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与流程

2022-03-16 04:41: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矿业文旅打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2.为延续矿业开发的生命周期,越来越多的矿山项目在规划伊始,就已注重闭坑闭矿后矿 业的产业延续,而上述的产业延伸思路中,以矿山复垦复绿结合矿业文旅观光成为目前一种 较为主流的方式。矿山边坡由于其高低错落的特点,作为文旅观光时直面的景观,其复绿效 果与旅游观光相结合逐步成为打造的重点。
3.目前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绿化工程,一般采用常规的厚层基材喷播复绿方法,上述方法容易遭受雨水冲刷而使基质剥离、宕面挂钉的铁丝网外露,导致生态治理复绿效果较差。一部分采用高次团粒喷播复绿的方式进行坡面复绿,但上述复绿方法受当地气候,土壤层厚度的影响较为突出。同时上述方案进行自然复绿的效果一般化,普遍化。在物质文明日益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逐步提升的当下。上述复绿方案往往难以做到与矿业文旅产业延续相结合的亮点。
4.因此,如何在露天矿山中开发一种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复绿并结合旅游观光的生态设计方法,从而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
6.为此,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开采的台阶高度h进行分层计算,按照3 m为一层高,得到实际的分层数目n1,和每层的标高h1,h2,h3
……
;(2)根据台阶宽度d1计算、按照2 m为一个管架格构单元宽度,得到实际的一层的管架格构单元的单元数目n2;(3)根据景观设计成果,将部分管架格构单元在空间上进行整合,形成如3 n1* 2 n2,其中n
1 ~n2适宜范围均为1~4,进一步得到实际的管架格构单元的搭建方案;(4)根据景观设计成果,计算管架格构单元顶底部透明承重的膜结构承载f进行顶底板覆盖的材料选择;(5)根据技术规范和施工要求搭建钢管架,并安装膜结构;(6)根据景观设计成果,在单个管架格构单元岩质边坡坡面打造壁橱陈列柜,形成
艺术品或花艺商品等的展示中心;在连续的管架格构单元岩质边坡坡面构建以壁画、文宣等为载体的文化形式;(7)根据景观设计成果,在管架格构单元内部设置绿植花园、盆栽陈列台、艺术品工作室、写生台等自然人文观光景点。
7.本发明中钢管架亦可采用其他承重管材搭建。
8.本发明中管架格构单元的顶底部安装整体式透明承重的膜结构也可采用透明承重的新材料进行替换。整体式也可替换为分片组装的上述材质结构。
9.本发明中管架格构单元内部主要是形成以花、草、盆栽、树苗为主的生态立体空间。亦可随文化和技术的发展,围绕生态旅游理念搭建,如森林花园建筑小品、智慧农业展示平台等新亮点。
10.本发明中岩质边坡坡面打造壁橱陈列柜可采用外部新建或内部掏槽的形式形成。
11.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实现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同时与矿业文旅观光相结合,延续矿业项目的生命周期,提供矿业项目中边坡复绿与矿业文旅结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附图说明
12.图1为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断面的示意图。
13.图2为管架格构单元典型绿植示意图一。
14.图3为管架格构单元典型绿植示意图二。
15.图4为岩质边坡坡面的处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17.一种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1)根据开采的台阶高度h进行分层计算,按照3 m为一层高,得到实际的分层数目n1,和每层的标高h1,h2,h3
……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针对高陡岩质边坡进行生态修复,而高陡岩质边坡的台阶坡度α一般大于65度,如图1所示。
18.(2)根据台阶宽度d1计算、按照2 m为一个管架格构单元的宽度,得到实际的一层的管架格构单元的单元数。
19.(3)根据景观设计成果,将部分管架格构单元在空间上进行整合,形成如3 n1*2 n2(其中n
1 ~n2适宜范围均为1~4),进一步得到实际的管架格构单元的搭建方案。
20.(4)根据景观设计成果,计算管架格构单元顶底部透明承重的膜结构承载f进行顶底板覆盖的材料选择。
21.(5)根据技术规范和施工要求搭建钢管架,并安装膜结构。
22.(6)如图2-4所示,根据景观设计成果,在单个管架格构单元是岩质边坡坡面打造壁橱陈列柜,形成艺术品或花艺商品等的展示中心;在连续的管架格构单元的岩质边坡坡面构建以壁画、文宣等为载体的文化形式。
23.(7)如图2-4所示,根据景观设计成果,在管架格构单元内部设置绿植花园、盆栽陈
列台、艺术品工作室、写生台等自然人文观光景点。
2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开采的台阶高度h进行分层计算,按照3 m为一层高,得到实际的分层数目n1,和每层的标高h1,h2,h3
……
;(2)根据台阶宽度d1计算、按照2 m为一个管架格构单元宽度,得到实际的一层的管架格构单元的单元数目n2;(3)根据景观设计成果,将部分管架格构单元在空间上进行整合,形成如3 n1* 2 n2,其中n
1 ~n2适宜范围均为1~4,进一步得到实际的管架格构单元的搭建方案;(4)根据景观设计成果,计算管架格构单元顶底部透明承重的膜结构承载f进行顶底板覆盖的材料选择;(5)根据技术规范和施工要求搭建钢管架,并安装膜结构;(6)根据景观设计成果,在单个管架格构单元岩质边坡坡面打造壁橱陈列柜,形成艺术品或花艺商品等的展示中心;在连续的管架格构单元岩质边坡坡面构建以壁画、文宣等为载体的文化形式;(7)根据景观设计成果,在管架格构单元内部设置绿植花园、盆栽陈列台、艺术品工作室、写生台等自然人文观光景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景观设计成果,将这些管架格构单元进行自由组合,从而确定实际的管架格构单元式搭建方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钢管架为骨架,透明承重的膜结构为顶底板形成管架格构单元的组成部分,其中钢管架亦可采用其他承重管材搭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顶底部安装整体式透明承重的膜结构也可采用透明承重的新材料进行替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岩质边坡坡面打造壁橱陈列柜可采用外部新建或内部掏槽的形式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管架格构单元内部主要是形成以花、草、盆栽、树苗为主的生态立体空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管架格构单元内部可随文化和技术的发展,围绕生态旅游理念搭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矿业文旅打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旅游观光的多层立体生态设计方法,实现露天矿山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同时与矿业文旅观光相结合,延续矿业项目的生命周期,提供矿业项目中边坡复绿与矿业文旅结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中边坡复绿与矿业文旅结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中边坡复绿与矿业文旅结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技术研发人员:邓磊 刘奔 邱亚锋 吴彬 陈晓宇 刘岭楠 胡睿 陆诗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3/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