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服务器管理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2022-03-08 12:02: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服务器管理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设备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服务器管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发展,服务器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客户对于服务器订单数量逐年增多。为了满足大数据量的处理需求,往往将多台服务器进行联合形成一个局域网,从而使得局域网内的服务器可以具有较强大的处理能力。

随着服务器数量增加,服务器局域网规模越来越大,服务器管理难度逐步提高。在传统的局域网管理模式下,各服务器之间有线连接,因此为了便于服务器的管理连接往往会固定服务器的机位。但是随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加,局域网内服务器之间的布线愈发复杂,导致服务器的部署难度越来越大。

可见,如何实现对服务器的灵活部署,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服务器管理系统和方法,可以实现对服务器的灵活部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设备和至少一个服务器;在所述管理设备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器上均设置有无线通信部件;所述至少一个服务器按照设定的网络接入协议,构建无线自组网;

所述管理设备,用于依据所述网络接入协议,加入所述无线自组网;将数据获取指令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目标服务器;

所述目标服务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指令,从所述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所述管理设备。

可选地,所述管理设备用于按照设定的通信协议将数据获取指令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目标服务器;

相应的,所述目标服务器,用于依据所述通信协议对接收到的数据获取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数据标识;根据所述数据标识从所述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将所述目标数据按照所述通信协议传输至所述管理设备。

可选地,所述目标服务器,用于接收到数据获取指令时,判断本地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数据获取指令中携带的数据标识匹配的目标数据;

若本地存储有与所述数据获取指令中携带的数据标识匹配的目标数据,则从本地存储空间读取所述目标数据,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所述管理设备;

若本地未存储与所述数据获取指令中携带的数据标识匹配的目标数据,则向所述无线自组网中其它服务器传输所述数据标识,以获取其它服务器反馈的目标数据;将所述目标数据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所述管理设备。

可选地,所述通信协议包括数据传输格式以及数据加解密格式。

可选地,所述目标服务器,用于按照所述数据加解密格式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将加密后的目标数据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所述管理设备;

所述管理设备,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目标服务器传输的目标数据时,按照所述数据加解密格式对获取的所述目标数据进行解密。

可选地,所述管理设备,用于将解密得到的目标数据存储至预设缓存空间。

可选地,所述管理设备,用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目标服务器反馈的信息时,则展示所述目标服务器故障的提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设定的网络接入协议,构建无线自组网;

接收管理设备传输的数据获取指令;

根据所述数据获取指令,从所述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

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将所述目标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设备。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获取指令,从所述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包括:

依据通信协议对接收到的数据获取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数据标识;

根据所述数据标识从所述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数据标识从所述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包括:

判断本地是否存储有与所述数据获取指令中携带的数据标识匹配的目标数据;

若本地存储有与所述数据获取指令中携带的数据标识匹配的目标数据,则从本地存储空间读取所述目标数据;

若本地未存储与所述数据获取指令中携带的数据标识匹配的目标数据,则向所述无线自组网中其它服务器传输所述数据标识,以获取其它服务器反馈的目标数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服务器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设备和至少一个服务器;在管理设备以及至少一个服务器上均设置有无线通信部件;至少一个服务器按照设定的网络接入协议,构建无线自组网。管理设备,用于依据网络接入协议,加入无线自组网。同一个无线自组网内的设备可以进行交互。由于管理设备和服务器上均设置了无线通信部件,因此无需再依赖于连接线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管理设备可以将数据获取指令直接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目标服务器。目标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指令,从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管理设备。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服务器和管理设备上设置无线通信部件,使得管理设备和服务器之间,以及多个服务器之间无需再设置连接线。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当前的空间位置放置服务器即可。随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多,无需考虑到设备之间的布线问题,实现了服务器的灵活部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接下来,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管理系统。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管理设备11和至少一个服务器12;在管理设备11以及至少一个服务器12上均设置有无线通信部件13;至少一个服务器12按照设定的网络接入协议,构建无线自组网。

管理设备11可以实现对同一个自组网内所有服务器12的管理。管理设备11可以是用户或者管理人员使用的终端设备。

图1中是以3台服务器12为例,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12的个数可以更少也可以更多,在此不做限定。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如果通过布线的方式实现服务器12之间的交互,随着业务需求的增多,服务器12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服务器12之间的布线难度会越来越大。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服务器12之间,以及服务器12和管理设备11之间的交互。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在管理设备11和服务器12上分别设置无线通信部件13。

无线通信部件13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为蓝牙部件或者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局域网)部件等。

