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拆卸的移动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8 22:14: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户外移动储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卸的移动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2.移动电源,是以一种便于携带的电能储能工具,常用于医疗救援、户外办公、车载应急以及应急通信等领域,其可以为各种移动式的电子设备提供电能,如平板电脑、数码相机以及手机等。
3.相关技术中,移动储能装置包括保护箱以及用于充电和放电的蓄电池装置,蓄电池装置包括储能电池、逆变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显示模块,逆变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均与储能电池电连接,且逆变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显示模块以及储能电池固定连接于保护箱内,以实现移动电源的便携性。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储能电池、逆变模块以及控制模块连接形成一体化电源装置,如此当任一模块出现损坏时,就会直接将整个装置报废,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储能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安装和拆卸,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移动储能装置。
6.一种可拆卸的移动储能装置,包括外壳、电池以及用于控制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模块以及逆变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池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连接于所述电池的顶部,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多块电路板,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均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槽的孔壁设置有供所述定位销伸出和缩入的通槽,所述定位柱的侧壁设置有穿孔,所述定位槽远离所述通槽的一槽壁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经所述通槽伸出至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定位销贯穿所述穿孔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上锁和解锁的锁合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可拆卸连接于外壳内,便于更换电池,在电路板上设置定位柱,定位柱与定位槽插接配合,以对电路板进行初步定位,拨动定位销使定位销伸出通槽,使定位销穿过穿孔与定位孔插接配合,并利用锁合组件对定位销上锁,由此将电路板固定在定位板上,当需要解锁时,只需要对锁合件解锁,反向拨动定位销使定位销缩入通槽内,由此能够将多个电路板安装和拆卸于定位板上,从而便于更换模块。
8.优选的,所述锁合件包括拨动块,所述拨动块连接于所述定位销远离所述定位槽的一端,所述通槽的一槽壁设置有拨动槽,所述拨动块贯穿所述拨动槽且与所述拨动槽滑移配合,所述拨动槽的一槽壁设置有放置槽,当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时,翻转所述拨动块与所述放置槽插接配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拨动块使定位销能够伸出和缩入通槽,当定位销穿过穿孔插入定位孔中时,转动拨动块,使拨动块与放置槽插接配合,由此对拨动块进行限位,从而对定位销进行上锁,当需要解锁,只需要将拨动块从放置槽中脱离即可,操作简单。
10.优选的,所述拨动块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弹性凸起,所述放置槽相对的两槽壁均设置有卡孔,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卡孔卡接配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凸起与对应的卡孔卡接配合,由此将拨动块固定,使拨动块不易脱离放置槽,以增强拨动块的稳定性,当弹性凸起脱离对应的卡孔,使拨块脱离放置槽,定位销即可脱离通槽,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对定位销上锁和解锁。
