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地下洞室应急舱抗压通风管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3:22: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救生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地下洞室应急舱抗压通风管。


背景技术:

2.安全救生舱是一种独立的、自成一体的脱险装置,借助于装置内能够有效隔绝热源、有害气体和水源,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紧急避难空间,能大幅提高脱险人员的自救能力,保证后续脱险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性。目前在进行地下工程作业时,通常会配备地下洞室应急舱,为保证舱内人员的正常呼吸,过滤之后的气体是由通风管通入到舱内,通风管一般是固定安装在舱顶位置,在洞室内发生坍塌导致舱体变形后,很容易使通风管发生损坏,无法实现舱内正常的空气供给,导致救生舱失去作用,如何在舱体发生变形后还能保证通风管的正常联通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洞室应急舱抗压通风管,包括有硬质圆管和内部的柔性波纹管,硬质圆管底部设置柔性承托装置,柔性波纹管相互联通构成空气的输送通道,在舱体变形后,柔性波纹管能保持相互联通,实现舱内正常的空气供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洞室应急舱抗压通风管,包括有并排设置的若干组硬质圆管,舱体顶壁上安装有与硬质圆管相配合的弧形管夹,每排硬质圆管底部的舱体侧壁之间均安装有柔性承托装置,柔性承托装置包括在舱体侧壁上相对应设置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其中第一盒体内安装有转轴,转轴上缠绕有弹性带,弹性带的端部安装有挂钩,第二盒体上安装有与挂钩相配合的挂环,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扭簧,拉动弹性带克服扭簧的弹力能使挂钩挂装到挂环上,所述弹性带始终位于硬质圆管的底部,在每个硬质圆管内还安装有柔性波纹管,柔性波纹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接头,柔性波纹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上套装有限位环套,第一接头的端部设有与限位环套相配合的限位凸沿,限位环套的前端安装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的内径小于限位凸沿的外径,在第二接头的外周设有与锁紧螺母相配合的外螺纹,相邻两个柔性波纹管的锁紧螺母转动至外螺纹上时,能使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相紧密接触配合。每排硬质圆管的底部均安装有两套柔性承托装置,柔性承托装置分别设置在硬质圆管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硬质圆管的内周上设有与限位环套相配合的环形槽。相邻的硬质圆管之间套装有能管体移动的橡胶套,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位于橡胶套内。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端部均安装有相配合的密封圈。
5.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洞室应急舱抗压通风管,包括有硬质圆管和内部的柔性波纹管,硬质圆管底部设置柔性承托装置,柔性波纹管相互联通构成空气的输送通道且具有一定的伸缩形变性能,硬质圆管具有一定的强
度,能保护内部的柔性波纹管,在舱体发生变形后,硬质圆管及内部的柔性波纹管能跟随柔性承托装置一同移动,即使硬质圆管发生形变,其内部的柔性波纹管也能保持联通状态,保证对舱内正常的空气供给,相邻柔性波纹管之间的接头不仅便于拆装,还能实现紧密接触配合,保证空气输送过程中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7.图2是图1的右视图;
8.图3是图1的俯视图;
9.图4是图2中i的局部放大视图;
10.图5是图4中a-a向剖视图的放大视图;
