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碳核算与碳中和评价系统的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3-14 00:33: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核算与碳中和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碳核算与碳中和评价系统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2.碳核算即碳排放量计量。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碳核算和碳中和在建筑建设中越来越受重视,通过碳核算与碳中评价系统来对建筑进行优化,使得建筑建设更加环保,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碳核算与碳中和评价系统的建筑结构,以便于对建筑进行碳核算和碳中和评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碳核算与碳中和评价系统的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碳核算与碳中和评价系统的建筑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住宅楼,住宅楼的两侧对称设有种植槽,种植槽内种植有绿植,相对所述种植槽之间设有透水路面,透水路面的下方设有设有蓄水槽,蓄水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分别与对应种植槽连通的第一透水孔,蓄水槽的顶部对应透水路面处开设有第二透水孔,蓄水槽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住宅楼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住宅楼的下方设有蓄电池,基板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室,控制室内依次设有总用电量统计用表、总发总用电量统计用表、总燃气用量统计用表、总水量统计用表和总雨水收集量统计用表和碳核算和碳中和系统终端。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种植槽、透水路面、蓄水槽和蓄电池均镶嵌在基板内,透水路面的底面与蓄水槽的顶面贴合,蓄水槽的两侧与种植槽的侧壁贴合。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用于对太阳能板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液位传感器与总雨水收集量统计用表电性连接。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总用电量统计用表用于对住宅楼的外接用电量统计,总发总用电量统计用表用于对太阳能板产生的电量统计,总燃气用量统计用表用于住宅楼的燃气用量统计,总雨水收集量统计用表用于对蓄水槽的雨水收集量统计。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碳核算和碳中和系统终端包括数据录入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储存单元、数据显示单元,数据录入单元包括手动输入模块和系统输入模块,数据处理单元包统计模块和计算模块,数据储存单元包括有大数据储存模块、统计数据储存模块、录入数据储存模块、系统数据储存模块和计算数据储存模块,数据显示单元包
括有显示模块和语音模块。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动输入模块用于手动录入建筑信息数据、绿植种植数据、住宅楼入住信息,系统输入模块用于总用电量统计用表、总发总用电量统计用表、总燃气用量统计用表、总水量统计用表和总雨水收集量统计用表信息的输入。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统计模块用于对手动输入模块和系统输入模块输入的信息进行统计,计算模块用于通过大数据对比统计数据的计算得出碳核算核算量和碳核算中和量。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大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对比大数据进行储存,统计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统计模块统计的数据进行储存,录入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手动输入模块输入的数据进行储存,系统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系统输入模块输入的数据进行储存,计算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计算得出的碳中和量和碳核算计算量数据进行储存。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对碳中和和碳核算核算数据进行显示,语音模块用于对显示模块显示的数据进行播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通过基板、住宅楼、碳核算和碳中和系统终端、种植槽、绿植、透水路面、蓄水槽、第一透水孔、第二透水孔、液位传感器、太阳能板、蓄电池、控制室、总用电量统计用表、总发总用电量统计用表、总燃气用量统计用表、总水量统计用表和总雨水收集量统计用表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方便的对建筑进行碳核算和碳核算碳中和评价。