12.优选的,所述锁合件包括锁合销,所述定位销远离所述定位槽的一端连接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上设置有供所述锁合销伸出和缩入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设置有锁合弹簧,所述锁合弹簧连接于所述滑移块与所述锁合块之间,所述通槽的一槽壁设置有与所述锁合销对应的第一锁合孔与第二锁合孔,当所述锁合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锁合销分别与所述第一锁合孔以及所述第二锁合孔插接配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锁合销使锁合销从第二锁合孔中脱离缩入滑移槽中,拨动滑移块能够使定位销移动,定位销能穿过穿孔与定位孔插接配合,直至锁合销对准第二锁合孔,释放锁合销,由于弹簧具有弹性回复力,弹簧复位,锁合销自动伸出滑移槽与锁合孔插接配合,从而对定位销上锁固定,当需要解锁时,只需要将定位销反向移动,使锁合销与第一锁合孔插接配合,以将定位销解锁固定。
14.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相对的两槽壁均设置有弹片,所述定位槽相对的两槽壁均设置有供所述弹片容置的容置槽,所述弹片的一端与所述所述容置槽槽口连接,所述弹片远离所述容置槽的一端连接有定位珠,所述定位柱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珠对应的凹孔,当所述弹片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定位珠与所述凹孔插接配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柱插入定位槽,此时定位柱抵压弹片使弹片变形朝容置槽内偏移,当定位柱完全插入定位槽中,弹片由于具有弹性回复力,弹性复位,此时定位珠插入凹孔中,由此对定位柱固定在定位槽中,使定位柱不易脱离定位槽,以增强定位柱的稳定性。
16.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四个端角均套设有防护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套的设置对装置起到了防护作用,以增强装置防摔能力。
18.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块对应的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所述凸块的侧壁设置有卡块,所述凹槽槽壁设置有导向槽以及弧形槽,所述导向槽自所述凹槽槽口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弧形槽连通于所述导向槽槽底,所述卡块插入所述导向槽且滑移至所述导向槽槽底,所述卡块与所述弧形槽卡接配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与凹槽插接配合,能够将定位柱快速定位于电路板上,利用卡块在导向槽滑移以起到了导向作用,使卡块滑移至弧形槽,卡块与弧形槽卡接配合,由此将定位柱固定在电路板上,从而便于定位柱安装和拆卸于电路板,以便于更换。
20.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多块用于对电池限位的第二护角。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护角对外壳起到了防护作用,由于第二护角与电池
的侧壁抵触,使电池不易晃动。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定位柱与定位槽插接配合,以对电路板进行初步定位,拨动定位销使定位销伸出通槽,使定位销穿过穿孔与定位孔插接配合,并利用锁合件对定位销上锁,由此将电路板固定在定位板上,当需要解锁时,只需要对锁合件解锁,反向拨动定位销使定位销缩入通槽内,由此能够将多个电路板安装和拆卸于定位板上,从而便于更换模块;2. 防护套的设置对装置起到了防护作用,以增强装置防摔能力;3. 拨块的设置便于定位销的移动,弹性凸起与对应的卡孔卡接配合,由此将拨动块固定。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装配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外壳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电路板与定位柱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 6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电路板、定位板以及电池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定位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3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防护套与外壳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定位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01、第一外壳;102、第二外壳;103、底板;2、电池;3、控制机构;301、控制模块; 