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10:09: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


背景技术:

2.直流屏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控制、保护、管理、测量的新型直流系统。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的电力操作电源现今采用的都是直流电源,它为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以及直流事故照明负荷等提供电源,是当代电力系统控制、保护的基础。直流屏由交配电单元、充电模块单元、降压硅链单元、直流馈电单元、配电监控单元、监控模块单元及绝缘监测单元组成。
3.现有的降压硅链单元采用硅整流桥头尾串联的方式安装在散热器上,利用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的散热效率较低,且通常需要加大散热器的体积,来增大散热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以提高散热效率,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又会增加安装难度,不利于后期的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降压硅链单元需要使用大体积的散热器进行散热,安装不方便,售后维护困难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安装方便,占用面积小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降压线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降压线路板下方的散热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包括与所述降压线路板之间成型有用于容置所述散热组件的第一安装腔,和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置有朝向所述散热组件吹风的风扇组件。
6.在上述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中,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降压线路板相连,所述降压线路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散热组件温度的检测器,所述降压线路板接收所述检测器传输的信号后驱动所述风扇组件开启或关闭。
7.在上述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沿所述壳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散热片,和成型在两相邻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若干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与所述风扇组件前后相对。
8.在上述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风扇支架,和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扇支架上的散热风扇,以及设置在所述风扇支架和散热风扇之间的紧固件,所述散热风扇在所述降压线路板驱动下开启进行吹风或关闭停止转动。
9.在上述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中,所述风扇支架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角钢,所述角钢上分别设有用于紧固所述散热风扇的紧固孔和用于固定的安装孔,所述壳体还包括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使所述风扇支架和所述壳体保持相对位置固定的螺栓组件。
10.在上述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中,所述降压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和焊接固定在所述线路板本体底部的硅整流桥堆,所述硅整流桥堆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散热片贴合
连接。
11.在上述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中,所述壳体上在所述容置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风口。
12.在上述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通风孔。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利用降压线路板将壳体的容置槽分成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然后将散热组件和风扇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内,以使所述风扇组件可以对准所述散热组件进行吹风,加快所述散热组件内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提高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效率,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避免使用传统的自然冷却方式,利用风冷散热的方式,提高散热效率,也有助于减小散热组件的体积,从而降低所述散热降压模块的整体体积,方便安装,也有利于后期的维护。
15.通过设置风扇组件,使所述风扇组件对准所述散热片吹风,加快所述散热片内的空气流动速度,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利用所述检测器实时检测散热片的温度,在所述散热片热量超过预设范围时,通过所述降压线路板向所述风扇组件发送启动信号,以及在散热片温度低于预设范围时,会向所述风扇组件发送关闭信号,以减少功率消耗,延长所述风扇组件的使用寿命,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设置所述风扇组件和所述检测器,对所述散热片的温度进行实时调节,避免使用传统的自然冷却方式,提高了散热效率,也有助于减小散热片的体积,从而降低所述散热降压模块的整体体积,方便安装,也有利于后期的维护。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降压线路板相连,所述降压线路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散热组件温度的检测器,所述降压线路板接收所述检测器传输的信号后驱动所述风扇组件开启或关闭,利用所述检测器实时检测散热片的温度,在所述散热片热量超过预设范围时,通过所述降压线路板向所述风扇组件发送启动信号,以及在散热片温度低于预设范围时,会向所述风扇组件发送关闭信号,以减少功率消耗,延长所述风扇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的主视图;
19.图2为图1所示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的右视图;
20.图3为图1所示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的左视图;
21.图4为图1所示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1所示的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的剖面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壳体;11-容置槽;12-第一安装腔;13-第二安装腔;14-螺栓组件;15-进气口;16-出风口;17-通风孔;
25.2-降压线路板;21-检测器;22-线路板本体;23-硅整流桥堆;24-紧固螺栓;
26.3-散热组件;31-散热片;32-散热通道;
27.4-风扇组件;41-风扇支架;42-散热风扇;43-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实施例1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直流屏的散热降压模块,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降压线路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降压线路板2下方的散热组件3,所述壳体1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包括与所述降压线路板2之间成型有用于容置所述散热组件3的第一安装腔12,和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12的第二安装腔13,所述第二安装腔13内设置有朝向所述散热组件3吹风的风扇组件4。
33.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利用降压线路板2将壳体1的容置槽11分成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然后将散热组件3和风扇组件4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内,以使所述风扇组件4可以对准所述散热组件3进行吹风,加快所述散热组件3内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提高所述散热组件3的散热效率,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避免使用传统的自然冷却方式,利用风冷散热的方式,提高散热效率,也有助于减小散热组件3的体积,从而降低所述散热降压模块的整体体积,方便安装,也有利于后期的维护。
34.作为一种具体结构设置,所述风扇组件4与所述降压线路板2相连,所述降压线路板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散热组件3温度的检测器21,所述降压线路板2接收所述检测器21传输的信号后驱动所述风扇组件4开启或关闭,利用所述检测器21实时检测散热片31的温度,在所述散热片31热量超过预设范围时,通过所述降压线路板2向所述风扇组件4发送启动信号,以及在散热片31温度低于预设范围时,会向所述风扇组件4发送关闭信号,以减少功率消耗,延长所述风扇组件4的使用寿命。
35.如图3所示,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沿所述壳体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散热片31,和成型在两相邻所述散热片31之间的若干散热通道32,所述散热通道32沿所述壳体1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与所述风扇组件4前后相对,即在组装完成后,所述散热通道32设置在所述风扇组件4的吹风路径上,使所述散热片31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大,加快热量交换速度,提高散热效率。
36.下面结合图4-5对所述风扇组件4的具体结构做详细说明:
37.所述风扇组件4包括与所述壳体1相连的风扇支架4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风扇支架41上的散热风扇42,以及设置在所述风扇支架41和散热风扇42之间的紧固件43,所述散热风扇42在所述降压线路板2驱动下开启进行吹风或关闭停止转动,所述紧固件43为螺栓和螺母,在安装所述风扇组件4时,先将所述风扇支架41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然后通过螺栓和
螺母的卡紧配合将散热风扇42固定在所述风扇支架41上,从而使所述散热风扇42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进一步设置的,所述风扇支架41为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角钢,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所述角钢上分别设有用于紧固所述散热风扇42的紧固孔和用于固定的安装孔,所述壳体1还包括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使所述风扇支架41和所述壳体1保持相对位置固定的螺栓组件14,从而保证所述散热风扇42和所述风扇支架41安装在壳体1后不会发生位移,提高产品使用时的稳定性。
38.如图5所示,所述降压线路板2包括线路板本体22,和焊接固定在所述线路板本体22底部的硅整流桥堆23,所述硅整流桥堆23在通电时会产生热量,所述硅整流桥堆23通过紧固螺栓24与所述散热片31贴合连接,确保所述散热片31与所述硅整流桥堆23贴合紧密,增大了二者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所述硅整流桥堆23上的热量能快速传导到所述散热片31上进行散热,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9.作为一种具体结构设置,所述壳体1上对应所述散热风扇42在其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15和出风口16,所述散热片31位于所述散热风扇42和所述出风口16之间,即所述散热风扇42转动时,会驱使外部的空气从所述进气口15内进来,并移动经过所述散热片31后从所述出风口16出去,同时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通风孔17,确保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顺利流通,并且风扇转动时可以吹走壳体1内部的灰尘,避免灰尘堆积过多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的线路板短路的问题发生,进一步设置的,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通风孔17,利用所述通风孔17加快所述壳体1内的空气流通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40.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