的截面图。
33.图中所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1、壳体组件;101、第一壁;1011、第一部分;1012、第二部分;102、第二壁;1021、横向延伸部;2、气流入口;3、气流出口;4、风扇单元;5、导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35.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飓风筒,包括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内部限定气流通路,气流通路的上游具有供气流进入的气流入口2,气流通路的下游具有排出气流的气流出口3,所述壳体组件1内设有用于使气流从所述气流入口2进入所述壳体组件1内部的风扇单元4,其中,所述壳体组件1呈细长柱状,所述气流入口2和气流入口2均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第一壁101和第二壁102,所述第一壁101包括被所述第二壁102遮挡的第一部分1011、以及外露的第二部分1012,所述第二壁102的外表面构成壳体组件1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36.壳体组件1呈细长的柱状,趋于简洁,体积小,便于存储和携带;壳体组件1为细长柱状,气流出口3设和气流入口2设于壳体组件1的侧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机头的轴向距离过长,使用户的手臂距离头发距离较大,手臂持续用力的弊端,本技术方案的设置方式,缩短手臂与头发之间的距离,减小吹发过程中的疲劳程度,符合人体工程学;而且,使气流在壳体组件1内的路径变短,减小气流损失;第一壁101部分被第二壁102遮挡,部分外露,使壳体组件1从外观上看更有层次。本技术方案中涵盖了两个技术方案,一是第二部分1012从外部可触及,与第二壁102一起构成从外部可触及的外部表面;也可以是第二壁102构成从外部可触及的外部表面,第二部分1012位于第二壁102内部,第二部分1012从外部是可视的。
37.在本例中,气流入口2和气流入口3均设置于壳体组件1上,气流入口2设于所述第二壁102上,气流出口3设于所述第一壁101上;更进一步的,第一壁101包括从外部可触及的第一部分1011和被所述第二壁102覆盖的第二部分1012,气流入口2设置在第二壁102上且位于所述壳体组件1的下部,气流出口3设置在第二部分11012上且与所述壳体组件1的轴线平行。
38.可以理解的,气流入口2可以位于壳体组件1的底部、或者侧壁、或者位于壳体组件1的底部和侧壁;气流出口3可以位于壳体组件1的顶部、或者侧壁。
39.可以理解的,气流入口2和气流出口3均设置于壳体组件1上,气流通路由所述第一壁101限定时,此例的一种实现形式为,第一壁101呈筒状、第二壁102也呈筒状,第一壁101位于第二壁102内,第二壁102上设有气流入口2,第一壁101上设有连通所述气流入口2的第一开口,以使得气流从气流入口2进入第一壁101内;第二壁102上设有气流出口3,第一壁101上设有连通所述气流出口第二开口,已使得第一壁101中的气流通过所述第二开口和气
流出口3排出到外部环境。
40.可以理解的,可以综合前述两种实施例,来设置不同的第一壁101、第二壁102的结构形态,获得不同的形式的气流通路、使外部气流通过不同的形式进入气流通路、使气流通路中的气流经过不同的形式排出到外部环境。
41.所述第二部分1012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壁102的外表面构成壳体组件1的外表面。从视觉效果来看,使壳体组件1的外观更有层次;从装配的角度,第二壁102不再是筒状,第二部分1012为第一壁101和第二壁102的装配提供定位和导向,提高装配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壁102与所述第一壁101径向向外分离。第二壁102和第一壁101装配的方式是沿着壳体组件1的径向靠近或远离,如果第二壁102呈筒状,则只能通过沿着壳体组件1的轴线方向进行装配,本技术方案中,第二壁102和第一壁101的装配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可以是沿着壳体组件1的径向方向第二壁102与第一壁101直接安装配合到位;也可以是先沿着壳体组件1的径向方向第二壁102与第一壁101接触,然后再沿着壳体组件1的轴线方向使两者配合到位完成装配。使两者的配合有多种选择,有更好的结构适应性。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壁102包括第一外部壁和第二外部壁(如图2所示),第二部分1012具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部分1012位于所述第一外部壁和第二外部壁之间。通过将第二壁102拆分为第一外部壁和第二外部壁,便于两者的装配,使两者的装配结构更加简单。第二部分1012的外表面突出于第二壁102的外表面,使得壳体组件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具有呈w型的区段,此处说的w型包括近似w型的形状,即呈一定波浪形状的曲线,第二壁102和第二部分1012的外表面均为光滑的弧面,由于第二壁102和第二部分1012外表面弯曲程度的不同形成了所示呈w型的横截面轮廓。