302、逆变模块;303、显示模块;304、电路板;4、定位板;5、控制面板;6、供电面板;7、第一安装口;8、第二安装口;9、第一护角;10、第二护角;11、第一定位螺栓;12、第一通孔;13、第一螺纹孔;14、第二定位螺栓;15、第二通孔;16、第二螺纹孔;17、第一安装孔;18、第二安装孔;19、定位柱;20、定位槽;21、弹片;22、容置槽;23、定位珠;24、凹孔;25、凸块;26、凹槽;27、卡块;28、导向槽;29、弧形槽;30、定位销;31、通槽;32、穿孔;33、定位孔;34、拨动块;35、拨动槽;36、放置槽;37、弹性凸起;38、卡孔;39、固定螺栓;40、限位板;41、固定孔;42、第三螺纹孔;43、调节螺栓;44、调节槽;45、第四螺纹孔;46、防护套;47、定位凸条;48、弹性卡块;49、锁合销;50、锁合弹簧;51、滑移块;52、滑移槽;53、第一锁合孔;54、第二锁合孔;55、移动杆;56、移动槽;57、把手;58、直流输入插座;59、交流输出插头;60、接口;61、电路板;62、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可拆卸的移动储能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26.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可拆卸的移动储能装置,包括外壳1、电池2以及用于控制电池2充电和放电的控制机构3。在本实施例中,电池2采用磷酸铁锂电池2,电池2可拆卸连接于
外壳1内。
27.参照图2和图3,电池2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定位板4,控制机构3可拆卸连接于定位板4上,控制机构3与电池2电连接。具体的说,控制机构3包括控制模块301以及逆变模块 302,逆变模块 302的输入端与dc控制模块301输出端电连接,逆变模块 302的输出端与电池2的正极电连接,电池2的负极与控制模块301电连接,控制模块301以及逆变模块 302均设置于对应的电路板61。控制机构3还包括用于显示使用者用电情况的显示模块303以及散热模块304,显示模块303安装于控制面板5靠近电池2的一表面,显示模块303与散热模块304均与控制模块301的输出端电连接。定位板4上设置有多块电路板61,显示模块303、散热模块304、逆变模块302均安装于对应的一块电路板61上。此外,设置有逆变模块 302上的电路板304上安装有多个直流输入插座58以及交流输出插头59,直流输入插座58与逆变模块 302的输入端电连接,交流输出插头59与逆变模块 302的输出端电连接。
28.当电池2需要充电时,直流输入插座58接入直流电源线,逆变模块302会对控制模块301发出充电信号,由此对电池2进行充电;当电池2需要放电使用时,只需要将交流输出插头59连接使用设备,逆变模块302就会对控制模块301发出放电信号,控制模块301就会控制电池2对使用设备进行放电。
29.参照图2和图3,储能装置还包括有控制面板5以及供电面板6,同时供电面板6上还开设有多个接口60,多个接口60供直流输入插座58以及交流输出插头59安装。以便于使用者接线。各个模块中元器件以及电路板61均涂覆有纳米防水材料,以对模块以及电路板61起到了防水作用。
30.参照图3和图4,外壳1包括第一外壳101、第二外壳102以及底板103,第二外壳102呈中空设置,第一外壳101设置于第二外壳102的顶部,底板103设置于第二外壳102的底部。同时,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相对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半口,两个第一安装半口拼接形成第一安装口7以供供电面板6安装。第一外壳101与第二外壳102相对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半口,两个第二安装半口拼接形成第二安装半口以供控制面板5安装。第一外壳101顶部转动连接有把手57,以便于装置携带。
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01的四个内端角均粘接有第一护角9,且第一护角9沿第一外壳101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二外壳102的四个内端角均粘接有第二护角10,第二护角10沿第二外壳102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一护角9与第二护角10均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当电池2放置于外壳1内,此时的第一护角9远离第一外壳101的一表面以及第二护角10远离第二外壳102的一表面均与电池2抵触,第一护角9与第二护角10均对电池2起到了防护限位作用,减少电池2在外壳1内晃动。
