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燃料电池的膜增湿器和燃料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6:40: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料电池的膜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增湿器包括:主壳体、两个端盖、分隔孔、支撑框、中空纤维膜管及灌封胶;所述主壳体设有湿气进口、湿气出口;所述两个端盖分别布置于所述主壳体的顶部和底部,且其中一个端盖设有干气进口,另一个端盖设有干气出口;所述主壳体内部设有多个分隔孔;所述支撑框的数量与所述分隔孔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分隔孔内布置一个支撑框;每个支撑框均穿过各自对应的分隔孔,且所述每个支撑框内部束缚有多个中空纤维膜管;所述多个中空纤维膜管通过所述灌封胶,固定于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和底端,且每个中空纤维膜管均保持通孔状态;所述每个支撑框上均设有多个窗口,所述多个窗口用于湿气的进出;其中,所述湿气进口和所述湿气出口同向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同一侧面的边缘位置;所述干气进口和所述干气出口分别反向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两个侧面,且所述干气进口与所述湿气进口、所述湿气出口位于同一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增湿器还包括:密封骨位、密封圈;所述密封骨位分别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顶端和底端;所述密封圈通过密封胶固定于所述密封骨位上,且所述密封圈的上表面设有凸台,用于维持所述膜增湿器的气密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盖均为梯形或楔形,所述两个端盖与所述主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外表面设有与对应的分隔孔相匹配的卡扣,用于固定于所述分隔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窗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每个支撑框的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所述每个支撑框上窗口的数量根据湿气的进出量决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孔为椭圆柱形、方形、长方形、任意多边形结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所述支撑框的结构与各自对应的分隔孔的结构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支撑框上的窗口的数量为10~30个。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隔孔的数量为2~10个。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封胶包括硬胶和软胶;所述硬胶包括:聚氨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软胶包括:聚氨脂、环氧树脂、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10.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膜增湿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膜增湿器和燃料电池系统,涉及燃料电池应用技术领域。膜增湿器包括:主壳体设有湿气进口、湿气出口;一个端盖设有干气进口,另一个端盖设有干气出口;主壳体内部支撑框的数量与分隔孔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分隔孔内布置一个支撑框;每个支撑框束缚有多个中空纤维膜管;多个中空纤维膜管通过灌封胶固定于主壳体的顶端和底端,且每个中空纤维膜管保持通孔状态;每个支撑框上均设有多个窗口,多个窗口用于湿气的进出。本发明增加了湿气流体分布与干气流体分布的耦合性,有效改善干、湿气流体在中空纤维膜管束中的分布均匀性和耦合性,湿气侧水分向干气侧的传递更加高效,膜增湿器的增湿性能明显提升,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性能。燃料电池的性能。燃料电池的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良 刘营 陈勃伟 邱柯卫 王海霞 王征 徐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3/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