为了实现管理设备11和服务器12之间的正常通信,需要保证管理设备11和服务器12位于同一个自组网中,因此可以预先设定好管理设备11和服务器12加入自组网的网络接入协议。

在实际应用中,多台服务器12可以按照设定的网络接入协议,构建无线自组网。管理设备11依据相同的网络接入协议,可以加入该无线自组网。

当管理设备11需要从服务器12上获取数据时,管理设备11可以将数据获取指令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13传输至目标服务器12。

服务器12包括有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在实际应用中,管理设备11与服务器12的交互,实际上可以是与服务器12上BMC进行交互。

服务器12上的BMC通过无线通信部件13,按照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网络接入协议完成无线自组网组网。管理节点11通过同一网络接入协议接入无线自组网,通过定制的通信协议与远程服务器12的BMC进行交互,给BMC发送相关指令。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无线通信部件13的传输距离有限,而管理设备11与不同服务器12之间的距离有所不同,可能会出现管理设备11需要获取的数据位于某一台服务器12上,而该台服务器12距离管理设备11较远,此时管理设备11传输的数据获取指令可以传输至与其距离较近的服务器12上,经由其它服务器12的转发,从而最终将数据获取指令传递至数据所在的服务器12上。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当数据所在的服务器12与管理设备11的距离较近时,管理设备11可以直接通过无线通信部件13将数据获取指令传输至服务器12上,从而接收该台服务器12反馈的目标数据。

为了便于区分,可以将直接能够接收到管理设备11传输的数据获取指令的服务器12称作目标服务器12。

目标服务器12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指令,从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13传输至管理设备11。

举例说明,假设自组网中包含有服务器A、服务器B和服务器C,与管理设备距离最近的一台服务器为服务器A。服务器B在服务器A的无线传输范围内,服务器C在服务器B的无线传输范围内,管理设备所需获取的数据位于服务器C上。管理设备通过无线通信部件将数据获取指令传输至服务器A,服务器A发现本地不具有管理设备所需的数据时,可以将数据获取指令传输至服务器B。服务器B发现本地不具有管理设备所需的数据时,可以将数据获取指令传输至服务器C,此时服务器C发现本地存储有管理设备所需的目标数据,则可以将目标数据经由服务器B和服务器A的转发反馈至管理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定好管理设备11和服务器12之间数据交互所依赖的通信协议。通信协议可以采用自定义的方式设置。只要保证管理设备11和服务器12使用相同的通信协议即可。

管理设备11需要从服务器12获取数据时,管理设备11可以按照设定的通信协议将数据获取指令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13传输至目标服务器12。

相应的,目标服务器12可以依据通信协议对接收到的数据获取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数据标识;根据数据标识从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按照通信协议传输至管理设备11。

为了便于区分,可以将数据标识对应的数据称作目标数据。

数据标识可以看作是用于唯一表征数据的标识信息。服务器12依据数据标识可以获取数据标识对应的具体数据。

每台服务器12会将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空间,因此目标服务器12在接收到数据获取指令时,可以判断本地是否存储有与数据获取指令中携带的数据标识匹配的目标数据。

若本地存储有与数据获取指令中携带的数据标识匹配的目标数据,则可以从本地存储空间读取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13传输至管理设备11。

若本地未存储与数据获取指令中携带的数据标识匹配的目标数据,则说明目标数据并非存储在目标服务器12上,此时目标服务器可以将携带有数据标识的数据获取指令发送到在其通信范围内的其它服务器12,依次类推,直至某台服务器12的本地存储有与数据标识匹配的目标数据,则可以从本地存储空间读取目标数据,并将目标数据反馈至向其传输数据获取指令的服务器12。目标服务器12在获取到目标数据之后,可以将目标数据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13传输至管理设备11。

为了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以对数据进行加解密处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信协议中除了设置数据传输格式之外,还可以在通信协议中设置数据加解密格式。

目标服务器12可以按照数据加解密格式对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将加密后的目标数据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13传输至管理设备11。管理设备11可以在接收到目标服务器12传输的目标数据时,按照数据加解密格式对获取的目标数据进行解密。

为了便于目标数据的后续调取使用,管理设备11可以将解密得到的目标数据存储至预设缓存空间。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存在管理设备11通信范围内的目标服务器12出现异常的情况,从而导致管理设备11下发的数据获取指令无法得到回复。

