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静音的舞台灯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8:41: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音的舞台灯。


背景技术:

2.舞台灯是舞台用照明灯具,其光源明亮,且能够调节亮度,是舞台演出不可缺少的一种道具。而舞台灯的功率很大,导致在其工作的时候会发热,同时会存在电流音,为了达到必要的散热效果,舞台灯还会自带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和电流音属于噪音,会干扰舞台的声音效果,影响演出的观赏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静音的舞台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舞台灯在工作时,自身产生的电流音和散热风扇产生的噪音会干扰舞台的声音效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静音的舞台灯。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设计一种静音的舞台灯,包括底座、外壳体和舞台灯灯头,其中所述外壳体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舞台灯灯头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还包括固定机构和降温机构;
6.其中,用于连接舞台灯灯头和外壳体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用于降低所述舞台灯灯头温度的所述降温机构设置在所述舞台灯灯头一侧的所述外壳体内。
7.优选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散热块、导热块、冷却盒和外散热块,其中所述散热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舞台灯灯头的一侧,所述冷却盒设置在所述散热块的一侧,所述冷却盒内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盒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导热块放置在所述冷却盒内,且所述导热块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散热块相连接,用于排出所述冷却盒内热量的所述外散热块放置在所述外壳体外,且所述外散热块的一端穿过所述外壳体插入到所述冷却盒内。
8.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垫片和若干拉簧,其中所述垫片套设在所述舞台灯灯头的一端,且所述垫片的外侧与所述外壳体相接触,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内壁上,且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块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吸音块,且所述吸音块为疏松多孔的吸音材质。
10.优选的,所述冷却盒的上方设置有上盖,且所述上盖为透明色。
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静音的舞台灯,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舞台灯,在舞台灯灯头与外壳体相连接时,舞台灯灯头不与外壳体直接接触,而是采用垫片固定舞台灯灯头的前端,采用拉簧来悬挂固定与舞台灯灯头相连的散热块,从而将舞台灯灯头固定在外壳体内,当电流通过舞台灯灯头使舞台灯灯头工作时,拉簧和垫片会分解降低舞台灯灯头产生的振动,避免声音的传播。而在冷却时,导热块也并不与冷却盒直接接触,而是在导热块与冷却盒之间留有空隙,此时舞台灯灯头产生的振动会被导热块传递到冷却盒内的冷却液中,降低冷却时产生的声音。最后设置的吸音块会吸收残存的声音,再一次降低
可能产生的噪音。该装置利用拉簧和垫片来降低振动产生的声音,利用外壳体制造相对密封的环境阻隔噪音的传播,最后利用吸音块来吸附残余的声音,具有良好的静音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静音的舞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静音的舞台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静音的舞台灯的降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底座1、外壳体2、舞台灯灯头3、散热块4、导热块5、冷却盒6、外散热块7、安装槽8、垫片9、拉簧10、吸音块11、上盖12。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7.实施例1:
18.参照图1-3,一种静音的舞台灯,包括底座1、外壳体2和舞台灯灯头3,其中外壳体2铰接在底座1上,舞台灯灯头3设置在外壳体2内,还包括固定机构和降温机构;
19.其中,用于连接舞台灯灯头3和外壳体2的固定机构设置在外壳体2内,用于降低舞台灯灯头3温度的降温机构设置在舞台灯灯头3一侧的外壳体2内。
20.降温机构包括:散热块4、导热块5、冷却盒6和外散热块7,其中散热块4固定安装在舞台灯灯头3的一侧,冷却盒6设置在散热块4的一侧,冷却盒6内放置有冷却液,冷却盒6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8,导热块5放置在冷却盒6内,且导热块5的一端穿过安装槽8与散热块4相连接,安装槽8的尺寸大于导热块5的尺寸,用于排出冷却盒6内热量的外散热块7放置在外壳体2外,且外散热块7的一端穿过外壳体2插入到冷却盒6内。散热块4与冷却盒6并未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将导热块5从安装槽8穿入冷却盒6并浸入冷却液中来进行降温。
