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木质素基pH响应型磁性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2022-03-16 15:22: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木质素基ph响应型磁性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的药物载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质素基ph响应型磁 性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有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但 是这些手段有着肿瘤切除不干净、无特异性识别作用和容易造成全身毒副作用 等缺点。因此设计一种可控性的药物载体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可控性 的药物载体具有靶向性,可以精准运输药物,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循环半衰期, 这不仅对防止癌细胞扩散具有重大意义,还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3.木质素是位于纤维素之后第二大产量的天然聚合物,也是以芳香族单元为 主要结构单元的可再生资源。木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中含有大量具有反应活性 的酚羟基,羟烷基化、铵化、硝化和磺甲基化,目前基于木质素已合成出一系 列复合材料如絮凝剂、吸附剂和水泥分散剂等,而将木质素应用于制备纳米药 物载体却罕见报道。
4.纳米颗粒(np)是指在至少一维上具有小于100nm的粒径的材料,并且它 们通常包含数百至105个原子。随着尺寸的进一步减小,特别是直径小于或等于 20nm,磁性纳米颗粒会在响应外部磁场的同时失去顺磁性,并变为超顺磁性 (spm)。spm特性使磁性纳米颗粒易于被低梯度磁场回收和分离。去除外部 磁场后,spm np既不凝聚也不保留剩余磁性。超顺磁fe3o4是唯一一种被批准 用于生物医学应用的尖晶石型铁氧体。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潜在的对人 体无毒性以及靶向性高等特点。它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中占有非常重要位置, 例如核磁共振成像(mri),磁引导药物输送和热疗治疗癌症等。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药物载体主动靶向性低,载药率低,毒副作用强等问题,本发明 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质素基ph响应型磁性纳米抗物载体的制备方法。本 发明首先通过曼尼希反应对木质素磺酸钠进行胺基化改性,使其成为具有ph响 应性的两亲性大分子,然后以环己烷和乙醇为油相,木质素与磁性fe3o4水溶液 为水相通过反相乳液交联法进行复合,最后加入交联剂反应得到复合纳米载体, 即为木质素基ph响应型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粉末。
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制得的一种木质素基ph响应型磁性 纳米药物载体。
7.该纳米载药粒子单分散性良好,具有超顺磁性、特异性识别能力、ph响应 性、高载药率等多个优点,能够有效避免纳米载药粒子在血液中团聚,实现高 精准的靶向识别作用,进而提升肿瘤治疗效果,同时提高了木质素的高值化利 用。
8.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种木质素基ph响应型磁性纳米药物载 体在抗癌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9.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0.一种木质素基ph响应型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1)将木质素溶于水中,加入碱溶液调节ph至10~11,加入脂肪胺,于 70~90℃下滴加甲醛溶液,继续保温反应1~3h,纯化,得到胺化木质素;
12.(2)将纳米fe3o4颗粒和胺化木质素分散于水中,加氨水调节ph为10, 得到水相;将环己烷和醇类溶剂混合,加入乳化剂,混合均匀,得到油相;
13.(3)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搅拌均匀得到油包水悬浮乳液,加入交联剂并 搅拌,再于50~70℃下反应1~3小时,得到木质素基ph响应型磁性纳米药物 载体。
