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子装置机箱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0: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机箱,尤指一种具有第一界面窗口的电子装置机箱。


背景技术:

2.一般电子装置(例如伺服器)通常具有与外部其他电子装置连接的界面,此界面通常设置于位于电子装置机箱的一侧的盖板上,且采固定方式设计,亦即此盖板与电子装置机箱的箱体固定连接,使得机箱原则上仅能适用于特定界面配置。不同界面配置的机箱间,零件无法共通使用,增加制造成本、降低弹性弹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机箱,具有可卸界面盖板。
4.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机箱包含一箱体及一第一可卸界面盖板。该箱体形成一容置空间并具有一第一滑动衔接结构。该可卸界面盖板具有一界面窗口,连通该容置空间,该可卸界面盖板具有一第二滑动衔接结构,该可卸界面盖板透过该第二滑动衔接结构与该第一滑动衔接结构滑动衔接以可卸除地组装至该箱体。藉此,该可卸界面盖板可无损地自该箱体卸离,其本身可再行利用。另一个具有相同或不同界面配置的可卸界面盖板可替换原可卸界面盖板以组装至该箱体。利用界面盖板的可卸式组装的特性,可增加零件共同性、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设计弹性,亦有助于维护或替换界面盖板,增加电子装置机箱各部件的再利用性。
5.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6.图1为根据一实施例的一电子装置机箱的示意图。
7.图2为图1中电子装置机箱的爆炸图。
8.图3为图2中圆圈a的放大图。
9.图4为图2中圆圈b的放大图。
10.图5为图2中圆圈c的放大图。
11.图6为图2中圆圈d的放大图。
12.图7为一第二可卸界面盖板的示意图。
13.符号说明:
14.1:电子装置机箱
15.12:箱体
16.12a:容置空间
17.12b:侧开口
18.122:底座
19.1222:底壁
20.1224:侧壁
21.1226:第一滑动衔接结构
22.1228:侧缘
23.1230:第一固定结构
24.124:上盖
25.14:第一可卸界面盖板
26.142:第二滑动衔接结构
27.142a:入口部
28.142b:限位部
29.144:第一界面窗口
30.146:第二固定结构
31.16:第二可卸界面盖板
32.162:第二界面窗口
33.d1:延伸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34.请参阅图1至图2。根据一实施例的一电子装置机箱1包含一箱体12及一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箱体12包含一底座122及一上盖124。底座122大致呈一u形结构,其包含一底壁1222及相对连接至底壁1222的相对侧的二侧壁1224。上盖124可卸除地衔接至底座122以形成一容置空间12a,用以容置电子组件或装置(未绘示于图中,例如系统电路板模组、电源模组等等)。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以可卸除的方式组装至箱体12。藉此,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可无损地自箱体12卸离,其本身可再行利用。另一个具有相同或不同界面配置的可卸界面盖板可替换原可卸界面盖板以组装至箱体12。利用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的可卸离特性,有助于维护或替换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增加电子装置机箱1的再利用性。
35.请亦参阅图3及图4。底座122具有一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226,位于底壁1222。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对应地具有一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2。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透过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2与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226(于x轴方向(以箭头表示于图中)上)滑动衔接以可卸除地组装至(箱体12的)底座122上。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具有一第一界面窗口144(以虚线框表示于图1中)。于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组装至箱体12上后,第一界面窗口144连通容置空间12a,使得容置于容置空间12a内的电子组件(例如扩充卡)的对外连接界面能经由界面窗口144露出。
36.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226为一导柱,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2为一滑槽,该导柱受拘束地滑动于该滑槽中。又,于本实施例中,该导柱为一t形导柱(具有一头部),故该导柱能于z轴方向(以箭头表示于图中)拘束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但实作上不以此为限。例如该导柱为一圆柱,对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于z轴方向上的结构拘束可透过上盖124或其他固定、限制结构实现。该滑槽具有一入口部142a及与入口部相连的一限位部142b,该导柱自入口部142a进入该滑槽中并滑动于限位部142b,直至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
滑动至定位。于本实施例中,该滑槽以一葫芦形槽孔实作,但实作上不以此为限。例如该滑槽改以一l形槽孔实作,其一端开口于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的板缘,该导柱可自此端进入该滑槽。另外,于实作上,该滑槽及该导柱亦可对调以分别设置于底座122及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上,同样能实现前述的滑动衔接。
37.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底座122(的底壁1222)具有一侧缘1228,沿一延伸方向d1(以双头箭头表示于图中)延伸。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226位于侧缘1228,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2与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226平行于延伸方向d1滑动衔接。从另一方面而言,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平行于容置空间12a组装至箱体12。但实作上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2(的滑槽)垂直(或斜向)于延伸方向d1配置(例如滑槽垂直或斜向于延伸方向d1延伸,或谓平行或斜向于y轴方向(以箭头表示于图中)延伸),使得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朝向箱体12内侧滑动以组装至箱体12。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2(的滑槽)平行于延伸方向d1(平行于x轴方向)设置,故于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组装箱体12后,该导柱亦能于平行于y轴方向之方向上拘束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
38.请亦参阅图5及图6。箱体12(的底座122)具有一第一固定结构1230,位于侧壁1224。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对应地具有一第二固定结构146。于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透过第一滑动衔接结构1226及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2的滑动衔接而滑动至定位后,第二固定结构146能与第一固定结构1230可分离地衔接。例如,于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滑动至定位后,第二固定结构146与第一固定结构1230对齐并透过一螺丝将两者锁固。又例如第一固定结构1230与第二固定结构146以其他卡合结构实作。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2及第二固定结构146位于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的相邻两侧,使得于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组装箱体12后,第一固定结构1230能经由第二固定结构146于平行于x轴方向的方向上拘束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
39.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于其四周具有突出的侧壁,与底壁1222及侧壁1224平行。第二滑动衔接结构142及第二固定结构146位于该突出的侧壁。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箱体12具有一侧开口12b,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仅覆盖部分侧开口12b。于实作上,侧开口12b未被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遮盖的部分可设置其他装置或结构,例如但不限于电源模组、散热模组等。于实作上,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亦可设计为覆盖整个侧开口12b,不另赘述。
40.如前所述,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是以可卸除的方式组装至箱体12,故于实作上,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可能因需要而自箱体12卸除。例如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有损伤需维修或更替(新的第一可卸界面盖板)。又例如,电子装置机箱1可包含一第二可卸界面盖板16(如图7所示),其结构逻辑与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相同,故沿用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的元件符号。关于第二可卸界面盖板16的其他说明,请参阅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的相关说明,不另赘述。于第二可卸界面盖板16中,其具有一第二界面窗口162(以虚线框表示于图7中),第二界面窗口162与第一界面窗口144配置不同(例如结构开孔位置不同、长度不同等)。第二可卸界面盖板16可因需要而取代第一可卸界面盖板14可卸除地组装至箱体12,例如配合箱体12内装设不同的电子组件或装置而需变更界面配置。
4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伺服器是可用于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运算、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亦可当作5g伺服器、云端伺服器或车
联网伺服器使用。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