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3-13 17:39: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 上漆的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便利的交通工具以及运 输工具,已经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以汽车仪表盘来说,现 在的中高档汽车仪表盘要求布局合理,外型美观,功能齐全,给驾驶员在使用 中带来一种方便、直观、易于操作的仪表面板。
3.目前汽车仪表盘的加工工序中,塑料件电镀完成之后,会在电镀表面涂漆, 即在电镀的塑料件表面涂覆一层油性漆,电镀工艺步骤为:首先将电镀表面进 行清洁,然后放入装有混合涂层液的浸泡工装中,然后取出,进行烘干、冷却。 现有的这种电镀工艺存在一定的缺点:电镀工艺中选用的混合涂层液是由10:2 质量比的油性漆和聚氨酯稀释剂混合而成的,采用该混合涂层液进行涂漆时, 湿气易跑到油性漆中,在汽车仪表盘的表面形成雾气,造成油性漆与汽车仪表 盘表面之间的粘度不够,进而影响汽车仪表盘产品的最终质量;此外,采用该 混合涂层液在进行后续处理时,即烘干需要半个多小时,进而造成生产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生产周期及提高产品质量的 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 上漆的工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6.(1)将电镀汽车仪表盘进行表面清洁,清洁后的汽车仪表盘送入装有混合 涂层液的浸泡工装中;其中,所述混合涂层液是由油性漆、聚氨酯稀释剂和水 性油漆固化剂混合制备成,且油性漆、聚氨酯稀释剂和水性油漆固化剂是以 25:3:1.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
7.(2)汽车仪表盘在浸泡工装中浸泡3.5~6.5s,然后取出在室温下摆放25~ 30min,进行初步吹干;
8.(3)步骤(2)初步吹干后的汽车仪表盘送入温度为55~65℃的烘干槽中 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7~9min;
9.(4)将步骤(3)烘干好的汽车仪表盘取出,放在室温下冷却3~5min,得 到汽车仪表盘成品。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油性漆选用日本进口的郡士c1-c24油性漆。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聚氨酯稀释剂选用苏州市森菲达化工有限公 司生产的聚氨酯稀释剂。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水性油漆固化剂选用东莞江兴实业有限公司 生产的
水可分散聚异氰酸酯固化剂。
13.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4.(1)本发明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其中,混合涂层液与传统 混合涂层液相比,在配方中增加了水性油漆固化剂,能有效地加快油性漆的干 燥速度,避免湿气跑到油性漆中,进而避免在汽车仪表盘的表面形成雾气,增 加了油性漆与汽车仪表盘表面之间的粘度;此外,采用该配方的混合涂层液, 能够大大缩短烘干时间,烘干时间可以缩短至原来的1/3;
15.(2)本发明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其中,浸泡混合涂层液的 汽车仪表盘取出后,先在室温下进行初步吹干,再送入烘干槽进行烘干,避免 刚开始温度过高,导致涂料不能充分地融合,流平性变差,造成多孔型涂层, 进而进一步提高汽车仪表盘的质量;
16.(3)本发明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其中,油性漆选用日本进 口的郡士c1-c24油性漆,聚氨酯稀释剂选用苏州市森菲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 聚氨酯稀释剂。,水性油漆固化剂选用东莞江兴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水可分散 聚异氰酸酯固化剂。,相对于传统的原料,使得最终产品的质量能够大大保证, 即使得产品容易涂漆,使得产品表面平整光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 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18.本发明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该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9.(1)将电镀汽车仪表盘进行表面清洁,清洁后的汽车仪表盘送入装有混合 涂层液的浸泡工装中;其中,所述混合涂层液是由油性漆、聚氨酯稀释剂和水 性油漆固化剂混合制备成,且油性漆、聚氨酯稀释剂和水性油漆固化剂是以 25:3:1.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
20.(2)汽车仪表盘在浸泡工装中浸泡3.5~6.5s,然后取出在室温下摆放25~ 30min,进行初步吹干;
21.(3)步骤(2)初步吹干后的汽车仪表盘送入温度为55~65℃的烘干槽中 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7~9min;
22.(4)将步骤(3)烘干好的汽车仪表盘取出,放在室温下冷却3~5min,得 到汽车仪表盘成品。
23.作为实施例,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为油性漆选用日本进口的郡士c1-c24油性 漆,聚氨酯稀释剂选用苏州市森菲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聚氨酯稀释剂。,水 性油漆固化剂选用东莞江兴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水可分散聚异氰酸酯固化剂。
