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自行车架体的水披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4:05: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架体的水披覆装置。


背景技术:

2.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绿色环保的倡导以及交通拥堵等现实问题,近年来,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并已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以及休闲娱乐型转变,每年全世界的自行车需求量巨大,由此带动了自行车制造行业的久盛不衰。
3.与此同时,自行车外观的多样性也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关注热点。传统技术中,通常采用热转印、模具治具喷漆等印刷方式在自行车架体上印制图案,这种方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行车外观,但热转印需要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印制图案,应用范围受限,对于无法承受高温高压的材质,则无法适用,喷漆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当下节能环保的工业生产趋势,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上述图案印制方案均无法克服凸凹复杂外形所造成的印刷死角问题。
4.鉴于自行车架体外形凹凸、表面死角较多,因此,本技术领域需要一种配置简单、生产方便、可满足复杂表面图案印制需求的图案印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配置简单、生产方便、可满足自行车架体复杂表面图案印制需求的水披覆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用于自行车架体的水披覆装置,包括:水披覆单元、清洗单元及烘干单元,所述水披覆单元,包括水槽、水披覆膜输送装置及喷洒组件,所述水槽设在底部,内部盛有适量水,两端分别为水披覆起始端及水披覆操作端,所述水披覆操作端用以进行自行车架体的水披覆操作;水披覆膜输送装置内置于所述水槽内,用以从水披覆起始端输送水披覆膜至水披覆操作端,所述水披覆膜为带有预定图案的薄膜,是自行车架体进行水披覆的原料,所述喷洒组件用以喷射活化剂;所述清洗单元,用以清洗经水披覆后的自行车架体上的残余液体;烘干单元,用以烘干经清洗过后的自行车架体上的残余清洗液。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充分考虑了现有技术中自行车架体外表面图案印制所存在的难以适应凹凸复杂外形外表面、易造成图文变形等问题,采用水披覆工艺进行自行车外薄面图案的印制,根据水披覆原理,在水披覆单元中引入水披覆输送装置及喷洒组件,水披覆输送装置带动水披覆膜自动前进,喷洒组件设在水槽靠近水披覆操作端处,对水披覆膜喷洒活化剂,促使图案活化成油墨状态,从而便于对浸入的自行车架体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进而在自行车架体的表面形成平滑完整精美的图案,且不受自行车架
体自身结构的影响。
9.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单元包括清洗喷头组件、清洗输送组件及集液槽,所述清洗喷头组件包括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设在所述清洗输送组件的上方;所述集液槽设在所述清洗输送组件的下方。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清洗单元中喷头组件与集液槽的配合设置,在对水披覆后的自行车架体进行清洗的同时,回收清洗液,一方面,防止清洗液污染车间环境,另一方面,为循环利用清洗液,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奠定基础。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喷头组件还包括清洗液泵送元件及清洗管路,所述清洗液泵送元件与所述集液槽连通,所述清洗喷头通过所述清洗管路与所述清洗液泵送元件连通。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清洗液泵送元件设置与集液槽连通,循环利用清洗液,显著减少清洗液的使用量,既节约用水,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因处理清洗液而产生的污水处理成本。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单元还包括清洗室,所述清洗室罩设在所述清洗喷头及所述清洗输送组件外围,所述清洗室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口端及出口端。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清洗室的设置,有效避免清洗液在喷洒清洗水披覆后的自行车架体喷溅污染到周边设备,也可提高清洗液的回收利用率。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室的壁面由透明板材构造而成。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清洗室的壁面设置为透明色,便于从外部观察了解水披覆后的自行车架体清洗洁净程度。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循环输送元件及第一定位支撑柱,所述第一定位支撑柱设在所述第一循环输送元件上,用以支撑自行车架体。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清洗输送组件中设置第一定位支撑柱,充分利用自行车架体的端部管孔进行定位及固定,清洗更为全面和充分,同时避免水披覆后的自行车架体表面与第一循环输送元件接触,不仅构成清洗死角,还极易造成表面图案的损伤,影响产品质量。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单元包括烘干室、加热器、烘干输送组件及循环风机,所述烘干室的两端分别是进料门及出料门,所述烘干室的进料门靠近所述清洗室的出口端,所述加热器设在所述烘干室内部,用以加热烘干室内部的环境温度,所述烘干输送组件布设在所述烘干室的内部下方,所述循环风机布设在所述烘干室的顶部。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烘干单元中引入循环风机,便于提升烘干室内空气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另外,还可以加速烘干室内的空气流动,提升清洗后的自行车架体的烘干速率。
21.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输送组件包括第二循环输送元件及第二定位支撑柱,所述第二定位支撑柱设在所述第二循环输送元件上,用以支撑自
行车架体。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定位支撑柱的设置,充分利用自行车架体的端部管孔进行定位及固定,烘干更为快速,同时避免水披覆后的自行车架体表面在烘干的高温下与第二循环输送元件接触,还极易造成表面图案的损伤,影响产品质量。
23.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定位支撑柱包括第一直径段、第二直径段至第n直径段,所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且所述第二定位支撑柱的直径从第一直径段至第n直径段逐次减小。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定位支撑柱设置为多个直径段,便于适应不同规格自行车架体的烘干需要,有效拓展了烘干室的应用范围。