42.气流入口2设置分别设置在两半式开合的相对设置的第二壁102上。
43.另外,可以根据第二部分1012、第二壁102所占壳体组件1外部表面的比例,设置气流出口3和气流入口2的位置,以使得外部气流经过最短的路径进入气流通路中并从气流出口3排出。
44.所述第二部分1012沿所述壳体组件1的轴线方向连续的延伸,且所述第二部分1012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壁102的长度。简化第二壁102上与第二部分1012配合的结构,简化第一壁101的结构,简化两者装配配合方式。
45.所述第二部分1012贯穿所述第二壁102,所述第二部分1012在所述第二壁102与第一壁101进行装配时给予导向。既能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又能获得是第二壁102与第一壁101可靠的、快速完成组装。“贯穿”是指长度第二部分1012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二壁102的长度且第二部分1012和第二壁102之间存在配合关系。进一步的,气流出口3设置在第二部分1012远离气流入口2的一端。导向可以通过壳体组件1在装配时第二壁102与第二部分1012之间面与面的贴合来实现。可以理解的,第二部分1012的延伸长度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即不是贯穿第二壁102的设置方式,第一壁101和第二壁102也存在多种配合形式使第二部分1012的外部表面是手可以触及的。
46.所述气流出口3设在所述第二部分1012上。充分利用壳体组件1的空间,由于壳体组件1是细长柱状的,第二部分1012又是壳体组件1的一部分,意味着气流出口3比较窄、是狭长的,从而能够对气流起到整流的效果;而且,气流出口3经过第二部分1012的气流出口3直接进入外部环境,降低气流损失。
47.所述气流入口2设在所述第二壁102上。意味着气流从气流入口2直接进入气流通路中,降低气流损失。
48.所述飓风筒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011和第二壁102之间。通过隔离层的设置,降低风扇单元4的噪音,以及用户从壳体组件1能够感受到的振动。隔离层可以是密度较大、具有孔洞的海绵、毛毡、泡沫等。
49.所述飓风筒还包括导风管5,所述导风管5设于第一壁101内,所述风扇单元4设于所述导风管5内,所述导风管5延伸至所述气流出口3。通过导风管5的设置,直接通过导风管5将气流引导至气流出口3,降低气流在壳体组件1内的损失;另外,通过使风扇单元4设于导风管5内,还可以起到降低噪音、减震的作用。本例中,导风管5由软胶材质制成,例如硅胶,软胶的结构适应性好,且套在风扇单元4的外部可以期待减震、降噪的作用,软胶导风管5的内壁光滑,风阻较小,可以起到降低风量损失的作用;导风管5也可以由硬质材料制成,例如金属、塑料材质,此种情形下,当飓风筒收到外力撞击时,风道结构不容易变形,防止由于风道变形导致的风阻。
50.所述第二壁102为金属材质。采用本技术方案的第二壁102可以使机器获得更具有科技感,获得区别于塑料材质的视觉效果;进一步的,铝合金具容易获得好的拉伸效果,模具容易成型,且表面更加光滑,且通过在铝材料中添加能够改变铝合金密度的其他材料,从而获得能够对吸收风扇单元4噪音的铝合金材质;锌合金材质能够比铝合金材质更加容易获得降噪作用。
51.所述第二壁102的顶部具有沿垂直于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横向延伸部1021,所述第二壁102自气流出口3向气流入口2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壁101进行装配,所述横向延伸部1021与所述第一壁101配合形成对所述第二壁102的轴向约束。当第二壁102和第一壁101装配到位后不会,防止第二壁102继续沿装配方向移动,结构简单,且能通过横向延伸部1021遮盖内部结构。
52.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壁102的外表面构成壳体组件1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壁102包括透明部,所述第二壁102覆盖所述第一壁101且通过所述透明部实现所述第二部分1012从外部可视。使壳体组件1获得有层次的视觉效果。在此例中,第二壁102的外表面是从外部可触及的,透明部的设置位置、形状及长度等,与第二部分1012相匹配。
53.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优化实施方式,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述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