32.第一外壳101顶部周向设置有四根第一定位螺栓11,第一护角9靠近第二外壳102的一端开设有四个与第一定位螺栓11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12,第二护角10靠近第一护角9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3,各第一定位螺栓11贯穿第一通孔12与第一螺纹孔13螺纹连接,由此将第一外壳1011与第二外壳1021安装在一起。
33.第一外壳101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7,且第一安装孔17与对应的第一通孔12连通,第一安装孔17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12的直径。当第一定位螺栓11贯穿第一通孔12与第一螺纹孔13螺纹连接时,第一定位螺栓11远离第一螺纹孔13的一端抵触与第一安装孔17孔底,由此能将第一定位螺栓11所凸出于第一外壳1011顶部的部分隐藏于第一安装孔17孔
底,以减少对第一定位螺栓11的碰撞和磨损。
34.同时,底板103远离第二外壳1021的一端设置有四根第二定位螺栓14,且四根定位螺栓均匀分布于底板103的四个端角,底板103背离第一外壳101的一表面贯穿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15,且四个第二通孔15均匀分布于底板103的端角处,第二护角10远离第一护角9的一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6,各定位螺栓贯穿第第二通孔15与第二螺纹孔16螺纹连接,由此将第二外壳102以及底板103安装固定在一起。此外,底板103底部开设有四个第二安装孔18,四个第二安装孔18与第二通孔15一一对应,且第二安装孔18与对应的第二通孔15连通且第二安装孔18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15的孔径,由此将第二定位螺栓14凸出于底板103部分隐藏于第二安装孔18内,使装置放置于平面上时能够保持稳定,减少对第二定位螺栓14的磨损。
35.参照图5和图6,各电路板61的一侧表面均可拆卸连接有定位柱19,定位板4远离电池2的一表面开设有多个与定位柱19插接配合的定位槽20,多个定位槽20沿定位板4周向设置,使用者可根据模块所需放置在定位板4上的位置,将安装于电路板61上的各定位柱19与对应的定位槽20插接配合。定位柱19可呈长方体状设置以及l形设置,如此能够方便使用者能够根据模块的功能来安装电路板61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303为便于显示,转换模块中的端口便于插入电源线,定位柱19采用l形设置。
36.参照图5和图6,定位槽20内设置有两片弹片21,定位槽20相对的两槽壁均开设有供弹片21容置的容置槽22,具体的说,弹片21的一端与容置槽22槽口连接,弹片21远离容置槽22的一端粘接有定位珠23,定位柱19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与定位珠23对应的凹孔24,定位柱19插入定位槽20中,此时弹片21被抵压变形,直至定位珠23与凹孔24对齐,由于弹片21具有弹性回复力,因此当定位珠23与凹孔24对齐使弹片21自动复位,定位珠23与凹孔24插接配合,由此将定位柱19初步定位于定位槽20中。
37.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61靠近定位板4的一表面设置有呈圆柱状设置的凸块25,定位柱19靠近电路板304的一端开设有凹槽26,凸块25与凹槽26插接配合。同时凸块25的侧壁一体成型有卡块27,卡块27自凸块25远离电路板304的一端沿凸块25的长度方向设置。凹槽26的槽壁开设有导向槽28以及弧形槽29,导向槽28自凹槽26槽口沿凹槽26的高度方向设置,弧形槽29沿凹槽26的弧长方向设置,且弧形槽29与凹槽26的槽底连通。当凸块25与对应的凹槽26插接配合,卡块27滑入对应的导向槽28,直至卡块27抵触于导向槽28槽底,转动卡块27,卡块27与弧形槽29卡接配合,由此将定位柱19安装于电路板304上,安装方便,也便于定位柱19更换。
38.参照图6和图7,定位板4上设置有多根与定位槽20一一对应的定位销30,定位槽20槽壁开设有供定位销30伸出和缩入的通槽31,通槽31与定位槽20连通。同时,定位柱19的一侧壁贯穿开设有穿孔32,定位槽20远离通槽31的一槽壁开设有定位孔33。移动定位销30,使定位销30经通槽31伸出至定位槽20内,且定位销30贯穿穿孔32与定位孔33插接配合,由此将定位柱19定位于定位槽20内,使定位柱19不易脱离定位槽20。
39.参照图6和图7,定位销30与定位板4之间设置有用于上锁和解锁定位销30的锁合件,在本实施例中,锁合件为拨动块34。同时,拨动块34呈竖直设置且一体成型于定位销30远离定位槽20的一端,通槽31远离电池2的一槽壁贯穿开设有拨动槽35,且拨动槽35沿通槽31的长度方向设置。拨动块34贯穿拨动槽35且与拨动槽35滑移配合,以便于拨动定位销30
使定位销30在通槽31中伸出和缩入。拨动槽35的一槽壁开设有放置槽36,放置槽36位于拨槽靠近定位槽20的自由端。当拨动拨动块34使定位销30移动,定位销30穿过穿孔32与定位孔33插接配合,当翻转拨动使拨动块34与放置槽36插接配合,由此将拨动块34位于放置槽36中,以对定位销30限位,使定位销30不易伸出和缩入的通槽31,从而使定位柱19上锁固定,当需要拆卸定位柱19时的,只需将定位销30反向移动缩入通槽31中。
