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居民楼的防雷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16:48: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防雷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居民楼的防雷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楼的高度越来越高,雷击事故日益增多,现有的居民楼配置的防雷装置是在楼顶安装一个避雷针然后引入地线中,存在的缺陷有:1、仅仅依靠一个避雷针实现的引雷成功率较低,雷电依然有可能击中楼房的外墙或者其他裸露在外的金属部件,影响居民楼内电器和电子系统损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2、很多居民楼的电表都是集中安装在居民楼外墙的电表箱内,目前的电表都是采用485接口来实现远程抄表、缴费和控制,大量电表集中在一起很容易受到雷击造成485接口甚至电表的损坏,给居民用电和供电单元维护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居民楼的防雷系统,能够提高引雷成功率并且避免电表的485接口受到雷击损坏。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居民楼的防雷系统,包括:接闪杆,所述接闪杆用于设置在居民楼的顶部中间区域;接闪带,所述接闪带用于安装在居民楼的顶部边沿;防雷引下线,所述防雷引下线用于安装在居民楼的楼体内,所述接闪杆和接闪带皆与防雷引下线的顶部相连;位于地面下的接地网,所述防雷引下线的底部连接所述接地网;等电位连接端子箱,所述等电位连接端子箱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居民楼内外漏的可导电结构和插座地线,所述等电位连接端子箱的输出端连接防雷引下线;雷击浪涌防护模块,所述雷击浪涌防护模块用于安装在电表的485接口处,所述雷击浪涌防护模块通过导线与防雷引下线相连。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居民楼的防雷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不仅在楼顶中间区域设置接闪杆,并且还在居民楼的顶部边沿设置接闪带,接闪杆和接闪带均可以吸引雷电并通过楼内的防雷引下线将雷电引入接地网,提高了引雷的概率。此外还通过等电位连接端子箱将居民楼外漏的可导电结构和插座地线都接入到防雷引下线中,提高了雷击防护效果。最后还在电表的485接口处设置雷击浪涌防护模块,一旦电表被雷电击中,雷击浪涌防护模块可以将雷涌引入防雷引下线,避免电表损坏,提高了居民用电的可靠性,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次数和成本。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闪杆采用热镀锌圆钢柱。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闪杆的顶部为半球形。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侧边防雷网,所述侧边防雷网用于安装在居民楼的侧壁,所述侧边防雷网与所述防雷引下线相连。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雷引下线包括竖向的导电主筋、多个横向的导电次筋,多个所述导电次筋用于安装在居民楼内的不同高度并且皆与导电主筋固定连接,所述接闪装置连接所述导电主筋的顶部,所述接地网连接所述导电主筋的底部,所述等
电位连接端子箱和所述雷击浪涌防护模块分别连接导电次筋。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次筋通过均压环焊接在导电次筋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雷击浪涌防护模块包括正极防雷电路和负极防雷电路,所述正极防雷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表的485正极,所述正极防雷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防雷引下线,所述负极防雷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表的485负极,所述负极防雷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防雷引下线相连。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正极防雷电路包括互相串联的压敏电阻rv1和tvs管d1,所述负极防雷电路包括互相串联的压敏电阻rv2和tvs管d2。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居民楼的防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等电位连接端子箱的连接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雷击浪涌防护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18.附图标号
19.接闪杆100、接闪带200、防雷引下线300、导电主筋310、导电次筋320、接地网400、等电位连接端子箱500、钢筋网501、保护接地导体502、金属爬梯503、各类金属管504、金属采暖管505、混凝土水池的钢筋506、电暖气内的金属网507、雷击浪涌防护模块600。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3.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参考图1,一种居民楼的防雷系统,包括:
25.接闪杆100、接闪带200、防雷引下线300、位于地面下的接地网400、等电位连接端子箱500和雷击浪涌防护模块600,接闪杆100安装在居民楼的顶部中间区域,本实施例中接闪杆100采用φ12mm的热镀锌圆钢柱,其顶部为半球形,弯曲半径为10mm,接闪杆100应高出建筑物至少600mm。接闪带200环绕在居民楼顶部边沿一圈,接闪带200同样由φ12mm的热镀锌圆钢构成,高度为0.15米。为了提升整个居民楼的防雷击效果,还包括侧边防雷网,侧边防雷网安装在居民楼的侧壁,侧边防雷网与防雷引下线300相连,侧边防雷网也可以采用φ12mm的热镀锌圆钢柱焊接成的金属网格。
26.防雷引下线300安装在居民楼的楼体内,防雷引下线300包括竖向的导电主筋310、多个横向的导电次筋320,多个导电次筋320用于安装在居民楼内的不同高度,导电次筋320与导电主筋310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的形式也可以通过绑扎实现固定,本实施例中导电次筋320通过均压环焊接在导电主筋310,保证各个部分没有电位差。接闪杆100和接闪带200分别连接导电主筋310的顶部,接地网400连接导电主筋310的底部,等电位连接端子箱500和雷击浪涌防护模块600分别连接导电次筋320,当然等电位连接端子箱500和雷击浪涌防护模块600也可以直接连接导电主筋310,导电主筋310的底部连接接地网400。
27.等电位连接端子箱500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居民楼内外漏的可导电结构和插座地线,以图2为例,等电位连接端子箱500预埋在墙内,箱内设置有leb端子板,leb端子板可以连接建筑物的钢筋网501、楼内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接地导体502、金属爬梯503、各类金属管504、金属采暖管505、混凝土水池的钢筋506、电暖气内的金属网507等。通过等电位连接端子箱500将这些金属部件接入防雷引下线300,可以极大地提升防雷效果。
28.参考图3,雷击浪涌防护模块600安装在电表的485接口处,其包括正极防雷电路和负极防雷电路,雷击浪涌防护模块600包括正极防雷电路和负极防雷电路,正极防雷电路包括互相串联的压敏电阻rv1和tvs管d1,负极防雷电路包括互相串联的压敏电阻rv2和tvs管d2,正极防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表的485正极,正极防雷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防雷引下线300相连,负极防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表的485负极,负极防雷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防雷引下线300相连。经过测试,实用本实施例中雷击浪涌防护模块600的电表可以实现
±
6kv的防雷,换算电流为150安培,极大的提升了电表的防雷击性能。
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不仅在楼顶中间区域设置接闪杆100,并且还在居民楼的顶部边沿设置接闪带200,接闪杆100和接闪带200均可以吸引雷电并通过楼内的防雷引下线300将雷电引入接地网400,提高了引雷的概率。此外还通过等电位连接端子箱500将居民楼外漏的可导电结构和插座地线都接入到防雷引下线300中,提高了雷击防护效果。最后还在电表的485接口处设置雷击浪涌防护模块600,一旦电表被雷电击中,雷击浪涌防护模块600可以将雷涌引入防雷引下线300,避免电表损坏,提高了居民用电的可靠性,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次数和成本。
3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