14.优选地,步骤(1)所述木质素为碱木质素、酶解木质素、木质素磺酸盐和 木质素羧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木质素磺酸钠。
15.优选地,步骤(1)所述木质素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木质素的质量浓度为 20~40%。
16.优选地,步骤(1)所述碱溶液为纯氨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中 的至少一种,质量浓度为20~40%,更优选为质量浓度为30%氢氧化钠溶液。
17.优选地,步骤(1)所述脂肪胺为二甲胺、乙二胺、三乙基四胺和四乙基五 胺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乙二胺。
18.优选地,步骤(1)所述木质素和脂肪胺的质量比为5:1~3,所述脂肪胺 和甲醛的摩尔比为1:1~2。
19.优选地,步骤(1)所述甲醛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37%。
20.优选地,步骤(1)所述甲醛溶液的滴加速度为0.6~1.4ml/min,更优选为 1ml/min。
21.优选地,步骤(1)所述纯化的方法为:将反应得到的胺化木质素产物混合 物进行透析处理,透析时间为1~3天,然后旋蒸、干燥和研磨后得到胺化木质 素粉末。
22.优选地,步骤(2)所述纳米fe3o4颗粒的粒径为10~20nm。
23.优选地,步骤(2)所述纳米fe3o4颗粒和胺化木质素的质量比为1:2~4, 所述胺化木质素和水的比例为2~4mg:1ml。
24.优选地,步骤(2)所述纳米fe3o4颗粒和胺化木质素通过超声分散于水中, 先用超声波清洗仪超声分散10~30min,再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超声分散10~ 30min。
25.优选地,步骤(2)所述环己烷和醇类溶剂的质量比为17:1~4,所述乳化 剂占环己烷质量的1~3%。
26.优选地,步骤(2)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醇和丁醇等短链醇中的 至少一种。
27.优选地,步骤(2)所述乳化剂为司班20、司班60、司班80和吐温80中 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司班80。
28.优选地,步骤(3)所述水相和油相的体积比为2:13~17。
29.优选地,步骤(3)所述水相加入到油相后的搅拌转速为1200~1700rpm/min。
30.优选地,步骤(3)所述交联剂为甲醛和戊二醛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戊 二醛。
31.优选地,步骤(3)所述交联剂以溶液的形式加入,所述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20~30%。
32.优选地,步骤(3)所述水相中胺化木质素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3~2.1:1。
33.优选地,步骤(3)所述加入交联剂后搅拌2~5h。
34.上述方法制得的木质素基ph响应型磁性纳米药物载体。
35.上述一种木质素基ph响应型磁性纳米药物载体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36.优选地,所述药物为抗癌药物,更优选为盐酸阿霉素。
37.优选地,所述应用为:在溶剂为介质下,将木质素基ph响应型磁性纳米药 物载体与药物混合负载,得到木质素基ph响应型磁性纳米药物粒子。
38.本发明的制备原理为:胺化改性木质素分子和纳米fe3o4颗粒通过氢键、静 电作用、范德华力等作用力结合,并在高速搅拌下能够均匀稳定分散于乳液中。 加入交联剂戊二醛,醛基与胺化改性木质素分子的酚羟基邻位活泼氢发生酚醛 缩聚反应,从而使胺化改性木质素固定于纳米fe3o4颗粒表面,得到木质素基 ph响应型磁性纳米药物载体。
39.本发明木质素作为一种具有生物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利用其含有大量的 活性基团-酚羟基进行胺化改性,合成一种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性大分子;再 通过使用环己烷、乙醇混合液为油相,纳米fe3o4颗粒和胺化改性木质素混合溶 液为水相,进而控制木质素与磁性纳米材料fe3o4复合形貌为球形且单分散性 好,形成纳米药物载体,可利用此药物载体的ph响应性和磁性来达到定向释放 药物的目的。
40.本发明使用的环己烷/乙醇/水这种混合体系使得木质素分子在反相悬浮液 中可以均匀地交联于fe3o4纳米上,且合成的载药纳米粒子单分散性好,粒径可 低于200nm,形貌呈球形,载药率为35%和释放率为84%。生产工艺简单,原 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生物可降解和生物相容性,克服了现有药物载体 存在靶向性不足,易团聚,载药率低,引入有毒物质等缺点。本发明构建的药 物递送系统将对癌症的精准控制与治疗提供颇有价值的数据及参考,为盐酸阿 霉素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42.(1)本发明使用的原料是天然高分子,即木质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对木质素进行胺化改性可赋予其ph响应性,增加载药纳米粒子的靶向性。