25.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以测量所述烘干室内部的温度。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便于实时掌握烘干室内部的烘干温度,一方面,为根据不同工况调整烘干温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便于收集不同温度下对清洗后的自行车架体的烘干效果和烘干速率,为调校更为精准的烘干温度提供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披覆装置配置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单元配置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单元配置示意图;
31.图4为图3中ⅰ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2.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33.自行车架体01;水披覆膜02;清洗液03;水披覆单元1;水槽11;水披覆起始端111;水披覆操作端112;水披覆膜输送装置12;喷洒组件13;清洗单元2;清洗喷头组件21;清洗喷头211;清洗液泵送元件212;清洗管路213;清洗输送组件22;第一循环输送元件221;第一定位支撑柱222;集液槽23;清洗室24;进口端241;出口端242;烘干单元3;烘干室31;进料门311;出料门312;加热器32;烘干输送组件33;第二循环输送元件331;第二定位支撑柱332;第一直径段3321;第二直径段3322;第n直径段3323;循环风机34;温度传感器35。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用于自行车架体的水披
覆装置,包括:水披覆单元1、清洗单元2及烘干单元3,水披覆单元1,包括水槽11、水披覆膜输送装置12及喷洒组件13,水槽11设在底部,内部盛有适量水,两端分别为水披覆起始端111及水披覆操作端112,水披覆操作端112用以进行自行车架体01的水披覆操作;水披覆膜输送装置12内置于水槽11内,用以从水披覆起始端111输送水披覆膜02至水披覆操作端112,水披覆膜02为带有预定图案的薄膜,是自行车架体01进行水披覆的原料,喷洒组件13用以喷射活化剂;清洗单元2,用以清洗经水披覆后的自行车架体01上的残余液体;烘干单元3,用以烘干经清洗过后的自行车架体01上的残余清洗液03。
3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充分考虑了现有技术中自行车架体外表面图案印制所存在的难以适应凹凸复杂外形外表面、易造成图文变形等问题,采用水披覆工艺进行自行车外薄面图案的印制,根据水披覆原理,在水披覆单元中引入水披覆输送装置及喷洒组件,水披覆输送装置带动水披覆膜自动前进,喷洒组件设在水槽靠近水披覆操作端处,对水披覆膜喷洒活化剂,促使图案活化成油墨状态,从而便于对浸入的自行车架体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进而在自行车架体的表面形成平滑完整精美的图案,且不受自行车架体自身结构的影响。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清洗单元2包括清洗喷头组件21、清洗输送组件22及集液槽23,清洗喷头组件21包括清洗喷头211,清洗喷头211设在清洗输送组件22的上方;集液槽23设在清洗输送组件22的下方。
3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清洗单元中喷头组件与集液槽的配合设置,在对水披覆后的自行车架体进行清洗的同时,回收清洗液,一方面,防止清洗液污染车间环境,另一方面,为循环利用清洗液,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奠定基础。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清洗喷头组件21还包括清洗液泵送元件212及清洗管路213,清洗液泵送元件212与集液槽23连通,清洗喷头22通过清洗管路213与清洗液泵送元件212连通。
4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清洗液泵送元件设置与集液槽连通,循环利用清洗液,显著减少清洗液的使用量,既节约用水,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因处理清洗液而产生的污水处理成本。
4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清洗单元2还包括清洗室24,清洗室24罩设在清洗喷头211及清洗输送组件22外围,清洗室24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口端241及出口端242。
4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清洗室的设置,有效避免清洗液在喷洒清洗水披覆后的自行车架体喷溅污染到周边设备,也可提高清洗液的回收利用率。
4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洗室24的壁面由透明板材构造而成。
4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清洗室的壁面设置为透明色,便于从外部观察了解水披覆后的自行车架体清洗洁净程度。
4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清洗输送组件22包括第一循环输送元件221及第一定位支撑柱222,第一定位支撑柱222设在第一循环输送元件221上,用以支撑自行车架体01。
4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清洗输送组件中设置第一定位支撑柱,充分利用自行车架体的端部管孔进行定位及固定,清洗更为全面和充分,同时避免水披覆后的自
行车架体表面与第一循环输送元件接触,不仅构成清洗死角,还极易造成表面图案的损伤,影响产品质量。
4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烘干单元3包括烘干室31、加热器32、烘干输送组件33及循环风机34,烘干室31的两端分别是进料门311及出料门312,烘干室31的进料门311靠近清洗室24的出口端242,加热器32设在烘干室31内部,用以加热烘干室31内部的环境温度,烘干输送组件33布设在烘干室31的内部下方,循环风机34布设在烘干室31的顶部。
4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烘干单元中引入循环风机,便于提升烘干室内空气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另外,还可以加速烘干室内的空气流动,提升清洗后的自行车架体的烘干速率。
5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烘干输送组件33包括第二循环输送元件331及第二定位支撑柱332,第二定位支撑柱332设在第二循环输送元件331上,用以支撑自行车架体01。
5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定位支撑柱的设置,充分利用自行车架体的端部管孔进行定位及固定,烘干更为快速,同时避免水披覆后的自行车架体表面在烘干的高温下与第二循环输送元件接触,还极易造成表面图案的损伤,影响产品质量。
5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二定位支撑柱332包括第一直径段3321、第二直径段3322至第n直径段3323,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且第二定位支撑柱332的直径从第一直径段3321至第n直径段3323逐次减小。
5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定位支撑柱设置为多个直径段,便于适应不同规格自行车架体的烘干需要,有效拓展了烘干室的应用范围。
5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烘干单元3还包括温度传感器35,温度传感器35用以测量烘干室31内部的温度。
5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便于实时掌握烘干室内部的烘干温度,一方面,为根据不同工况调整烘干温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便于收集不同温度下对清洗后的自行车架体的烘干效果和烘干速率,为调校更为精准的烘干温度提供数据支撑。
5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