24.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进行详 细说明,且下述各实施例中油性漆选用日本进口的郡士c1-c24油性漆,聚氨酯 稀释剂选用苏州市森菲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聚氨酯稀释剂。,水性油漆固化 剂选用东莞江兴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水可分散聚异氰酸酯固化剂。:
25.实施例1
26.本实施例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选用宁波华翔日进汽车零部 件涂
装有限公司生产福特林肯汽车d544汽车仪表盘,该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7.(1)将电镀汽车仪表盘进行表面清洁,清洁后的汽车仪表盘送入装有混合 涂层液的浸泡工装中;其中,所述混合涂层液是由日本进口的郡士c1-c24油性 漆、311聚氨酯稀释剂和pcb水性油漆固化剂混合制备成,且日本进口的郡士 c1-c24油性漆、311聚氨酯稀释剂和pcb水性油漆固化剂是以25:3:1.5的质量 比混合而成的;
28.(2)汽车仪表盘在浸泡工装中浸泡3s,然后取出在室温下摆放20min,进 行初步吹干;
29.(3)步骤(2)初步吹干后的汽车仪表盘送入温度为60℃的烘干槽中进行 烘干,烘干时间为10min;
30.(4)将步骤(3)烘干好的汽车仪表盘取出,放在室温下冷却2min,得到 汽车仪表盘成品。
31.实施例2
32.本实施例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选用宁波华翔日进汽车零部 件涂装有限公司生产福特林肯汽车d544汽车仪表盘,该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3.(1)将电镀汽车仪表盘进行表面清洁,清洁后的汽车仪表盘送入装有混合 涂层液的浸泡工装中;其中,所述混合涂层液是由日本进口的郡士c1-c24油性 漆、311聚氨酯稀释剂和pcb水性油漆固化剂混合制备成,且日本进口的郡士 c1-c24油性漆、311聚氨酯稀释剂和pcb水性油漆固化剂是以25:3:1.5的质量 比混合而成的;
34.(2)汽车仪表盘在浸泡工装中浸泡5s,然后取出在室温下摆放30min,进 行初步吹干;
35.(3)步骤(2)初步吹干后的汽车仪表盘送入温度为70℃的烘干槽中进行 烘干,烘干时间为8min;
36.(4)将步骤(3)烘干好的汽车仪表盘取出,放在室温下冷却3min,得到 汽车仪表盘成品。
37.实施例3
38.本实施例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选用宁波华翔日进汽车零部 件涂装有限公司生产福特林肯汽车d544汽车仪表盘,该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9.(1)将电镀汽车仪表盘进行表面清洁,清洁后的汽车仪表盘送入装有混合 涂层液的浸泡工装中;其中,所述混合涂层液是由日本进口的郡士c1-c24油性 漆、311聚氨酯稀释剂和pcb水性油漆固化剂混合制备成,且日本进口的郡士 c1-c24油性漆、311聚氨酯稀释剂和pcb水性油漆固化剂是以25:3:1.5的质量 比混合而成的;
40.(2)汽车仪表盘在浸泡工装中浸泡4s,然后取出在室温下摆放25min,进 行初步吹干;
41.(3)步骤(2)初步吹干后的汽车仪表盘送入温度为65℃的烘干槽中进行 烘干,烘干时间为9min;
42.(4)将步骤(3)烘干好的汽车仪表盘取出,放在室温下冷却2.5min,得 到汽车仪表盘成品。
43.对比例
44.本实施例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选用宁波华翔日进汽车零部 件涂
装有限公司生产福特林肯汽车d544汽车仪表盘,该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45.(1)将电镀汽车仪表盘进行表面清洁,清洁后的汽车仪表盘送入装有混合 涂层液的浸泡工装中;其中,所述混合涂层液是由日本进口的郡士c1-c24油性 漆和311聚氨酯稀释剂混合制备成,且日本进口的郡士c1-c24油性漆和311聚 氨酯稀释剂是以10: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的;
46.(2)汽车仪表盘在浸泡工装中浸泡3.5~6.5s,然后取出在室温下摆放25~ 30min,进行初步吹干;
47.(3)步骤(2)初步吹干后的汽车仪表盘送入温度为55~65℃的烘干槽中 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30~40min;
48.(4)将步骤(3)烘干好的汽车仪表盘取出,放在室温下冷却3~5min,得 到汽车仪表盘成品。
49.为了对比本发明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与现有汽车仪表盘电镀 层表面上漆的工艺的比较,将实施例1~3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制 备的汽车仪表盘与对比例制备的汽车仪表盘进行对比。
50.通过本发明汽车仪表盘电镀层表面上漆的工艺,在混合涂层液配方中增加 了水性油漆固化剂,能有效地加快油性漆的干燥速度,避免湿气跑到油性漆中, 进而避免在汽车仪表盘的表面形成雾气,增加了油性漆与汽车仪表盘表面之间 的粘度,粘度可达15cps以上;此外,采用该配方的混合涂层液,能够大大缩 短烘干时间,烘干时间可以缩短至原来的1/3;且实施例1~3相互比较,实施 例3中油性漆与汽车仪表盘之间的粘度相对较强,因而实施例3为最佳实施例。
5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 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 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