43.(2)木质素是位于纤维素之后第二大产量的天然聚合物,来源广泛且价格 低廉。本发明有助于实现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扩大了木质素的应用范围。
44.(3)本发明化学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毒副作用低,使用环己烷和乙醇混合 溶液作为油相,胺化木质素和fe3o4水溶液为水相,在高速搅拌下该体系可形成 稳定的反相悬浮乳浊液,加入交联剂后可形成核壳结构的载药粒子,且在该体 系下制成的载药粒子单分散好,形貌呈球形,粒径小于200nm。另外,该纳米 载药粒子具有超顺磁性、ph响应性、特异性识别能力,能够有效避免纳米载药 粒子在血液中团聚。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动态负载和释放药物,在外加磁场的作 用下可精准到达靶区并释放药物,增强肿瘤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45.图1为未改性木质素磺酸钠和胺化木质素磺酸钠的zeta电位谱图。
46.图2为未改性木质素磺酸钠、fe3o4、胺化木质素磺酸钠以及实施例1合成 的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的红外光谱图。
47.图3为实施例1~5水相中不同胺化木质素磺酸钠浓度与fe3o4复合所得复 合药物
载体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其中a为裸露的fe3o4,b对应浓度为 0.002g/ml,c对应浓度为0.003g/ml,d对应浓度为0.004g/ml,e对应浓度为 0.005g/ml,f对应浓度为0.006g/ml。
48.图4为实施例1~5水相中不同胺化木质素磺酸钠浓度合成的复合药物载体 纳米粒子的tem图,其中a为裸露的fe3o4,b对应浓度为0.002g/ml,c对应 浓度为0.003g/ml,d对应浓度为0.004g/ml,e对应浓度为0.005g/ml,f对应浓 度为0.006g/ml。
49.图5为fe3o4和实施例1合成的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的磁滞回线谱图。
50.图6为fe3o4、胺化木质素磺酸钠以及实施例1合成的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 子的xrd谱图。
51.图7为不同ph值下fe3o4、盐酸阿霉素、胺化木质素磺酸钠以及实施例1 合成的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的元素分析zeta电位谱图。
52.图8为实施例7载药纳米粒子累积释放量曲线图。
53.图9为对比例1和实施例1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形貌和粒径表征。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 式不限于此。
55.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者制造商建议的条件 进行。所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的原料、试剂等,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 常规产品。
56.实施例中的胺化木质素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57.取一定量的木质素磺酸钠(ls)溶液(固体含量为84.94%)溶解于70ml 去离子水中,配置出质量浓度为30%的木质素磺酸钠溶液,充分溶解混合均匀 后,滴加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1后,机械搅拌使溶液均 匀混合。再加入4.94g乙二胺(eda)后,再次机械搅拌,使得各组分在溶液中 分散混合均匀。将调配好的溶液置于三颈烧瓶中,设置其加热温度为80℃,待 温度升至特定温度后,调节蠕动泵的速度为1ml/min,缓慢滴加24.02g质量浓 度为10%的甲醛溶液,待甲醛溶液滴加完全后,继续恒温反应2h,即可得所需 产品溶液。将所得产品透析处理三天,再经过烘干、研磨后,即可得所需的接 枝乙二胺木质素磺酸钠粉末(即20%als)。
58.实施例1fe3o4/als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的制备