17.2、本发明通过基板、住宅楼、种植槽、绿植、透水路面、蓄水槽、第一透水孔、第二透水孔、液位传感器、太阳能板和蓄电池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建筑结构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进行太阳能利用,可以通过雨水回收,减少其他的水资源使用,通过绿化种植,提高碳的吸收,从而使得本基于碳核算与碳中和评价系统的建筑结构具有碳中和的功能。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种基于碳核算与碳中和评价系统的建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一种基于碳核算与碳中和评价系统的建筑结构中a的放大图。。
20.图3为一种基于碳核算与碳中和评价系统的建筑结构中碳核算和碳中和系统终端框图。
21.图中:1基板、2住宅楼、3碳核算和碳中和系统终端、4种植槽、5绿植、6透水路面、 7蓄水槽、8第一透水孔、9第二透水孔、10液位传感器、11太阳能板、12蓄电池、13控制室、14总用电量统计用表、15总发总用电量统计用表、16总燃气用量统计用表、17总水量统计用表、18总雨水收集量统计用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碳核算与碳中和评价系统的建筑结构,
包括基板1,基板1的顶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住宅楼2,住宅楼2的两侧对称设有种植槽4,种植槽4内种植有绿植5,相对所述种植槽4之间设有透水路面6,透水路面6的下方设有设有蓄水槽7,蓄水槽7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分别与对应种植槽4连通的第一透水孔8,蓄水槽7的顶部对应透水路面6处开设有第二透水孔9,蓄水槽7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10,住宅楼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11,住宅楼2的下方设有蓄电池12,基板1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室13,控制室13内依次设有总用电量统计用表14、总发总用电量统计用表15、总燃气用量统计用表16、总水量统计用表17和总雨水收集量统计用表18 和碳核算和碳中和系统终端3。
24.种植槽4、透水路面6、蓄水槽7和蓄电池12均镶嵌在基板1内,透水路面6的底面与蓄水槽7的顶面贴合,蓄水槽7的两侧与种植槽4的侧壁贴合。
25.蓄电池12用于对太阳能板11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液位传感器10与总雨水收集量统计用表18电性连接。
26.总用电量统计用表14用于对住宅楼2的外接用电量统计,总发总用电量统计用表15 用于对太阳能板11产生的电量统计,总燃气用量统计用表16用于住宅楼2的燃气用量统计,总雨水收集量统计用表18用于对蓄水槽7的雨水收集量统计。
27.碳核算和碳中和系统终端3包括数据录入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储存单元、数据显示单元,数据录入单元包括手动输入模块和系统输入模块,数据处理单元包统计模块和计算模块,数据储存单元包括有大数据储存模块、统计数据储存模块、录入数据储存模块、系统数据储存模块和计算数据储存模块,数据显示单元包括有显示模块和语音模块。
28.手动输入模块用于手动录入建筑信息数据、绿植种植数据、住宅楼2入住信息,系统输入模块用于总用电量统计用表14、总发总用电量统计用表15、总燃气用量统计用表16、总水量统计用表17和总雨水收集量统计用表18信息的输入。
29.统计模块用于对手动输入模块和系统输入模块输入的信息进行统计,计算模块用于通过大数据对比统计数据的计算得出碳核算核算量和碳核算中和量。
30.大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对比大数据进行储存,统计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统计模块统计的数据进行储存,录入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手动输入模块输入的数据进行储存,系统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系统输入模块输入的数据进行储存,计算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计算得出的碳中和量和碳核算计算量数据进行储存。
31.显示模块用于对碳中和和碳核算核算数据进行显示,语音模块用于对显示模块显示的数据进行播报。
32.数据录入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储存单元和数据显示单元之间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总用电量统计用表14、总发总用电量统计用表15、总燃气用量统计用表16、总水量统计用表17和总雨水收集量统计用表18均通过电线与碳核算和碳中和系统终端3电性连接。
3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34.使用时,当天气晴朗时太阳能板11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输送到蓄电池12进行储存,从而降低从公共电网的用电量,通过透水路面6、蓄水槽7和第二透水孔9的设置,从而可以通过蓄水槽7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蓄水槽7、第一透水孔8和种植槽4的配合使用,使得可与通过收集的雨水对植物进行浇灌,降低日常浇灌从公共水网的用水量,通过种植槽和绿植的使用,提升建筑的绿化面积,从而可以通过绿植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
进行吸收,从而可以通过建筑结构进行碳中和,通过碳核算和碳中和系统终端 3、总用电量统计用表14、总发总用电量统计用表15、总燃气用量统计用表16、总水量统计用表17、总雨水收集量统计用表18的设置,从而使得碳核算和碳中和系统终端3可以通过数据录入单元进行碳核算产生量和碳核算中和量进行录入,同时通过数据处理单元,对录入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碳核算和碳中和的评价,然后在数据显示单元上进行数据显示和语音播报,告知工作人员评价情况。
3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