40.参照图7,拨块的两侧均粘接有弹性凸起37,弹性凸起37设置于拨动块34远离定位销30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凸起37的数量为两块,两块弹性凸起37分别粘接于拨动块34的两侧。放置槽36相对的两槽壁均开设有卡孔38,当拨动块34与拨槽插接配合时,弹性凸起37与卡孔38卡接配合,由此将拨动块34固定,使定位销30不易脱离定位孔33,当弹性凸起37脱离卡孔38,即可将拨动块34翻砖移动定位销30。
41.参照图3和图8,底板103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四组固定件,四组固定件均匀分布于电池2底部的四个端角处,具体的说,各组固定件均为固定螺栓39。电池2底部的四个端角处均设置有限位板40,四块限位板40延伸出第二护角10的一端贯穿开设有固定孔41,第二护角10靠近底板103的一端开设有第三螺纹孔42。固定螺栓39贯穿固定孔41与第三螺纹孔42螺纹连接,四块限位板40远离固定孔41的一端与电池2底部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调节限位板40位置的调节件,由此将电池2稳定固定在第二外壳102内。
42.参照图8,调节件为调节螺栓43,限位板40靠近电池2底部的一表面贯穿开设有调节槽44,且调节槽44沿限位板40的长度方向设置,调节螺栓43穿过调节槽44且与调节槽44滑移配合,从而能够调节限位板40的位置,使固定孔41与第三螺纹孔43对齐,以便于固定螺栓39穿过固定孔41与第四螺纹孔45螺纹连接。此外,电池2底部开设有四个与调节螺栓43一一对应的第四螺纹孔45,调节螺栓43贯穿调节槽44与第四螺纹孔45螺纹连接,由此限位板40固定。底板靠近电池的一表面均开设有供限位板40容置的容纳槽62,以进一步地将电池放置稳定。
43.参照图9,当电池2安装于外壳1内时,外壳1的四侧均设置有防护套46,防护套46套设于外壳1的四个端角处,防护套46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定位凸条47,两条定位凸条47相对的两表面均连接有弹性卡块4827,当防护套46套设于外壳1对应的端角处,翻转定位凸条47,使一条定位凸条47抵触于第一外壳101的顶部,另一条定位凸条47抵触于底板103的底部,第一弹性卡块4827与第一安装孔17卡接配合,第二弹性卡块4827与第二安装孔18卡接配合,由此将防护套46固定在外壳1上,也减少灰尘或积水从第一安装孔17或第二安装孔18中渗入。
44.本技术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通过在电路板304上设置定位柱19,将定位柱19与开设于定位板4上的定位槽20插接配合,利用定位销30穿过穿孔32与定位孔33插接配合,转动拨动块34使拨动块34与放置槽36插接配合,弹性凸起37与卡孔38卡接配合,从而将定位销30固定,使定位柱19牢固的固定在定位槽20中,当需要更换模块时,只需要将弹性凸起37与卡孔38脱离,反向拨动定位销30即可,如此操作简单,以便于更换和安装模块,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45.实施例2:参照图10,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锁合件为锁合销49,定位销30远离定位槽20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呈竖直设置的滑移块51,滑移块51的宽度方向开设有供锁合销49伸出和缩入
的滑移槽52,滑移槽52内设置有锁合弹簧50,锁合弹簧5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锁合销49与滑移槽52槽底。此外,通槽31的一槽壁开设有与锁合销49对应的第一锁合孔53以及第二锁合孔54,且第一锁合孔53与第二锁合孔54沿自通槽31槽底沿通槽31的长度方向设置,当锁合弹簧50处于自然状态时,锁合销49与第一锁合孔53插接配合,此时定位销30穿过穿孔32与定位孔33插接配合,由此将定位块上锁,当锁合销49与第二锁合孔54插接配合,此时定位销30缩入通槽31中,以便于定位块解锁,如此操作简单。
46.为便于拨动锁合销49,锁合销49远离锁合孔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移动杆55,滑移槽52远离定位销30的一槽壁贯穿开设有移动槽56,移动杆55贯穿移动槽56且伸出至移动槽56,移动杆55与移动槽56滑移配合。
47.本技术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当需要将定位销30上锁时,拖动移动杆55使移动杆55在移动槽56中移动,使锁合销49脱离第一锁合孔53,此时移动定位销30,使定位销30穿过穿孔32与定位孔33插接配合,锁合销49对齐第二锁合孔54,释放移动杆55,使锁合销49自动插入第二锁合孔54中,从而将定位销30上锁,定位柱19固定在定位槽20中,当需要定位销30需要解锁时,只需要将将锁合销49脱离第二锁合孔54即可,如此操作简单,只需拨动移动杆55即可完成,便于使用者对电路板304的安装和拆卸。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