59.水相制备:称取0.02g的纳米fe3o4颗粒(20nm)和0.04g的改性木质素粉 末(接枝乙二胺木质素磺酸钠粉末),溶于20ml水中,震荡分散后,置于超声 波清洗仪中超声分散10分钟,再使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粉碎20分钟(频率为 300w,超声时间2s,停顿时间3s)后,流水冲洗冷却,滴加纯氨水调整ph为 10后,震荡分散,使其成为稳定的悬浮液。油相制备:量取含有2.55g司班80 的150g环己烷和乙醇(质量比为17:3)混合溶液,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搅拌 分散5分钟,使其混合充分。复合:将准备好的水相倒入油相中,设置搅拌头 搅拌速度为1500rpm/min,充分搅拌分散40min,使其成为较稳定的油包水悬浮 乳液后,用移液枪加入0.1ml的25%戊二醛溶液(w/w)。再搅拌分散80分钟 后,设置油浴锅温度为60℃,开始升温,并在恒温条件下反应2小时。反应结 束后,继续将三颈烧瓶悬空搅拌直至烧瓶内乳液冷却至室温。
60.实施例2fe3o4/als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的制备
61.水相制备:称取0.02g的纳米fe3o4颗粒(20nm)和0.06g的改性木质素粉 末(接枝乙二胺木质素磺酸钠粉末),溶于20ml水中,震荡分散后,置于超声 波清洗仪中超声分散10分钟,再使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粉碎20分钟(频率为 300w,超声时间2s,停顿时间3s)后,流水冲洗冷却,滴加纯氨水调整ph为 10后,震荡分散,使其成为稳定的悬浮液。油相制备:量取含有2.55g司班80 的150g环己烷和乙醇(质量比为17:3)混合溶液,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搅拌 分散5分钟,使其混合充分。复合:将准备好的水相倒入油相中,设置搅拌头 搅拌速度为1500rpm/min,充分搅拌分散40min,使其成为较稳定的油包水悬浮 乳液后,用移液枪加入0.15ml的25%戊二醛溶液(w/w)。再搅拌分散80分 钟后,设置油浴锅温度为60℃,开始升温,并在恒温条件下反应2小时。反应 结束后,继续将三颈烧瓶悬空搅拌直至烧瓶内乳液冷却至室温。
62.实施例3fe3o4/als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的制备
63.水相制备:称取0.02g的纳米fe3o4颗粒(20nm)和0.08g的改性木质素粉 末(接枝乙二胺木质素磺酸钠粉末),溶于20ml水中,震荡分散后,置于超声 波清洗仪中超声分散10分钟,再使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粉碎20分钟(频率为 300w,超声时间2s,停顿时间3s)后,流水冲洗冷却,滴加纯氨水调整ph为 10后,震荡分散,使其成为稳定的悬浮液。油相制备:量取含有2.55g司班80 的150g环己烷和乙醇(质量比为17:3)混合溶液,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搅拌 分散5分钟,使其混合充分复合:将准备好的水相倒入油相中,设置搅拌头搅 拌速度为1500rpm/min,充分搅拌分散40min,使其成为较稳定的油包水悬浮乳 液后,用移液枪加入0.2ml的25%戊二醛溶液(w/w)。再搅拌分散80分钟后, 设置油浴锅温度为60℃,开始升温,并在恒温条件下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 继续将三颈烧瓶悬空搅拌直至烧瓶内乳液冷却至室温。
64.实施例4fe3o4/als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的制备
65.水相制备:称取0.02g的纳米fe3o4颗粒(20nm)和0.1g的改性木质素粉 末(接枝乙二胺木质素磺酸钠粉末),溶于20ml水中,震荡分散后,置于超声 波清洗仪中超声分散10分钟,再使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粉碎20分钟(频率为 300w,超声时间2s,停顿时间3s)后,流水冲洗冷却,滴加纯氨水调整ph为 10后,震荡分散,使其成为稳定的悬浮液。油相制备:量取含有2.55g司班80 的150g环己烷和乙醇(质量比为17:3)混合溶液,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搅拌 分散5分钟,使其混合充分。复合:将准备好的水相倒入油相中,设置搅拌头 搅拌速度为1500rpm/min,充分搅拌分散40min,使其成为较稳定的油包水悬浮 乳液后,用移液枪加入0.1ml的25%戊二醛溶液(w/w)。再搅拌分散80分钟 后,设置油浴锅温度为60℃,开始升温,并在恒温条件下反应2小时。反应结 束后,继续将三颈烧瓶悬空搅拌直至烧瓶内乳液冷却至室温。
66.实施例5fe3o4/als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的制备