11.图6是硬质圆管上安装橡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洞室应急舱抗压通风管,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有并排设置的若干组硬质圆管1,舱体顶壁上安装有与硬质圆管1相配合的弧形管夹2,使硬质圆管1可以通过弧形管夹2设置在舱体上。每排硬质圆管1底部的舱体侧壁之间均安装有柔性承托装置,柔性承托装置位于硬质圆管1的底部,通过弧形管夹2和柔性承托装置形成对硬质圆管1上下位置的限位,所述柔性承托装置能产生弹性形变,在舱体发生向内凹陷的形变时,硬质圆管1和柔性承托装置能同步下移,起到必要的承托作用,防止硬质圆管1与舱体顶壁相分离下落。
13.所述柔性承托装置包括在舱体侧壁上相对应设置的第一盒体3和第二盒体4,其中第一盒体3内安装有转轴5,转轴5上缠绕有弹性带6,弹性带6的端部安装有挂钩8,第二盒体4上安装有与挂钩8相配合的挂环7,所述转轴5上安装有扭簧9,拉动弹性带6克服扭簧9的弹力能使挂钩8挂装到挂环7上,所述弹性带6始终位于硬质圆管1的底部。在将硬质圆管1安装到弧形管夹2上后,拉动弹性带6使挂钩8挂装到挂环7上,形成对硬质圆管1的下限位,即使舱体发生形变带动硬质圆管1下移,弹性带6克服服扭簧9的弹力继续伸出一定的长度,仍旧能形成对硬质圆管1的承托,避免坠落。其中挂环7可以位于第二盒体4内,能对挂环7及挂钩8形成保护,避免误操作导致挂钩8与挂环7相分离,保证对硬质圆管1底部的正常承托。
14.如图4和图5所示,在每个硬质圆管1内还安装有柔性波纹管10,柔性波纹管10相联通形成空气的输送通道,其中柔性波纹管10具有伸缩性能,能在保证相联通的前提下产生一定的形变,针对于舱体发生较为严重变形的情况下,保证对舱体内的正常供气。如图5所示,柔性波纹管10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接头11,柔性波纹管10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接头12,所述第一接头11上套装有限位环套13,第一接头11的端部设有与限位环套13相配合的限位凸沿14,限位环套13的前端安装有锁紧螺母15,锁紧螺母15的内径小于限位凸沿14的外径,在第二接头12的外周设有与锁紧螺母15相配合的外螺纹16,相邻两个柔性波纹管10的锁紧螺母15转动至外螺纹16上时,能使第一接头11与第二接头12相紧密接触配合。
15.当需要将前后相邻两个硬质圆管1内的柔性波纹管10进行连接时,只需将后端柔性波纹管10上第一接头11的锁紧螺母15配合安装到前端柔性波纹管10上第二接头12的外
螺纹16外周,锁紧螺母15带动限位环套13一同移动,限位环套13推动限位凸沿14及第一接头11向第二接头12移动靠近,锁紧螺母15旋紧后,就能实现第一接头11与第二接头12的密接触配合,若干根柔性波纹管10相联通即形成空气输送通道。
16.当舱体发生较小程度的形变,若只是硬质圆管1发生竖向下移,柔性承托装置上的弹性带6便能进行伸出来对硬质圆管1进行承托,若硬质圆管1发生形变但不影响内部的柔性波纹管10联通时,整体抗压通风管仍然能进行使用。当舱体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导致某段硬质圆管1内部的柔性波纹管10发生损坏时,可以将此段柔性波纹管10两端的接头与相邻柔性波纹管10进行拆开,并将此段不能再使用的硬质圆管1及柔性波纹管10拆除,拉动两侧的柔性波纹管10伸出相互靠近并通过锁紧螺母15实现第一接头11与第二接头12之间的紧密配合,重新形成空气的输送通道,保证对舱内正常的空气供给。
17.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对硬质圆管1的有效承托,避免出现受力不均而导致硬质圆管1从弹性带6上掉落,每排硬质圆管1的底部均安装有两套柔性承托装置,柔性承托装置分别设置在硬质圆管1长度方向的两端。
18.进一步地,为了限定柔性波纹管10与硬质圆管1之间的相对位置,防止相互连接的柔性波纹管10在硬质圆管1内随意滑动,便于对相互连接的接头进行拆卸,如图5所示,所述硬质圆管1的内周上设有与限位环套13相配合的环形槽17,柔性波纹管10的第一接头11一端不会经由环形槽17伸入到硬质圆管1内,从而使接头位置留在相邻的硬质圆管1之间,以便于进行柔性波纹管10的拆装作业。
19.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相邻的硬质圆管1之间套装有能管体移动的橡胶套18,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位于橡胶套18内,在安装完毕后,将橡胶套18移动至接头位置处,能对内部的接头等部件形成一定程度的保护,避免误操作使锁紧螺母15旋松,进而保证输气管路的正常输送气体功能。
20.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相互连接的柔性波纹管10之间的气密性,所述第一接头11和第二接头12的端部均安装有相配合的密封圈19。
2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