因此管理设备11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目标服务器12反馈的信息时,可以展示目标服务器12故障的提示信息,便于管理人员或用户及时对故障的目标服务器12进行检查,从而保证各服务器12工作的顺利执行。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服务器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设备和至少一个服务器;在管理设备以及至少一个服务器上均设置有无线通信部件;至少一个服务器按照设定的网络接入协议,构建无线自组网。管理设备,用于依据网络接入协议,加入无线自组网。同一个无线自组网内的设备可以进行交互。由于管理设备和服务器上均设置了无线通信部件,因此无需再依赖于连接线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管理设备可以将数据获取指令直接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目标服务器。目标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指令,从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管理设备。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服务器和管理设备上设置无线通信部件,使得管理设备和服务器之间,以及多个服务器之间无需再设置连接线。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当前的空间位置放置服务器即可。随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多,无需考虑到设备之间的布线问题,实现了服务器的灵活部署。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方法包括:

S201:按照设定的网络接入协议,构建无线自组网。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如果通过布线的方式实现服务器之间的交互,随着业务需求的增多,服务器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服务器之间的布线难度会越来越大。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服务器之间,以及服务器和管理设备之间的交互。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在管理设备和服务器上分别设置无线通信部件。

无线通信部件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为蓝牙部件或者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局域网)部件等。

为了实现管理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正常通信,需要保证管理设备和服务器位于同一个自组网中,因此可以预先设定好管理设备和服务器加入自组网的网络接入协议。

在实际应用中,多台服务器可以按照设定的网络接入协议,构建无线自组网。管理设备依据相同的网络接入协议,可以加入该无线自组网。

S202:接收管理设备传输的数据获取指令。

当管理设备需要从服务器上获取数据时,管理设备可以将数据获取指令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目标服务器。

S203:根据数据获取指令,从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无线通信部件的传输距离有限,而管理设备与不同服务器之间的距离有所不同,可能会出现管理设备需要获取的数据位于某一台服务器上,而该台服务器距离管理设备较远,此时管理设备传输的数据获取指令可以传输至与其距离较近的服务器上,经由其它服务器的转发,从而最终将数据获取指令传递至数据所在的服务器上。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当数据所在的服务器与管理设备的距离较近时,管理设备可以直接通过无线通信部件将数据获取指令传输至服务器上,从而接收该台服务器反馈的目标数据。

为了便于区分,可以将直接能够接收到管理设备传输的数据获取指令的服务器称作目标服务器。

目标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指令,从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管理设备。

S204: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将目标数据传输至管理设备。

举例说明,假设自组网中包含有服务器A、服务器B和服务器C,与管理设备距离最近的一台服务器为服务器A。服务器B在服务器A的无线传输范围内,服务器C在服务器B的无线传输范围内,管理设备所需获取的数据位于服务器C上。管理设备通过无线通信部件将数据获取指令传输至服务器A,服务器A发现本地不具有管理设备所需的数据时,可以将数据获取指令传输至服务器B。服务器发现本地不具有管理设备所需的数据时,可以将数据获取指令传输至服务器C,此时服务器C发现本地存储有管理设备所需的目标数据,则可以将目标数据经由服务器B和服务器A的转发反馈至管理设备。

可选地,根据数据获取指令,从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包括:

依据通信协议对接收到的数据获取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数据标识;

根据数据标识从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

可选地,根据数据标识从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包括:

判断本地是否存储有与数据获取指令中携带的数据标识匹配的目标数据;

若本地存储有与数据获取指令中携带的数据标识匹配的目标数据,则从本地存储空间读取目标数据;

若本地未存储与数据获取指令中携带的数据标识匹配的目标数据,则向无线自组网中其它服务器传输数据标识,以获取其它服务器反馈的目标数据。

图2所对应实施例中特征的说明可以参见图1所对应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服务器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设备和至少一个服务器;在管理设备以及至少一个服务器上均设置有无线通信部件;至少一个服务器按照设定的网络接入协议,构建无线自组网。管理设备,用于依据网络接入协议,加入无线自组网。同一个无线自组网内的设备可以进行交互。由于管理设备和服务器上均设置了无线通信部件,因此无需再依赖于连接线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管理设备可以将数据获取指令直接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目标服务器。目标服务器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获取指令,从无线自组网中获取所需的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通过本地的无线通信部件传输至管理设备。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服务器和管理设备上设置无线通信部件,使得管理设备和服务器之间,以及多个服务器之间无需再设置连接线。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当前的空间位置放置服务器即可。随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多,无需考虑到设备之间的布线问题,实现了服务器的灵活部署。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管理系统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管理系统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