67.水相制备:称取0.02g的纳米fe3o4颗粒(20nm)和0.12g的改性木质素粉 末(接枝乙二胺木质素磺酸钠粉末),溶于20ml水中,震荡分散后,置于超声 波清洗仪中超声分散10分钟,再使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粉碎20分钟(频率为 300w,超声时间2s,停顿时间3s)后,流水冲洗冷却,滴加纯氨水调整ph为 10后,震荡分散,使其成为稳定的悬浮液。油相制备:量取含有2.55g司班80 的150g环己烷和乙醇(质量比为17:3)混合溶液,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搅拌 分散5分钟,使其混合充分。复合:将准备好的水相倒入油相中,设置搅拌头 搅拌速度为
1500rpm/min,充分搅拌分散40min,使其成为较稳定的油包水悬浮 乳液后,用移液枪加入0.1ml的25%戊二醛溶液(w/w)。再搅拌分散80分钟 后,设置油浴锅温度为60℃,开始升温,并在恒温条件下反应2小时。反应结 束后,继续将三颈烧瓶悬空搅拌直至烧瓶内乳液冷却至室温。
68.实施例6fe3o4/als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体外载药
69.精确称取10mg冻干后的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粉末(实施例1所得)以及 4mg盐酸阿霉素粉末溶于10ml水中,置于摇床振荡24h后,离心,取上清液,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λ=485nm),根据标准曲线得到盐酸阿霉素 的浓度,计算载药率。载药率以下公式计算:载药率(%)=负载的药物质量/ 总载药纳米粒子质量
×
100%。
70.实施例7fe3o4/als复合载药纳米粒子体外释药实验
71.分别将实施例6离心后的载药粉末浸泡于3ml pbs(ph=7.4,10mmol/l)溶 液和3ml pbs(ph=5.3,10mmol/l),置于透析袋(md25-3500)中。将透析袋分 别放入盛有30ml缓冲溶液(ph=7.4和ph=5.3)的烧杯中,密封,37℃条件 下恒温振荡,不定时取样,并补加相同体积的释放介质。样品在λ=480nm处测 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得到阿霉素的浓度,计算出累积释放量。
72.对比例1仅使用环己烷作为油相制备fe3o4/als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
73.水相制备:称取0.02g的纳米fe3o4颗粒(20nm)和0.04g的接枝乙二胺木 质素磺酸钠粉末,溶于20ml水中,震荡分散后,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超声分散 10分钟,再使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粉碎20分钟(频率为300w,超声时间2s, 停顿时间3s)后,流水冲洗冷却,滴加纯氨水调整ph为10后,震荡分散,使 其成为稳定的悬浮液。油相制备:量取含有2.55g司班80的150g环己烷溶液, 置于超声波清洗仪中搅拌分散5分钟,使其混合充分。复合:将准备好的水相 倒入油相中,设置搅拌头搅拌速度为1500rpm/min,充分搅拌分散40min,使其 成为较稳定的油包水悬浮乳液后,用移液枪加入0.1ml的25%戊二醛溶液 (w/w)。再搅拌分散80分钟后,设置油浴锅温度为60℃,开始升温,并在恒 温条件下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继续将三颈烧瓶悬空搅拌直至烧瓶内乳液 冷却至室温。
74.按照下述方法对实施例合成的胺化木质素进行性能测定,包括元素分析、 zeta电位测定、红外光谱测定。
75.1、元素分析:
76.如表1所示,相对于未改性木质素磺酸钠,胺化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氮元 素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叔胺接枝成功。
77.2、zeta电位测定:
78.如图1所示,胺化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zeta电位绝对值整体降低,这是因 为叔胺阳离子亲水基成功引入。
79.3、红外光谱测定:
80.如图2所示,1221cm-1
处c-n伸缩振动增强以及1650cm-1
处n-h弯曲振动 吸收峰说明木质素磺酸钠成功接枝胺基。
81.按照下述方法对实施例合成的磁性载药纳米粒子进行性能测定,包括红外 光谱测定、形貌与粒径的表征、磁滞回线表征、xrd表征和zeta电位表征。
82.1、实施例1和胺化木质素红外分析结果:
83.如图2所示,577cm-1
处fe-o伸缩振动和1511cm-1
处芳香基c-h弯曲振动 吸收峰显示四氧化三铁和胺化改性木质素磺酸钠复合成功。
84.2、粒子形貌和粒径表征:
85.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实施例1-3所制备的磁性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尺 寸分布情况,结果分别如图3-b、图3-c、图3-d所示。本体系使用的油相为环 己烷和乙醇使得整个体系的极性改变,在高速搅拌下反相悬浮液稳定,当木质 素浓度较低时,木质素分子能均匀交联于四氧化三铁粒子表面,形成粒径小于 200nm形貌为球型的磁性药物载体纳米粒子。随着胺化木质素浓度的增加,复 合磁性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的粒径逐渐增加,形貌由球形逐渐变成了椭圆形。
86.3、粒子形貌、粒径、复合结构表征:
87.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实施例1-3所制备的磁性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尺 寸分布情况与扫描电镜观察的一致,另外透射电镜表征表明所制备的磁性药物 载体纳米粒子是核壳结构,其中心深色部分是fe3o4,外层浅色部分的是木质素。
88.4、磁滞回线表征:
89.如图5所示,fe3o4和fe3o4/als的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50.47emu.g-1
和34.05 emu.g-1
,als包覆在fe3o4磁性中心表面,阻碍了fe3o4磁畴随磁场变化的运动。 fe3o4和fe3o4/als的矫顽力和剩余磁化强度接近零,磁滞回线呈现s型,表明 合成fe3o4和fe3o4/als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具有超顺磁性能。
90.5、xrd表征:
91.如图6所示,als在2θ=25
°
附近没有明显的衍射峰,只有一个宽峰,表 明木质素为无定形结构。
92.fe3o4和fe3o4/als均在2θ=30.1
°
、35.5
°
、43.0
°
、53.4
°
、56.9
°
和 62.4
°
处出现了主要的6个特征峰,分别对应于fe3o4的(220)、(3 11)、(400)、 (422)、(511)和(440)晶面。与fe3o4晶体的标准xrd数据卡(jcpds no.85-1436) 吻合,表明制备的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并没有引起fe3o4立方尖晶石结构晶相 转变。
93.6、zeta电位表征
94.如图7所示,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在ph=2-4之间出现等电点,说明其具 有ph响应性。由于人体肿瘤环境呈弱酸性,则ph响应性增强了该磁性药物载 体的靶向性,增强了肿瘤区域的药物浓度,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小药物的 副作用。
95.木质素是生物大分子,木质基载药粒子和阿霉素之间存在范德华吸引力、 氢键作用,且两者间ζ电位的正负值相差越大,静电吸引力越强,可通过静电 吸引吸附药物。ph=5.3时,fe3o4/als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和药物阿霉素之 间的吸附力较ph=7.4时更弱,从而更易释放出药物阿霉素。
96.7、载药纳米粒子累积释放量曲线图
97.如图8所示,实施例7中fe3o4/als载药粒子在40h内,ph=5.3时,药物 释放量为84.0%;ph=7.4时,药物释放量为25.8%,表明fe3o4/als载药粒子 呈现ph响应性,与zeta电位表征结论一致。
98.8、对比例和实施例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形貌和粒径表征
99.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对比例1和实施例1所制备的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的 形貌和
尺寸分布情况,结果分别如图9-a、图9-b所示。对比例1所制备的复合 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的形貌呈无规则型,而实施例1所制备的复合药物载体纳米 粒子的形貌呈规整的球形,尺寸小于200nm,这是因为使用环己烷和乙醇作为 复配油相使得改性木质素磺酸钠在水相中的溶解度降低,从而跟易于沉积于疏 水的四氧化三铁颗粒上,再通过化学交联固定,最终可制备成粒径复合要求且 呈规整球形的复合药物载体纳米粒子。
100.表1为未改性木质素磺酸钠和胺化木质素磺酸钠以及实施例1合成的复合药物 载体纳米粒子的元素分析
[0101][0102]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 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 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