21.固定机构包括:垫片9和若干拉簧10,其中垫片9套设在舞台灯灯头3的一端,且垫片9的外侧与外壳体2相接触,拉簧10的一端连接在外壳体2的顶部内壁上,且拉簧10的另一端与散热块4固定连接。垫片9和若干拉簧10使舞台灯灯头3不与外壳体2直接接触,防止噪音通过振动传播。
22.外壳体2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吸音块11,且吸音块11为疏松多孔的吸音材质,多孔的吸音块11可以有效的隔离吸收声音,进一步提升隔音效果。
23.在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舞台灯,在舞台灯灯头3与外壳体2相连接时,舞台灯灯头2不与外壳体3直接接触,而是采用垫片9固定舞台灯灯头2的前端,采用拉簧10来悬挂固定与舞台灯灯头2相连的散热块4,从而将舞台灯灯头3固定在外壳体2内,当电流通过舞台灯灯头3使舞台灯灯头3工作时,拉簧10和垫片9会分解降低舞台灯灯头3产生的振动,避免声音的传播。而在冷却时,导热块5也并不与冷却盒6直接接触,而是在导热块5与冷却盒6之间留有空隙,此时舞台灯灯头3产生的振动会被导热块5传递到冷却盒6内的冷却液中,降低冷却时产生的声音。最后设置的吸音块11会吸收残存的声音,再一次降低可能产生的噪音。
24.实施例2:
25.参照图1-3,为解决不方便添加冷却液的缺点,一种静音的舞台灯,冷却盒6的上方设置有上盖12,且上盖12为透明色。在使用该舞台灯时可以通过该透明上盖来观察冷却液是否需要添加,在添加冷却液的时候可以将上盖12打开进行添加。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静音的舞台灯,包括底座(1)、外壳体(2)和舞台灯灯头(3),其中所述外壳体(2)铰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舞台灯灯头(3)设置在所述外壳体(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和降温机构;其中,用于连接舞台灯灯头(3)和外壳体(2)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2)内,用于降低所述舞台灯灯头(3)温度的所述降温机构设置在所述舞台灯灯头(3)一侧的所述外壳体(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的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散热块(4)、导热块(5)、冷却盒(6)和外散热块(7),其中所述散热块(4)固定安装在所述舞台灯灯头(3)的一侧,所述冷却盒(6)设置在所述散热块(4)的一侧,所述冷却盒(6)内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盒(6)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导热块(5)放置在所述冷却盒(6)内,且所述导热块(5)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8)与所述散热块(4)相连接,所述安装槽(8)的尺寸大于所述导热块(5)的尺寸,用于排出所述冷却盒(6)内热量的所述外散热块(7)放置在所述外壳体(2)外,且所述外散热块(7)的一端穿过所述外壳体(2)插入到所述冷却盒(6)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音的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垫片(9)和若干拉簧(10),其中所述垫片(9)套设在所述舞台灯灯头(3)的一端,且所述垫片(9)的外侧与所述外壳体(2)相接触,所述拉簧(1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壳体(2)的顶部内壁上,且所述拉簧(10)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块(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的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吸音块(11),且所述吸音块(11)为疏松多孔的吸音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音的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盒(6)的上方设置有上盖(12),且所述上盖(12)为透明色。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静音的舞台灯,包括底座、外壳体和舞台灯灯头,其中所述外壳体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舞台灯灯头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还包括固定机构和降温机构;其中,用于连接舞台灯灯头和外壳体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用于降低所述舞台灯灯头温度的所述降温机构设置在所述舞台灯灯头一侧的所述外壳体内。该装置利用拉簧和垫片来降低振动产生的声音,利用外壳体制造相对密封的环境阻隔噪音的传播,最后利用吸音块来吸附残余的声音,具有良好的静音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蒋凌云 陈超 沈晓俊 斯雪晴 童敦 余成渊 胡若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亦戈艺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8
技术公布日:2022/3/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